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应变率成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组)和25例正常人(对照组),应用应变率成像测量左心房侧壁及房间隔心肌运动速度;分析心梗组与对照组心房侧壁及房间隔收缩功能的改变.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心梗组左心房心肌运动速度在心室收缩期和心室舒张早期减低,而在心室舒张晚期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心梗组左房被动射血量指数减少,主动射血量指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应变率成像可以准确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房功能.  相似文献   

2.
组织多普勒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TDI)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1例CP患者(患者组)与34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进入研究.应用Simpson法计算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和主动射血分数,应用TDI测量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及房间隔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组织运动速度.结果 患者组左心房最小容积、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患者组左心房各壁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组织运动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 TDI可准确评价CP患者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左房侧壁及房间隔的心肌运动速度;应用Simpson' s法计算左房的被动射血量和主动射血量.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心梗组左房心肌运动速度在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减低,舒张晚期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心梗组左房被动射血量指数(LAPEVI)减少、主动射血量指数(LAAEVI)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可以准确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房功能,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房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E)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患者左房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CP患者应用Simpsons法计算左房被动射血分数和主动射血分数,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房侧壁及房间隔的二维应变及应变率.并与4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1)CP患者左房最小容积、左房被动射血分数、左房主动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2)CP患者左房侧壁及房间隔处心肌应变(S)、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左房侧壁舒张晚期应变率(SRa)显著减低(P<0.05),房间隔处SRa较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CP患者左房功能减低,心包粘连主要影响左房泵功能.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评价CP患者左房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评价正常人左心房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40名,应用实时三平面容积成像测算左心房扩展指数、被动排空分数和主动排空分数,应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测算收缩期、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心肌平均峰值应变率(MSR).结果 收缩期MSR与扩展指数呈正相关(r=0.61, P<0.01),舒张早期MSR与被动排空分数呈负相关(r=-0.67, P<0.01),心房收缩期MSR与主动排空分数呈负相关(r=-0.78, P<0.01).结论 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能够定量评价正常人左心房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应变率及左房容积的变化,评价其功能.方法 对37例高血压病患者[左窀正常构型(LVN)组17例和左室重构(LVR)组20例]与26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应用STI技术获取左房前壁、后壁、侧壁、下壁、房间隔的的应变率曲线;应用RT-3DE计算左室质量、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LVN组左室收缩期的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_S)显著降低(P<0.05),LVR组的mSR_S及左室舒张早期的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_E)亦显著降低(P<0.01,P<0.05),左室舒张晚期的左房平均峰值心变率(mSR_A)显著升高(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LVN组和LVR组的LAVmax、LAVmin、LAV_P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LVR组的LAPEF显著减低(P<0.05),LAAEF显著升高(P<0.05);③LVN组及LVR组的mSR_E与LAPEF、mSR_A与LAAEF相关性良好(分别r=0.788,P<0.01;r=0.804,P<0.001).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和实时三维成像技术可以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房功能;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发生前其左房壁形变能力已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寿房壁形变能力与左房射血功能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形变与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局部、整体左室心肌形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①对10例健康人和1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组织多普勒和斑点追踪成像结果的对比性分析。②回顾分析80例正常对照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患者,测量心尖两腔、三腔和四腔切面左室节段、整体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并分析其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①应用STI、TDI两种方法测量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左室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正常组左室各节段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呈现一致性分布(P>0.05)。③心梗组左室各心肌节段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④心梗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末期长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P>0.05),但LVESV、LVEDV和WMSI明显增加(P<0.05)。⑤峰值收缩二维总应变、总应变率与LVESV、LVEDV、LVEF和WMSI相关良好。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既能定量测定左室局部和整体心肌的收缩形变,评价局部和整体心肌组织的收缩功能,且与反映左室重构的指标间相关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和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各30例,以正常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计算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各壁各节段应变及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和应变率,并计算其平均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FREF组和HFNEF组的LAVmax、LAVmin、LAVpre增大(P均<0.05);对照组、HFREF组和HFNEF组3组间LAEF、LAPEF、LAAEF测值呈递减趋势(均P<0.05).3组间储备期、通道期的应变及应变率和辅泵期的应变率呈递减趋势.LAEF与储备期中间段应变率相关性较好(r=0.76,P<0.01);LAPEF与通道期中间段应变率相关性较好(r=-0.61,P<0.01);LAAEF与辅泵期中间段应变率相关性较好(r=-0.61,P<0.01).结论 STE可准确、敏感地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心变率成像(SRI)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结合二维超声多参数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窦性组23例、房颤组24例以及正常对照组24例.TDI测量各组房室交界处与侧壁的二尖瓣瓣环收缩期速度峰值(Sa)、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a)、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a).SRI分别测量左心房间隔与侧壁各取样点心室收缩期应变率(Ssr)、心室舒张早期应变率(Esr)、心房收缩期应变率(Asr).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Sa、Ea、Aa,Ssr、Esr、Asr均明显降低(P<0.001),窦性组和房颤组比较,二尖瓣环左房侧壁侧Sa、Ea和瓣环间隔侧TDI峰值Sa有显著差异(P<0.001).瓣环间隔侧TDI峰值Sa有显著差异(P<0.001),而峰值Ea无明显差异(P>0.05).收缩期应变率Ssr显著降低(P<0.01).而舒张期应变率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忡心脏病患者左心房整体收缩功能和局部收缩功能减退,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其左心房功能损害的更为明显.应变率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房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三平面应变率成像(SRI)评价心房纤颤(AF)患者左心房局部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阵发性AF患者 35例、持续性AF患者 47例和健康志愿者33例,应用实时三平面SRI测算左心房侧壁、房间隔、前壁、下壁和后壁心肌收缩期、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结果:平均左心房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和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在健康志愿者、阵发性AF患者和持续性AF患者逐渐减小(P<0.05,0.01)。结论:实时三平面SRI对AF左心房功能的估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CABG)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CABG术前、术后1周、1月和3月应用SRI技术对23例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I周左心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LAVp、LAVmax、LAVmin和LAAEF减小,LAPE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SRs、SRe和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SRs和SRe升高、SR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SRs和SRe升高更为显著,SRa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月、3月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率分别与SRa的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1,-0.783,均P<0.01).结论 CABG术可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表现为储蓄功能和辅泵功能减低,管道功能增加.SRI可以评价左心房功能,动态观察CABG手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应变率显像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应变率显像(SRI)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获取25例高血压病人和20例正常人二腔观、三腔观和四腔观应变率显像及组织多普勒图像,分析左室各节段心肌舒张期应变率曲线和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曲线,计算左室各节段应变率(SR)、平均峰值应变率(mSR)、左室平均应变率传播速度(PVS)和二尖瓣环平均运动速度(V).常规测量二尖瓣口E、A、E/A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血压组舒张早期V、SR均有明显降低,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PVS均降低.舒张早期SR与V呈高度正相关.舒张早期除后间隔基底段和侧壁基底段外其余相应节段心肌SR均有显著降低.结论SRI是一项准确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整体和局部舒张功能的无创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容积与功能的变化。方法 7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左室肥厚(LVH)组38例,非左室肥厚(NLVH)组41例,正常对照组28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径(LA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计算E/A值。脉冲组织多普勒测定室间隔二尖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计算E/E'。RT-3DE技术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计算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比较3组间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NLVH组和LVH组的E/E'、LAVmax、LAVp、LAAEF均显著增加(P0.05);高血压LVH组的LAD、LAVmin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及LAPEF均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可以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容积及功能,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障碍在左室肥厚前即已发生,而LVH患者左心房功能及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CABG)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CABG术前、术后1周、1月和3月应用SRI技术对23例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I周左心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LAVp、LAVmax、LAVmin和LAAEF减小,LAPE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SRs、SRe和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SRs和SRe升高、SR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SRs和SRe升高更为显著,SRa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月、3月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率分别与SRa的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1,-0.783,均P<0.01).结论 CABG术可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表现为储蓄功能和辅泵功能减低,管道功能增加.SRI可以评价左心房功能,动态观察CABG手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CABG)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CABG术前、术后1周、1月和3月应用SRI技术对23例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I周左心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LAVp、LAVmax、LAVmin和LAAEF减小,LAPE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SRs、SRe和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SRs和SRe升高、SR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SRs和SRe升高更为显著,SRa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月、3月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率分别与SRa的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1,-0.783,均P<0.01).结论 CABG术可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表现为储蓄功能和辅泵功能减低,管道功能增加.SRI可以评价左心房功能,动态观察CABG手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CABG)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CABG术前、术后1周、1月和3月应用SRI技术对23例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I周左心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LAVp、LAVmax、LAVmin和LAAEF减小,LAPE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SRs、SRe和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SRs和SRe升高、SR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SRs和SRe升高更为显著,SRa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月、3月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率分别与SRa的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1,-0.783,均P<0.01).结论 CABG术可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表现为储蓄功能和辅泵功能减低,管道功能增加.SRI可以评价左心房功能,动态观察CABG手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CABG)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CABG术前、术后1周、1月和3月应用SRI技术对23例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I周左心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LAVp、LAVmax、LAVmin和LAAEF减小,LAPE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SRs、SRe和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SRs和SRe升高、SR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SRs和SRe升高更为显著,SRa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月、3月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率分别与SRa的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1,-0.783,均P<0.01).结论 CABG术可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表现为储蓄功能和辅泵功能减低,管道功能增加.SRI可以评价左心房功能,动态观察CABG手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左心功能进行评价,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定22例健康者及临床确诊的29例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速度(VE),舒张晚期速度(VA)和VE/VA比值.测定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快速充盈速度(E),左房收缩充盈速度(A)和E/A值.容积法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及球形指数,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心脏左室长轴方向上心梗组前壁,侧壁,下壁各节段,后间隔心尖段Vs明显下降(P<0.01),后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Vs无明显差异(P>0.05);心梗组几乎各节段VE、VA、VE/VA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各节段平均VS与左室射血分数,球形指数等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79,0.68,P<0.01),舒张期功能参数平均VE/VA与二尖瓣E/A比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r=0.62,P<0.01).心梗组LVEDVI和LVESVI明显增大(P<0.01).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可客观定位定量的反映心肌梗死局部心肌组织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又能体现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整体功能,为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心功能的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酒精性心肌病男性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正常成年男性30例设为对照组,Simpson法获取两组常规参数: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p容积(LAVp)、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最大直径(LAMD),并计算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 LAAEF)。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量左心房间隔、侧壁的心缩期组织运动速度Ssia、Slat ,心室舒张早期组织运动速度Esia、Elat ,心室舒张晚期组织运动速度Asia、Alat。比较两组各参数并衡量心室舒张晚期房间隔、左心房侧壁组织运动速度与LAAEF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LAVmax、LAVp、LAVmin、LAMD及LAAEF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左心房组织运动速度Ssia、Slat、Esia、Elat减低,Asia、Alat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左心房间隔组织运动速度Asia与LAAEF相关性显著(r=0.52,P<0.01),左心房侧壁组织运动速度Alat与LAAEF相关性显著(r=0.59,P<0.01)。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能够方便准确评估酒精性心肌病左心房功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