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液病腰椎骨髓的MRI鉴别诊断价值(附9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的MRI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骨髓穿刺或活检证实的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94例行MRI检查。全部病例均行腰骶椎矢状面T1WI和T2WI扫描。观察腰椎骨髓的MRI信号及形态改变,同时测量其T1值。结果38例急性白血病和8例地中海贫血T1WI均表现为均匀低信号,T2WI均匀等信号;平均T1值均延长,分别为(972.5±36.5)ms和(879.6±98.56)ms,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q=1.52,P>0.05)。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T1WI4例呈均匀高信号,12例呈不均匀的高信号,T2WI14例呈等信号,平均T1值缩短,为(279.42±54.19)ms;3例急性造血功能停滞T1WI、T2WI均为等信号,平均T1值变化不明显,为(418.65±32.49)ms,两者平均T1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q=6.67,P<0.01)。20例多发性骨髓瘤15例有椎体骨质破坏及变形,呈多发斑片状病灶,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3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T1WI呈等或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6例骨髓纤维化在T1WI和T2WI均表现为均匀低信号。结论(1)观察MRI信号改变可对急性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进行鉴别;(2)MRI比较容易区别临床难以鉴别诊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造血功能停滞;(3)部分血液造血系统疾病的MRI鉴别诊断还需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脾脏疾病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脏的大体及断面解剖。2 .脾脏的先天变异( 位置、形态及数目) 。3 .脾感染性疾病:脾脓肿,脾结核及脾包虫病。CT、MRI 均表现病灶中心为低密度液化坏死区,边缘可见环行强化。病灶多发及钙化有助于脾结核的诊断。4 .脾脏的囊性病变:主要包括脾囊肿、脾内假性胰腺囊肿及脾包虫病。CT、MRI 像呈液性密度或信号,边缘光整。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包虫皮试。5 .脾良性肿瘤:主要包括脾血管瘤,脾错构瘤和淋巴管瘤。以脾血管瘤最多见,较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为CT 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MRI T1 W 像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 W 像呈高信号。6 .脾脏恶性肿瘤:常见有恶性淋巴瘤和转移瘤。恶性淋巴瘤CT 表现为脾肿大,脾内多发或单发低密度灶,边缘不规整。脾转移瘤表现多种多样,病灶可单发或多发,实性或囊性。MRI呈稍长T1 、T2 信号。7 .脾梗塞:常见于脾血管血栓、癌栓栓塞及肿瘤组织的包埋。典型梗塞形状为尖端指向脾门、内小外大的锥形。CT 增强扫描为低密度灶。MRI 呈稍长T1、长T2 信号。8 .脾外伤包括三种:a 完全性破裂;b 脾中心破裂;c 包膜下破裂。CT、MRI 可显示脾损伤裂口,还可区分新鲜、陈旧出血及腹腔积液等。  相似文献   

3.
骨髓弥漫性病变MRI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骨髓弥漫性病变放射学诊断的主要依据为骨质破坏 ,尽管其特异性较高 ,但敏感性很低 ,因为许多骨髓浸润在放射学发现骨破坏之前 ,病变即已很广泛。骨核素扫描尽管敏感性较高 ,但却不易发现弥漫性骨髓浸润及溶骨性转移瘤。与其他影像方法不同 ,MRI能直接显示骨髓及其病变 ,并且有极好的软组织对比、良好的解剖结构显示及任意多平面成像功能。因此 ,MRI能迅速、广泛应用于骨髓病变的检查。一、正常骨髓解剖与生理基础骨髓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 ,成年男性重约 30 0 0g,女性约 2 6 0 0g。正常骨髓封闭于骨髓腔内 ,呈海绵状或胶冻状 ,可分…  相似文献   

4.
随着MBI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MBI的广泛应用,利用MBI诊断胰腺疾病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代MRI技术包括屏气T1加权成像及其脂肪抑制、T2加权成像及其脂肪抑制、MBI动态增强扫描、MR胰胆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这些脉冲序列各自有不同的组织对比机制,而且是互相补充的,它们的综合应用,可以较全面地评价胰腺及胰腺病变,从而明显改善了MBI对胰腺疾病的检测和诊断。本文着重介绍胰腺的MR成像技术,正常解剖、先天性异常和常见疾病的NR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骨肉瘤的MRI诊断(附3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骨肉瘤NRI表现及其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35例骨肉瘤,分析其MRI、X线平片征象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结NRI诊断骨肉瘤的特征。35例均进行NRI平扫,其中18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骨肉瘤MRI上可表现瘤骨、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等征象。此外,NRI还可显示肿瘤坏死、出血,肿瘤侵犯骨骺、关节及“跳跃”病灶。增强扫描有利于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结论:NRI可以提供比X线平片更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骨髓疾病的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MR成像的优势,MRI已成为目前评价骨髓疾病的一种最佳影像学方法,能够无创性地观察全身骨髓变化,克服了骨髓抽吸和/或活检的某些局限性,两有效地结合,将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随访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的MRI平扫与增强扫描的影像特点。方法:收集乳腺疾病33例,其中乳腺癌12例,良性病变18例,隆乳术后患者3例,均行MRI扫描,22例同时进行钼靶摄影。结果:①乳腺癌MRI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结节或肿块,边缘分叶或毛刺,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强化,毛刺样结构显示更清晰。②良性病变:纤维腺瘤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无毛刺样结构,增强后均匀强化;乳腺增生表现为乳腺腺体增厚,形态规则。③MRI与钼靶结果比较,MRI在发现病灶,了解病变范围以及显示淋巴结转移方面优于钼靶。结论:MRI是评价乳腺疾病的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患者股骨骨髓的MRI表现.方法 搜集本院经临床确诊为MDS和骨髓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的病例各25例,采用SE-T1WI及T2WI-脂肪抑制序列,行骨盆及股骨中上段骨髓正冠状面MRI扫描,另选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股骨同一部位骨髓感兴趣区(ROI,约60.5 mm3)的MR信号强度(SI).病灶骨髓率=T1WI序列ROI的SI/T2WI脂肪抑制序列ROI的SI,骨髓率>2.0为低度浸润,1.0~2.0为中度浸润,<1.0为高度浸润.分析50例对照组不同年龄段骨髓的特点.分别比较MDS组和AML组MRI分级的差异、骨髓率的差异.分别把MRI分级、骨髓率与MDS组及AML组的骨髓原始细胞计数(marrow blast count,MBC)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从儿童到成人股骨近端红骨髓区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MDS和AML患者股骨近端骨髓MRI按浸润程度和范围分为3级: 25例MDS属Ⅰ级3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 25例AML属Ⅱ级15例,Ⅲ级10例,无Ⅰ级病例.MDS与AML的MRI分级的差异无显著性(χ2=3.333, P=0.189>0.05).MDS组、AML组及对照组间两两比较骨髓率,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F=131.476,P值=0.000均<0.01).结论 MRI表现及骨髓率评分相结合的综合分级标准,对MDS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膝关节应力性骨髓水肿的MRI表现,提高对膝关节应力性骨髓水肿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训练后X线片阴性而MRI发现膝关节骨髓水肿的病例,分析应力性骨髓水肿的MRI表现。结果 44个膝关节发现应力性骨髓水肿共52处,在MRI上表现为骨髓腔内片状、小斑片状异常信号影;病灶在T1WI为稍低或等信号,在T2WI上为稍高或等信号,在压脂T2WI病灶为明显高信号影,且边界和范围较T1WI、T2WI显示更清楚。9例MRI复查见水肿信号范围明显缩小、部分小的水肿信号消失,未见骨折征象。结论 MRI能够敏感地发现应力性骨髓水肿,是早期诊断应力性骨损伤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作者分析了73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MRI 表现。将肺癌的形态特点,肺癌侵犯纵隔、胸膜及胸壁的MRI 表现,肺癌侵犯支气管以及肺癌淋巴结转移等四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出肺癌在MRI 上的诊断主要依靠形态学特征。肺癌在T_1W 或ECG-G-MRI 上呈中等信号,与肌肉组织MR 信号相似,大多为均质性;在T_2W 上多呈不均匀高信号。肺癌病灶可有坏死、液化、空洞或出血等改变。MRI 对肺癌侵犯支气管、侵犯胸膜或胸壁、侵犯纵隔内器官及伴发胸水等征象的显示非常有效,当发现伴有上述征象时可强烈支持肺癌的诊断。MRI 上很易发现肺门及纵隔内肿大淋巴结,极易与纵隔肺门之血管影鉴别。  相似文献   

11.
正常股骨骨髓MRI定量分析及图像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SE/T1WI像的信号强度值 ,定量研究股骨红、黄骨髓的转变 ;描述不同年龄组股骨骨髓MRI表现。方法 选择无骨髓相关疾病者 14 2例 ,男 97例 ,女 45例 ,按年龄分为 11组。行股骨冠状SE/T1WI及FS/T2 WI扫描。在SE/T1WI像上测量股骨干、股骨颈、大转子及股骨头的MRI信号强度值。观察股骨不同部位红、黄骨髓转变方式。结果 不同性别股骨各部位MRI信号强度值无显著性差异 (Ρ >0 .0 5 ) ;上述各部位MRI信号强度在 2 5岁以前与年龄呈正相关 (r =0 .71~ 0 .91,Ρ <0 .0 0 0 1) ,其后则随年龄增长 ,MRI信号强度变化不显著 (r =0 .0 4~ 0 .2 4,Ρ >0 .0 5 ) ;股骨近端MRI表现分为四型 ,各型在不同年龄组所占比例不同 ;股骨干 5岁前MRI表现为红骨髓 ,10岁后为黄骨髓。股骨头及大转子骨化中心一旦出现即为黄骨髓信号。结论 MRI信号强度值的测定可用于观察股骨红、黄骨髓的转变 ,MRI能区分股骨红、黄骨髓及不同年龄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轴骨骨髓MR成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正常中轴骨的MR表现以探讨MRI上中轴骨骨髓转化的规律及特点。资料与方法:共搜集460例不同年龄正常中轴骨骨髓MR图像。其中颅骨156例,男,87例,女69例,年龄0-25岁;腰椎231例,男136例,女95例,年龄0-78岁;骨盆及股骨上段73例,男43例,女30例,年龄0-70岁。结果:MRI上不同年龄中轴骨骨髓信号不同,主要表现在信号强度与均匀性两方面,总体上说,随年龄增长,信号强度逐渐增高,不均匀性逐渐显著。结论:中轴骨骨髓转化以局灶不均匀转化为主,不同年龄中轴骨骨髓MRI表面不同,在进行相关疾病诊断时一定要结合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RI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MRI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对照 ,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本组 19例胰腺囊性病变中先天性囊肿 2例 ,MRI表现为典型的长T1长T2 信号 ,囊壁薄而光整 ,囊内无分隔及实性组织成分。潴留性囊肿 3例 ,MRI表现为其与胰管相连 ,囊壁稍厚 ,信号均匀 ,囊肿近端均为胰腺癌。假性囊肿 6例 (急慢性胰腺炎所致 3例、外伤所致 2例、手术所致 1例 ) ,MRI表现为囊壁不规则 ,外伤性假囊肿信号复杂多变 ,胰腺炎性假囊肿MRI表现为长T1长T2 信号。感染性囊肿 3例 (结核 1例、脓肿 2例 ) ,MRI表现无特异性 ,肿瘤性囊肿5例 (浆液性囊腺瘤 2例、粘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 1例、胰腺囊实性肿瘤 1例、胰腺癌囊性变 1例 ) ,肿瘤性囊肿多有软组织成分 ,囊壁多不规则 ,囊内多可见分隔。结论 MRI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探讨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终板邻接骨髓变性者57例,100个终板,常规SE序列矢状位T1WI和T2WI,根据信号特点分为4个类型.结果:57例中,I型(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21例,34个终板;Ⅱ型(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24例,37个终板;Ⅲ型(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13例,16个终板;Ⅳ型(混合型)10例,13个终板.I、Ⅱ型好发于40~60年龄组,Ⅲ型与椎体Schmorl结节密切相关,Ⅳ型与椎体压缩及外伤有关.68%的退变终板好发于L4 5,61%呈条带形,62%贯穿终板全长,98%合并邻近间盘退变.结论: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是椎间盘退变的一个特殊类型.MR成像有助于分析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信号类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常股骨中下段骨髓MRI定量及1H-MRS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正常股骨中下段骨髓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强度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评价骨髓病变提供正常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将70名2.30岁正常受检者按年龄分为6组:A组(2—5岁)9例,B组(6-10岁)10例,C组(11—15岁)10例,D组(16—20岁)13例,E组(21。25岁)13例,F组(26—30岁)15例。对股骨中下段分别采用矢状位SE T1WI和单体素激发回波序列(SVS-STEAM)进行MRI扫描和^1H-MRS采集。在T1WI上测量股骨干中段、下段和远侧干骺端骨髓及其相同水平相同层面邻近肌肉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各部位骨髓信号强度相对于肌肉的比值;同时分析3个相应股骨部位骨髓的^1H-MRS谱线。结果各年龄组中每一组内股骨干中段和下段骨髓信号强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个部位在B组与其他各任意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F组内任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岁以前骨髓信号强度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其后随年龄增长信号强度变化不显著。股骨远侧干骺端骨髓信号强度在c组与A—F组中的任一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B两组间和D—F3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岁以前骨髓信号强度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股骨干中下段骨髓的^1H-MRS谱线在A组均为Lip1型,在B和C两组为Lip1型或Lip2型,在D—F组均为up2型。远侧干骺端骨髓的^1H-MRS谱线在所有年龄组为Lipl型,其中F组有up2型并存。结论不同年龄和不同股骨中下段骨髓的MRI信号强度和^1H-MRS的谱线不同,符合骨髓解剖生理学特点和骨髓转化规律,可作为股骨骨髓疾病分析的正常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诊断(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过手术证实的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及MR I表现。结果病变发生于股骨上端6例,胫骨上端2例。病变在X线平片上呈溶冰样破坏,边界不清,部分有轻度硬化边。在CT上其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CT值在34~45 HU左右,而MR I图像上则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影,周围软组织改变更清楚。结论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但通过各种影像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明显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MRI在骨创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MRI在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骨创伤X线平片无异常或有可疑骨折的MRI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均显示骨折、骨内水肿改变。结论MRI在骨创伤中有其独特的作用,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可弥补X线平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烟雾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8例烟雾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探讨磁共振成像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8例烟雾病中男女各4例。年龄4~49岁,平均20.4岁。磁共振成像应用Siemens1.0TMR系统和头表面线圈。均有SE序列T1WI和T2WI,7例有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1例有DSA。结果:SE序列MRI均见丘脑-基底节区(单侧2例,双侧6例)有扩张的烟雾血管,其中以T1WI显示更为清楚直观。7例3D-TOFMRA和1例DSA均见ICA上端、MCA和ACA近端闭塞以及丘脑-基底节区的烟雾血管。这些病理血管分布侧别与SE序列磁共振成像所见一致。结论:SE序列磁共振成像和3D-TOFMRA是诊断烟雾病的有效方法。T1WI显示丘脑-基底节区烟雾血管优于T2WI。3D-TOFMRA尚适用于烟雾病血管旁路术后随诊及其高危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19.
脉络膜转移癌的MRI诊断(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与MRI特点。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 4例脉络膜转移癌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脉络膜转移癌的原发灶均为肺癌 ,MRI表现为眼环广泛性或局限性增厚 ,呈等T1 、等或高T2 信号 ,1例合并肿物向眼球内突入。结论 脉络膜转移癌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MRI是诊断脉络膜转移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骶椎骨质破坏伴软组织块影的影像诊断(附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骶椎骨质破坏伴软组织块影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 2 6例骶椎病人 ,其中脊索瘤 8例 ,巨细胞瘤、结核各 5例 ,转移癌 3例 ,肉瘤 2例 ,恶性神经纤维瘤、骨髓炎、嗜酸性肉芽肿各 1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骶椎不同形态的骨质破坏及大小不一软组织块影 ,盆腔器官受推移。结论 根据骶椎骨质破坏形态及发生部位 ,相伴软组织块影的特点、发病年龄 ,可做出相对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