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陕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成效及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公立医院公益性如何界定和体现、怎样实现管办分开等一些难点问题,为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重新界定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和体现方式,通过建立医院法人治理机构实现管办分开,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2.
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医疗体系都需要改革,医改方案已经提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形式。公立医院改革的原则就是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探索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无锡市公立医院管办分开以来实施医院法人任期目标管理模式着手,系统阐述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背景、改革意义和具体做法,探索既适应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又符合医疗事业单位发展规律的良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集团化+法人治理":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管办分开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两项基本任务,本文通过"集团化+法人治理"有机结合的方式来破解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难题,为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实践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2012年,北京市将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在试点医院探索推进“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疗保险调节机制、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如何落实管办分开、实现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是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最大看点。自2012年北京朝阳医院、友谊医院两家大型三甲医院率先成立理事会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只有个别城市医院跟进。可以说,尽管在国际上已是通行做法,但此种医院管理模式在中国大陆仍属新鲜事物。不久前,陕西省政府的文件指出,要在全省范围内的县级公立医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这个雄心勃勃的改革拳措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申康"董事会,形成了多部门的联合治理,实质是对公立医院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管权的重新构建。"申康"作为非营利性事业法人,体现了公共部门治理的特征,规范了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职能和权限。"申康"与市级医院的分权仍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范围内的公立医院自主化改革,"申康"和政府部门的分权则是法人化改革的探索。"申康"的设立,为厘清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的思路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目前已经在城市公立医院逐渐建立,今后也将成为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方向。2012年发布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中提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3项具体任务":1.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资产、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责  相似文献   

9.
罗乐宣  李创 《中国卫生》2014,(12):114-115
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成立后,以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改革为切入点,初步探索出一条既能促进统一管理,又能有效落实自主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界定政府与医院权责自2010年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来,各地推出了法人治理结构不同的模式。其基本特征都是在医院建立一个由政府相关部门、医院管理者、社会人士、专家代表组成的理事会。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上月启动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先期选取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等五家市属公立医院,探索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疗保险调节机制和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等"两个分开、三个机制"改革。其中友谊医院独立承担医药分开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