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缝隙连接蛋白Cx43磷酸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剑  洪涛 《医学综述》2013,(19):3463-3466
相邻细胞间最主要最快速的通讯方式是缝隙连接通道(GJ),而缝隙连接蛋白(Cx)形成的连接子是其主要组成部分.Cx大多属于磷蛋白,其磷酸化状态不同程度地影响其自身的合成装配以及GJ的功能.Cx43是哺乳动物身上分布最广泛的Cx,尤其是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它的磷酸化状态受到多重激酶途径调节,发生磷酸化的位点也不尽相同,且Cx43的磷酸化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氧对膀胱逼尿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膀胱逼尿肌细胞,用连二亚硫酸钠清除培养基内的氧,建立缺氧模型,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对照组、缺氧(A)组及VitE预处理(B)组的逼尿肌Cx43表达情况,并检测丙二醛质量浓度。结果:A、B组Cx43和Cx43mRNA相对表达及丙二醛质量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组表达最高,与B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可诱导逼尿肌细胞Cx43高表达,且与氧化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9只):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模型组)、替米沙坦+急性心肌梗死组(替米沙坦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区、边缘带及非缺血区CX43表达的分布;半定量分析不同部位CX43的分布密度。结果:模型组、替米沙坦组CX43排列紊乱,CX43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阳性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替米沙坦组平均光密度值和积分光密度均显著高于模型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室肌CX43的数量和分布呈现高度不均一性。替米沙坦能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所致CX43的重构,增加正常大鼠的心室肌CX43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茎包埋对阴茎海绵体组织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隐匿阴茎大鼠模型获得实验标本,分2月组、4月组,每组25只大鼠,各阶段又分包埋组(15只),正常组(10只),光镜下观察海绵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海绵体平滑肌细胞Cx43的表达。结果:2月包埋组与2月正常组相比Cx4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吸光度值0.30±0.04比0.34±0.11,P>0.05),包埋4月组光镜下见大鼠阴茎海绵体大量间质组织增生,海绵窦狭窄,免疫组化观察包埋4月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Cx43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正常4月组吸光度值0.38±0.06;包埋4月组0.18±0.03,P<0.05)。结论:随着包埋时间的延长,阴茎包埋导致海绵体形态结构上的病理改变、Cx43表达减少,可能引起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甲酸对睾丸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睾丸癌I-10细胞分别予2.5、5.0、10.0 μmol/L维甲酸处理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I-10细胞Cx43蛋白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膜表面Cx43蛋白分布的改变,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检测细胞荧光传递功能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维甲酸2.5、5.0、10.0 μmol/L可增加I-10细胞中Cx43蛋白表达(P<0.05),其增强率分别为43.14%±2.1%、58.09%±1.8%、143.13%±1.6%;细胞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维甲酸2.5、5.0、10.0 μmol/L可显著增加I-10细胞膜表面Cx43蛋白的表达;细胞接种荧光示踪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维甲酸2.5、5.0、10.0 μmol/L可增强I-10细胞间荧光传递功能(P<0.01),增强率分别为26.1%±2.3%、63.3%±1.6%、140.5%±3.4%。结论 维甲酸可通过增加I-10细胞Cx43蛋白的表达来增强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功能。  相似文献   

6.
 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 Cx43)是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中含量最丰富的连接蛋白,主要分布于星形胶质细胞,以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和半通道(hemichannel, HC)的形式存在,分别介导细胞间和细胞与外环境间的信息交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脑卒中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神经炎症是这些CNS疾病的一个共同特征,涉及到白细胞聚集、胶质细胞激活、炎性因子释放等,该过程需要高效的信息交流,研究表明Cx43在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GJ抑制和HC活性增加并影响神经功能。本文重点综述Cx43与神经炎症的关系,为多种CNS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8.
Cx43对大鼠急性水中毒后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春华  吴中亮  赵钢 《医学争鸣》2008,29(13):1226-1228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x43) 对大鼠急性水中毒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术前2 h于右脑室注射Cx43阻断剂反义寡核苷酸(ODNs)或生理盐水,大鼠脑水肿由急性水中毒后引起,用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法观察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形态、数量的变化;用比重梯度法测定脑组织比重.结果:急性水中毒后脑水肿生理盐水对照组脑皮质区GFAP阳性细胞较ODNs 预处理组多(P<0.05),细胞胞体较肥大;生理盐水对照组脑组织比重较ODNs处理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阻断Cx43可减轻大鼠急性水中毒后脑水肿的程度,Cx43可能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下缝隙连接蛋白(Cx40、Cx43)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研究细胞缺氧和Cx40、Cx43表达变化在不稳定膀胱发病机理上的相关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膀胱平滑肌细胞,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在细胞缺氧1 h后收集细胞,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Cx40、Cx43。结果:缺氧1 h,Cx40、Cx43在mRNA水平上表达较正常氧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细胞缺氧会引起Cx40、Cx43在mRNA水平上表达的变化,这可能与不稳定膀胱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中的表达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拮抗剂对其的干预机制。 方法 取8周雄性、体质量约200 g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70只,随机分为高血压组、雷米普利组、替米沙坦组、依普利酮组、雷米普利+替米沙坦组、雷米普利+依普利酮组以及替米沙坦+依普利酮组,每组10只,再取同周龄、同体质量Wistar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每天早8点给予灌胃给药,分别于0、4周及8周测量大鼠的尾动脉压,8周后处死动物,取出心脏,测量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体质量,石蜡切片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Cx43的表达。 结果 喂养结束时,SHR组血压高于Wistar组(P<0.01),给予RAAS拮抗剂干预后,血压下降(P均<0.05),替米沙坦+依普利酮组血压下降最明显(P<0.01);替米沙坦+依普利酮组大鼠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体质量、心肌纤维化程度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下降也最明显(P<0.01);SHR组Cx43表达低于Wistar组(P<0.01),给予RAAS拮抗剂干预后,Cx43表达升高(均P<0.05),升高幅度仍以替米沙坦+依普利酮组最为明显(P<0.01)。 结论 高血压大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降低,RAAS拮抗剂可以升高Cx43的表达,其中以替米沙坦与依普利酮联合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缝隙连接蛋白pannexin1(PX1)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模型大鼠脊髓背角上的表达变化.方法 健康SD雄性大鼠50只 ,分为对照组(WT组 ,n=10)、假手术组(sham组 ,n=10)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组(SNI组 ,n=30).SNI组20只大鼠于术后3、5、7、14 d(n=5) ,WT、sham组于术后14 d(n=5)取脊髓腰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X1表达变化 ,另20只大鼠于术后7 d取脊髓腰段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检测脊髓背角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SNI组中10只于建模前进行鞘内置管 ,术后7 d分别向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 μL(SNI+NS组)或甘珀酸(CBX)20 μL(SNI+CBX组) ,再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SNI组脊髓背角内PX1表达增多 ,并随时间增强 ,明显高于WT、sham组(P<0 .05);7 d后SNI组脊髓背角内GFAP表达较WT、sham组明显增强(P<0 .05);SNI+CBX组GFAP表达较SNI+ NS组明显下调(P<0 .05).WT、sham组脊髓背角的PX1蛋白和GFA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缝隙连接蛋白PX1可能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 ,提示其在因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those show the expression of connexin 36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the possible role of connexin 36 in epileptic seizure.
Data sources  All articles used in this review were mainly searched from PubMed published in English from 1996 to 2012. 
Study selection   Original articles and reviews were selected if they were related to the expression of connexin 36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its role in epilepsy.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connexin 36 is developmentally regulated, cell-specific and region-specific. Connexin 36 is involved in some neuronal functions and epileptic synchronization. Changes in the connexin 36 gene and protein were accompanied by seizures. Selective gap junction blockers have exerted anticonvulsant actions in a variety of experiments examined in both humans and experimental animals.
Conclusions  Connexin 36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th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connexin 36 in seizure activity ma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treating epilepsy.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连接蛋白Cx43基因在体外培养不稳定逼尿肌细胞中的表达及不稳定逼尿肌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ar communication,GJIC)功能的变化,初步探讨二者与逼尿肌不稳定(destrusor instability,DI)的关系.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DI组和正常组.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逼尿肌细胞中Cx43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划痕标记荧光染料示踪技术(SLDT)检测各组逼尿肌细胞间GJIC功能变化.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I组逼尿肌细胞中Cx43 mRNA及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SLDT结果表明DI组逼尿肌细胞间GJIC明显强于正常组(P<0.01).结论体外培养不稳定逼尿肌细胞中Cx43基因表达增加,细胞间GJIC增强,二者可能与DI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Sirt1与miR-34b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中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每组7只。于模型建立前1d及术后第7、14天,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第14天取大鼠L4~5节段脊髓进行病理学检查,HE染色后观察脊髓背角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变化。real-timePCR检测脊髓背角内Sirt1与miR-34b的表达,Westernblot测定大鼠脊髓背角内Sirt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结果经MWT和TWL验证,大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建立成功。HE染色显示,与Sham组比较,CCI组大鼠在手术后7、14d脊髓背角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均P<0.05)。real-time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CI组Sirt1表达降低,miR-34b表达升高(均P<0.05)。Westernblot显示Sirt1与CREB表达降低,pCREB与BDNF表达增加。结论Sirt1与miR-34b的表达变化可能参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全弗氏佐剂(CFA)所致炎性痛大鼠Fos蛋白在脊髓背角痛觉传导通路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于右后肢踝关节外侧皮下分别注射0.9%生理盐水(NS)或CFA 50 μl,每组取8只观察注射前后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变化;余48只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结果:大鼠注射CFA后TWL逐渐降低,并在12 h时达最低点(下降62%),持续3 d后缓慢上升,14 d时基本恢复至基础水平;NS组脊髓背角Fos蛋白散在表达,而CFA组中1 h后Fos蛋白最先在大鼠右侧脊髓背角Ⅰ~Ⅱ层表达(P<0.01),4 h时Ⅴ~Ⅵ层蛋白表达逐渐增多(P<0.01),12 h时脊髓全层蛋白表达最多,至14 d时背角各层少见Fos蛋白.结论:50 μl CFA能诱导大鼠产生为期2周的炎性痛病程.炎症期间脊髓背角Fos蛋白的持续表达与外周痛觉信号的传导和中枢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致炎后大鼠行为学及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热辐射刺激法及von Frey纤维丝测定大鼠痛阈,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后不同时间其相应节段(L4~L6)脊髓及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足底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后动物出现热痛敏和机械性痛敏,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均下降,于12 h达最低,72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免疫组化显示相应节段(L4~L6)脊髓背角P2X3受体免疫反应在注射角叉菜胶24 h后明显增强(P<0.01),72 h表达强度最高,168 h恢复至正常,并且相应节段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阳性神经元数12 h开始明显增加(P<0.01),持续至72 h,168 h恢复至正常。结论角叉菜胶所致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2X3受体活化,表达明显上调,表明P2X3受体在炎性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所致慢性神经痛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变化。方法:48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慢性神经痛(CCI)组,每组12只。CCI组采用坐骨神经套管压迫法制备慢性神经痛大鼠模型。术后第4、7、14、28天取L5节段脊髓,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SP、CGRP的表达。结果:术后第4、7、14、28天,CCI组术侧脊髓背角浅层内SP和CGRP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对侧及假手术组(P〈0.05)。结论:慢性神经痛时脊髓背角SP、CGRP表达上调,可能在脊髓痛觉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这篇综述讨论了一些证明缝隙连接蛋白36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癫痫中的作用的实验性和临床性研究 数据来源:该综述中所用文使用的文献大多数来源于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从1996到2011的文献 结果:缝隙连接蛋白36参与了一些神经元功能以及癫痫的同步化过程。痫性发作过程伴随着缝隙连接蛋白36的基因以及蛋白的变化。动物及临床实验选表明择性的缝隙连接蛋白抑制剂具有抗癫痫作用。 结论:缝隙连接蛋白36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好地理解缝隙连接蛋白36在痫性活动中的作用的有助于开发出新的抗癫痫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良  裘涛  张丽娟  张伟骏 《浙江医学》2016,38(16):1341-1344
目的通过建立慢性神经结扎性损伤(CCI)大鼠模型,揭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1只大鼠随机双盲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U0126组,每组各7只,模型组及U0126组建立CCI模型,假手术组暴露坐骨神经不做结扎,3组均进行鞘内置管,U0126组鞘内注射阻断剂U012610滋g/次,连续3d;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假手术组术后予0.9%氯化钠溶液0.12ml/kg灌胃至术后14d。对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前、术后1、7、14d进行热痛觉过敏行为测试和机械刺激测试,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模型大鼠脊髓背角ERK、CREB、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术后热板及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I导致大鼠脊髓背角内胞浆与胞核内ERK、CREB、BDNF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RK阻滞剂U0126组能明显升高大鼠术后热板及机械痛敏阈值(P<0.05),U0126组导致大鼠脊髓背角内胞质与胞核内CREB、BDNF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CI模型导致痛觉过敏,U0126可以减轻CCI大鼠的疼痛。ERK-CREB磷酸化的通路参与BDNF对于背根神经节的神经元的保护和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