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助孕结局。方法选取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521个助孕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其中行全胚冷冻后首次FET的419个周期为研究组,同期的102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间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窦卵泡数目、基础FSH、基础E2、腹腔镜术前癌胚抗原(CA-125)值、体重指数、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临床病理类型比例及各控制性促排卵方案比例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中助孕前CA-125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5.6±11.2)U/ml vs.(20.7±14.3U/ml)](P0.05);研究组术后GnRH-a治疗周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8.7%vs.55.9%)(P0.05);研究组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9%vs.47.7%)(P0.05)。两组间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7%vs.14.6%),而活胎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3.7%vs.28.4%)(P均0.05)。结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全胚冻存后首次行FET其临床妊娠率与鲜胚移植相似,但早期流产率更低,活胎分娩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与新鲜胚胎移植的新生儿出生结局。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单胎活产的3 9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的不同分为鲜胚移植组(2632例)和FET组(1 329例);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自然妊娠分娩单胎活产的1 5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FET组和鲜胚移植组的助孕资料,以及3组新生儿的分娩孕周、出生体重、早产率、低出生体重比例、极低出生体重比例及巨大儿比例等。结果 FET组患者的平均年龄[(29.76±4.11)岁]显著低于鲜胚移植组[(30.60±4.22)岁](P0.05)。FET组和鲜胚移植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 329.52±553.95)g和(3 247.89±508.00)g]均显著小于自然分娩组[(3 388.89±461.00)g],但FET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鲜胚移植组(P均0.05)。FET组的早产率(8.50%)、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5.79%)显著低于鲜胚移植组(分别为10.22%、7.33%),而巨大儿出生率(11.44%)显著高于鲜胚移植组(6.50%)和自然分娩组(5.33%)(P均0.05)。FET组的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3.60%)(P0.05)。校正年龄因素后,上述差异依然存在。结论 FET助孕后的新生儿结局有优于鲜胚移植周期的趋势,但仍劣于自然妊娠;FET周期巨大儿出生率的增加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水平患者新鲜胚胎移植和全胚冷冻-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首次新鲜胚胎移植(13019个周期)和全胚冷冻后首次FET(3546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按不同BMI分为正常体重组(18.5~23.9 kg/m2)、超重组(23.9~27.9 kg/m2)和肥胖组(≥28 kg/m2)。分析不同BMI水平下鲜胚移植组和FET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影响妊娠结局的混杂因素;主要结局指标包括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结果矫正各种混杂因素后,正常体重组中,FET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低于鲜胚移植组,而流产风险显著高于鲜胚移植组[P<0.05;临床妊娠率:aOR=0.80(95%CI:0.71-0.91);活产率:aOR=0.77(95%CI:0.68-0.86);流产率:aOR=1.28(95%CI:1.05-1.58)];超重组中,FET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低于鲜胚移植组,流产风险显著高于鲜胚移植组[P<0.05;临床妊娠率:aOR=0.76(95%CI:0.61-0.94);活产率:aOR=0.74(95%CI:0.60-0.92);流产率:aOR=1.23(95%CI:0.87-0.96)];肥胖组中,鲜胚移植组和FET组间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正常体重和超重人群,在无影响新鲜胚胎移植因素存在时,尽量选择新鲜胚胎移植;肥胖人群中两种移植方式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裂期和囊胚期胚胎移植对妊娠安全性及出生性别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行助孕治疗的19 68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胚胎移植时间及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卵裂期胚胎移植组(D3组,13 968个周期)和囊胚移植组(D5组,5 716个周期),D3组又分为D3鲜胚组(13 566个周期)和D3冻胚组(402个周期);D5组分为D5鲜胚组(153个周期)和D5冻胚组(5 563个周期)。分别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及出生男/女性别比情况。结果 D3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D5组(P0.05),但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活产率均显著低于D5组(P0.05),出生男/女性别比亦显著低于D5组(P0.05),多胎率、流产率、早产率、围生儿死亡率和低出生体重儿率则显著高于D5组(P均0.05);D3鲜胚组的胚胎种植率显著低于D5鲜胚组(P0.05),多胎率、流产率、早产率和低出生体重儿率显著高于D5鲜胚组(P均0.05);D3冻胚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剖宫产率和活产率显著低于D5冻胚组,流产率则显著高于D5冻胚组(P均0.05);D3鲜胚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显著低于D5冻胚组(P0.05),出生性别比亦显著低于D5冻胚组(P0.05),多胎率、流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围生儿死亡率、胎儿畸形发生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则显著高于D5冻胚组(P均0.05)。结论囊胚移植在移植较少胚胎的情况下,仍可获得较高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同时降低多胎率,且不增加过期产、巨大儿和胎儿畸形的风险。但其可能会提高出生男/女性别比,其对性别比的长远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行FET治疗的PCOS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FET期间有无使用阿司匹林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n=61)与对照组(n=94)。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病率及新生儿体重等。结果 (1)阿司匹林组的早期流产率(3.0%)显著低于对照组(22.9%)(P0.05),而胚胎种植率、晚期流产率及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阿司匹林组的HDCP发生率(3.4%)、早产率(1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0.6%和32.4%)(P0.05),其他晚期流产率、活产率、GDM发病率、新生儿体重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能降低行人工周期FET助孕的PCOS患者的早期流产率、早产率及HDCP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行IVF-ET助孕时鲜胚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EMs不孕行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52个周期),根据移植周期不同分为:鲜胚移植组(新鲜胚胎移植周期242个)和FET组(全胚冷冻后FET周期310个)。又根据EMs分期分为Ⅰ~Ⅱ期亚组(鲜胚移植组中190个,FET组中222个)和Ⅲ~Ⅳ期亚组(鲜胚移植组中52个,FET组中88个)。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胚胎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 鲜胚移植组和FET组患者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鲜胚移植组的内膜厚度显著高于FET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FET组(P均<0.05)。鲜胚移植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FET组(P<0.05),鲜胚移植组中EMs分期Ⅰ~Ⅱ期患者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FET组Ⅰ~Ⅱ期患者(P<0.05);FET组中EMs分期Ⅰ~Ⅱ期患者行降调节人工周期内膜准备方案比例显著低于Ⅲ~...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口服避孕药(OC)妈富隆预处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长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IVF患者450例,其中OC组193例服用妈富隆,于月经周期第21天开始GnRH-a降调节治疗,对照组257例自发排卵后一周同法治疗,比较两组促排卵过程及第一次胚胎移植(鲜胚或冻融胚胎)结局。结果 OC组与对照组在降调节时间、促性腺激素(Gn)用药天数、Gn用药量、获卵数、2PN受精率、优胚率、平均移植胚胎数、宫外孕率、流产率、卵巢囊肿及OHSS发生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C组HCG日血清LH水平、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冻融胚胎移植周期OC组与对照组在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宫外孕率、流产率、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nRH-a降调节长方案使用OC预处理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内膜厚度降低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似乎不影响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促排卵方案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助孕结局及经济花费,为临床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因PCOS或输卵管因素合并PCOS行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75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3组:拮抗剂方案组(112个周期),改良超长方案组(60个周期),长效长方案组(403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促排卵情况、妊娠结局及经济花费。结果 3组间比较,拮抗剂方案组Gn天数最短、Gn总量最少、移植日内膜厚度最薄、全胚冷冻率最高、新鲜周期移植率最低,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鲜胚移植周期及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拮抗剂方案组鲜胚移植周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显著低于长效长方案组(P0.05)。单个取卵周期花费、达到首次妊娠花费均为拮抗剂方案最高,改良超长方案最低,3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拮抗剂方案、改良超长方案、长效长方案3种方案应用于PCOS患者能获得相似的妊娠结局;拮抗剂方案能明显降低OHSS发生风险;结合卫生经济学指标综合比较,改良超长方案对于PCOS患者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在高龄卵巢低反应(POR)不孕女性IVF/ICSI-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于我中心行IVF/ICSI-ET助孕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标准共收集符合条件的351个周期,并根据控制性促排卵(COH)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降调组73个周期,非降调组278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获卵数、受精率、可用胚胎数、鲜胚移植率、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妊娠率等。结果降调组与非降调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FSH及基础窦卵泡数(AFC)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鲜胚移植周期中,降调组的Gn天数、Gn总量、HCG日内膜厚度、HCG日E2水平、获卵数、MⅡ卵数、受精率、胚胎数、可用胚胎数、鲜胚移植周期率显著高于非降调组(P0.05);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ET周期中,两组的转化日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宫外孕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调组获得妊娠的最短时间显著短于非降调组(P0.05);其他指标如鲜胚移植总费用、FET总费用、新鲜周期一例临床妊娠费用、解冻周期一例临床妊娠费用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35~40岁高龄的POR患者,小剂量的降调节方案可能较其他方案有更大的优势。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需要后续更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加以探讨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独患者接受IVF助孕时新鲜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妊娠结局,以期为失独女性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9年3月我院生殖中心接收IVF助孕失独患者(共36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移植周期分为两组:新鲜组(114个新鲜周期),FET组(252个FET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妊娠结局,构建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对年龄进行分层,比较不同年龄(35岁、35~39岁、40~44岁、≥45岁)中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结果 FET组的男、女方年龄显著高于新鲜组,移植优胚数显著低于新鲜组(P0.05);新鲜组的生化妊娠率(33.33%vs.24.60%)、临床妊娠率(27.19%vs.20.63%)及胚胎种植率(16.84%vs.12.78%)略高于FET组,早期妊娠丢失率(21.05%vs.33.87%)略低于FET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ET组活产率显著低于新鲜组(12.30%vs.20.18%,P0.05)。不同年龄分层各组中新鲜组和FET组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35~39岁组中新鲜组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略高于FET组(57.89%vs.32.35%及47.37%vs.25.81%),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活产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女性年龄为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59,95%CI:0.750-0.983,P=0.027)。结论失独患者IVF助孕胚胎移植策略中,新鲜移植周期比FET周期可能会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但该结果尚需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加以探讨验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