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及明确呼吸内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防治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院内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最高,占60.6%;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6.7%。结论:年龄、住院时间、入院疾病、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均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63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未有感染症状的老年患者63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探寻老年呼吸内科感染引发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慢性疾病、侵入性操作、吞咽困难、长期卧床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侵入性操作、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吞咽困难等是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诸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感染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老年呼吸内科568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院内感染32例,占5.63%。结果:肺部疾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广谱抗生素应用均为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对感染患者的血液、痰培养结果显示以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为主。结论: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首先是消除传染源,保护易感染人群,合理治疗与合理用药,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医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20例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我院呼吸内科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为9.72%;呼吸内科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年龄、并发症、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气管切开、抗生素种类等方面。结论:呼吸内科对存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要给予重视,并实施中医护理干预,促进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老年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比较措施实施前后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年龄、住院时间、气管插管、切开、留置导尿管、机械通气及抗生素的使用都是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高危因素(P均<0.05)。预防性措施实施后,患者的感染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均<0.05)。结论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最大限度地控制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危险因素,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跌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2012年6例老年病人跌倒的临床资料。结论: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外部因素为条件,自身因素起决定作用,医护人员及时识别跌倒潜在因素及积极有效应对是防止跌倒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4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找出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者16例,占10.81%;年龄、学历、住院时长、接受侵入性操作史、慢性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史、使用激素史与医院感染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长、接受侵入性操作史、慢性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史是引发医院感染的显著因素(P0.05)。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高,应建立严格规范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严格无菌操作,科学使用抗生素,加强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等,以预防和减少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李琳 《新疆中医药》2013,31(3):78-80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分析。选取2009年2月~2012年7月人住本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72例为感染组,设同一时期住院的老年非院内感染患者68例为未感染组,分析老年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骨科术后常见的院内感染是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脊柱和下肢手术术后易发生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药物因素的使用情况比较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卧床时间是老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院内感染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综合的护理对策,才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长期在呼吸科临床治理和护理工作中的经验,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内科呼吸感染的相关因素。针对呼吸科老年患者的病理和心理特点,对老年人呼吸感染的预防进行初步探讨,为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咳出的痰液进行培养,主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患者5例,占17.86%,革兰氏阴性菌患者21例,占75.00%。[结论]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常见于严重的肺病感染、治疗措施不当及住院时间太长等。结合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加强病房管理,进行健康宣教,并进行合理适当地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对医院感染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减少医院感染,提高临床医疗安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呼吸内科2015~2016年38例住院患者,所选患者均发生医院感染,对其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危险因素。结果:38例感染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呼吸道功能下降、真菌感染、侵入性操作,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就诊患者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反馈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促进患者安全就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疾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并总结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85例老年性疾病患者病例资料,总结老年疾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结果:老年疾病护理中常见问题包括心理异常、跌倒和坠床、压疮、烫伤和冻伤及口服和输液用药差错;针对常见问题采取护理管理后,患者心理异常、跌倒和坠床、压疮、烫伤和冻伤及口服和输液用药差错等护理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前,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及早发现老年疾病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措施,有助于减少住院期间意外、差错和事故发生,不仅能确保老年患者住院安全,还能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以我院2011年1~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伴有呼吸系统感染一般病症的老年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调查法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2例中,男55例,女27例,年龄57~83岁,平均(66.3±7.5)岁。1.2方法:对本组82例伴有呼吸系统感染一般病症的老年呼吸内科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将患者病例资料中描述的感染症状和病情进行搜集和分析,并与主治医师和相关护理人员共同商榷,最后归纳和总结感染情况、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和相关对策.方法:调取我院近年来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以上患者均能康复出院,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在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治疗期间,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措施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为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起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与2015年呼吸内科的100例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感染率的变化。结果: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长期服用抗菌药物及大量使用激素是导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前有24例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24.0%;干预后仅7例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0%(P0.05)。结果:针对呼吸内科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内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2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例,感染发生率为7%;常规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2例,感染发生率为22%,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内科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促进老年患者早日康复,保证老年患者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医院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2018年4月的182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中,有43例发生肺部感染。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吸烟史、糖尿病病史、住院时间、营养状态、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长期卧床情况和冠心病病史对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对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糖尿病病史、住院时间、营养状态差、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和长期卧床是影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发生医院肺部感染与吸烟史、糖尿病病史、住院时间、营养状态差、侵入性操作、吞咽障碍和长期卧床有关。通过加强病房消毒、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戒烟、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操作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或避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保障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方法:分析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10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诊治及护理管理情况,分析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6例,未发生便秘和压疮,再出血4例,经医生及时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均顺利出院,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存在一定风险,但经积极防范及纠正后,患者均得到较好的保障,且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300例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有16例(5.33%),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中,有9例(56.25%)通过呼吸道感染、4例(25.00%)通过消化道感染、3例(18.75%)通过泌尿道感染。结果表明,老年呼吸内科感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感染。将16例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得到30个细菌株。其中,有25例(83.33%)为革兰阴性菌(G-),3例(10.00%)为革兰阳性菌(G+),2例(6.67%)为真菌。结果表明,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结论:合理治疗与用药,消除传染源,加强对易感人群的保护,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探讨控制与预防管理措施,为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思路。方法:以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的160例患者为对照组,总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16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他们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8.13%,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9.38%。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和服用抗菌药物及大量使用激素,均是导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呼吸内科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