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院1981年5月~1987年12月,为5例胸壁肿瘤患者在手术广泛切除后,采用带血管蒂胸大肌肌皮瓣加自体11~12肋骨移植修复胸壁大块缺损。男4例,女1例,年龄23~67岁。病程2.5个月~2年。肿瘤位于右前下胸壁及外侧胸壁3例,左前外侧胸膜肿瘤侵及胸壁1例,胸骨体1  相似文献   

2.
恶性胸膜间皮瘤胸内副脾转移一例特木热邱能庸患者男,12岁。左胸壁胀痛40天,经检查确诊为左胸壁肿物,不排除恶性胸膜间皮瘤。于1995年8月10日行左胸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第5~7侧肋壁层胸膜上,菜花样、灰白色、无包膜,约8cm×7cm×3cm大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肺腺鳞癌预后的因素,为改进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症状、病程、肿瘤部位、X线分型、肿瘤边缘、分叶、密度、手术方法、胸膜皱缩、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手术性质、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模式、转移度(阳性淋巴结个数/淋巴结总数)、分化程度、病理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病理T项、病理N项、病理分期、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等24个非重复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统计分析运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腺鳞癌根治术后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29.1%和15.4%。Log-rank检验示X线分型、手术方法,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手术性质、肿瘤最大直径、病理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病理T项、病理N项、淋巴结转移模式、转移度、病理分期、术后复发转移及术后放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示术后复发转移、病理分期、手术性质因素对预后影响最大。结论肺腺鳞癌是一种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单纯外科治疗效果尚不满意。  相似文献   

4.
用骨水泥预制肋骨修复胸壁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骨水泥预制肋骨修复胸壁缺损欧阳琦,郝建潮,赵雨松,王雷1991~1992年我们为17例病人,采用骨水泥预制肋骨,修复胸壁缺损,收到满意效果。17例中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46岁。包括肋骨肿瘤2例,肋软骨瘤3例,胸膜肿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36岁.因左胸壁肿物就诊,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左胸壁腋后线第7肋触及一卵圆形肿物,大小约10 cm×8 cm,质硬,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胸部CT示左侧第8、9肋间软组织肿物影,大小4.4cm× 3.8cm×3.7cm,肿物向内压迫胸膜,局部肋骨未见明显破坏(图1、2). 2011年7月行左胸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胞膜完整,表面光滑,深入肋间.完整游离并切除肿瘤,壁层胸膜完整,肋骨无破坏.术后切除标本病理,大小4.8cm× 3.5cm× 2.5cm,呈灰白、灰红色,表面光滑,胞膜完整;切面呈多囊性,最大直径1 cm,内含暗红色血块样物(图3).电镜示:神经纤维组织间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呈海绵状(图4).免疫组化示:神经标记物NF和S-100(+),血管标记物CD34(+)(图5~7).病理诊断:肋间神经血管瘤.  相似文献   

6.
汉 文 名英 文 名汉 文 名英 文 名胸膜间皮瘤mesotheliomaofpleura胸膜剥除术pleuraldecortication胸膜切除术pleurectomy胸壁畸形  chestwalldeformity胸壁反常运动  paradoxicalmovementofchestwall胸骨裂  sternalcleft,sternoschisi胸心血管外科学(十六)  相似文献   

7.
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包括肺部或胸膜的肿瘤、结核、炎症及结缔组织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由胸壁或肺部的各种器质性损伤所致,而肝性胸腔积液多继发于肝硬变性腹水,病  相似文献   

8.
病人 男,72岁.1959年因"右上肺空洞型肺结核"行右侧胸廓树脂球填充术,术后50年无症状.2010年3月出现发热,右胸壁胀痛.查体:右前胸壁4 cm×5 cm包块,红肿未破溃.X线胸片及胸部CT示,右胸膜外间隙感染,胸腔内多个树脂球,部分球内见软组织影或液平,右胸壁肋骨变形(图1、2).遂原手术切口行树脂球取出和胸膜内胸廓成形术.术中见胸壁内窦道形成,肋骨变形破坏,腔内共18只树脂球,14只完整,4只破损(图3).球床为黄白色肉芽及坏死组织.清理残腔壁,切除残腔上方变形肋骨、肋间肌、壁层胸膜及坏死组织,保留皮肤及肌肉塌陷覆盖于残腔之上.遗留开放性伤口,敷料填充.术后3周出院.  相似文献   

9.
病人 男,72岁.1959年因"右上肺空洞型肺结核"行右侧胸廓树脂球填充术,术后50年无症状.2010年3月出现发热,右胸壁胀痛.查体:右前胸壁4 cm×5 cm包块,红肿未破溃.X线胸片及胸部CT示,右胸膜外间隙感染,胸腔内多个树脂球,部分球内见软组织影或液平,右胸壁肋骨变形(图1、2).遂原手术切口行树脂球取出和胸膜内胸廓成形术.术中见胸壁内窦道形成,肋骨变形破坏,腔内共18只树脂球,14只完整,4只破损(图3).球床为黄白色肉芽及坏死组织.清理残腔壁,切除残腔上方变形肋骨、肋间肌、壁层胸膜及坏死组织,保留皮肤及肌肉塌陷覆盖于残腔之上.遗留开放性伤口,敷料填充.术后3周出院.  相似文献   

10.
病人 男,72岁.1959年因"右上肺空洞型肺结核"行右侧胸廓树脂球填充术,术后50年无症状.2010年3月出现发热,右胸壁胀痛.查体:右前胸壁4 cm×5 cm包块,红肿未破溃.X线胸片及胸部CT示,右胸膜外间隙感染,胸腔内多个树脂球,部分球内见软组织影或液平,右胸壁肋骨变形(图1、2).遂原手术切口行树脂球取出和胸膜内胸廓成形术.术中见胸壁内窦道形成,肋骨变形破坏,腔内共18只树脂球,14只完整,4只破损(图3).球床为黄白色肉芽及坏死组织.清理残腔壁,切除残腔上方变形肋骨、肋间肌、壁层胸膜及坏死组织,保留皮肤及肌肉塌陷覆盖于残腔之上.遗留开放性伤口,敷料填充.术后3周出院.  相似文献   

11.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pleura,SFTP)是一种少见、生长缓慢的间叶组织肿瘤.于1767年由Lieutaud首先报道此病.近年来,文献累计报道约800例,占全部胸膜肿瘤的5%[1-5].最初,SFTP被认为是发生于胸膜腔,并且是与胸膜相关的、界限清楚的孤立性肿块.组织来源、细胞特点及临床预后都不确定.随着人们对SFTP组织学及病理学表现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SFTP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发病部位广泛,给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造成一定困难.而目前对SFTP的外科治疗采用何种方式,如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楔形切除或胸壁切除,以及后续是否使用放化疗等问题仍无统一意见.本文将对SFTP的发病机制、病理分型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根治术后的胸壁放射损伤,由于胸壁组织薄,溃疡深,常伴有肋骨及胸膜的变性坏死,加之周围组织广泛纤维变性,单纯植皮或局部皮瓣移转均难以修复溃疡。我们自1987年至1989年采用乳房—侧胸壁  相似文献   

13.
一侧乳房胸壁筋膜皮瓣修复对侧胸壁放射性溃疡王方薪,杨志祥乳腺癌根治术后的胸壁放射损伤,由于胸壁组织薄,溃疡深,常伴有肋骨及胸膜的变性坏死,加之周围组织广泛纤维变性,单纯植皮或局部皮瓣移转均难以修复溃疡。我们自1987年至1989年采用乳房一侧胸壁筋膜...  相似文献   

14.
胸壁重建材料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各类胸壁切除术 ,通常情况下包括 :①胸壁及胸膜肿瘤 (原发或转移性 )的切除 ,②胸壁严重且久治不愈的局灶性感染病变切除 ,③胸壁严重的放射性溃疡坏死灶的切除 ,④先天性胸廓畸形矫正术 ,⑤严重外伤伤口的清创等。而上述手术治疗后 ,常常造成胸壁深层组织甚至全层组织的大块缺损 ,进而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坚固性和稳定性 ,以及胸膜腔的密闭性 ,导致胸壁软化、反常呼吸、气胸及纵隔摆动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 ,因此胸壁大块缺损的修复 ,胸壁稳定性的重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 2 ] 。大多数胸科医生认为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胸壁恶性肿瘤复发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收治的胸壁恶性肿瘤手术病人32例,均顺利切除胸壁肿瘤,其中限制性根治切除9例,扩大根治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8例.10例为复发病人,其中二次手术4例,三次手术5例,四次手术1例.结果 术后随访3~60个月,均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胸壁恶...  相似文献   

16.
局麻胸腔镜术对胸膜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局麻胸腔镜术对210例胸膜肿瘤诊断分析其实用价值。方法 简介局麻胸腔镜术操作方法及镜下图像。结果 210例胸膜肿瘤术中活检均获得组织学诊断,描述不同病理类型早期与晚期在胸腔内分布及图像特点。与常用方法比较其阳性率,胸腔镜、胸部CT、细胞学、经胸壁针吸活检阳性率分别是90.5%、60.3%、23.3%、21.0%。结论 局麻胸腔镜术能对胸膜肿瘤进行早期组织学诊断;了解肿瘤在胸腔内分布、大小、数量,以便指导选用合理治疗方案;操作简单、安全、易掌握,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胸壁肿瘤的根治性大块切除所致的胸壁缺损必将破坏胸膜腔的密闭性和胸廓的坚固性与稳定性,容易导致血气胸、胸壁软化、反常呼吸及纵隔摆动、低氧血症、伤口和肺部感染、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因此,对胸壁大块缺损必须予以妥善的修复。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为5例胸壁肿瘤患者施行胸壁肿瘤扩大切除术,用钛网修补缺损,效果满意,现总结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8.
胸壁、胸膜     
改良胸骨抬举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漏斗胸268例;巨大局限性胸膜纤维性间皮瘤3例;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形术15例分析;先天性漏斗胸Nuss术与改良Ravitch术的比较;105例胸壁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性,63岁,因左侧胸壁局部隆起20年,肿块迅速增大伴触痛1个月,于2009年5月入院.20年前患者左胸壁车祸伤,后左腋侧胸綮第七肋骨处局部隆起.多年来肿块无明显增大及疼痛,患者未曾就诊,无畏寒发热,无低热病史,无肿瘤、结核病史.有肿瘤家族史,父亲因胃癌过世,母亲因食道癌过世.专科体检:左胸壁第7肋腋段明显隆起,表面皮肤无色泽改变及破溃,皮温正常,可触及一直径5.0 cm×5.0 cm大小的肿物,质硬,边界模糊,活动度差,似与肋骨相连,触痛明显.X线片提示左肺下野团片状软组织影,最大径位于侧胸壁,考虑左下胸壁来源肿瘤.  相似文献   

20.
胸壁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胸壁肿瘤的切除和胸壁缺损的重建方法。方法自1985年7月至2004年10月对113例胸壁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47例,恶性肿瘤66例,48例肿瘤切除后遗留巨大胸壁缺损而采用转移肌瓣、钢丝网、有机玻璃、牛心包片和巴德复合补片等进行修复重建。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恶性肿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1%(38/52),52.2%(24/46)和28.9%(11/38)。结论胸壁肿瘤不论良恶性均首选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应进行胸壁扩大切除并修复胸壁缺损,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