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指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不伴有急性炎性表现的中耳积液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其病因与生理机制复杂,以耳闷、耳鸣、耳痛等耳部症状为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而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目前,SOM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SOM中耳积液的成分分析是研究SOM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常见方法,也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SOM中耳积液的成分研究进展进行比较总结,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的中耳积液中IFNγ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1例(56耳)SOM患者(中耳炎组)的中耳积液、血清及24例正常成人(对照组)血清中IFNγ的浓度。结果:中耳炎组积液中IFNγ的浓度明显高于其血清中的浓度(P<0.01);中耳炎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M慢性期IFNγ浓度明显高于急性期(P<0.05);首次穿刺及第2次穿刺积液中IFNγ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次或3次以上穿刺积液中IFNγ的浓度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耳积液中的IFNγ可由中耳腔局部产生,而非单纯由血液中渗透而来;中耳积液中IFNγ的高浓度可作为SOM转为慢性病程或迁延不愈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在分泌性中耳炎 (SOM)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 5 6例 (6 8耳 )SOM患者血浆和中耳积液 (MEE)中PAF的含量 ,并以 4 0例正常人血浆作为对照。结果 :SOM患者MEE中PAF浓度明显高于其血浆中的浓度 (P <0 .0 1) ,SOM患者血浆中PA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中的浓度 (P <0 .0 5 ) ;黏液性中耳积液中的PAF浓度明显高于浆液性中耳积液中的浓度 (P <0 .0 1)。结论 :PAF是SOM中耳积液中的重要炎性递质 ,它与疾病的持续状态相关 ,可能在SO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gE及一氧化氮 (NO)在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转归中的作用。 方法 :检测 70例 (1 2 9耳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 (患儿组 )血浆及中耳积液中细胞因子、IgE及NO含量 ,并以 3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患儿组白细胞介素 (IL 2、4、6、8、1 0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gE及NO在中耳积液中含量较血浆中高 (P <0 .0 1 ) ;患儿组的血浆含量较对照组高 (P <0 .0 5 )。病程短者中耳积液中IL 2、IL 4的含量较病程长者高 ;而病程长者IL 6、IL 8、IL 1 0、TNF α、IgE及NO的表达较病程短者增加 (均P <0 .0 5 )。结论 :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血浆及中耳积液中细胞因子、IgE及NO表达增强 ,细胞因子参与介导中耳局部的炎性反应 ,调节局部的免疫反应 ,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及转归中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P物质含量的放射免疫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34例(42耳)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血浆和中耳积液中P物质含量,并以22例正常人血浆中的SP含量为对照,结果发现:SOM组血浆中SP浓度明显增高(P〈0.01),MEE中SP浓度较血浆中增高(P〈0.05),MEE中SP浓度浆液组比粘液组明显(P〈0.01),MEE中SP浓度与MEE量呈正相关(r=0.9857,P〈0.01)。提示:SP是SOM的重要炎性递质,MEE中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SOM)中耳积液(MEE)中P物质(SP)含量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4例(79耳)SOM患者的病程、听力、MEE量、MEE性质及其与MEE中的SP含量的关系。结果:浆液性MEE中SP的浓度比黏液性者明显增高(P〈0.01);MEE中的SP含量与MEE量呈正相关(r=0.985,P〈0.01),与发病时间呈负相关(r=-0.6217,P〈0.01);听力损失黏液组明显多于浆液组;浆液组MEE中SP含量与听阈呈正相关(r=0.985,P〈0.01),黏液组MEE中SP含量与听阈无显著性相关(r=0.2415,P〉0.05)。结论:①SP在SOM的发病中影响了病程的全过程,但在早期起主要作用。②检测SOMMEE中SP含量对于判断MEE的性质,了解病情的发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中耳积液(MEE)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存在及其在OM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3例OME患者MEE及血清中TNFα的浓度。结果:MEE中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对应血清中含量(P<0001);粘液组MEE中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浆液组MEE中的含量(P<0001);儿童组中耳积液TNFα水平明显高于成人组(P<0001)。结论:中耳局部可产生TNFα,TNFα可能与MEE的形成有关;粘液性中耳炎TNFα明显增高,反映其局部炎症程度较浆液性中耳炎重;儿童、成人MEE中TNFα的水平差异表明发病机理可能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组化ABC-GDN及图象分析技术研究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粘膜P物质含量的变化与中耳积液的关系,并观察SP受体拮抗剂spantide及组胺H2受体阻滞剂cime-tidin对MEE的影响,探讨SP在SOM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SOM条件下,中耳粘膜SP含量有逐渐增多趋势,并和MEE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白介素-2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本实验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标本进行白介素-2(IL-2)浓度检测和分析,以探索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耳积液、患者血清及对照血清中IL-2的浓度.结果实验组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浓度;实验组血清中IL-2的浓度较对照组血清高;急性期组IL-2含量较慢性期组高;行首次穿刺及二次穿刺患者之间,中耳积液中IL-2的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行三次或三次以上穿刺者中耳积液中该因子的浓度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中耳积液中的IL-2是由中耳腔局部产生的,而非单纯由血液中渗透而来;中耳积液中IL-2的高浓度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转为慢性病程或迁延不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动物模型鼓室黏膜上皮中的表达,探讨TGF-β1在OM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取健康成熟白色豚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直接处死提取听泡标本;其余60只为实验组,将灭活肺炎链球菌注入该组豚鼠中耳腔,制作OME动物模型,再将其分为注射后6小时、1天、3天、7天、14天,30天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豚鼠鼓室黏膜上皮TGF-β1的表达.结果 在造模成功后的6小时、1天、3天实验组鼓室黏膜上皮中TGF-β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注射后7天实验组TGF-β1表达明显增强,第30天时达高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灭活肺炎链球菌致OME动物模型中,TGF-β1在鼓室黏膜中过度表达,且随病程延长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OME)患儿腺样体和中耳积液中的IgE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OME患儿为实验组,31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对照组,实验组取中耳积液和腺样体标本,对照组取腺样体标本,其中腺样体标本制成组织匀浆,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腺样体和中耳积液中IgE的含量.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实验组腺样体和中耳积液中IgE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中耳积液和腺样体中IgE的含量呈直线正相关(r=0.580,P<0.05).结论:OME的发生与免疫因素有关,肥大腺样体内的Ⅰ型免疫反应增强,可能与OME的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有关.  相似文献   

14.
测定3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与皿浆内毒素含量,并以22例正常人血浆内毒素含量作对照。结果为:患者中耳积液内毒素均值(X±SE)为629.4±99.1ng/L,是血浆内毒素(46.4±6.7ng/L)的13.6倍,p<0.01;94%的患者中耳积液内毒素值超过正常人血浆内毒素含量上限。表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定量测定,较之定性测定和细菌培养,更具敏感、精确、简便、快速等优点,对估计预后和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和42例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SOM组)中耳积液(MEF)和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纤维结合蛋白(Fn)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①SOM组血清sIL-2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n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②MEF中IL-2R含量明显高于同组血清含量(P<0.01);Fn含量低于血清含量(P<0.05)。③鼻咽癌患者血清及MEF中sIL-2R含量明显高于一般SOM患者(P<0.01);Fn水平低于一般SOM患者(P<0.05)。④中耳粘液组sIL-2R水平高于浆液组,而Fn含量低于浆液组(P<0.001)。⑤慢性SOM的MEF中其sIL-2R含量更高,而Fn则相反。提示:①血清及MEF中sIL-2R和Fn含量测定有助于对SOM患者免疫状态的评估。②MEF中sIL-2R可能主要由局部中耳粘膜产生,在SOM炎症反应中起免疫抑制作用。③MEF中高浓度sIL-2R的存在和Fn的低水平可能是SOM迂延不愈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测定44例(53耳)SOM患者的血清和中耳积液中β_2M、S-IgA、IgE浓度。并以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是:SOM组与对照组血清中3种物质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SOM组中耳积液中亦均测到,且β_2M、S-IgA明显高于血清中含量,双耳组同一患者双耳积液中β_2M、S-IgA浓度各不相同;鼻咽癌组中耳积液中β_2M、S-IgA、IgE与一般SOM组相同,但血清中β_2M、S-IgA浓度高于一般SOM组和对照组;中耳积液中β_2M与S-IgA浓度变化呈正相关。提示:①中耳积液中β_2M、S-IgA主要由局部中耳粘膜产生。是重要的中耳粘膜的局部免疫应答物质;②血清β_2M、S-IgA含量测定或可作为鼻咽癌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测量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中耳积液中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MECP)、中耳积液IgE(MIgE)及血ECP(SECP)的含量,进一步探讨OME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的关系。方法:对31例OME患者,用Uni-CAP-100型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分别测量MECP、MIgE及SECP含量,得出结果并统计学处理。结果:31例OME患者检测到MECP均值为56.88μg/L,明显升高9例,占28.1%;MIgE均值为27.2ku/L,明显升高3例,占9.7%。MECP与MIgE呈正相关(P〈0.05);SECP均值为5.6μg/L。结论:ECP存在于OME的鼓室积液中,部分OME是中耳的局限性变态反应炎性过程。OME发病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变态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感染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86例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行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和鲎血试验,结果表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腔中细菌和内毒素的存在是中耳积液发生或使积液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内毒素检出率高于细菌分离率与与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关、提示用抗生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对中耳积液的消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中的免疫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百分数及CD4+ /CD8+比值。比较研究组中耳积液及血浆中IL-2、IL-4、IL-6水平。将研究组外周血CD4+,CD8+T细胞值与中耳积液中IL-2、IL-4、IL-6值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百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4+ /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耳积液中IL-2、IL-4、IL-6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浆中IL-2、IL-4、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中耳积液中IL-2、IL-4、IL-6水平与外周血CD4+T、CD8+T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与强烈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存在CD4+T、CD8+T细胞亚群显著升高的现象,IL-2、IL-4、IL-6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