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认知功能障碍,探讨情绪认知缺陷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38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0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 分裂症患者六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喜、怒、悲、惊、怕的远隔错误分显著高于对组(P <0.01).PANSS总分与CFET惊(r =0.33,P <0.05)和怒(r =0.32,P <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阳性症状评分与CFET怒的正确评分(r =-0.40,P <0.05)呈负相关,而与惊(r =0.35,P <0.05)和怒(r =0.34,P <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结论 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这种障碍与某些症状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认知功能障碍,探讨情绪认知缺陷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38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0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分裂症患者六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喜、怒、悲、惊、怕的远隔错误分显著高于对组(P〈0.01)。PANSS总分与CFET惊(r=0.33,P〈0.05)和怒(r=0.32,P〈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阳性症状评分与CFET怒的正确评分(r=-0.40,P〈0.05)呈负相关,而与惊(r=0.35,P〈0.05)和怒(r=0.34,P〈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结论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这种障碍与某些症状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面孔情绪认知缺陷、述情障碍和情感淡漠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对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88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对患者作阴性症状量表(SANS)情感淡漠或迟钝分量表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CFET总分及6种基本情绪认知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AS的总分、因子1、因子2和因子4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CFET正确数评分与TAS的总分、因子1、因子2和因子4评分呈负相关,35项相关系数中27项(71.4%)差异有显著性.情感淡漠或迟钝分量表评分与一些CFET评分呈负相关,49项相关系数中9项(18.4%)差异有显著性,而与TAS评间,除眼神接触差评分与TAS总分呈正相关外(r=0.272,P=0.014),余变量间相关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分裂症患者的广泛的面孔情绪认知缺陷与述情障碍可能更多地反应了一种素质性特征,存在某种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而述情障碍与情感淡漠间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性情绪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及其与眼区情绪识别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童年创伤经历问卷(CTQ)对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评估,同时作眼区基本情绪识别任务(EBEDT)测试,与5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组CTQ总分[(47.86±13.26)分]高于对照组[(34.27±7.27)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分量表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EBEDT总正确率[(73.42±11.86)%]低于对照组[(86.74±6.16)%],总平均反应时[ (4321.40±1956.83) ms]高于对照组[(2776.75±703.42) ms],喜、惊、恐、悲、厌和怒六种情绪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组CTQ总分与EBEDT总正确率及喜、惊、悲和怒眼区情绪识别的正确率呈负相关(分别为r=-0.390,r=-0.419,r=-0.451,r=-0.391,r=-0.344,P<0.01);正常对照者CTQ总分与EBEDT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水平与眼区情绪认知能力存在相关,提示早年的创伤经历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社会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张程赪  陈世强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353-1355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认知缺陷、述情障碍和情感淡漠症状的相关性评估.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6)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100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对患者作阴性症状量表(SANS)情感淡漠或迟钝分量表评定.结果: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CFET总分及6种基本情绪认知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AS的总分、因子1、因子2和因子4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著,患者CFET正确数评分与TAB的总分、因子1、因子2和因子4评分呈负相关,35项相关系数中27项(71.4%)差异有显著性.情感淡漠或迟钝分量表评分与一些CFET评分呈负相关,49项相关系数中9项(18.4%)差异有显著性,而与TAB评间,除眼神接触差评分与TAS总分呈正相关外(r=0.27,P=0.01),余变量间相关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广泛的面孔情绪认知缺陷障碍可能更多地反应了一种素质性特征,存在某种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而述情障碍和情感淡漠间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性情绪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非痴呆帕金森病(PD)患者眼区面孔情绪识别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 检测,探 讨非痴呆PD 患者面孔情绪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以及情绪识别与P300 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6 年8 月—2018 年6 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非痴呆PD 患者28 例作为非痴呆PD 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32 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眼区面孔情绪识别测验和P300 检测,观察喜、惊、恐、 悲、厌及怒的识别得分,以及P300 潜伏期和波幅,并比较6 种情绪识别得分与P300 潜伏期和波幅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非痴呆PD 组在恐、悲及厌的情绪面孔识别得分较对照组低(P <0.05),非痴呆PD 组 P300 潜伏期较对照组长(P <0.05),波幅较对照组低(P <0.05);P300 潜伏期与恐、悲、厌及怒得分呈负相 关(r =-0.718、-0.614、-0.818 和-0.829,P <0.05),P300 波幅与悲、厌及怒得分呈正相关(r =0.824、0.928 和0.621,P <0.05)。结论 非痴呆PD 患者存在眼区面孔情绪认知功能损害,以恐、悲及厌负性面孔情绪认 知损害为主,进一步证实了基底节参与情绪认知加工的假说;P300 与面孔情绪识别得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P300 潜伏期和波幅是反映早期非痴呆PD 患者情绪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识别基本面孔情绪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左侧和右侧基底节梗死患者分别为20例,选取同期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六种基本面孔情绪(喜、惊、怕、悲、厌、怒)的识别能力测试,同时还需要完成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言语流畅度测试、数字警觉测试等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结果: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及言语流畅度测试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数字警觉测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基本面孔情绪识别测试显示实验组患者对“悲”“厌”的情绪识别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左右侧基底节梗死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右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对“悲”“厌”的情绪识别障碍相比左侧更明显,其中左侧得分明显高于右侧得分(P<0.05),相关分析显示急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对“悲”“厌”的基本面孔情绪识别得分与数字警觉测试得分具有正相关性(r=0.389、0.621)。结论:急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对基本面孔情绪中的“厌”“悲”两种情绪识别能力减退,而...  相似文献   

8.
赵彩荣  汪凯 《安徽医学》2013,34(8):1110-11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未患病一级亲属是否存在眼区情绪认知障碍。方法采用眼区情绪识别任务对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32例精神分裂症未患病一级亲属和3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眼区情绪识别能力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眼区情绪识别任务的总正确张数及悲、喜、惊、恐、怒、厌的识别正确张数[分别为(97.59±17.62)张,(16.12±3.72)张,(17.91±3.05)张,(16.59±3.13)张,(14.71±3.58)张,(16.89±2.99)张,(15.82±3.44)张]比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8.81±7.79)张,(18.72±2.13)张,(19.56±0.94)张,18.06±1.83)张,(17.59±2.08)张,(18.66±1.47)张,(17.66±2.43)张]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与正常对照相比,眼区情绪识别任务的悲、怒识别正确张数[分别为(17.08±4.08)张,(16.53±3.13)张]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8.72±2.13)张,(18.66±1.47)张]相比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喜、惊、恐、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部分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存在眼区情绪识别能力障碍,但一级亲属功能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疾病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眼区基本和复杂情绪的识别能力,探讨患者眼区情绪识别能力与其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眼区基本情绪识别任务、眼区复杂情绪识别任务,对107例疾病稳定期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和6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评估,比较其眼区情绪识别能力;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估这些患者.结果 患者组眼区复杂情绪识别任务的总正确张数[(17.9±4.3)张]比对照组[(20.6±3.5)张]显著减低(P<0.01),眼区基本情绪识别任务的总正确张数及怒、恐、厌的识别正确张数[分别为(13.2±3.8)张,(2.1±1.2)张,(1.3±1.0)张,(1.4±1.2)张]比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6.0±2.6)张,(3.1±1.0)张,(1.8±1.0)张,(1.8±1.1)张]显著减低(P<0.05或P<0.01).控制年龄、症状的偏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眼区基本情绪识别任务、眼区复杂情绪识别任务总正确张数分别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呈负相关(分别r=-0.335,P<0.05;r=-0.374,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眼区基本和复杂情绪识别能力障碍,其眼区情绪识别能力与其社会功能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理理论(ToM)障碍.方法 选择40例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以及29例同期年龄、文化水平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失言察觉和眼区基本情绪识别测试,COPD组同时予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收集两组间一般资料、测试结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COPD组与对照组在失言识别和心理状态判断正确性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对照组在厌、恐、悲、惊、怒的眼区情绪测试正确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动脉血PaCO2和Pa02、氧合指数(Pa02/FiO2)、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级与眼区基本情绪识别及失言察觉任务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存在ToM障碍,主要表现在失言识别、心理状态判断以及眼区基本情绪(厌、恐、悲、惊、怒)正确性识别的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快感缺失程度,探讨快感缺失与共情缺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修订社会快感缺失量表(RSAS-C)、中文版修订躯体快感缺失量表(RPAS-C)和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75名正常人进行评估,分析患者快感缺失与共情能力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组RSAS-C得分[(13.21±6.06)分]和RPAS-C得分[(18.98±8.5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51±5.20)分和(16.82±7.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共情总分、观点采择因子分、想象力因子分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RSAS-C得分(r=-0.170,P<0.05)和RPAS-C得分(r=-0.275,P<0.01)与共情总分呈负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快感缺失得分与共情得分间的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正常人存在快感缺失和共情能力缺陷,患者的快感缺失与共情障碍间存在相关,提示两种情绪加工缺陷可能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幽默体验能力及其与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幽默图片测试( HPT)、幽默视频测试( HVT)以及心理理论故事图片任务( ToM-PST)对6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估。结果 HPT 中患者组非幽默图片等级总分[(28.41±11.56)分]高于正常组[(24.41±8.82)分],幽默图片等级总分[(34.41±13.06)分]低于正常组[(45.65±1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VT中患者组幽默视频等级均分[(2.46±0.79)分]、标准幽默时刻按键次数[(2.42±1.40)次]、标准幽默时刻敏感性d’(humor)分[(0.47±0.42)分]均低于正常组[分别为(3.56±0.57)分,(3.68±1.19)次,(1.11±0.46)分, P<0.01];患者组ToM-PST总分[(39.89±12.33)分]低于正常组[(58.76±0.64)分, P<0.01]。相关分析显示,d’( humor)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 r=-0.380, P<0.01)呈负相关。患者组非幽默图片等级总分与ToM-PST总分( r=-0.316, P<0.05)呈负相关,d’( humor)分与ToM-PST总分( r=0.400, P<0.01)呈正相关。控制PANSS总分后,患者组d’( humor)分与ToM-PST总分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幽默体验能力较差,这种幽默体验缺陷与患者心理理论损害存在关联,提示幽默体验与心理理论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汕头社区随访模式下,随访1年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情况。方法:对19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年随访,随访前、后各评估一次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结果:随访1年后,PANSS总分及各单项评分均比随访前明显下降(P〈0.05),WHOQOL-BREF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及总分均较随访前明显升高(P〈0.05),SDSS评分较随访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汕头社区随访模式下,随访1年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汕头社区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舒必利与氯氮平维持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8例服用舒必利、36例服用氯氮平临床痊愈或显著进步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出院半年时用精神症状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副反应量表(TESS)及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LSIA、LSIB)进行评定。结果:舒必利组LSR评分高于氯氮平组(P<0.01)。SANS、SDSS评分低于氯氮平组(P<0.05,P<0.01),BPRS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舒必利维持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中泌乳素(PRL)含量和认知功能与正常人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各80例,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运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中PRL含量。对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外周血中PR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RBANS总分以及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PRL含量与RBANS总分及视觉广度和言语功能因子分呈负相关(r=-0.423、-0.271、-0.352,P<0.05),PRL含量与即刻记忆、注意及延时记忆无相关性(P>0.05)。PRL含量均进入以RBANS总分、视觉广度和言语功能因子分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RL含量可以分别解释RBANS总分变异的25.70%、视觉广度因子分变异的14.70%、言语功能因子分变异的19.60%(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PRL含量的升高和认知功的损害,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的异常与其认知功能损害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ntribution of executive function to abnormal 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MethodsAbnormal 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was assayed according to Japanese and Caucasian 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JACFEE),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 (WCST),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and Hamilt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respectively, in 88 paranoid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nd 75 healthy volunteers.ResultsPatients scored higher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and the Hamilt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s, displayed lower JACFEE recognition accuracies and poorer WCST performances. The JACFE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contempt and disgus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egative symptom scale score whil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fear was positively with the positive symptom scale score and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surprise was negatively with the general psychopathology score in patients. Moreover, the WCST could predict the JACFE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contempt, disgust, and sadness in patients, and the perseverative errors negatively predicted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sadness in healthy volunteers. The JACFE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sadness could predict the WCST categories in paranoid schizophrenia patients.ConclusionRecognition accuracy of social-/moral emotions, such as contempt, disgust and sadness is related to the executive function in paranoid schizophrenia patients, especially when regarding sadnes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自我怜悯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病耻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Link病耻感量表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评估,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对151例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评估,并与患者组进行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SCS-C总分及其自我友善、普遍人性和正念3个因子得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病耻感总分与SCS-C总分(r=-0. 682,P<0.001)、自我友善(r =-0. 483, P< 0.001)、普遍人性(r =-0.527,P<0.001)、正念=(r=-0. 492,P<0. 001)呈负相关性,同时自我怜悯中自我友善得分与病耻感中情感体验得分(r =-0. 201,P =0. 045)亦呈负相关性.结论 患者组自我怜悯水平低于正常组;患者组自我怜悯与病耻感之间呈负相关性,自我怜悯水平越低,病耻感程度越高,进一步提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