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种以颈部、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伴或不伴发热等全身反应为表现的综合征。巨细胞动脉炎(GC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几乎全身血管均可受累的系统性血管炎, 主要侵犯大、中动脉, 病变呈节段性、坏死性, 组织病理学呈肉芽肿样炎症。我国目前尚缺乏GCA的流行病学资料, 实际患病率可能被低估。GCA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不可逆的视觉丧失及脑血管事件。PMR发病率为GCA的3倍, 临床上需排除其他特异性疾病。GCA患者中40%~60%合并PMR, PMR患者中约15%合并GCA。为推进GCA和PMR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2005年临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 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 制定了本规范, 旨在规范GCA和PMR的诊断和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作者应用改良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抗心脂抗体。43例有血小板减少史或进行此项研究时血小板是减少的,两次测定血小板数均低于100 × 10~9/L,继发性血小板减少不在此列。43例中36例 SLE,3例原发性Sj(?)gren 综合征,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其中31例(72%)IgG 抗心脂抗体水平升高,19例(44%)IgM 抗心脂抗体升高。无血小板减少的73例中28例(38%)IgG 抗心脂抗体升高。在IgG 抗心脂抗体最高的20例中16例(80%)有血小板减少史;IgM 抗心脂抗体升高的19例中11例(55%)有血小板减少;17例 IgG 和 IgM 抗心脂抗体同时升高。结果显示这类疾病患者 IgG 或 IgM 抗心脂抗体的升高与血小板减少之间有显著差异。血小板减少是 SLE 的并发症;其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3.
风湿性多发性肌痛(PMR)和颞动脉炎(TA)常见于老年人,二者关系密切。巨细胞性动脉炎(GCA)是TA的同义词,但有时GCA又包括了临床上的PMR和TA。作者将GCA列为病理学诊断,PMR和TA为特殊的临床综合症。流行病学 Hunder等根据美国明尼苏达州一组居民的医疗记录进行统计,PMR的发病率在50~59岁年龄组每年为2/10000,70~79岁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改良的固相放射免疫法测定了96例慢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ITP)的抗心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ies),发现30例(31.2%)抗心脂抗体升高,27例(28.1%)为 IgM 抗心脂抗体,14例(14.6%)为 IgG 抗心脂抗体。作者同时又用改良的酶联试验测定了 PAIgG 和 PAIgM,80/96例(83.5%)PAIgG 阳性,45/52例(86.5%)PAIgM 阳性。14例 IgG 抗心脂抗体升高者 PAIgG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酶标抗 IgG 轭合物法对62例45岁以下心肌梗塞幸存者于急性心肌梗塞后3、12和36个月三次抽血进行抗心脂抗体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无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全身性脉管炎的青年心肌梗塞的幸存者,血循环中往往有抗心脂抗体。此抗体可能与再发性心血管疾病有关。7例病人(占11%)三次检测抗心脂抗体水平均升高;另外11例病人(占18%)一次或两次检测抗心脂抗体滴度升高;62例中13例病人(占21%)三次测定至少两次抗体水平升高。这13例病人中8例于首次心肌梗塞后追踪观察36~64个月时,出现其他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抗磷脂抗体(APA)及各亚型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行肾穿刺活检,并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患者1021例(包括膜性肾病303例,IgA肾病483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6例,微小病变肾病119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0例),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L)不同亚型(IgG、IgM和IgA型)和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不同亚型(IgG、IgM和IgA型),并进行比较。结果膜性肾病组APA阳性率最高为17.5%,微小病变型肾病组最低为11.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A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CL阳性率分别为11.4%和14.5%,均显著高于抗β2GP1抗体阳性率(P0.001,P=0.009);膜性肾病组抗β2GP1抗体阳性率为11.2%,与ACL阳性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其余4组患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ACL-IgM阳性率为13.2%,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5)。IgA肾病组ACL-IgA阳性率为5.8%,明显高于其余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阳性,其亚型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炎患者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有助于疾病鉴别诊断以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自从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A)被发现以来,临床上与这些抗体有联系的最突出和最重要的是脑缺血。文献中有关 AP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联系常有报道,但与大人群的血栓形成性中风的研究报道甚少。为了明确 APA 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作者对脑缺血病人146例进行了为期2年的前瞻性研究,测定不同的 APA,并对血管性危险因素与临床和实验室所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风湿性多肌痛和巨细胞动脉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rheumatica,PMR)是一种以全身疼痛和僵硬伴血沉明显增快为特征的特殊的风湿状态,首发在颈部、肩部、臀部和骨盆带的近端肌群。巨细胞动脉炎(gaintcellarteritis,GCA)或颞动脉炎(temporalarteritis,TA)是一种大中血管的血管炎,常累及起源于主动脉弓的颅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非特异性骨骼肌肉疼痛和疲劳常与PMR/GCA相关。一、流行病学在高纬度地区发病率高,不同种族发病有差异。PMR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发病率约为600/10万,70~80岁是发病高峰,男女比率为1:1.8。GCA/TA的发病率较PMR低,50岁以上发病…  相似文献   

9.
作者研究了46例(女33,男13,年龄16~58岁,平均40.1岁)Sneddon综合征患者抗磷脂抗体(aPL)的发生率以及Sneddon综合征与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临床表现的比较。 方法;用改良的Gharavi酶联吸附试验(ELISA)对46例病人作了IgG、抗心脂抗体(aCL)的测定。结果以GPL单位表示,>100为强阳性,16~100为中度阳性,5~15为弱阳性。在43名病人中研究了狼疮抗凝物(LA),所有标本进行了筛选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因子(LA)及抗活化蛋白C(APCR)的相关关系。方法:以ELISA法检测ACA(IgG,IgM,IgA);APTT法检测LA;APTT /-APC法检测APCR;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FVLeiden变异。结果:DVT组患者抗磷脂抗体(APA)、APCR的总阳性率分别为34.7%、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A阳性组APCR阳性率(12%)明显高于APA阴性组(2.1%),4例APCR阳性患者中有3例APA阳性,并能被血小板磷脂纠正,未检测到凝血因子Ⅴ(FⅤ)Leiden突变。结论:抗磷脂蛋白抗体及其产生获得性APCR是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在淇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132例糖尿病患者,同期设6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其血清抗心磷脂抗体、CRP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清ACA、CRP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有血管并发症者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结论:ACA、CRP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ACA进行性增高程度可能预示病变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的特点和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52例7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的介入资料.结果 病例手术成功率96.0%,病变成功率92.6%.其中87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梗死血管,开通率100.0%.352例病人多支病变309例(87.8%),对693处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63处,成功率77.8%.术前靶血管平均狭窄(86.2±9.3)%,术后残余狭窄(6.7±5.8)%.住院期间死亡10例(2.8%);严重并发症(死亡、急诊冠脉旁路移植、Q波心肌梗死)3.4%.结论 70岁以上的高龄冠心病病人的冠脉病变严重,但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923120抗核抗体研究的现状/蒋明…刀中华内科杂志一1902,31(l)一3、4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翻”2年第13卷第4期.335. 923121获得性免夜缺陷练合征的心血管并发症 (综述丫孙广辉…刀中国循环杂志.‘1991,6(5)一 424、427 923122抗心礴脂抗体在结缔组织疾病中的愈义/ 张奉春一刀北京医学一1092,14(1)一32 SLE106例,抗心磷脂抗体(ACL)阳性32例, 类风湿关节炎(RA)65例,‘5例阳性;系统性硬皮病 2/13例阳性;干燥综合征1八。例阳性;多发肌炎 12例、白塞氏病4例均阳性.ACL抗体存在于多种结缔组织疾病中,以SLE阳性率高,与血管栓塞、血小 板减少、…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活性增加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子。业已证实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鉴别皮质梗塞与脑深部梗塞是有效的。作者研究脑血栓时血小板的凝集性,结合CT和脑血管造影判断血小板凝集性与血管狭窄程度及脑梗塞类型之间的关系。共观察48例,根据脑血管造影所见分为两组:颅内大动脉管腔狭窄超过75%为严重狭窄组,共25例,男19、女6例,平均年龄50岁;动脉管腔狭窄在75%以下或无狭窄者为轻度狭窄组,共23例,男15、女8例,平均年龄58岁。大部分病人的血压正常。在脑血栓急性期后(发病后2周以上),血小板凝集性增高;严重血管狭窄或闭塞组25例中血小板凝集性增高占5例(20%);CT检查常能发现皮质或大脑深部病变,而血管轻度狭窄的23例血小板凝集性增高者达13例(57%),此组多数病人有顽固性高血压与深部小梗塞。  相似文献   

15.
115例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亚急性、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行PTCA术的冠状动脉闭塞病例(115支闭塞血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将病人分为二组:43例为亚急性闭塞组(1-30d),72例为慢性闭塞组(1-108月),均按常规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操作。结果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冠心病的易患因素、病变支数、闭塞血管部位等无明显差异。亚急性闭塞组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5%,明显高于慢性闭塞组9%;慢性闭塞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为91%,明显高于亚急性闭塞组35%。亚急性闭塞组导丝通过率97%,球囊扩张率97%,支架置入率为95%。慢性闭塞组导丝通过率90%,球囊扩张率87%,支架置入率为85%。结论本研究表明闭塞血管的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亚急性闭塞组成功率高于慢性闭塞组。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很低。手术的成功与闭塞的时间、造影的特点、器械的选择以及术者的技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在老年发病类风湿关节炎(EO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9例EORA患者和42例风湿性多肌痛(PMR)患者中的两种抗体,其中抗CCP抗体采用ELISA法,AK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结果 EORA组两种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PMR组(P<0.05),两种抗体诊断EO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抗CCP抗体(55.1%、94.3%)、AKA(33.3%、91.5%),抗CCP抗体和AKA合用敏感性有所降低,但能使特异性增高至98.3%.结论 抗CCP抗体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抗CCP抗体和AKA在EORA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MR组,两种抗体联合检测使特异性提高近100%,有利于EORA的鉴别诊断,结合影像学改变,对提高EORA的诊断率也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病人易合并血管病变,可能与脂蛋白的氧化修饰有关,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不但能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而且具有细胞毒性,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1],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2]。我们通过检测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OXLDL水平的变化,旨在探讨OXLDL在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1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病人74例,男45例,女29例,平均年龄5395岁,病程为71±59年,空腹血糖(FPG)为102±34mmolL,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伴血管病变35例,其中伴有大血管病变(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16…  相似文献   

18.
老年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昌慧  王毅 《实用老年医学》2003,17(6):313-314,316
目的 评价老年冠心病 (CHD)患者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住院 40例冠脉闭塞病变CHD患者。老年组 2 8例 ,男性 ,年龄 60~ 91岁 ,平均 (68.96± 6.89)岁 ;非老年组 12例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41~ 5 9岁 ,平均 (5 1.17± 5 .4)岁。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诊断冠状动脉闭塞病变 ,作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 ,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和手术疗效。  结果  血管病变情况 :老年组总病变血管 81支 ,其中全闭塞血管 3 3支 ,左前降支 (LAD) 2 5支、左回旋支 (LCX) 2 3支、右冠状动脉 (RCA) 2 6支、左主干 (LM) 1支、对角支 (Diag) 6支 ,作PTCA 3 9支 (其中全闭塞血管 12支 ) ,共置入支架 3 8个 ;非老年组总病变血管 2 9支 (其中全闭塞血管 12支 ) ,上述部位血管病变情况依次为 9、7、11、0、2支 ,作PTCA 17支 (其中全闭塞血管 12支 ) ,共置入支架 17个。  结论 老年人冠状动脉闭塞病变行PCI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急性心肌梗死 (AMI)闭塞血管病变直接PTCA比慢性闭塞血管病变PCI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正> 巨细胞动脉炎(GCA)很少致命,尸检材料很少。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口歪、发热、厌食和视力丧失,并伴有不典型脑缺血症状。易误诊为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中风。血沉增快及颞动脉活检阳性改变,有助于证实或否定诊断。GCA是可以治疗的,可使症状改善。作者报道的3例巨细胞动脉炎为1男2女,年龄分别为80、86和65岁。主要症状为头痛、厌食、口歪、发热和视力丧失。血沉分别为90、110和83mm/h。早期,视力正常,无眼部症状。中、晚期,视力急剧下降,光反射迟缓或消失,视盘水肿。颞动脉活检呈GCA的典型改变。初诊时易误诊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早期可使症状缓解。尸检查颅内无GCA的改变。作者报道的3例GCA典型改变见于颞动脉。两例与GCA有关的脑血管病人,尸检查不出颅内GCA。其脑梗塞是由于颅外血管的栓塞,颅外血管的损害是动脉炎、动脉粥样化和血栓形成,而不是由于脑内动脉本身的损害。一些报道提出颅内血管也受侵犯(虽不多见)。尸检的结果最可靠,证明侵犯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颅内段和大脑基底动脉,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疾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重要并发症。作者对患SLE并发较大的脑动脉闭塞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作了系统的研究。对象为经作者诊治的6例和从文献上搜集的24例共计30例病人。所有病例都符合有关诊断标准。 结果 临床特征:病人平均年龄35岁(21~52岁),女与男之比为26∶4。至少有26例(86%)脑血管闭塞发生在SLE活动期,3例在SLE初期,1例在缓解期。发生脑血管病之前SLE的病程平均为4.4年(0~15年)。卒中发作时1例在妊娠期,发作前3例有自然流产史,2例有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髂总动脉闭塞,1例趾坏疽。大多数病人(18例,60%)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