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条件下,低氧反应元件(HRE)作为氧条件基因表达控制开关,对心肌细胞转染rAAV-HRE9-hVEGF165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将在HEK293T细胞进行包装后获得的腺相关病毒转染培养的心肌细胞。实验共分为8组:Ⅰ组(空白对照组):常氧培养 24 h(氧浓度21%);Ⅱ组(缺氧对照组):常氧培养16 h,缺氧8 h(氧浓度1%);Ⅲ组(转基因对照组):常氧培养 24 h;Ⅳ组(转基因缺氧1组):转基因后缺氧8 h;Ⅴ组(复氧1组):常氧培养16 h,缺氧8 h、复氧4 h;Ⅵ组(复氧2组):常氧培养16 h,缺氧8 h、复氧8 h;Ⅶ组(复氧3组):常氧培养16 h,缺氧8 h、复氧12 h;Ⅷ组(转基因缺氧2组):转基因后常氧培养16 h,缺氧20 h。ELISA法测定培养液VEGF蛋白含量;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分别检测细胞内VEGF蛋白及VEGF165 mRNA的表达。结果:95%的培养心肌细胞可见自律搏动,cTn-I染色阳性率为86%;病毒转染率约为87%。Ⅳ、Ⅴ、Ⅷ组培养液中VEGF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细胞免疫荧光VEGF蛋白染色呈阳性;RT-PCR测定显示,Ⅳ、Ⅴ及Ⅷ组可见484 bp目的条带。结论:rAAV-HRE9-hVEGF165可成功地转染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在缺氧环境下,受HRE的调控,VEGF165 mRNA及VEGF165蛋白可有效表达,而在常氧状态下,目的基因的表达及蛋白合成即行中止。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缺氧对世居高原藏族人和移居高原汉族人脐静脉内皮细胞(UVEC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分离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分为①世居高原藏族组和②移居高原汉族组两组,每组包括常氧对照和缺氧(0.5% O2)2 h、4 h、12 h和24 h时点。分离细胞总RNA,分别用RT-PCR检测VEGF、iNOS和eNOS mRNA表达。 结果: 缺氧可以诱导世居高原藏族人UVECs表达iNOS和VEGF mRNA表达增加,同时抑制eNOS mRNA表达。移居高原汉族人UVECs表达上述基因mRNA的特点与世居高原藏族人相似。 结论: 缺氧时世居高原藏族人UVECs VEGF、iNOS和eNOS mRNA表达特点与移居高原汉族人相似,提示上述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缺氧反应机制的共同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Jun氨基末端激酶3(JNK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黄芪注射液原液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和黄芪注射液组。其中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及黄芪注射液原液对照组进行缺糖缺氧0.5 h再复氧复糖,并于复氧复糖后0 h、0.5 h、2 h、6 h、24 h、72 h和120 h采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JNK3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核膜完整,细胞突起明显,有少许细胞胞浆黄染;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胞核体积增大、突起回缩,大量细胞胞浆黄染,胞核内有黄色颗粒,海马JNK3 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在各个时点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黄芪注射液原液对照组神经元形态变化和海马JNK3 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均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一致(P>0.05);黄芪注射液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有轻微核皱缩,可见部分神经元胞浆黄染,除120 h时点之外,海马JNK 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在各个时点均比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明显减少(P<0.05)。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在0 h、0.5 h、2 h、6 h、24 h、72 h和120 h海马神经元JNK3 mRNA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相比,黄芪注射液原液对照组各时点JNK3 mRNA的平均灰度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除120 h之外在各个时点JNK3mRNA的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JNK3 mRNA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内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在缺血缺氧性损伤神经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内源性BMP-7在脑缺血中对损伤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和原代培养尾壳核细胞缺氧复氧状态下BMP-7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免疫阳性产物的吸光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其缺血侧BMP-7尾壳核较非缺血侧表达明显增高且范围扩大,缺血侧平均吸光度值与非缺血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未检测到双侧尾壳核内BMP-7的表达.原代培养尾壳核细胞缺氧复氧24h后神经元胞浆内出现BMP-7的阳性产物,但表达较弱,而正常尾壳核细胞未见BMP-7表达,结论缺氧缺血可引起内源性BMP-7的表达.提示内源性BMP-7对缺血缺氧性损伤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以及PPAR-γ与环加氧酶-2(COX-2)的关系。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再复氧组、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e)+缺氧再复氧组。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生存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原代皮质神经细胞经ciglitazone预处理的缺氧再复氧组神经细胞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独缺氧再复氧组(P<0.05);并且其COX-2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缺氧再复氧组(P< 0.05)。结论: PPAR-γ激动剂(ciglitazone)能够减轻缺氧再复氧后神经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COX-2蛋白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钙敏感受体表达增加诱发内质网应激在缺氧复氧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4-5 d后,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缺氧/复氧组(H/Re组)、阻断剂(NiCl2,CdCl2)组、激动剂(GdCl3,NiCl2,CdCl2)组和caffeine组。采用饱和氮气pH6.8的D-Hands液培养细胞3 h,再用含20%新生牛血清的DMEM液培养细胞9 h,复制心肌缺氧/复氧模型。检测血清LDH活力,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心肌细胞caspase-12和CaSR 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测定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结果:缺氧/复氧组和激动剂组LDH活力、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同时,caspase-12和CaSR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反之,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心肌缺氧/复氧过程中,钙敏感受体表达增多,从而破坏了细胞内钙稳态诱发过度的内质网应激,通过caspase-12等凋亡蛋白表达的增多等途径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缺氧/复氧对培养SD乳大鼠心肌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与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培养SD乳大鼠心肌细胞在对照组,缺氧6h,复氧24、48h,心肌细胞TERT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可以使培养SD乳大鼠心肌细胞在缺氧6h、复氧24、48h心肌细胞TERT在mRNA与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氧/复氧可以使培养SD乳大鼠心肌细胞TERT表达明显增强,可能对抗缺氧/复氧造成端粒缩短而诱导的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 terminal kinase,JNK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组和溶媒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0.5h再复氧复糖,各组于复氧复糖后0、0.5、2、6、24、72和120h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JNK3的表达。结果:除120h之外,模型组JNK3阳性神经元数目和蛋白平均吸光度值在各个时间点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黄芪注射液组JNK3阳性神经元数目和蛋白平均吸光度值均比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JNK3表达,并因此抑制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沉默对乳腺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EGFL7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SGC-7901细胞(pshEGFL7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RT—PCR检测MMP-2和TIMP2表达。结果pshEGFL7组种植瘤体积为(1.86±0.65)cm^3,微血管密度(MVD)为20.84±6.38,分级为1~2级,对照组体积为(4.86±1.15)cm^3,MVD为39.48±9.01,分级为3~4级,两组种植瘤体积、MVD和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GFL7组TSP1蛋白阳性表达,而VEGF蛋白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MMP-2mRNA表达下调,TIMP2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EGFL7基因沉默可降低乳腺痛种植瘤血管牛成.与调节MMP-2/TIMP2表汰和影响VEGF/TSP1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细胞诱导不同时间后的细胞性质。方法 成人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MNC),体外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MSC),传至第4代后加入地塞米松(DEX)、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诱导成骨分化。诱导7d和14d后的细胞与正常成人成骨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DEX,48h后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OCN)的含量。结果 BMP-2和DEX对诱导7d后的细胞有明显的刺激增殖和ALP活性的作用;对诱导14d后的细胞,BMP-2和DEX都不能刺激细胞增殖和ALP活性,但OCN含量明显增加。正常成人成骨细胞对BMP-2和DEX作用的反应与诱导14d的成骨样细胞基本一致,但其OCN绝对含量明显高于MSC来源的成骨细胞。结论 骨髓MSC向成骨诱导7d和14d后细胞分化程度不同。诱导时间在MSC的成骨分化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但其机制和最佳诱导时间尚需进一步研究。诱导14d后的MSC的成骨活性低于正常成人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1.
Forskolin对人WISH细胞水通道蛋白 8 表达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究调控人羊膜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8(AQP8)表达的信号转导通路 。方法 以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 Forskolin 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株 WISH 细胞,将 WISH 细胞随机分为不同浓度 Forskolin 作用 24 h 组和单一浓度 Forskolin 作用不同时间组。前者培养基中分别加入 Forskolin 0(对照组)、5、10、20、40、100、200 μmol/L,培养 24 h;后者培养基中加入 Forskolin 100 μmol/L 后分别培养 4、8、16、24、48 h。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各组细胞 AQP8 蛋白表达水平;RT-PCR 技术检测 Forskolin 处理不同时间组细胞 AQP8 mRNA 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Forskolin 100 μmol/L 作用 24 h 组细胞 AQP8 蛋白的分布。结果 对照组 WISH 细胞 AQP8 蛋白表达水平为 0.027 ± 0.003,AQP8 mRNA 表达水平为 0.026 ± 0.003。不同浓度 Forskolin 处理组中,除了 5 μmol/L 组外,其余各组 AQP8 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高峰值出现在 100 μmol/L 组(0.157 ± 0.006)。Forskolin 处理不同时间的各组 WISH 细胞,其 AQP8 mRNA 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AQP8 mRNA 表达水平在 16 h 组达峰值(0.087 ± 0.007),AQP8 蛋白表达水平在 24 h 组达峰值(0.158 ± 0.007)。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显示,Forskolin 100 μmol/L 作用 24 h 组细胞膜上的黄绿色免疫荧光信号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 Forskolin 可上调 WISH 细胞 AQP8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使细胞膜上 AQP8 蛋白的分布增加,提示细胞内 cAMP-蛋白激酶 A 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在人羊膜上皮细胞 AQP8 表达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新生血管标志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人VEGF单克隆抗体及鼠抗人因子Ⅷ相关抗原(F-8 RAg)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48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织)中VEGF和F-8 RAg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VEGF表达阳性率为62.5%(30/48),对照组为16.7%(8/48),χ²=64.352,P<0.01。结直肠癌组织F-8 RAg标记的MVD为100.9 ± 16.0,对照组为46.8 ± 11.9,t =18.351,P<0.01。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P<0.05)及临床分期有关(P=0.01);而F-8 RAg标记的MVD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VEGF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与F-8 RAg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 结论 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新生血管有良好表达,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新生血管有价值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体外肿瘤抗原活化T细胞模型,研究活化后T细胞的功能特点与分化方向。方法将肝癌BEL-7402细胞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协同刺激分子抗CD3、CD28单抗共培养(初次刺激组),或与经肝癌细胞刺激的PBMC共培养(再次刺激组),共培养时间分别为24、48、72h。另设靶细胞对照组和PBMC对照组。各组实验均设6孔。以流式细胞仪分析PBMC经肝癌细胞刺激后CD45RO+T细胞比例变化;MTT法检测活化T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活化T细胞IFN-γ,和IL-4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表面Fas配体表达和T细胞受体(TCR)Vβ亚家族表达水平,并比较初次刺激组与再次刺激组T细胞免疫效应的差异。结果健康人PBMC在肿瘤抗原和协同刺激分子作用下,CD45RO+T细胞比例逐渐上升,共培养72h时为(16.1±0.9)%,明显高于PBMC对照组[(2.4±0.3)%,P〈0.05]。活化T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24h为(28.4±6.7)%、48h为(60.4±6.2)%、72h为(78.0±9.3)%];IFN-γ,分泌水平升高,共培养48h时为(932±117)ng/L,明显高于PBMC对照组[(157±30)ng/L,P〈0.05]:T细胞表面FasL表达增加至(8.1±1.8)%,明显高于PBMC对照组[(0.5±0.2)%,P〈0.01];肿瘤抗原刺激后,TCRVβ的表达水平与PBMC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再次刺激组CD45RO+T细胞比例、对肝癌细胞的杀伤率、IFN-γ分泌水平及FasL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初次刺激组。结论成功建立了体外肿瘤抗原活化T细胞模型。活化T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效应,并向Th1和Tc1方向分化;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其免疫效应更为迅速、强烈,表现出一定的记忆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针对HBV X基因区设计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质粒pGenesil-siHBV X 对HepG2.2.15细胞HBV表达和复制的抑制效果及特异性。方法 针对HBV X区设计siRNA表达载体质粒pGenesil- siHBV X。分别用培养液(空白对照)、脂质体Metafectene、pGenesil 空载体、pGenesil-siHK(阴性对照)、pGenesil-siAFP(特异性对照)、pGenesil-siHBV X处理或转染HepG2.2.15细胞各3次。于每次转染后24 h,取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含量,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含量,用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HBV-DNA复制水平。 结果 pGenesil-siHBV X转染能抑制HepG2.2.15细胞对HBV标志物的表达,且抑制作用随转染次数增加而增强。第3次转染后,pGenesil-siHBV X组细胞上清液中 HBsAg、 HBeAg和HBV-DNA检测结果分别为(6.26 ± 1.07)ng/ml 、(0.13 ± 0.05)Ncu/ml和(3.01 ± 0.40)×107拷贝/ml,与空白对照组的(22.50 ± 1.39)ng/ml、(1.12 ± 0.11)Ncu/ml和(12.33 ± 1.28)×107拷贝/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0、12.21、9.71,P < 0.05);pGenesil-siHBV X 转染不影响细胞对AFP的表达(t = 0.18,P = 0.86)。结论 pGenesil-siHBV X可以有效和特异地抑制HepG 2.2. 15细胞HBV-DNA的复制及HBsAg和HBeAg表达。  相似文献   

15.
p7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 p73 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为 60 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的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其中 23 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60例患者中高分化腺癌 21 例,中分化 22 例,低分化 17 例;侵及浆膜者 36 例;有淋巴结转移者 21 例。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p73 mRNA 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p73蛋白的表达,利用 Smartscape 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以平均灰度值表示,平均灰度值低示表达量高。 结果 p73 mRNA及p73蛋白平均灰度值在大肠癌组织分别为0.549 ± 0.080 及 0.481 ± 0.091,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 0.703 ± 0.081 和 0.701 ±0.068,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 < 0.05)。将患者按肿瘤分化程度、是否侵及浆膜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p73 mRNA及p73 蛋白平均灰度值在低中分化组分别为 0.463 ± 0.082和0.472 ± 0.099,高分化组分别为 0.549 ± 0.088 及0.535 ± 0.0584;在侵及浆膜组分别为 0.517 ± 0.106 和0.528 ± 0.100,未侵及浆膜组分别为 0.602 ± 0.079 和0.560 ± 0.058;在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 0.513 ± 0.083 及 0.462 ± 0.105,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0.607 ± 0.083 及 0.595 ± 0.080。各组间 p73 mRNA及 p73 蛋白平均灰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73 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进展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p73 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为 60 例术前未经放疗、化疗的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其中 23 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60例患者中高分化腺癌 21 例,中分化 22 例,低分化 17 例;侵及浆膜者 36 例;有淋巴结转移者 21 例。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p73 mRNA 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p73蛋白的表达,利用 Smartscape 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以平均灰度值表示,平均灰度值低示表达量高。 结果 p73 mRNA及p73蛋白平均灰度值在大肠癌组织分别为0.549 ± 0.080 及 0.481 ± 0.091,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 0.703 ± 0.081 和 0.701 ±0.068,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 < 0.05)。将患者按肿瘤分化程度、是否侵及浆膜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p73 mRNA及p73 蛋白平均灰度值在低中分化组分别为 0.463 ± 0.082和0.472 ± 0.099,高分化组分别为 0.549 ± 0.088 及0.535 ± 0.0584;在侵及浆膜组分别为 0.517 ± 0.106 和0.528 ± 0.100,未侵及浆膜组分别为 0.602 ± 0.079 和0.560 ± 0.058;在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 0.513 ± 0.083 及 0.462 ± 0.105,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0.607 ± 0.083 及 0.595 ± 0.080。各组间 p73 mRNA及 p73 蛋白平均灰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73 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增强,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进展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磷酸肌醇(IP3)和survivin蛋白表达变化在genistein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 以肝癌HepG2细胞培养72 h为对照组,实验各组以60 μmol/L的genistein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应用同位素试剂盒检测细胞IP3含量,Western blotting分析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结果: 对照组IP3含量为(29.2±0.6) pmol/106cells, survivin蛋白与内参β-actin蛋白灰度和面积之积的比值V-survivin/ V-β-actin为0.63±0.06;细胞凋亡率为(2.6±0.1)%。Genistein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12 h、24 h、48 h、72 h后IP3分别为(12.0±1.4)pmol/106cells、(7.5±0.8)pmol/106cells、(5.6±0.5)pmol/106cells、(3.3±0.6)pmol/106cells,与对照组(29.2±0.6)pmol/106cells比,P<0.01。V-survivin/ V-β-actin分别为0.36±0.13、0.33±0.03、0.23±0.04、0.18±0.04,与对照组(0.63±0.06)比,P<0.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0.2)%、(7.4±0.5)%、(20.5±2.0)%、(30.7±1.6)%,与对照组(2.6±0.1)%比,P<0.01。 结论: Genistein能减少IP3生成,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造大肠杆菌色氨酸生物合成的中心代谢途径,以进一步提高色氨酸产量。 方法根据ppsA和tktA基因序列分别合成引物行PCR扩增,将PCR扩增所得PLacO1-tktA-T1片段和pZA31质粒连接,经筛选鉴定正确的pZA31-tktA重组质粒和PCR扩增所得PLacO1-ppsA-T1片段连接,构建pZA31-ppsA-tktA重组质粒,并进行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pZA31-ppsA-tktA和pZE12-aroG^fbr-trpED^fbr重组质粒共转化至E.coli MG1655ΔRT-R,获得的重组菌株命名为E.coli MG1655ΔRT-R[pZA31-ppsA-tktA/pZE12-aroG^fbr-trpED^fbr](工程菌);以pZE12-aroG^fbr-trpED^fbr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MG1655ΔRT-R得到的重组菌株E.coli MG1655ΔRT-R[pZE12-aroG^fbr-trpED^fbr]作为对照菌株,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3h后收集部分菌体行ppsA、tktA酶活性测定,其余发酵液继续培养4~5h后,监测调整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和pH值保持不变,48h后检测色氨酸产量。 结果PCR扩增所得片段均与预期DNA表达片段大小一致;pZA31-ppsA-tktA重组质粒测序显示,克隆的tktA和ppsA基因序列与报告序列完全相同。工程菌ppsA和tktA酶活性(U)与对照菌株比较,分别提高了3和3.5倍(分别为0.25±0.04vs.0.08±0.02,P〈0.05;0.21±0.03vs.0.06±0.02,P〈0.05);色氨酸产量(g/L)与对照菌株比较,提高了1.3倍(1.10±0.05vs.0.80±0.05,P〈0.05)。 结论成功改造了大肠杆菌色氨酸生物合成的中心代谢途径,进一步提高了色氨酸产量,为构建高产色氨酸基因工程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患者急性自血病细胞上共刺激分子CD80、CD86以及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以了解其表达规律。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初治急性白血患者白血病细胞上CD80、CD86和ICAM-1的表达率;男37例,女23例,年龄2~85岁,中位年龄28岁;其中ALL20例,AML40例(M16例、M27例、M37例、M415例、M55例)。结果ALL组中的CD86的表达为(32.880±6.66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CD80与正常BM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D80、CD86在AML(M1、M2和M3)细胞上的表达分别为(0.766±0.187)%、(27.210±7.581)%,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骨髓对照(P〈0.01);在AML(M4和M5)细胞上CD80、CD86的表达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ICAM-1在ALL组中的表达与正常BM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AML(M1、M2和M3)细胞上(63.820±7.484)%,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骨髓对照(P〈0.01):而AML(M4和M5)细胞上表达为(50.590±7.092)%,显著低于相应的正常骨髓对照(P〈0.01)。结论CD80、CD86和ICAM.1在初治ALL和AML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呈一定变异性,CD86在ALL上呈高表达,CD80、CD86和ICAM-1在AML(M1、M2和M3)上均呈高表达,而ICAM-1在AML(M4和M5)上均呈低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 99Tcm 标记二乙三胺五乙酸葡糖胺(99Tcm- DTPA-DG)在恶性肿瘤化疗早期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体外培养肺癌细胞 A549、结肠癌细胞 HT-29 和乳腺癌细胞 MCF-7 各分为加入化疗药物的化疗组和不加化疗药物的阴性对照组,所选化疗药物分别为顺铂、5-氟尿嘧啶、紫杉醇。化疗药作用 6 h 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化疗组和对照组细胞形态变化,并行磷脂结合蛋白 V(AV)/ 碘化丙啶(PI)双标记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化疗药作用 4 h 后,各化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 37 MBq/L 的 99Tcm-DTPA-DG 各 0.1 ml,反应 2 h,用 γ 测量仪检测 99Tcm-DTPA-DG 摄取率。 结果 经单用化疗药作用后,3 种肿瘤细胞在荧光倒置显 微镜下观察均可见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也均 出现凋亡峰。化疗组和对照组的凋亡率肺癌细胞分别为 43.60% ± 2.82% 和 1.21% ± 0.15%,结肠癌细胞分别为 32.42% ± 2.02% 和 2.04% ± 0.23%,乳腺癌细胞分别为 52.33% ± 2.72% 和 1.31% ± 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γ 测量仪检测显示 3 种肿瘤细胞化疗组 99Tcm-DTPA-DG 摄取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癌细胞分别为 0.44% ± 0.02%、0.79% ± 0.12%,结肠癌细胞分别为 0.35% ± 0.13%、0.58% ± 0.23%,乳腺癌细胞分别为 0.28% ± 0.05%、0.65% ± 0.18%,均P < 0.01)。结论 99Tcm-DTPA-DG 是一种可望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早期评估的靶向分子显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