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思新  申佃京 《现代保健》2009,(20):115-115
目的探讨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锁骨下深静脉导管装置,引流胸水至胸水引流量减少后给予B超或X线检查确定,用香菇多糖4ml(2mg)加生理盐水40ml胸腔注入,夹管,每日引流量少于50ml后拔管。结果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结论细管引流并香菇多糖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简单、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香菇多糖局部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胸腔引流后试验组给予紫杉醇和香菇多糖,对照1组给予紫杉醇,对照2组给予香菇多糖,治疗4周后结果比较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80%,对照1组55%,对照2组4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两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香菇多糖胸腔内用药治疗恶性胸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顺铂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顺铂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 6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2例 )和对照组 (32例 )。观察组 32例患者放尽胸水后经胸腔内注入顺铂加香菇多糖进行治疗 ;对照组32例患者放尽胸水后经胸腔内注入顺铂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 (84.4% )高于对照组 (50 .0 %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顺铂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确切疗效。明显提高化疗药敏感性 ,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贺敏  何兴鸿 《现代保健》2014,(22):80-82
目的:观察胸腔内置管注入洛铂和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收治恶性胸腔积液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经皮胸腔内置管引流尽胸液后,治疗组30例予胸腔内注入洛铂50mg+香菇多糖4mg,对照组30例予顺铂40mg/m2注入胸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作用相近。结论:洛铂联合香菇多糖胸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微创置管引流胸腔内灌注顺铂及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对6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内灌注顺铂及香菇多糖治疗,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胸水中CEA浓度及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后胸水离心找癌细胞。结果:胸腔内灌注顺铂及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5.7%,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无明显副反应发生,治疗后胸液CEA浓度明显下降,基本位于正常水平以下,免疫指标增高。结论:微创置管胸腔内灌注顺铂及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易为患者接受等优点,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白介素II及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内注射顺铂及白介素II。结果约88%患者胸腔积液得到控制,胸痛、胸憋等症状明显缓解,主要副作用为一过性的发热,体温最高为38.5℃。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细导管引流结合力尔凡胸腔注射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置入改良细导管,间断多次抽取胸腔积液缓解症状,并注入力尔凡以达到姑息治疗的目的.结果胸腔置管全部一次成功,经过治疗30例患者的不适症状完全缓解.结论 改良细导管引流结合力尔凡胸腔注射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和干扰素腔内化疗联合胸腔移动条野照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平阳霉素和干扰素腔内给药治疗:平阳霉素48mg/次,干扰素900万u/次,每周一次,连续注射两次后即行患侧胸腔移动条野照射。结果36例有效率88.89%(32/36),完全缓解(CR)率61.11%(22/36)。不良反应少见,有发热、胸痛、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下降。结论平阳霉素和干扰素腔内化疗配合胸腔移动条野照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恶性胸腔积液腔内给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恶性胸腔积液是指由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异常积液,是肿瘤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咳嗽等症状,平均生存期为3~12个月。临床多采用姑息性治疗,以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众多,如反复胸腔穿刺抽液、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给药、放射治疗、胸腔-腹腔分流、胸膜剥离、胸膜肺切除等。但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和放射治疗,临床多采用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后腔内给药,该方法简便、疗效好、可重复操作。现就当前腔内给药的治疗现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段春燕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443-4444
目的分析与探讨胸腔灌注顺铂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0例,对其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其胸腔积水排尽后,对其使用顺铂进行胸腔灌注治疗,治疗疗程为3周,每周重复操作1次,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第四周对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0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者共8例,占20.0%,部分缓解共20例,占50.0%,无缓解共12例,占3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结论采用胸腔灌注顺铂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毒副作用较小,患者顺应性佳,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26例伴发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晚期肿瘤患者.经细管闭式引流放胸、腹水后,给予紫杉醇脂质体90mg、香菇多糖4mg稀释后胸腹腔注入,3—7d后重复,间歇3周为一疗程;如胸、腹腔积液仍未控制甚至增加,则进行第二疗程治疗,用药及用法同第一疗程。结果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总有效率为73%,其中胸腔积液有效率为80%,腹腔积液有效率为68.8%.患者体质状况,经Karnofsky评分提高≥10分者达80.8%,而且局部及全身毒副作用轻。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香菇多糖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轻,患者耐受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邹连波  廖锐 《现代保健》2009,(29):177-177
目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对恶性胸水进行引流并向胸膜腔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及记录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方法通过经皮穿刺置管,持续引流,间断排净积液后分次注入化疗药物。结果胸腔全部置管一次成功,经过治疗28例患者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好转,其中16例胸腔积液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2例患者胸腔积液完全消失。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方便,床旁即可操纵,不限制患者活动,治疗效果佳,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和对恶性胸腔积液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结果34例患者中12例行全胸膜肺切除术,术后生存期为14~26个月;9例行胸腔镜下胸腔积液清除、胸膜固定、胸腔内化疗,术后生存期为12~18个月;13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及胸腔内化疗后胸膜固定,生存期为13~16个月。结论对于以恶性胸腔积液为首要表现的肺癌可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一侧全胸膜肺切除术或胸腔镜下胸腔积液清除、胸膜固定、胸腔内化疗,胸腔镜下胸腔积液清除、胸膜固定、胸腔内化疗或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及胸腔内化疗后胸膜固定可作为晚期恶性肿瘤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根据具体案例分析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考察逐水汤并胸腔内灌注鸦胆子油乳的治疗方法是否具有临床的实际意义,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4例,予口服逐水汤,并行胸腔穿刺,留置导管进行引流,引流完后予地塞米松针5mg加入灌注鸦胆子油乳80ml中经留置导管注射入胸腔内,每周1次,连续灌注4次.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8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出现生化检查异常变化.结论 通过考察6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采用逐水汤并胸腔内灌注鸦胆子油乳的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药物敏感试验预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癌细胞对顺铂联合其他药物的敏感度,观察其在指导此类患者的顺铂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胸腔内化疗的价值。方法将44例胸腔积液癌细胞阳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敏感试验组(20例,有2例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失败而被排除)和对照组(22例)。药物敏感试验组患者用三磷酸腺苷-肿瘤细胞药物敏感试验(ATP-TCA)法分别检测胸腔积液癌细胞对顺铂加香菇多糖、顺铂加甘露聚糖肽、顺铂加A群链球菌制剂、顺铂加干扰素、顺铂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顺铂加卡介苗多糖核酸、顺铂加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顺铂加白细胞介素-2的敏感度,并选择抑瘤率最高的联合化疗药物对患者进行胸腔内化疗,观察治疗后胸腔积液完全缓解率及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组患者对各联合化疗药物敏感的例数为:顺铂加香菇多糖14例、顺铂加甘露聚糖肽18例、顺铂加A群链球菌制剂17例、顺铂加干扰素10例、顺铂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16例、顺铂加卡介苗多糖核酸15例、顺铂加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17例、顺铂加白细胞介素-216例。药物敏感试验组完全缓解率为65.0%,对照组为27.3%(P〈0.05)。药物敏感试验组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为80.0%,对照组为45.5%(P〈0.05)。结论用药物敏感试验指导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内个体化化疗可提高完全缓解率和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该方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药物敏感试验预测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癌细胞对顺铂联合其他药物的敏感度,观察其在指导此类患者的顺铂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胸腔内化疗的价值.方法 将44例胸腔积液癌细胞阳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敏感试验组(20例,有2例因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失败而被排除)和对照组(22例).药物敏感试验组患者用三磷酸腺苷-肿瘤细胞药物敏感试验(ATP-TCA)法分别检测胸腔积液癌细胞对顺铂加香菇多糖、顺铂加甘露聚糖肽、顺铂加A群链球菌制剂、顺铂加干扰素、顺铂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顺铂加卡介苗多糖核酸、顺铂加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顺铂加白细胞介素-2的敏感度,并选择抑瘤率最高的联合化疗药物对患者进行胸腔内化疗,观察治疗后胸腔积液完全缓解率及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药物敏感试验组患者对各联合化疗药物敏感的例数为:顺铂加香菇多糖14例、顺铂加甘露聚糖肽18例、顺铂加A群链球菌制剂17例、顺铂加干扰素10例、顺铂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制剂16例、顺铂加卡介苗多糖核酸15例、顺铂加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17例、顺铂加白细胞介素-216例.药物敏感试验组完全缓解率为65.0%,对照组为27.3%(P<0.05).药物敏感试验组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为80.0%,对照组为45.5%(P<0.05).结论 用药物敏感试验指导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内个体化化疗可提高完全缓解率和胸腔积液癌细胞转阴率,该方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莱特联合顺铂治疗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先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水,再给予胸腔内注药其中A组(n=25)康莱特加顺铂B组(n=23)顺铂一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康莱特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0%,优于顺铂单用组.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康莱特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胸腔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70例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热疗联合胸腔注射顺铂;对照组35例仅给予胸腔注射顺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组毒副反应均较少。结论:热疗联合胸腔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9.
尹红  陈凯  吴璞 《现代保健》2009,(20):63-64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并注人顺铂与IL-2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胸液,并给予胸腔内注药,治疗组(n=12例)胸腔灌注IL-2联合顺铂;对照组(n=11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IL-2每次注入100万U,顺铂每次注入40~60mg,每5~7d注射1次,连续注射2、3周,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明显优于单用对照组45.45%(P〈0.05)。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顺铂与IL-2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有利于恶性胸腔积液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置细管引流,治疗前尽可能排出积液后,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在胸腔内注入顺铂40mg(每周1次)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45mg(每周2次),最多4次为一疗程。对照组单用顺铂,用法及剂量同试验组。参照WHO浆膜腔积液疗效评价标准及NCI-CTCAE3.0分级标准分别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有效率为72%,单用顺铂有效率为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中性粒细胞减少、乏力、血压升高等方面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