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病已成为当今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动脉硬化尤其是脑、心等的小动脉硬化又是这类死亡原因的主要因素。本组115例眼底动脉硬化分析,目的在于寻求对小动脉硬化有效的防治措施。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3月至9月上海地区部分单位的健康体检,共2000人次。年龄20a~78a。1-2 方法 对所有体检者均用直接眼底镜进行眼底检查。并记录年龄、高血压病况及饮食嗜好等有关资料。以Wangener及Keith的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级法[1]为基准,结合老年退行性动脉硬化的特点,把视网膜动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病变与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120例,采用超声评价双侧颈动脉、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观测视网膜血管,并对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42例行脑动脉造影术,根据记录的数据做相关统计学分析。 结果: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血压呈正相关(r=0.361,P=0.015); 视网膜动脉硬化分级与颈动脉硬化具有明显相关性(r=0.392,P=0.011); 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脑小动脉病变相关性高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r=0.465、0.392,P=0.037)。 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眼底动脉硬化及脑小动脉病变与高血压有着明显的相关性,眼底动脉检查在判断脑动脉硬化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眼底动脉硬化与血脂的关系分析黄河中心医院眼科刘亚东,张黎,冉振华各种原因所制的动脉硬比(AftCfiOSCICfOSIS),只有在眼底可以直接观察到动脉硬比情况,不仅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主要诊断依据,还可以作为病情变化,病程进展的主要观察指标.高血脂症...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良性肥大,是以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男性老年人常见病。过去认为动脉硬化与本病有一定的关系,但尚无充分的依据[1]。为探讨动脉硬化与前列腺增生症的关系,本文选择了早、中期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共43例85眼,进行了眼底动脉硬化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43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眼底检查预约在第二次门诊进行,多数行散瞳。高血压病者除外。本组病例中早期22例43眼(1例1眼为外伤性白内障);中期21例42眼。发病时间<5年N例26眼;>5年30例59眼。发病年龄均在48岁以上。诊断依据主…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血液流变学改变对高度近视眼特别是其眼底病变的作用和影响,我们采用NZ-6型锥板式粘度计检测了66例高度近视眼患者及对照组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经配对t检验表明:二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通过对临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全血表观粘度等指标与近视屈光度增加、眼轴延长、眼底病变等高度近视眼的特征性病变呈正相关性联系。基于血液流变学对微循环及组织营养代谢的影响以及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病理特点,推测血液流变学改变可以诱发或加重高度近视眼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盘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方法采用LBY-N6型血液粘度计检测20例老年盘变患者和10例正常人的3项主要血液流变学指标。 结果全血低切粘度和血浆高切粘度在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及研究组的不同年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干、湿性老年盘变患者之间的3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基于血液流变学对微循环及组织营养代谢的影响及老年盘变的病理特点,推测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能是诱发老年盘变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生化指标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血糖水平与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02/2018-01我院就诊的97例眼底动脉硬化患者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结果为正常的98例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生化指标,然后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水平、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当患者血生化常规中血糖、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越高,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越高。通过纳入多因素分析,血糖、血压、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眼底动脉硬化呈正相关。 结论:血糖、总胆固醇、血压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患者眼底动脉硬化越严重,临床通过检测眼底动脉硬化水平有利于治疗监控、诊断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 LI)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分级与部分脑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LI患者中随机选取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眼底照相检查,对患者的眼底动脉硬化进行分级,检测并观察患者的血压(BP)、LI病灶数及其受累部位数、颈动脉斑块面积、血糖(Glu)、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等指标。结果动脉硬化改变的有108例。眼底动脉硬化轻度组在收缩压( SBP)、LI病灶数及其受累部位数、颈动脉斑块面积、Glu值、IMT方面,均显著优于中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眼底动脉硬化与以上多种因素均有良好相关性。经分析发现,患者的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LI病灶数及其受累部位数的关系更加密切;另外,两组的Glu值差异也具有统计学( P <0.05)。结论 LI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分级与患者的SBP、LI病灶数及其受累部位数、颈动脉斑块面积、Glu值、IMT等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当中,可以将以上多种因素作为眼底动脉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老年眼底动脉硬化其血脂成份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不同程度老年视网膜动脉硬化组血脂各成份并与老年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1)老年眼底动脉硬化组比老年健康对照组 L DL -C/ (mm ol.l- 1 )显著升高 ,P <0 .0 5。(2 )不同程度老年眼底动脉硬化组分别比老年健康对照组 apo B/ (g.l- 1 )均显著升高 ,P <0 .0 5 ;apo A1 / apo B值均显著下降 ,P <0 .0 5。结论 老年眼底动脉硬化改变与血脂中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B等异常有关 ,早期观察眼底动脉改变 ,对指导相应疾病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6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41例糖尿病眼底正常者(NDR)和50名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全血粘度、还原比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均高于对照组。DR组的全血粘度、还原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NDR组,血液粘度有随着DR进展而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DR的发生、发展与血液粘度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眼底改变。方法:对CD4≥200×106/L,不合并其他部位的机会感染和全身病,尚未曾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进行眼底检查。结果:患者120例中114例(95%)患者的221眼(92.1%)的最佳矫正视力≥1.0;3例(2.5%)4眼(1.7%)视网膜后极部点片状出血者;1例(0.8%)患者1眼发现后极部棉绒斑。结论: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的早期眼底改变,在CD4≥200×106/L时,病变发生机会较少,对视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对2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32例糖尿病眼底正常者(NDR)和31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DR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均高于NDR组。结论血液粘度的升高与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作者观察了120例高血脂症的血液流变学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观察对象:经内科确诊为高血脂症120例,男75例,女45例,年龄绝大多数大于50岁.其中仅甘油三指升高者25例;β脂蛋白、甘油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眼底改变。 方法 回顾分析13例SLE患者的彩色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临床资料。结果8例16只眼有眼底改变,占61.5%,其中有静脉纡曲扩张7例,视神经萎缩1例。静脉纡曲扩张者中另外单独或同时伴视盘轻度充血水肿5例、棉绒斑4例。 结论 SLE早期眼底表现为静脉纡曲扩张,FFA显示小动脉闭塞,典型的眼底改变是棉绒斑。(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74-175) 相似文献
2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妊娠20周后发生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症候群,故又称之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综合征(简称EPH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抽搐和昏迷,故也称“子痫前期”.此病对孕妇及胎儿威胁很大,为了解其眼底改变的临床意义,本文将近五年来在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7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做了眼底检查,并以30例正常妊娠的眼底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