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住肉孢子虫属于人畜共患寄生虫,对肉品卫生的影响很大,为了搞清锦州地区绵羊住肉孢子虫(Sarcocystis.tenella)的感染情况,给防治及卫生检验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从1993~1996年对该地区绵羊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吸虫是危害绵羊很严重的寄生虫,它不但影响绵羊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大大地降低绵羊的生产力,呈地方性流行时,可引起绵羊大批死亡。为弄清辽宁省西部地区绵羊吸虫的感染情况,给兽医防治工作和卫生检验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95年对该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矛形双腔吸虫是危害绵羊很严重的寄生虫,它不仅使肝脏失去经济价值,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绵羊生产力降低,甚至死亡。为加强对该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和兽医卫生检验工作,笔者于1997年对该地区绵羊矛形双腔吸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4.
食道口线虫又称结节虫。主要寄生于牛羊的大肠内,在未成熟阶段钻入肠粘膜,在肠壁形成结节。它不仅使肠子失去经济价值,严重感染时.可引起牛羊的生产力降低,甚至死亡。笔者在多年的兽医卫生检验工作中发现,食道口线虫已成为危害辽西地区绵羊的一种主要寄生虫,为加强对该寄生虫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羊下货一般包括:头、蹄、胃肠、消化腺、实质脏器等,它是人们喜食的副产品。为搞清羊下货中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给防治和卫生检验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2年4月至1993年11月间,对锦州市一些农贸市场上市的绵羊下货进行了四次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6.
马属动物胃是可供人们食用的副产品,所以马属动物胃内寄生虫的寄生,不但影响马属动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对肉品卫生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搞清马属动物胃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给兽医防治及卫生检验部门提供依据,笔者对辽西地区马属动物胃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商品羊肝脏是可供人们食用的副产品。商品羊肝脏内寄生虫的存在,不但影响羊的生长发育,而且对肉品卫生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给兽医防治及卫生检验部门提供依据,从1998年以来,笔者先后对铁岭地区商品羊肝脏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辽西地区绵羊主要寄生虫区系情况,更好地为当地养殖业服务,自1997年至今通过每年的学生寄生虫病学实习以及为养殖场服务过程中的观察,现已经清楚了辽西地区绵羊主要寄生虫的现状,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动物:绵羊106只,分别来自辽西锦  相似文献   

9.
绵羊饲养业是锦州地区农村的主要副业之一,为了搞清该地区绵羊阔盘吸虫的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1993-1996年对该地区绵羊阔盘吸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 结合我校寄生虫课教学实习,从1993年  相似文献   

10.
包敏 《肉品卫生》2005,(12):37-37
细颈囊尾蚴俗称“水铃铛”,是家畜体内的一种寄生虫,主要见于猪、绵羊、山羊的腹腔脏器中。是肉品检疫的一项必作项目,为提高检疫的针对性,笔者从2003年6月到2005年11月对该地区绵羊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横断面入户调查,收集资料和居民粪便标本;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寄生虫卵;采用多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学特征、饮食和生活卫生习惯、家庭水平因素以及自然村水平因素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影响。结果 多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性别、受教育年限、个人饮食与生活卫生习惯、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是否存在人畜混居现象、家庭是否有厕所与卫生橱柜等变量与肠道寄生虫感染有统计学关联(均有P<0.05)。控制个人和家庭水平因素后,自然村的自来水供应情况、公共厕所有无和环境卫生状况等社区环境水平变量均对肠道寄生虫感染具有独立效应(均有P<0.05)。结论 受教育程度较高和具有良好个人饮食与生活卫生习惯者肠道寄生虫感染机会较低,家庭经济条件好、拥有自家厕所和卫生橱柜均可降低肠道寄生虫的感染。自然村供应自来水、建有公共厕所和改善自然村环境卫生状况等社区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也能降低肠道寄生虫感染。  相似文献   

12.
按照统一要求,1989年全省各级卫生防疫站开展了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疥疮、头虱、砂眼、视力低下等常见病的查治工作。本文对76个卫生防疫站的资料进行分析。一、肠道寄生虫:在1245所学校抽样粪检73380份,虫卵阳性率为41.74%。分类统计,蛔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农村改厕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和蠕虫感染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湖南省农村改厕对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感染效果.方法按不同地理方位及不同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类型分别选择6个县作为观察点,采用检测粪大肠菌值、寄生虫虫卵沉降率、人群问卷和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改厕村和未改厕村的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寄生虫感染、蔬菜虫卵残留检测及卫生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双瓮、三格和沼气式三种类型处理设施处理的粪液,其粪大肠菌值达标率分别为95.0%、93.5%和91.7%,寄生虫卵沉降率分别为90.0%、90.3%和87.5%,改厕村的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比未改厕村低67.0%,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低58.3%,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低56.3%.改厕组与对照组的蔬菜样品中,蠕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1.31%和20.51%.改厕村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农民对粪便与疾病、改厕与防病等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等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明显高于未改厕村.结论改厕后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对肠道传染病、感染性腹泻和寄生虫感染均有不同程度的防病效果.农村改厕对农民的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有重大影响,并产生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中小学校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1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进行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取调查学生新鲜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于显微镜下检查肠道寄生虫卵,并用问卷法调查个人卫生知识与日常生活卫生行为情况,用现场询问观察法调查学校供水和厕所卫生设施状况。结果农村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4.95%,其中蛔虫感染率为10.95%,感染度为1 293.00,轻、中度感染各占76.48%和23.52%;鞭虫感染率为6.23%,感染度为363.66,均为轻度感染。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与个人日常生活卫生行为和学校厕所卫生设施状况密切相关。结论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仍较高,防控措施应包括注重学生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积极改善卫生环境。  相似文献   

15.
蠕虫病是绵羊的主要疾病之一,使绵羊增重缓慢,严重时引起死亡,并对下货的肉品卫生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对养羊业危害极大。辽宁省是全国主要绵羊产区之一,为了搞清绵羊蠕虫的感染情况,给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于1993—1996年间对辽宁省绵羊蠕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小学健康教育课对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效果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的卫生知识缺乏,自我保健能力差,存在着许多不卫生习惯。我县虽然从1988年开始对中小学生进行每年一次集体服药驱虫,但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仍高达50%。为此,在1990年~1991年,我们在部分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以增强学生的卫生知识,改变学生的不卫生行为,期望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效果有所巩固。1 对象与方法1.1 选择校舍、卫生设施、环境状况、学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区农村人口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无锡市卫生防疫站与马山区卫生防疫站于 1998年 4月 2 7~ 2 9日在我区马山镇嶂青村农业人口中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1 方法1 1 对象 马山镇嶂青村 1岁以上人群。1 2 方法 依据镇派出所提供的户籍登记资料造册 ,4月 2 6日对居民挨家挨户发放大便留样盒 ,4月 2 7~ 2 9日收集便样送无锡市卫生防疫站检验 ,每份便样不少于 5g ,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查蛔虫、鞭虫、钩虫 3种肠道寄生虫。2 结果马山镇嶂青村 3天送便检查人数共计 5 0 9人 ,受检率为5 2 10 % ,查出肠道寄生虫感染人数 7…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松江区部分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意识的不断增强,影响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的各种因素也相继发生变化。为了解松江区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状况,评估防治工作效果,为今后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2008年,我们在2002年开展调查的同一人群中,再次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并对两次凋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农村改厕及相关卫生知识宣传对农村卫生防病效果及村民卫生意识的影响。方法选择2个项目(改厕)村作为调查组,选择经济状况、生活习惯、自然条件等相同的2个非项目(未改厕)村作为对照组。检测改厕与未改厕村环境卫生相关指标,问卷调查村民相关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评价改厕效果。结果改厕树蝇密度比未改厕村下降70.89%;改厕村及未改厕村的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和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3.35%及7.22%和8.1%及24.61%;相关卫生知识宣传干预后改厕村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为89.77%,高于未改厕村的77.12%;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卫生知识知晓率越高,改厕意识越强。结论农村改厕可降低蝇密度,减少当地村民感染性腹泻和寄生虫感染的发生,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当地村民卫生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的效果。[方法]2006年12月在潍坊市奎文区整群随机抽取2个社区的7岁以上居民为观察对象,以其中1个社区为实验组,1个社区为对照组,在实验组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分别于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对2组观察对象的卫生知识得分、卫生行为形成率、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与老年人7种常见慢性病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在实验组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后,观察对象卫生知识得分与卫生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教育结束后低于对照组(P<0.01);6种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发病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后,教育对象的卫生知识水平提高,卫生行为形成,肠道寄生虫病、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