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0例临床分析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030600)冯燕凌,冯德忠山西医学院冯燕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1%~2%,此种病变易漏诊、误诊,但若能早期诊断,及时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患者可...  相似文献   

2.
101例高血压,低血钾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高血压伴低血钾的病因。方法 调查101例高血压、人工血钾原因查的住院病人结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占80.20%,皮质醇增多症占2.97%,2型糖尿病占2.97%,高血压病占2.97%,肾小管性酸呈中1.98%,Graves病伴周期性麻痹、特发性浮肿、肾动脉狭窄、Liddle综合症、失盐性肾炎均各占0.99%。结论 临床上高血压伴低血钾的病因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最多见。此外,也可见于能引起肾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致心脏骤停(附两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根义  唐鸿漪 《天津医药》1995,23(3):165-167
报告两例长时间误诊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臻反复发作心脏骤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非罕见,对其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进行探讨,分析误诊原因可能与醛固酮的昼液分泌规律等关,对反复发作室性心律失常伴高血压,低血压钾者,应注意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必要时应做动态心电图监测。  相似文献   

4.
孙照林  杨秀书 《贵州医药》1999,23(6):426-427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所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5例,均有持续性高血压和低血钾症群,误诊时间较长。论述了误诊才识和生化检测与B超检查的差异性,提出CT扫描对小形腺瘤定位诊断的意义,并就手术方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肾上腺发生肿瘤或增生,使醛固酮分泌过多引起以高血压、低血钾、低钾性肌病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症。该症从新生儿到老人均可发病,但好发年龄为30~50岁,其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左高血压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2.0%。本病虽非罕见,但可能由于表现不典型、医生经验不足或检查不全面等而延误诊断及治疗。现将我院1998年7月至2003年12月收治7例PA误诊原因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大致为二类。第一类由血管收缩引起,第二类则由血容量增加所致。前者大多为高肾素性以及一部分正常肾素性的原发性高血压。第二类高血压常与钠离子及盐皮质类固醇的活性有关。在临床上,低肾素性原发性高血压与假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seudoprimary aldos-teronism)有时不易鉴别,故有人提出假性原醛是否是低肾素性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表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的单个腺瘤所致,切除腺瘤常可纠正代谢异常并  相似文献   

7.
申明宇  杨长海 《天津医药》1999,27(3):149-151
对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皮质腺瘤98例(81.7%),皮质增生22例(18.3%)。手术前血清钾降低者114例(95.0%),最低者达1.6mmol/L。测定103例血浆醛固酮均高于正常,测定91例血浆肾素活性54例低于正常(59.3%),B超检查106例,阳性72例(67.9%),CT检查110例,阳性105例(95.5%)。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系指肾上腺皮质自主地分泌过多醛固酮所造成的一组症候群。成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主要病因是单一的肾上腺腺瘤,其次为双侧肾上腺增生,少见者为肾上腺癌。双侧腺瘤或单侧多发腺瘤所致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则极为罕见。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所致的一种症候群。临床特点为高血压、低血钾、低钾性肌病等。因其较少见,目前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故早期往往屡见误诊。现将我科近年收治的该病患者误诊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我院患者,其中男?..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1954年Conn首次报道的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活性及高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又称Conn综合征。此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产生肿瘤或增生,使醛固酮分泌过多。大多数原醛症病人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可经手术切除而得到治愈,但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则长期高血压可造成严重的心、脑、肾血管损害。该病病程长,易引起误诊或漏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误诊病例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原向芝,梁安国太原市人民医院原向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简称原醛症)系一种继发性高血压症,如能及早诊治,多数预后良好。然因其较少见且医生对其...  相似文献   

12.
甘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26+128-126,128
本文报道1例妊娠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例,探讨其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易误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原因,对此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此例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低钾血症,蛋白尿,极易误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因此,对于妊娠期合并难治性高血压伴四肢乏力等症状,不能仅仅满足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诊断,还应注意行电解质,肾脏CT及立卧位醛固酮系检查,以期将妊娠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误诊、误治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杨春华 《中国医药》2010,5(3):201-202
目的了解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中的病因构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1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608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分类及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中的分布情况。结果608例难治性高血旭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占79.4%(483/608),继发性高血压占19.7%(120/608),病因待定者占0.8%(6/608);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男性所占的比例都高于女性;嗜铬细胞瘤女性比例高于男性;肾血管性高血压男女比例相同。继发性难治性高血压在青年中所占比例最大(33.9%),老年人中所占比例最小(13.8%)。结论本组难治性高血雎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所占比例最高;在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血管性高血压和呼吸暂停综合征所占比例较高;内分泌性高血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所占比例最高;青年患者所占比例显著大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指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几种病理改变所造成的高血压伴有低钾血症、低血浆肾素活性和高血浆醛固酮水平。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该病多见于成年人。在高血压中发病率为3%~32%,平均为高血压患者的10%[1],也  相似文献   

15.
对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皮质腺瘤 98例(81.7%),皮质增生22例(18.3%)。手术前血清钾降低者 114例(95.0%),最低者达 1.6 mmol/L。测定103例血浆醛固酮均高于正常,测定91例血浆肾素活性54例低于正常(59.3%)。B超检查106例,阳性72例(67.9%),CT检查110例,阳性105例(95.5%)。手术后120例血清钾均恢复正常。说明PA的定性诊断主要依赖患者的血清钾降低及血浆醛固酮升高,B超及CT定位诊断较为准确。治疗方法以开放性手术切除肿瘤侧肾上腺为主。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PA)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病变致醛固酮分泌异常增多所致,属于不依赖肾素-血管紧张素的盐皮质激素过多症,是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或正常血钾、低血浆肾素、高血浆醛固酮为主要特点的继发性高血压。我国以往对高血压伴低血钾者进行检查,原醛症患病率占高血压患者的0.4%~2.0%,近年采用血浆醛固酮/血浆肾素活性比值对血钾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筛查,发现近10%以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低血钾病因。方法22例高血压低血钾患者做病因分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11例,占5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例,占27.3%;先天性肾上腺增生2例,占9.1%;垂体微腺瘤1例,占4.5%;甲亢伴周期性麻痹2例,占9.1%。结论高血压低血钾最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排钾利尿剂造成的,但注意年轻患者多数是先天性肾上腺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高血压人群中进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病率的筛查。方法抽取就诊患者立位2d,时静脉血查血浆醛固酮与血浆。肾素之比(ARR),若ARR大于30,进一步行肾上腺CT检查或卡托普利试验,以确定原醛症的诊断。结果817例患者中,诊断为原醛症的31例,占3.8%,伴有低钾者占65%,血钾正常者占35%。结论ARR是针对高血压人群进行原醛症筛查的有效指标,可提高原醛症的检出率,我国原醛症患者仍以低钾占多数。  相似文献   

19.
内分泌性高血压作为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其患病率达高血压人群的10%以上。多种内分泌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等)由于其相应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而使血压升高。该类高血压常伴随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更隐匿.且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因此.对高危人群的筛查、诊断及相关治疗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关注点。本文根据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诊治原则,查阅了临床常见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及皮质醇增多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对需要筛查的高危人群、诊断步骤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进行评价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5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曼云  徐波  何澜  陈厚才 《贵州医药》2005,29(2):153-15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以高血浆醛固酮水平和低血浆肾素活性所致高血压、低血钾为特征的综合征。共有七个亚型,分别为肾上腺醛固酮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diopathic hyperaldosteronism。IHA)、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