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及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76例肝细胞癌(HCC)及其癌旁组织中c-erbB-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及结论c-erbB-2蛋白在HCC和癌旁组织内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7.9%(44/76)和71.9%(41/57),阳性表达与HCC组织学分级及细胞增殖状态无相关性,而与HBV感染密切相关。PCNA在HCC及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77.6%(59/76)和35.1%(20/57),PCNA标记指数与HCC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PCNA和C-erbB-2在老年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对33例老年大肠癌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PCNA和C-erbB-2在33例大肠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和60.6%;PCNA和C-erbB-2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P〈0.01),淋巴结转移组中二者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结论PCNA和C-erbB-2过高表达者预后不良,P  相似文献   

3.
对14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标本作了免疫染色,观察其c-erbB-2癌基因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情况,探讨他们在HBV诱发HCC过程中的作用意义。结果:(1)在HBV感染的慢性肝炎阶段已出现c-erbB-2P^185和PCNA的异常表达;总阳性率分别为87%和8.1%;(2)由慢性乙肝,肝硬化向肝细胞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PCNA表达逐渐升高,c-erbB-2P^185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C-erbB-2癌基因扩增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差别PCR技术检测C-erbB-2在83例胃癌及101个转移淋巴结扩增情况。结果28.9%(24/83)的胃癌存在该基因扩增,进展期胃癌及伴淋巴结转移者扩增阳性率增高(P<0.05及P<0.01);转移淋巴结扩增阳性率明显高于胄癌原发灶(P<0.05)。早期胃癌及高中分化胃癌伴C-erbB-2扩增者5年生存率低于不扩增者(P<0.05)。用Southernblot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原胃癌样本基因扩增及过度表达,扩增及过度表达率分别为15.7%及18.1%,均明显低于上述扩增阳性率。结论差别PCR技术检测C-erbB-2扩增是一种快速方便、可靠、独立的方法,对胃癌预后及转移潜力是一种良好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Lablledstraptavidin-biotm)法对45例人原发性肝癌(PHC)及其癌周肝组织以及5例正常肝组织进行了c-erbB-2和突变型p53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c-erbB-2癌基因蛋白和p53蛋白在PHC及其癌周肝硬变和非肝硬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1.1%,21.4%(6/28),11.7%(2/17)和46.7%,14.3%(4/28),0%(0/17),在5例非肝脏疾病的正常肝组织中均未见表达。c-erbB-2和p53蛋白二者表达强度与PHC病理组织学分级具有一定程度相关关系,但与PHC的不同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别。c-erbB-2与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5)。结论突变型p53和癌基因c-erbB-2在PHC中具有独立和协同作用,对肝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c—erbB—2及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癌肝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Lablledstraptavidin-biotin)法对45例人原发性肝癌(PHC)及其癌周肝组织以及5例正常肝组织进行了c-erbB-2和突变型p53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 c-erbB-2癌基因蛋白和p53蛋白在PHC及其癌肝硬变非肝硬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21.4%,(6/28),11.7%(2/17)和46.7%,14.3%(4/28  相似文献   

7.
胃癌c—erb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cerb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103例胃癌胃镜活检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分别有19例与53例出现cerbB2阳性表达及高PCNA阳性标记(>3561%),两者表达与胃癌大体类型、进展程度、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有无伴淋巴结及肝转移情况密切相关。高PCNA阳性标记者cerbB2表达阳性率高,5年生存率低;高中分化胃癌中,cerbB2表达阳性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结论:提示cerbB2与PCNA表达检测可作为胃癌预后估计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定点PCR技术,研究HBV的S和C基因在肝癌与癌旁组织的存在状态,探讨癌旁HBsAg表达与S基因的关系。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肝癌及癌旁组织28例,HBsAg免疫组化后的切片分别切割癌组织、癌旁HBsAg强阳性区(P2)及癌旁HBsAg阴性区(P1)各1个低倍视野,作S及C基因PCR。结果癌组织S基因较C基因检出率高(18/28vs10/28,P<0.05),癌旁二者无差异;癌旁中P1与P2的S及C基因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高分化肝癌S和/或C基因检出率较中分化者低(2/5vs20/28,P<0.05)。结论癌组织中整合的HBVDNA为残缺不全的,HBsAg强阳性与阴性区的S基因检出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bcl—2蛋白在肝肿瘤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在常见肝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bcl-2癌蛋白单克隆抗体对64例四种类型的肝恶性肿瘤进行LSAB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16.2%(6/37)的肝细胞癌,69.2%(9/13)的胆管细胞癌,20.0%(1/5)的肝母细胞瘤和22.2%(2/9)肝转移癌呈bcl-2癌蛋白阳性表达,其中胆管细胞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P值〈0.05)和肝细胞癌(P值〈0.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一步反转录。聚合酶链原位扩增法(ORT-PCRIS)检测肝细胞癌(HCC)及癌周组织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同时以一步反转录-PCR(ORT-PCR)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内HCVRNA。发现癌和癌周组织经原位扩增后HCVRNA检出率为77.8%(2/27)及81.5%(22/27),而血清及组织匀浆内仅为29.6%及37.O%,两者与癌及癌周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ORT-PCRIS示在癌组织中HCVRNA以核型为主(12/21),阳性细胞点样分布,细胞内信号强度多为+(57.1%);而癌周组织以核浆型为主(14/22),阳性细胞弥漫分布,信号强度多为+++(50.0%)。无论在癌还是在癌周组织均未发现HCVcDNA存在。结果提示ORT-PCRIS优于RT-PCR,HCV对本地区HCC发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癌周HCV复制较癌组织内活跃,癌和癌周细胞核阳性表明HCVRNA在核内整合或复制,这种整合或复制对肝细胞基因组DNA产生的影响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类似。  相似文献   

11.
MAGE-1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MAGE-1基因编码的肿瘤相关抗原作为肝细胞性肝癌(HCC)主动免疫治疗攻击靶点的可能性。方法用RT-PCR的方法检测了39例HCC及癌旁组织、3种人肝癌细胞株和5例非HCC病例肝组织中MAGE-1基因的表达。结果HCC癌组织中MAGE-1基因表达率明显高于癌分组织中的表达率,58.9%(2/39)对10.3%(4/39),P<001。3种细胞株均为阳性表达。结论MAGE-1基因可作为主动免疫治疗的攻击靶点,以进一步研究设计新的HCC免疫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胃癌组织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6例保存资料完整并经病理学证实的胃癌石蜡包埋组织和30例正常胃粘膜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进行同步检测.结果正常胃粘膜无P53蛋白表达,而644%(49/76)胃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阳性,P53蛋白表达阳性者其细胞增殖活性为821%±176%,明显高于P53蛋白表达阴性组的642%±143%(P<001).P53蛋白阳性率和PCNA计数值与胃癌临床分期及复发呈正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P53蛋白和PCNA对胃癌诊断、分期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对48例石蜡包埋人肝癌和癌旁组织的P^53蛋白(突变型)和HBxAg进行了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结果显示肝癌及其癌旁组织P^53蛋白(突变型)和HBxAg阳性率分别为29.2%(14/28)和93.8%(45/18),P^53蛋白(突变型)与HBxAg表达不相关(P〉0.05),提示HBxAg在P^53基因突变中的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差别PCR技术检测胃癌C—erbB—2癌基因扩增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C-erbB-2癌基因扩增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差别PCR技术检测C-erbB-2在83例胃癌及101个转移淋巴结扩增情况。结果 28.9%的胃癌存在该基因扩增,进展期胃癌及伴淋巴结转移才扩增阳性率增高;转移淋巴结扩增阳性率明显高于胃癌原发灶,早期胃癌及高分化胃癌伴C-erbB-2扩增5年生存率低于不扩得,用Southernblot分子杂交及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原胃癌样本基因扩主过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N-ras基因突变。APC和DCC基因杂合性缺失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观察(PCR-RFLP)分析技术,对30例外科手术切除原发肝细胞癌组织中癌基因N-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抑癌基因APC和DCC杂合缺失(LOH)进行研究。结果 原发肝癌中N-ras第12位密码子的突变率为16.7%(5/30),APC和DCC基因LOH率分别为36.  相似文献   

16.
胃癌组织DCC基因(VNTR)的杂合性丢失和Bcl—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DCC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和Bcl-2蛋白过度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胃癌组织DCC基因的LOH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结果发现,胃癌(信息个体)LOH发生率为545%(18/33),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0%(30/50);ⅢⅣ期胃癌LOH发生率(822%,15/18)显著高于ⅠⅡ期胃癌20%,3/15)(P<001);Bcl-2蛋白的表达与DCC基因的LOH及胃癌大小、分化、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临床分期及Latlren’s分型无显著相关。结论:以上结果提示,DCC基因的LOH和Bcl-2蛋白的高表达均参与了胃癌的发生,DCC基因的LOH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其致癌机制与Bcl-2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乙肝患者的血清HBV-DNA,商时用ELISA法检测HBV各抗原抗体指标。结果显示,904例乙肝患者的HBeAg阳性率为37.9%,而HBV-DNA阳性率达68.8%,血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P〈0.05)。在HBeAg阴性病例中,HBV-DNA阳性率达54.4%,其中有活动性肝病者阳性率为72.3%,肝病静止期仅19.9%,差异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52 例良性多形性腺瘤(BPA)、13 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PA)患者及6 例正常涎腺(对照组)者涎腺组织中的C-erbB-2P185 蛋白进行检测,结果:C-erbB-2P185 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为0,BPA组为69.23% ,MPA组为92.31% ;BPA组、MPA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0.001),BPA组与MPA组之间亦有显著差异(P< 0.01)。提示C-erbB-2P185 蛋白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SP法检测46例肝细胞癌及其38例癌旁肝组织中HCV NS5抗原,HCV核心抗原和HBsAg。结果在癌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5.2%,21.7%和19.6%,癌旁组织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1.6%、36.8%和78.9%;NS5抗原、核心抗原伴HBsAg者分别为21.7%和23.9%,不伴HCV核心抗原、NS5抗原者分别为47.8%和50%。两种HCV抗原和HBsAg均定位于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胞浆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形成门静脉癌栓与P53,PCNA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检测99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中R53蛋白和PCNA的表达。99例中合并肉眼下门静脉癌栓(TTPV)39例,合并镜下TTPV30例,无TTPV30例。总体R53表达阳性率为24.24%,PCNA标记指数(PCNALI)为34.6±23.6。在上述三组中,P53表达阳性率、PCNALI差异均有显著性,PCNALI与R53表达密切相关,P53表达阳性的HCC,其PCNALI显著高于P53表达阴性者。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PCNA活性增强,HCC增殖水平由此而升高,可能是HCC细胞获得更强侵袭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因而也是TTPV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