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凌云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8):1200-120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严重危害婴幼儿和小儿健康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有报道表明,RSV所引起的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占所有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70%[1]。其高危人群是有早产史的婴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及免疫抑制患者等。到目前为止,对RSV感染的治疗仍无最直接、有效的药物,但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下呼吸道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本文主要通过长期观察小剂量阿奇霉素对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市镇区7岁以下小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2—10月东莞市石碣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7岁以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340例,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RSV—A、B型),流感病毒甲、乙型(FLU—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PIV一1、2、3型)和人偏肺病毒(hMPV)。结果从340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检测出常见呼吸道病毒171例,阳性率为50.29%;其中RSV—A型69例(20.29%),FLU—A型39例(11.47%),hMPV32例(9.41%),PIV一3型22例(6.47%),RSV—B型9例(2.65%)。在171例呼吸道病毒阳性病例中,有混合病毒感染16例,占所有病毒感染者9.36%;其中hMPV合并RSV—A感染者5例,RSV—A合并PIV一3者4例,hMPV合并FLU—A、PIV一3感染者各2例,FLU—A合并PIV一3者2例,RSV—A合并FLU—A者1例;但未见三重混合感染或多重感染。未检测出FLU—B型及PIV一1,2型。结论呼吸道病毒是东莞镇区7岁以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RSV为最主要病原,其次为FLU—A和hMPV。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分析云浮市人民医院6880例儿科住院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 ,了解其感染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 ~2019年12月云浮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68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需做咽拭子检查,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近来我们应用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下呼吸道感染(LRTI)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进行了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检测。结果:RSV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降低,IFN-γ的降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两者呈负相关。结论:IFN-γ在RSV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IL-10与感染后喘息的发作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该院2013年收治的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374例的鼻咽深部分泌物标本,进行呼吸道病毒7项指标检测。结果病毒阳性178例(47.6%),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39.6%,腺病毒(ADV)32.6%,病毒混合感染病例30.5%,以RSV合并ADV感染为主。RSV与ADV在≤6月龄患儿中检出率最高,RSV在毛细支气管炎中检出率最高(51.1%),ADV在支气管肺炎的检出率最高(35.5%)。结论 RSV和ADV是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且混合感染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8.
病毒学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本地区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概况、临床表现特点,分析比较各个年龄组和各种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检出情况,为满足临床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的需要.方法 应用系列单克隆抗体APAAP桥联技术,对145例患者进行了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2(PIV2)、副流感病毒1.3(PIV1.3)、腺病毒(AdY3.7)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检测;同时取鼻部和咽部分泌物作配对检测.结果 145例患儿有关病毒抗原阳性者82例,阳性率为56.6%.在阳性病例中,合胞病毒占35.2%,流感病毒占27.9%,副流感病毒占11.4%,两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占25.5%.结论 结果提示小儿呼吸道感染有一半以上是病毒感染所致.且每年流行的病毒种类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并探讨其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2 35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取鼻咽深部分泌物,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分泌物进行检测。荧光免疫实验测定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以lgE≥0.35 IU/ mL作为特异性诊断标准;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血液嗜酸粒细胞(TEC)的数量。结果: (1)2 35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阳性病毒检出371例(15.75%)。不同性别间阳性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65, 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阳性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岁以内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随着患儿 年龄增大,病毒阳性检出率越低。(2)2 356例患儿鼻咽深部分泌物共检出5种常见病毒,分别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3型(PIV3)以及鼻病毒(RV), 其中RSV阳性检出率最高271例(73.05%),PIV3阳性检出率次之44例(11.86%)。(3)AV感染易导致患儿肺炎的发作, IFV感染易导致患儿支气管炎的发作, RSV感染易导致患儿产生毛细支气管炎, RV和IFV感染则容易引起患儿哮喘发作。结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RV和IFV具有特异敏感性,是引起患儿哮喘发作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0.
陆敏  陆权 《上海医药》2009,30(6):250-253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病毒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地位十分突出,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有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流感病毒(InfV)、副流感病毒(PifV)、腺病毒(AdV)、巨细胞病毒(CMV)和肠道病毒(EV)。我国的儿童医院尚未建立病毒分离鉴定的常规病原检测手段,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大多为急性感染,而且具有自限性,因此对轻症感染通常采用对症治疗,而对重症感染才根据临床判断采用抗病毒治疗。然而,21世纪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ILS)、人禽流感以及EV71手足口病的肆虐对人类健康发出了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婴儿1 480例,根据患儿呼吸道分泌物RSV检测结果分为RSV阴性组695例和RSV阳性组78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家庭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婴儿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RSV阳性组患儿中,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秋冬季节感染、有基础疾病史、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家庭常住人口≥4 人、父母吸烟、母孕期合并特应性疾病的比例较高,但父母月收入≥1万元、有母孕期高血压疾病史的比例较低,与RSV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秋冬季节感染[OR=1.589,95% CI(1.175,2.149)]、有先天性心脏病史[OR=1.320,95% CI(1.021,1.707]、母孕期合并特应性疾病[OR=1.833,95% CI(1.229,2.734]是婴儿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父母月收入≥1万元[OR=0.674,95% CI(0.489,0.927]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针对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利于预防和减少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IFNs)是人体免疫系统在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重要细胞因子,已被用于包括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在内的许多疾病的治疗。本研究采用肌注基因重组干扰素α-2b(rIFNα-2b)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测阳性的毛细支气管炎,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儿科常见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因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权 《世界临床药物》2003,24(7):398-402,420
病毒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尤其在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因治疗是目前临床医学、微生物学和药物治疗学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1nfV)、腺病毒(AdV)和巨细胞病毒(CMV)的病因治疗现状及其进展作一概述,以期引起共鸣,达到合理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所占比率,探讨呼吸道病原体联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656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九种非典型病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和副流感病毒(PLVs)。结果 656例小儿患者中,总的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率为33.23%,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MP(12.96%),中等感染率为ADV,RSV,INFA、INFB和PLVs,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5.49%,3.35%,3.81%,2.74%和2.90%。感染率最小的病原群体为LP1、QFR和CPn,它们的感染率分别只有0.76%,0.30%和0.91%。结论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确诊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桂玲  王丽 《医药世界》2009,(9):497-498
目的:探讨检测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RSV—IgM)用于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486例怀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检测结果,各组病例阳性率均与健康献血员血清RSV—IgM阳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RSV—IgM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可靠,可提高对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现状及病毒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深圳市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检测结果,为临床提供病毒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深圳市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取其鼻咽分泌物,进行多功能悬浮式点阵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筛查8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对阳性检测标本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检测的总阳性率为57.2%(413/720),FIV-A、RSV和PIV-Ⅲ的阳性率为81.4%(336/413);不同季节病毒阳性率不同;3岁以下小儿阳性率83.3%(344/413);病毒检测阳性率支气管哮喘患儿低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结论深圳市小儿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性为主,FIV-A、RSV、PIV-Ⅲ为主要病原;小儿呼吸道感染病毒检测,为动态了解其流行特征及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引起2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与最重要的病原,属于国内外的研发热点。本文以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专利申请文献为基础,对其技术发展现状、国内外专利申请态势、技术分布、重点申请人等情况进行梳理分析,表明欧美发达国家在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研究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我国近年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石家庄及附近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的病毒病原特征。方法401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鼻咽脱落细胞涂片经直接免疫荧光检测7种呼吸道病毒。结果共有2168份标本为病毒阳性,总阳性率为53 q.9%,其中<6月年龄组阳性率最高占99.9%(742/743),6月~占50.2%(572/1139),1岁~占20.4%(207/1004),2岁~占47.0%(177/377),3岁~6岁占67.0(389/581),>6岁占46.3%(81/175)。病毒阳性标本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占65.6%(1427/2172),其次为副流感病毒3(PIV-3)占19.1%(414/2172)。除1岁~组以PIV-3为主66.03%(138/209),其余各年龄段以RSV为主。 RSV阳性标本中73.93%来自2014年3~4月、10~12月、2015年1~2月。结论 RSV是石家庄及附近地区秋冬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首要病毒病原,PIV-3是1岁~2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毒病原。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快速、简便、病毒检出率高,尤以RSV敏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7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的分布特点,为其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78例患儿收集其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抗原。结果病毒感染检出率为64.1%;最常见的三种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Ⅲ型(PIVⅢ)、腺病毒(ADV);病毒感染无明显性别差异,以1个月至2岁前感染多发。结论通过检测杭州余杭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毒病原,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提供相对可靠的病原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单一呼吸道病毒感染和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3月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在本院住院的患儿,入院后予行痰培养;48 h内应用多重RT-PCR法,对患儿鼻咽提取物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与单一RSV感染相比,混合感染组患儿热程更长,更多存在肝肿大及ESR异常.单一RSV感染患儿更多见喘息、气促、流鼻涕等症状,病情相对较重,且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RSV是导致婴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体;单一RSV感染患儿年龄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不加重RSV肺炎病情及不增加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