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中毒原因、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物质名称、毒物侵入途径、急诊诊断、去向及转归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中毒患者1 954例,男女比为1∶1.23,女性多于男性。中毒的年龄主要集中于20~29岁年龄组(占37.21%),此年龄组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女63.41%、男36.59%),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占26.31%)。就诊时间分布特点呈无规律性波动,12月、1月、2月高发,占全年的39.92%。中毒患者的职业排在前4位的是个体开业、农民工、家务及待业人员、儿童和学生。50.92%的中毒发生在家里。就诊时间>1 h者占66.25%,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31.2%。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77.89%)。首位的中毒种类是其他化学品中毒(不包括药物和农药),占中毒总数的52.58%,居中毒类型第2位的为药物中毒,占14.28%。前6位的中毒病谱依次是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苯二氮卓艹类镇静催眠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鼠剂中毒。97.68%的患者治愈出院,1.02%死亡。结论本研究为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有关综合性医院急诊中毒特点的基本资料,为急性中毒防治提供最新的科学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综合性基层医院急性中毒患者的发病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中毒时间、中毒原因、毒物种类、中毒途径、急诊诊断、急诊处治情况、转归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急性中毒患者共534例,占急诊患者总数4.12%,男女比为1:1.02,主要集中于30~39年龄组(占24.7%),毒物种类以农药为主(34.6%),其他依次为药物、酒精、一氧化碳、食物、其他化学物质等:中毒时间呈无规律性波动,以1~2月、8月、12月相对较多,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占80.6%),中毒患者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36.1%),其他依次为城镇居民、个体从业者、无业人员、学生等,94.6%患者治愈出院,3.4%死亡。结论:青年人与农民是县级市急性中毒的高危人群,毒物种类以农药、药物、酒精、一氧化碳、食物和其他化学物质为主,中毒途径主要为消化道摄入,中毒季节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和分析梅州地区急性中毒原因与流行病学特点,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2014年本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中毒原因、患者来源、毒物种类、中毒物质名称、毒物侵入途径、急诊诊断、去向及转归等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4年本院急诊科室收治559例急性中毒患者,男230例,女329例,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年龄(38.7±5.9)岁,主要集中于21~40岁。中毒患者直接来本院就诊448例(80.1%),由外院转诊111例(19.9%),农村患者多于城镇患者。急性中毒患者职业以农民、民工和待业人员居多。中毒时间集中于1~2月、5~6月和11~12月。中毒途径中口服中毒比较常见,占67.5%。自杀是中毒的主要原因,因家庭纠纷、恋爱婚姻等问题自杀的患者较集中。主要毒物为有机磷农药、一氧化碳和酒精。有机磷农药与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女性病例数明显多于男性。酒精中毒患者,男性病例数显著多于女性。559例急诊中毒患者,痊愈出院462例(82.6%),病情好转出院78例(14.0%),死亡19例(3.4%)。结论:根据本地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应对策略,从而降低中毒发生率及致残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315例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总结急性中毒的救治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时间、中毒原因、毒物种类、毒物侵入途径、急诊诊断、急诊处理情况、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中毒患者共315例,占急诊患者总数的2.33%o,男女比为1:0.84,年龄主要集中于20~29岁年龄组(占35.9%);毒物种类以酒精为主(占38.4%),其他依次为药物、食物、其他化学物质、农药中毒等;中毒时间呈无规律性波动;毒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是经消化道摄入(占85.1%);中毒原因有自杀意念者占39.0%,其余为误食、误吸等:98.1%患者治愈出院,1.9%死亡。结论迅速明确诊断是中毒抢救的基础,维持呼吸和循环的稳定、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和促进体内毒物的排泄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是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院急性中毒群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急性中毒的防治提供参与。方法设计急性中毒流行病学调查表格,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中毒后就诊时间、就诊方式、毒物类型、接触毒物途径及场所、中毒原因、处置和去向等主要内容。所有急性中毒患者的资料由急诊医师详细填写。结果本地区急性中毒的发病最高的年龄段为20-29岁,女性245名,占55.1%,中毒常见的职业分布依次为:农民、城镇居民、外来务工者、学生等。农药中毒主要发生于7~9月,食物中毒主要发生于6~8月,而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于12月到次年2月,药物中毒及其他化学品毒物中毒在各时间段发病率无明显差别。患者接触毒物后就诊时间为15min到6天不等。主动来院者占25%,被他人强制送医院者占75%。镇静安眠药中毒位居所有中毒原因之首,其他依次为一氧化碳、农药中毒、酒精中毒和食物中毒。接触毒物途径最常见为经口消化道75%,有意中毒者比例高达70%,84%病人经急诊处置后回家,约16%的中毒者需留院观察和进一步治疗,2天至10天出院;住院治疗者中死亡15人,急性中毒死亡率为3.4%。结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我院急性中毒就诊患者群体以农药中毒的比例偏高,并且此类中毒死亡率高。因此研究清除胃肠道毒物方法,提高急性中毒的救治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辽宁两所医院963例急性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963例的流行病学资料,所有来诊患者均填写急性中毒表格,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发生时间、地点、患者来源、意图、中毒类型、中毒物质名称、剂量、毒物种类、侵入途径、急诊处理方式、诊断及转归等。结果表明,急性中毒患者以20~39岁多见,女性发病率高。常见毒物为镇静催眠类药物、一氧化碳、农药等。自杀是常见的中毒原因,口服为主要中毒途径。农民、待业人员、家务劳动者和学生是主要的中毒职业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非农药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2年1月-2006年12月≥60岁的急性非农药中毒病例89例和同期<60岁急性中毒病例761例;项目包括:中毒原因、毒物种类、接触途径、接触毒物时间、就诊时间、就诊时状态、转归等。结果 89例老年急性中毒男、女性别比为1:1.07,涉及的毒物主要是镇静催眠药中毒(38.2%)、一氧化碳中毒(36%)、心血管类药中毒(12.4%)、酒精中毒(9.0%)及其他类药物中毒(4.5%),住院率为44.9%,死亡率为2.2%。结论 老年人急性非农药中毒最主要致毒物质为药物和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8.
粟顺概 《广西医学》2011,33(8):1075-1076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58例小儿急性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急性中毒以药物中毒为主,占41.4%(24/58),鼠药占20.7%(12/58),农药占13.8%(8/58),植物中毒占10.3%(6/58)。中毒途径主要为经消化道误服,占89.6%(52/58)。1~6岁为高发年龄。中毒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结论 加强对小儿的监护和毒物的管理是预防小儿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急性中毒注册登记表收集的信息资料,研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急性中毒患者诊疗结果、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提高本地区急性中毒诊治水平、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急性中毒注册登记表.对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中毒患者进行登记,收集并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职业、中毒原因、毒物种类、毒物接触途径、毒(药)物鉴定与否、处理措施、预后等信息。结果:3772例急性中毒病例以治疗药物急性中毒为第一中毒类别;21-45岁为第一位高发年龄组(61.00%);学生为第一位职业类别(21.97%);女性多于男性;中毒途径以消化道摄入为第一位(87.38%);毒物鉴定率仅7.34%。结论:急性中毒的预防及其心理教育与咨询重点应在21~45岁的女性以及学生、商界人士群体:政府需加大对镇静催眠类药物及其处方的监管力度;本地区对中毒毒物的鉴定有待加强与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甘肃张掖市老年人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间所有到张掖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年龄≥60岁急性中毒的579例患者和抽取同期873例年龄<60岁急性中毒患者进行了调查,项目包括:中毒原因、毒物种类、接触毒物时间、接触途.径、就诊时状态、治疗经过及转归等。结果老年患者中发生急性中毒的男女比例为1:1 73,农业人口急性中毒是非农业人口的3.45倍;农业、非农业人口老年患者就诊时间分别为19.9±1.7、7.6±1.2 h,经口摄入毒物者非农业、农业人口分别占69.7%和51.1%。镇静催眠类药物是非农业人口老年患者中毒的主要毒物,占40.5%,农业人口老年患者中毒以农药和灭鼠药为主,占49.2%。结论甘肃张掖市急性中毒的老年患者中农业人口急性中毒的发病率高于非农业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急性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079例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所调查患者当中男618例(57.2%),女461例(42.8%);中毒高发年龄段为21—30岁(26.21%),男女比值为:1.34:1(P〈0.05);职业因素分布中工人比例最高(31.0%);最常见的中毒类型是酒精中毒(48.9%),再次是治疗药物中毒(17.2%),第三是有毒气体中毒(9.5%),最后是农药中毒(6.6%);一年中发病高峰月份是三月,六月,十二月。结论工人、农民、无业人员和学生是主要的中毒职业分布,社会各部门应加强对公众中毒防范的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减少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0):39-40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的诊治经验,为临床急救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入选的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120急救中心均行院前急救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非院前急救。由家属将患者送至医院的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设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5.0%,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到达医院后需要住院治疗率5.0%,死亡率1.7%,出现迟发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通过实施院前急救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向远湘  李勇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22-123,125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肾损害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患者临床表现特点、综合性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结果共收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56例,其致肾损害105例,发病率23%,临床表现以蛋白尿(100%)、镜下血尿(93%)为突出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39%),中毒程度较重的患者可出现1个或多个重要脏器并发症。105例患者治愈97例,治愈率达92.4%,死亡8例,病死率7.6%,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肾损害的预后不仅仅是由肾功能损害程度决定的,它合并其他重要脏器衰竭或严重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所以,治疗上除尽早、足量使用抗胆碱能药和胆碱脂酶复能剂外,积极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肾损害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中毒患者22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探讨中毒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95例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295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4:1.0,占同期急诊患者5.6%,平均年龄42.5岁,35-60岁占53.20%,中毒种类为蛇毒(55.0%)、酒精中毒(12.2%)、农药中毒(10.5%)等;最常见的中毒途径是经皮肤接触(含蛇伤)占62.8%;前3位职业为农民(66.5%)、学生(11.7%)、工人(9.5%)。中毒发生率以7-9月份最高。中毒原因以蛇毒(55.0%)为第1位,其次为自杀(19.0%);治愈率为94.6%,死亡率为0.9%。结论了解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采取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可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建立急性中毒监测体系,提高中毒诊断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7189例急性中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院前急救的急性中毒病例,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方法对急性中毒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毒人数7189人次,占院前急救总量的7.86%,在所有中毒病例中,男性4809例,占66.89%,女性2380例,占33.11%,男性中毒病例明显高于女性。中毒物质中酒精中毒最多,共5056例占70.33%,其次是药物中毒,1219例占1696%,第三位是一氧化碳中毒,392例占5.45%,第四位为农药中毒,200例占2.8%。结论急性中毒是院前急救中常见危急重症,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极大,不客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症抢救死亡病例的病因及死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0年3月资料完整的76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急诊76例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有心脑血管病30例,占39.47%;严重创伤22例,占28.95%;急性中毒20例,占26.32%;多器官衰竭2例,占2.63%;其他2例,占2.63%。老年组比中青年组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心脑血管病死亡居首位,占第3位的急性中毒的病例正逐年增多,应普及复苏急救技术,加强心肺复苏的正规培训,以增加急症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统计分析急诊内科抢救病例,为本地区急诊急救工作的合理安排和科学管理以及医务防治重点等方面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998~2001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2634例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的病种分布及急性中毒患者的病因及年龄、性别分布。结果:1998年急救人数870例,占33.0%,高于其它年份;急救好发年龄为61~70岁,占22.9%;春、冬季发病较多,分别占26.0%、31.5%,高于夏、秋季(20.1%、22.4%);1998~2001年急救患者的病种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较为常见,急性中毒患者469例,其中服用安眠药占40.9%,8~40岁的青年发病较多,其中女性占55.4%。结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急救患者的病种分布不同,老年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作为医疗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8.
王喜凤 《中外医疗》2016,(5):138-139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救措施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患者采取急救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因呼吸衰竭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例,其余34例均在急救诊治后治愈,治愈率达到85.0%,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时间为4~11 h,平均通气时间(8.5±2.1)h,患者在入院前血氧饱为(52.8±4.5)%,经过7 d的治疗,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95.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前胆碱脂酶为(3854.8±152.4)U/L,经过7 d的治疗,患者的胆碱脂酶为(6978.2±245.2)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缺氧,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对患者进行洗胃、清除口鼻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注射阿托品及氯解磷定等辅助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急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韩宏 《西部医学》2009,21(8):1368-1369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12例口服P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2例存活,10例死亡,病死率为80.33%。结论急性PQ中毒病人的生存机会主要取决于服药量与就诊时间,及早洗胃、有效导泻、适时血液灌流、早期应用抗氧化损伤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给予器官功能支持、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