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包疾病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1例心包疾病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少量心包积液主要聚集在前、左象限、中、大量积液则主要向左或左后象限扩展。根据积液厚度及分布象限可作积液量的评估。缩窄性心包炎CT均显壁层心包增厚,以心包腹侧面增厚为主,部分病人伴有心包钙化,房室扩大及腔静脉扩张,心包肿瘤侵犯或转移表现为主包不规划增厚或呈结节状改变。  相似文献   

2.
2002年12月至2005年9月,作者采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65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包继发性肿瘤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心包继发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对心包继发肿瘤早期诊断的准确性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总结自 1997年 11月~ 2 0 0 3年 12月间心包继发肿瘤 5 7例 ,平均年龄 (5 9± 9 3)岁 ,根据其首发症状、心电图变化、超声心动图、胸部CT在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原发肿瘤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脏转移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体征隐匿 ,容易漏诊 ,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 ,超声心动图或胸部CT对诊断心包积液或转移瘤早期诊断敏感性或特异性高。心包转移瘤以肺癌最多见。结论 随着先进医疗仪器的普及和医疗技术的提高 ,心包转移瘤早期诊断与治疗已成为可能 ,局部及全身抗癌治疗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心包开窗和经皮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庄  苗齐  朱文玲  方全 《北京医学》2007,29(5):261-264
目的 比较经皮心包穿刺和剑下心包开窗治疗有症状心包积液的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分别接受经皮心包穿刺和剑下心包开窗手术治疗的心包积液患者的结果.结果 160例患者因症状性心包积液接受治疗,其中106例为剑下心包开窗.54例为经皮心包穿刺.经皮心包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与心包开窗组的5%相近(P=0.64).心包开窗组中10例(11%)心包积液复发,6例(6%)出现心包缩窄;而经皮穿刺组有12例(25%)复发,10例(21%)发生缩窄(P=0.01).单纯心包积液细胞学对恶性疾病的确诊率为19%,低于心包积液联合心包活检的确诊率(45%),有显著性差异(P=0.02).结论 经皮心包穿刺和心包开窗同样有效而安全.心包开窗治疗后的复发率和心包缩窄发生率较低,而且能够通过心包活检提高恶性疾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5.
心包穿刺术是心包疾病的重要诊断和治疗方法,是快速抢救心包堵塞的唯一手段。对于大量反复性 (恶性 )心包积液患者既往只能采取多次心包穿刺抽液,由此而产生较多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而我们自 1997年 3月开始先后为 5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 6次应用心导管行心包腔留置导管引流术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对象肺癌 1例,心包间发瘤 2例,恶性淋巴瘤 1例,化脓性心包炎 1例,男 4例,女 1例,年龄 19~ 57岁,其中 1例病人置管两次。 1. 2方法患者取坐位稍后仰或半卧位超声定位,均取剑突左旁为穿刺点,在心电监护下, (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技术在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压塞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3月-2008年7月收治的136例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压塞患者诊疗情况,所有患者均行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心包压塞症状立即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再次出现心包压塞表现者7例:结核性心包炎4例,肿瘤性心包炎3例。结论:应用心包切开错位缝合引流技术治疗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压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我们借鉴锁骨下静脉穿刺射管术经验,将硅胶管射入心包腔,从硅胶管中徐缓抽液,必要时可留管24~72小时以备再次抽液或投药。经临床应用证实,该方法安全、方便、易于掌握和推广,目前国内尚未见报导,具体如下。一、心包射管的方法: (一)物品准备:胸腔穿刺包一只,18号深静脉穿刺针一根(长7cm,直径1.6mm),硅胶管一根(长20~30cm,内径0.9mm,外径1.2mm),宽胶布一卷,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适量,9号平头针2只,10ml塑料注射器三副。第一副注射器接穿刺针,抽吸5ml生理盐水;第二副注射器先退出针芯,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1.1 对象 30例心包积液患者,均为1993~1999年我科住院者。男10例,女20例,年龄5~12岁,平均10岁。结核性16例,结缔组织病6例,特发性4例,慢性渗出缩窄性心包炎4例。中等以上积液22例。1.2 方法 术前在主管医师带领下,再行B超检查。以心尖心腔图、剑突旁心腔图长轴观测积液的量。观察时注意以下几点:①选定患者体位,从平卧位、半卧位到坐位,以半卧位最佳。②注意B超探头方向,积液在心尖及左室后壁的深度(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最好选取探头垂直于胸壁的位置为穿刺点,做好标记。回病房行心电监护,准备抢救药品,取B超选定的体…  相似文献   

9.
剑突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突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章萍,王岳送,孙葆青,王社临(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43000)我们自1993年2月开始对大量心包积液患者采用剑突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到1994年12月止共做10例次。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0.
11.
黄志军 《中华医护杂志》2007,4(8):697-697,69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放置硅胶管心包持续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5例心包积液患者经皮穿刺放置硅胶管进行心包持续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均引流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放置硅胶管心包持续引流安全有效,能达到彻底引流心包积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心包穿刺引流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操作。有资料报道 :严重并发症可高达 2 0 % ,与心包穿刺有关的死亡率为 2 - 4% [1 ] 。自 1 997年以来 ,我们采用改良的Seldinger插管法[1 ] ,在X光下于剑突下穿刺 ,成功后沿导丝送入猪尾导管引流 ,避免了反复穿刺和穿刺误伤心肌 ,操作安全、快速、简便。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本组为 1 997年以来住院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的 9例中至大量心包积液患者 ,共穿刺置管 1 1例次 ,包括肿瘤性心包积液 4例 ,结核 3例 ,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 1例 ,尿毒症性心包积液 1例。1 2 方法 心包穿刺引流前先行二…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心包肿瘤5例,拟对其临床影像学检查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心电监护下心包穿刺抽液2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绍湘 《广西医学》1997,19(5):870-871
心电监护下心包穿刺抽液29例体会河池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黄绍湘心包穿刺是一项危险操作,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可达20%(1)。我院1982~1995年在心电监护下对29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心包穿刺抽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7.
18.
B超引导下穿刺诊治心包积液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心包穿刺诊治心包积液的价值。②方法 对38例心包积液病人行B超检查,并在B超引导下进行46次心包穿刺。③结果 46次心包穿刺术中首次穿刺成功45次,成功率97.8%;1例首次穿刺失败改变穿刺方向后再次穿刺成功。④结论 B超检查对心包积液的诊断、指导穿刺和选择治疗方法等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孟玲  肖仪 《四川医学》2002,23(9):924-924
目的:观察心包留置导管引流大量心包积液的作用和疗效。方法:24例大量心包积液病例用18G静脉穿刺针行心包穿刺置入导管引流26例,经导管对结核性,化脓必,肿瘤性的大量心包积液彻底引流,反复冲洗,注入药物。结果:除1例于6月后出现心包缩穿外,余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大量心包积液心包留置导管引流,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并避免了反复穿刺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包积液穿刺改良放液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心包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68例采用改良放液方法,即首次抽液300ml,以后每次尽量抽尽液体至抽不出为止,每1-2天1次;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穿刺放液疗法,两组的病因学治疗相同,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穿刺的次数和积液消失天数、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穿刺次数及积液消失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为少(P<0.01),两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心包穿刺放液疗法确能缩短病程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