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射性粒子源125I已被广泛用于前列腺和眼睛的植入治疗中。本文采用EGS5蒙特卡罗代码计算了美国医用物理学协会(AAPM)TG-43U1报告中推荐的型号为6711125I近距治疗源(活性区长取0.28cm)的剂量学参数,如剂量率常数、径向剂量函数和各向异性函数。剂量率常数为0.959cGy/h/U,与TG-43U1推荐值和Dolan等已发表的值相差在2.0%以内 径向剂量函数数值与二者均符合较好 随着角度和距离的增加,各向异性函数值数值与二者的复合程度趋佳。并给出了实用性较强的径向剂量函数的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计算6711型125I种子源的剂量特性.方法 使用EGSnrc蒙特卡罗模拟程序对种子源的各向异性函数、径向剂量函数和剂量率常数进行计算,并给出了不同介质中的空间剂量率分布,将计算结果与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TG43-U1号报告中的推荐值和其他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 各向异性函数与其他最新发表的数据符合较好;径向剂量函数与TG43-U1推荐值符合较好;剂量率常数为0.951 cGy·h-1·U-1,与TG43-U1推荐值在1.45%内吻合.结论 6711型125I种子源剂量场具有低剂量率,高梯度的特点;各向异性函数在近距离小角度处存在小突起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和光致发光剂量计(OSLD)测量125 I粒籽源植入过程中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和手部皮肤剂量,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从同批次中,选取TLD退火,包装,贴在仿真人模体腹部平坦处,125 I粒籽源放在与模体相同高度,距离15 cm处,分别照射不同剂量:1.0、1.5、3.0、5.0、10.0、12.0、20.0、25.0、30.0、50.0、60.0μGy,照射后的TLD经热释光测量仪测量,建立标准空气比释动能刻度曲线;选择2家医院4个部位:肺部14例、腹部10例、盆腔5例和颈部6例进行125 I粒籽源植入治疗,将刻度完的TLD分别贴在职业人员眼部的左、中、右位置,手部左、右位置,进行测量,得到相应部位的空气比释动能值,最后用眼部Hp(3)转换因子和手部Hp(0.07)转换因子分别计算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和手部皮肤剂量当量值。同时建立OSLD测量方法,将退火后的OSLD放在与TLD相同位置直接测量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和手部皮肤剂量当量。结果 125 I粒籽源植入治疗过程中,应用TLD测量得到手术医生和助手的眼晶状体累积剂量当量分别为0.8和1.6 mSv(肺部)、1.3和1.2 mSv(腹部)、0.9和0.6 mSv(盆腔)、均为0.3 mSv(颈部);手部累积剂量当量分别为1.4和2.1 mSv(肺部)、1.2和1.0 mSv(腹部)、0.5和0.9 mSv(盆腔)、均为0.1 mSv(颈部);单次手术植入时,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和手部接受的最大剂量当量分别为1.2和1.0 mSv。应用OSLD测量得到肺部治疗时手术医生和助手的眼晶状体累积剂量当量分别为0.2和0.1 mSv,手部累积剂量当量分别为0.4和0.6 mSv;腹部治疗时手术医生手部累积剂量当量为0.1 mSv;其他部位治疗时不同职业人员的剂量当量值均为0 mSv。结论 TLD不仅能给出累积剂量当量,也能给出单次手术的剂量当量,按照ICRP 118号报告修订后规定的职业人员眼晶状体限值,本实验中以单次治疗时眼晶状体接受的最大剂量当量估算,则每年植入病例数不应超过17例。OSLD只能给出累积剂量,测量低剂量的准确性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4.
125I籽源连续照射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25I籽源低剂量率γ射线持续照射诱导MCF-7人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Bcl-2/Bax的变化情况.方法用9粒表面放射活度为27.75 MBq的6711型125I籽源连续照射MCF-7细胞72 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 mRNA和蛋白表达.常规细胞流式法和Annexin V标记法直接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结果 MCF-7细胞经125I籽源照射后较对照组Bcl-2 mRNA的表达降低,Bax mRNA的表达升高;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比值,结果对照组为1.89±0.09,125I籽源照射组为0.62±0.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细胞流式法检测照射组(n=10)和对照组(n=1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61±7.27)%和(2.81±1.68)%,P<0.05.Annexin V标记法检测两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1.46±8.29)%和(1.94±1.38)%,P<0.05.结论 125I籽源连续照射能够诱导Bcl-2/Bax比值的降低,促进MCF-7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计算6711型125I种子源的剂量特性。 方法 使用EGSnrc蒙特卡罗模拟程序对种子源的各向异性函数、径向剂量函数和剂量率常数进行计算,并给出了不同介质中的空间剂量率分布,将计算结果与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TG43-U1号报告中的推荐值和其他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 结果 各向异性函数与其他最新发表的数据符合较好;径向剂量函数与TG43-U1推荐值符合较好;剂量率常数为0.951 cGy?h-1?U-1,与TG43-U1推荐值在1.45%内吻合。 结论 6711型125I种子源剂量场具有低剂量率,高梯度的特点;各向异性函数在近距离小角度处存在小突起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125I粒子离体照射模型的建立和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放射性^125I粒子离体照射模型,研究模型中离体细胞照射平面的剂量和剂量分布。方法应用14颗粒子环形排布的照射模型,用临床上常用的6711型^125I粒子。实验前随机抽取20%的粒子校正,应用TLD元件对模型进行测量。先用37MBq的^125I粒子照射6d,测量细胞平面受照剂量并计算初始剂量率;然后用同样活度的^125I粒子照射10d后测量,与用公式计算的照射剂量值进行比较。结果TLD标定:测量读数和照射剂量拟合为线性关系。单颗粒子活度测量值与出厂标定值相差〈±5%。照射6d测量细胞平面累积剂量为1.58Gy,计算初始剂量率为0.273Gy/d;照射10d的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分别为2.43和2.57Gy,两者相差5.76%。根据对模型的测量和计算,可推导出在不同的初始剂量率下受照剂量和照射时间的关系。结论建立的放射性125I粒子离体照射模型简便实用,可用于放射生物学实验研究。受照剂量与照射时间关系的建立,为今后开展放射性125I粒子相对生物效应的研究和对肿瘤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清甲治疗后诊断性131I SPECT/CT全身显像中, 患者服131I后对周围的辐射剂量及其变化规律, 为辐射安全评价和职业防护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至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行诊断性131I SPECT/CT全身显像的20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15例, 年龄(45.7±11.7)岁, 范围24.0~65.0岁]。采用X、γ剂量率仪分别测量患者服131I后胸前体表不同时间(2、24、48、72、96 h)、距离胸前体表不同距离(1.0、2.0、3.0 m)的辐射剂量率, 采用热释光探测器分别测量患者服131I后第1~4天的辐射当量剂量。结果患者服131I后2 h, 胸前体表的辐射剂量率最高[186.12(135.52~201.01)μSv/h], 且随着服131I后时间的延长和距胸前体表距离的增加, 辐射剂量率均明显下降;服131I后96 h以上胸前体表的辐射剂量率, 以及任何时间距离胸前体表3.0 m处的辐射剂量率均可达到本底辐射水平。患者服131I后, 第1天对周围的辐射当量剂量为(1.19± 0.28)...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下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周期改变。方法 采用CL187人结肠癌细胞系体外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60Co单次高剂量率照射组、125I低剂量率照射组。单次高剂量率组以2 Gy/min给予细胞1、2、4、6、8和10 Gy的照射,低剂量率组以2.77cGy/h的初始剂量率给予相同剂量照射,照射后24 h根据肿瘤细胞死亡率和14 d克隆形成率评价不同照射方式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同时,用放射性125I粒子以2.77 cGy/h的剂量率,给予细胞2、5和10 Gy的照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量其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低剂量率组照射后细胞死亡率在1 Gy时低于60Co单次高剂量率组,随着剂量的上升,2 Gy后,超过单次高剂量率组,但整体上125I粒子照射后细胞死亡率高于60Co组(P=0.011)。125I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组的克隆增殖率明显低于60Co单次高剂量率组(P=0.0021)。低剂量率照射下,2 Gy时仅能引起G2/M期阻滞和凋亡,5 Gy时达到峰值,10 Gy时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的比率依然很高,但相对于5 Gy有所下降;同时G2/M期阻滞和凋亡变化呈现出相同的趋势。结论 在相同剂量条件下,125I粒子持续照射低剂量率照射比60Co单次高剂量照射对CL187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效应;G2/M期阻滞引起的凋亡是低剂量率照射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抑制以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25I粒子(初始剂量率2.77cGy/h)和^60Coγ射线(吸收剂量率2.215Gy/min)对体外培养的PC3细胞进行0、0.5、1、1.5、2、4、6和8Gy照射,用细胞计数、锥虫蓝染色和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活力和细胞存活率的情况;用单击多靶模型拟合剂量存活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125I粒子照射组的细胞生长比^60Coγ射线组更加明显地受到抑制(P〈0.05)。^125I粒子照射PC3细胞D0值为2.243,Dq为0.87,N为1.618,SF2为0.5。^60Co照射组PC3细胞放射生物学参数D0值为2.824,Dq为1.08,N为1.587,SF2为0.7。^60Co和125I粒子的RBE比值为1.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5I粒子组和^60Co组4Gy照射细胞24h后均出现G2期阻滞。结论^125I粒子照射能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能使PC3细胞阻滞于G2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和放射性免冲洗胶片(Film)测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靶体积(PTV)、危及器官(OAR)剂量和二维剂量分布质量核查方法,为我国IMRT剂量质量应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中国参加国际放射治疗多中心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调强放射治疗聚苯乙烯固体模体,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勾画靶体积处方剂量,剂量限制在400 cGy,勾画危及器官剂量,剂量限制在200 cGy,静态机架,能量6 MV X射线,对IMRT固体模体,实施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照射后的TLD和胶片邮寄至IAEA剂量学实验室测量和估算。选择加速器多,物理师水平较高的江苏、湖北、河南和四川参与验证方法研究,治疗计划的创建、勾画、照射TLD和胶片的程序与国际放射治疗多中心相同。照射后TLD和胶片邮寄至外部核查组(EAG)测量和估算。结果按IAEA要求,靶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TLD测量与TPS计划处方剂量相对偏差为±7.0%。参加国际放射治疗多中心研究结果:靶体积上段和下段,TLD测量与TPS计划处方剂量相对偏差分别为-0.2%和0.8%,符合要求。危及器官上段和下段,TLD测量与TPS计划处方剂量相对偏差分别为-0.6%和-1.0%,符合要求。江苏、湖北、河南和四川参与验证方法研究结果:靶体积上段和下段,危及器官上段和下段,TLD测量与TPS计划处方剂量相对偏差分别在0~10.6%和-0.6%~20.9%范围内。按IAEA要求,二维剂量分布3 mm/3%通过率应≥90%。参加国际放射治疗多中心研究结果为100%,结果优秀。江苏、湖北、河南和四川参加IAEA验证方法研究结果:胶片测量与TPS计划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在45.0%~100.0%范围内。结论TLD用于调强放射治疗靶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质量核查,胶片用于调强放射治疗二维剂量分布通过率质量核查,方法科学适用,可操作性强,便于邮寄,数据准确可靠,适合在我国放射治疗机构大范围开展质量保证核查。  相似文献   

11.
热释光探测器的剂量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热释光探测器(TLD)的剂量学特性。方法 选取一致性为±3%的TLD 2000型热释光探测器350片。采用6 MV X射线和125I粒子分别照射,研究热释光探测器对6 MV X射线和125I粒子响应的重复性以及剂量率效应。采用137Cs(662 keV γ射线)、125I粒子、6 MV X射线分别照射热释光探测器,研究热释光探测器的剂量响应。采用125I粒子、137Cs和X射线(48、65、83、118、250 keV和6 MV)对热释光探测器照射相同剂量,研究热释光探测器的能量响应。结果 热释光探测器对于6 MV X射线和125I粒子响应重复性最大偏差分别为2.7%和4.0%,且均无剂量率效应。对于137Cs和125I粒子,热释光探测器的剂量响应均为线性。对于6 MV X射线,剂量线性响应范围为0.74~10 Gy,超过10 Gy热释光剂量响应呈非线性。能量响应按照137Cs进行归一,对于125I粒子,48、65、83、118、250 keV和6 MV能量X射线,能量响应分别为1.70、1.25、1.08、0.99、0.91、0.96和1.22。结论 TLD 2000型热释光探测器的重复性好,对于137Cs、125I粒子和6 MV X射线的剂量响应呈线性,且无剂量率效应,但存在能量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后影响辐射剂量率降低的相关因素,并预估其住院隔离时间。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并首次行131I治疗的PTC患者16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24例,年龄(37.14± 12.00)岁。将所有患者按治疗剂量分为高剂量组(63例)和低剂量组(104例),于治疗后24、48、72、96 h时测量距离患者1 m处的辐射剂量率,将治疗后患者体内滞留131I活度为400 MBq时的时间点定为出院时间。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辐射剂量率降低的相关因素。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PTC患者首次行131I治疗后的辐射剂量率随时间推移迅速下降,高剂量组治疗后的24、48 h辐射剂量率[(70.62±34.45)、15.64 μSv/h]明显高于低剂量组[(11.27±5.13)、2.03 μSv/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81、-7.952,均P <0.01)。81.0%(51/63)和90.5%(57/63)的高剂量组患者分别可在治疗48 h和72 h后出院,99%(103/104)的低剂量组患者可在治疗24 h后出院。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31I剂量和2 h摄碘率对高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9.23,复相关系数R2=0.212,P<0.01),高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与2 h摄碘率和131I剂量呈正相关;性别、24 h摄碘率和残甲法3对高剂量组48 h辐射剂量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34.45,复相关系数R2=0.622,P<0.01),48 h辐射剂量率与24 h摄碘率和残留甲状腺体积呈正相关,与性别呈负相关;131I剂量和24 h饮水量对低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12.76,复相关系数R2=0.186 ,P<0.01),低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与131I剂量呈正相关,与24 h饮水量呈负相关。结论 PTC术后患者首次131I治疗24 h后,影响其辐射剂量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服用131I的剂量,而48 h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4 h甲状腺摄碘率、残留甲状腺体积和性别。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 d和2 d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剂量率分别为0.51cGy/分的~(252)Cf中子(照射剂量为0、12.5、50、200、350、390、430、470、510和550cGy)和1cGy/分的~(60)Coγ线(照射剂量为400、520、640、760、880、1000、1170、1560、1950和2340cGy),在室温24±1℃、湿度55±10%、控制昼夜时间各12小时、无菌饲养室内自由摄取食物和水的条件下照射6周龄B_6C_3F_1雌鼠,作者观察了30天,用以探讨小鼠LD_(50)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用~(131)I治疗Graves’病后患者当量剂量值的计算,评价该患者对周围人群可能产生的辐射危害。方法对~(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进行实际测量和随访,完成每日的实际测量及接触周围人群情况,获取甲状腺摄~(131)I百分数、~(131)I投入的总剂量、周围人群与患者限制情况、实际测量当量剂量率及周围人群确切接触时间等参数,将实际测量累积法测得的当量剂量值与公式法计算结果比较。结果经~(131)I治疗后,所有Graves’病患者对周围人群的当量剂量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实际测量累积法较单一公式法高(t=3.953,P<0.001);周围成人与患者接触时间≤6 d时,实际测量累积法较高(t=3.894,P<0.001);而对与患者接触时间>6 d 的周围成人和限制条件下的周围儿童,实际测量累积法与公式法无明显差异(t_1=0.910,t_2=1.705,P>0.05)。结论~(131)I治疗Graves’病患者对周围人群是安全的,实际测量累积法计算的当量剂量值更实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在不同距离及有无辐射防护措施下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方法125I粒子植入后立即使用多功能射线检测仪测量50例125I粒子植入患者距粒子植入部位体表不同垂直距离(5 cm、10 cm、1 m、2 m和3 m)及有无防护措施条件下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评估医务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距离粒子植入部位体表垂直距离为5 cm、10 cm、1 m、2 m和3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别为(1091.75±10.53)、(1055.50±31.68)、(123.45±20.83)、(20.95±6.10)和(7.78±3.24)μSv/h。0.5 mm铅当量铅衣屏蔽后5 cm、10 cm、1 m、2 m和3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别为(1.36±2.03)、(0.97±1.48)、(0.46±0.63)、(0.29±0.34)和(0.14±0.12)μSv/h。屏蔽前后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3.718、71.202、217.411、184.169、108.222,均P < 0.05)。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采取适当的距离防护及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可以大大降低125I粒子带来的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次、分次和125Ⅰ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结直肠癌CL187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高剂量率单次照射组(400 cGy/min,单次组)、分次照射组(2 Gy/次/d,400 cGy/min,分次组)和125Ⅰ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组(2.77 cGy/h,125Ⅰ组).3组细胞照射0、2、4和8 Gy后,24和48 h进行细胞计数和锥虫蓝染色,比较细胞总数和细胞存活率的差异.利用克隆形成实验比较3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差异.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PHLPP2、PTEN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单次组和分次组相比,125Ⅰ组细胞总数减少(t=34.28和29.48,P<0.05)、存活细胞比例减少(t=-12.38和-14.61,P<0.05),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下降,相对生物学效应是1.41.照射后48 h细胞凋亡检测发现125Ⅰ组细胞凋亡比例增加(t=-15.08和-11.99,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125Ⅰ组Bax表达量升高,PHLPP2和PTEN的表达量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次、分次和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后细胞PHLPP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但剂量率的高低并不影响其表达水平.不同方式照射后,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水平上升,125Ⅰ组升高更加明显,125Ⅰ持续低剂量粒子照射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水平实现对结直肠癌CL187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CLDR)内照射和60Co γ射线高剂量率(HDR)外照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H1299的细胞生物学效应。方法 H1299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时分别行125I粒子CLDR照射和60Coγ射线HDR照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照射剂量增大,125I粒子CLDR照射比60Coγ射线HDR照射抑制H1299细胞增殖效应更明显。照射剂量为4 Gy时125I粒子组H1299细胞G2/M期百分比、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77±0.31%、13.79±0.50%;同样照射剂量下,60Co照射组H1299细胞G2/M期百分比仅为18.85±0.99%,细胞凋亡率仅为8.79±0.22%(P<0.05)。125I粒子CLDR照射明显上调Bax蛋白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125I粒子CLDR内照射比60Coγ射线HDR外照射抑制H1299细胞增殖效应更明显。 Bcl-2/Bax蛋白比失衡在125I粒子CLDR照射抗肿瘤效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计算6711型125I种子源的剂量特性。 方法 使用EGSnrc蒙特卡罗模拟程序对种子源的各向异性函数、径向剂量函数和剂量率常数进行计算,并给出了不同介质中的空间剂量率分布,将计算结果与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TG43-U1号报告中的推荐值和其他已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 结果 各向异性函数与其他最新发表的数据符合较好;径向剂量函数与TG43-U1推荐值符合较好;剂量率常数为0.951 cGy·h-1·U-1,与TG43-U1推荐值在1.45%内吻合。 结论 6711型125I种子源剂量场具有低剂量率,高梯度的特点;各向异性函数在近距离小角度处存在小突起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不同剂量率X射线辐照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经相同剂量不同剂量率X射线照射的BalB/C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及胸腺和脾脏指数。方法 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I),低剂量率照射组(20cGy/min)和高剂量率照射组(300cGy/min),每组6只。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剂量率分别为2.0cGy/min和300cGy/min的1GyX射线对小鼠进行全身照射,24h后取血及器官,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周期变化,用称量的方法得到胸腺和脾脏指数。结果 高剂量率辐射时,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损伤较低剂量时大,而且对雄性鼠的影响大于雌性;同时,胸腺和脾脏指数变化也随着剂量率的增大而减小。结论 低剂量率的照射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胸腺和脾脏的影响较高剂量率辐射小;雌性鼠的辐射耐受能力较雄性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后不同时间、不同区域γ射线辐射剂量率,评价医护人员从事~(131)I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方法 2015年1-5月解放军210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20批次共160例DTC患者,患者接受3.7~7.4GBq~(131)I治疗后2、4、6 h,监测控制区、监督区、非限制区走廊环境γ射线辐射剂量率,监测患者出院后48 h病房内不同区域γ射线辐射剂量率,将肿瘤科病区作为对照。结果患者接受~(131)I治疗后2、4、6 h控制区、监督区、非限制区走廊环境γ射线辐射剂量率为0.08~0.10μSv/h,患者出院后48 h病房洗手池、便池γ射线辐射剂量率分别为1.1、3.2μSv/h,病房其余部位为0.09~0.12μSv/h;肿瘤科病区为0.09μSv/h。结论患者接受~(131)I治疗后不同时间、不同区域走廊环境γ射线辐射剂量率处于本底水平,患者出院后48 h,病房除洗手池、便池γ射线辐射剂量率较高外,其余部位处于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