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头针联合体针对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按会诊顺序随机将120例中风偏瘫病人分为3组,头针配合醒脑开窍组(A组)33例,头针配合传统针刺组(B组)60例,传统针刺组(C组)27例,根据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基本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0.9%,B组分别为7例、28例、21例及93.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C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6.7% 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P〈0.001)。结论:头针配合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疗效与头针配合传统针刺法相似,优于单纯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恒  李萌 《上海针灸杂志》2009,28(7):383-385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会诊顺序将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头针配合体针组(A组)66例和传统针刺组(B组)54例,根据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基本痊愈6例,显效4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0.9%,B组显效14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66.7%。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急性期、恢复期的疗效优于单纯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3.
头针体针舌下针治疗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头针、体针及舌下针治疗脑出血偏瘫病人56例,就该病致残率高的现状,提出针刺治疗对改善脑出血偏瘫失语有临床意义。疗效标准从神志、语言、偏瘫肌力及生活能力四方面评定,结果治愈率35.71%,总有效率87.50%,通过疗效对比分析认为:(1)病程越短,疗效越高。病程长短与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针刺应早期进行。(2)针刺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5),故针刺优于单纯药物。(3)针刺对各年龄组及各辨证分类组均有疗效,(P>0.05),故治疗应辨证取穴。本组发病年龄集中于50岁以上(50例,占89.29%),且伴高血压病居多(43例,占76.79%),因此,50岁以上高血压病者应注意血压变化,对防止出血性中风有意义。(4)针刺疗效的优劣与病灶部位、出血量及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头体针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急性期脑梗塞(CI)的临床疗效,探索头体针在急性期脑梗塞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7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西药联合头体针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差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可明显提高急性期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头体针联合西药比单用西药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头针体针并用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头针体针并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头针组50例,体针组50例,头体针组50例,分别给予头针、体针、头体针并用方法治疗20日,观察三组疗效。结果 三种疗法均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肌力。头针组、体针组、头体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82%、94%,其中头体针组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头体针结合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头针配合体针与单纯体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临床确诊为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和体针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头针配合体针和单纯体针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积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头体针组治疗后积分显著低于体针组(P<0.01)。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睡眠,头针配合体针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头针体针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治疗前及治疗2周、4后积分进行比较。结果:针刺治疗2周、4周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病程在1个月以内患者疗效明显优于1个月以上者(P〈0.05)。结论:头针体针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4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针药组采用针刺醒脑开窍法结合头针,药物选用依达拉奉和血塞通:药物组与针药组所选药物相同。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等指标进行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65.0%,针药组愈显率、总有效率优于药物组(P〈0.01)。针药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值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针药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头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蕾 《吉林中医药》2009,29(8):697-698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头体针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体针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能有效促进排尿,恢复膀胱的排尿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体针并用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200例、体针组100例,分别采用头体针及体针治疗,1次/d,连续治疗30次。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麻痹指数、麻痹程度。结果:头体针组患者的麻痹指数、麻痹程度明显改善,优于体针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刺穴位(体针)的基础上配合头针治疗面神经麻痹比单纯体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头体针结合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伯清  周平  祝玉朴 《中国针灸》2005,25(4):240-242
目的:寻找针灸治疗脑卒中的最佳方案.方法:将183例脑卒中患者分头体针组(62例)、头针组(60例)、体针组(61例)进行治疗,疗程满2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头体针组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15例,无效2例;头针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24例,无效7例;体针组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19例,无效3例.头体针组与体针组之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较单纯的头针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针与头针对急性脑梗死(CI)效应机制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药物(A组)和针刺颅骨缝区(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等)加药物(B组)、针刺标准化头针方案穴区(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加药物(C组)治疗急性CI患者各20例,对照观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治疗前后A组血清VEGF含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C组血清VEGF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1,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治疗后VEGF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颅针加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血清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与标准头针加药物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3.
针刺并高压氧改善脑梗死平衡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高压氧的综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加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以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为标准观察治疗前后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平衡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为显著(P<0·01),并且运动功能提高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整体同步康复脑梗死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患者平衡障碍,尤其对伴有视、听等感觉障碍的脑梗死早期患者疗效独特。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脑梗塞失语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沐榕 《中国针灸》2003,23(1):9-17
目的:观察西医治疗脑梗塞失语症加用针刺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分为针刺组49例,对照组45例。针刺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头针、舌三针和体针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有效率为62.22%。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西医加针刺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瘫高危儿对其发育商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高危儿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运动疗法对高危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未接受任何治疗,采用儿心量表观察发育商变化。结果:治疗组五能区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发育商分级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治疗组中脑瘫的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早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瘫高危儿智力及运动发育,减少伤残,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体针与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谭吉林  李国辉 《中国针灸》2004,24(6):371-373
目的:观察体针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5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体针组和头针组,治疗28天.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和FIM评分增高有显著意义;体针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FIM分值改变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针分期针刺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实际完成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头针用于分娩镇痛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薄其秀  张金学 《中国针灸》2006,26(9):659-661
目的观察头针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7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头针组(针刺头部生殖区)和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根据WHO疼痛4组分级标准评定镇痛前后疼痛级别,对两组产妇活跃期及第2产程、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 头针组产妇疼痛1~2级33例,对照组为2例,两组相比,产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头针组活跃期为(130.70±74.16)分钟,第2产程为(40.70±21.65)分钟,对照组活跃期为(166.15±62.65)分钟,第2产程为(53.30±26.93)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产后出血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头针镇痛在阴道分娩中有较好疗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自制的脉冲磁针治疗仪作用于头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并探讨其治疗疾病的机理.方法:设立脉冲磁针组30例,同时设立常规针刺组、静磁针组各30例作为对照,测定3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脉冲磁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愈显率分别为80.0%和70.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静磁针组愈显率为36.6%,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头穴脉冲磁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等同于常规针刺头穴的治疗,优于静磁针的头穴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朱蕴红 《河北中医》2012,34(8):1191-1193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3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2例予早期平阴补阳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81例单纯予平阴补阳针刺法,2组均连续治疗4周。评定2组治疗前后欧洲卒中临床神经缺损(ESS)、简式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BI)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ESS、FMA及B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早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最大限度地促进急性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