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病员××,女,20岁。外伤性左拇指Ⅳ°缺损5月,于1988年9月入院。次月,在持硬麻醉下行游离右足第二趾再造左拇指术。术中按常规游离第一跖骨背动脉后,见其管径个于1mm,继再游离第二跖骨背动脉,形成两套动脉供血。第二跖骨背动脉发自足背动脉的弓状动脉,位置浅,解剖容易,费时约一小时。其它步骤按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常规进行。术中和术后经  相似文献   

2.
自1979年5月至今共做11个游离足趾移植,其中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4例;第二、三足趾游离移植再造2个手指2例;第二足趾和第二、三足趾移植再造手指1例。现将术中、术后遇见的问题作一介绍。 1.游离足趾:游离足趾移植手术,关键之一在于游离足趾。由于第一蹠骨背动变异较多,有时术中进退两难。曾遇见下列几个问题: (1)在分离第一蹠骨背动脉时,因动脉  相似文献   

3.
拇趾腓侧皮瓣嵌入第二足趾跖侧再造拇、手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用拇趾腓侧皮瓣修饰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新方法。方法 对13例手指缺如病人利用第一趾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与趾底固有动脉之间存在的相互吻合,在切取第二足趾的同时携带拇趾腓皮瓣,并将其嵌入第二足趾跖侧,消除第二足趾中段狭细的形态。结果 13例14个再造的拇、手指及携带的皮瓣全部成活,再造拇手、指外形非常满意,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该方法是游离足趾移植再造形态更佳的手指的良好方法,且对拇趾供区的外形及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79年5月-1986年3月先后应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101例118个,成活98例115个,失败3个,成活率为97.5%。单纯再造拇指78例,失败1例;再造拇手指15例23指,失败2例2指;同时再造拇手指8例17指全部成功;第二足趾伴足背皮瓣移植10例全部成功。术中遇第一蹠骨背动脉属GilbertⅠ型34例36趾,Ⅱ型47例61趾,Ⅲ型17例18趾,足背动脉缺如4例。(一)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趾移植时往  相似文献   

5.
1979年以来,我们进行了10例足趾游离移植指再造术,2例因术中见第一趾背动脉太细而弃去手术,其他8例全部成活,其中2例为第二、第三足趾游离移植术。本文重点总结手术成功的关键。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男7名女3名,除一位53岁外绝大部分是青年。由于早年经验不足,2例2~5指缺损,单纯移植了第二足趾,来作第二、三足趾的双足趾移植;2例因第一跖背动脉太细,外径只有0.2~0.3mm,没有进一步探测第二套供血系统,而放弃手术。近年米,我们学习了外院的经验,并作解剖观察,成功地作了2例二、三足趾移植的双指再造术。由于术前准备好,术中仔细操作,术后经过显微外科的一般处理,均收到良好效果(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6.
褚晓朝  黄耀添 《医学争鸣》1993,14(5):346-349
作报告拇指完全缺损同时合并第一掌骨及虎口缺损10例的治疗效果和体会。10例全部成活,手功能与外观恢复良好。作认为,采用同时切取第二足趾,第二跖骨,第一趾蹼及足背皮瓣,一次完成拇指,第一掌骨和虎口重建的手术方法,疗程短,患负担小,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分次手术方法。将足背动脉与桡动脉近断端吻合,第一跖底动脉与桡动脉远断端或拇主要动脉吻合重建血运,是解决因第一跖背动脉变异所致的重建拇指或皮瓣供血...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8岁,右拇指外伤性缺损8个月于1992年6月11日入院。检查:右拇指于第一指骨近端横断缺损.残端愈合好,足部供区条件佳.于6月15日行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手术分两组,供区组沿足背设计线切开皮肤后从近到远分离大隐静脉和足背动脉至第二足趾背动脉,结扎足底探支。于足底游离趾底神经,游离相应长度屈伸肌腱.  相似文献   

8.
对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多趾移植及关节移植术后的病人,进行了详细的病史复习、体格检查、步态分析及双足负重位X线检查,并采用自身对照分层分析。极少数病人供足有轻度的蹬力减退,一般不引起病人注意。其中多趾移植及关节移植组术后供足问题相对较多,跖骨截骨的第二足趾移植组次之,跖趾关节离断组最少,但均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本组手术对双足步态无明显影响。术后供足内侧纵弓无影响,但有引起拇趾外翻的倾向,跖骨截骨组远期可出现足外侧纵弓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9.
1966—1984年底,我院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200例,成活188例、失败12例,成功率为94%。在开展足趾游离移植术的早期,血管吻合质量欠佳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现在,血管的变异与解剖损伤及其处理不当是导致手术失败的重要因素。现将200例实践中遇到的血管变异及其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动脉变异及其处理 (一)第一蹠骨背动脉走行及其变异 1.分型:①浅表型:占22%。此型第一蹠骨背动脉位于皮下骨间肌的表面。②肌内型:占47%。此型第一蹠骨背动脉在骨间肌浅层行走。③深型:占26%。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了解患者供、受区血管情况,为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提供合适的手术方案,提高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成功率。方法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供区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及趾蹼分支、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及受区桡动脉、头静脉的走行、口径大小情况,是否损伤或变异。结果再造36例拇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既往未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病人,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用于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前检查,有利于优化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供足并发症,提高再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四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二足趾再造手指后供区趾蹼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第二足趾再造手指病例32例,其中切取第二足趾再造手指后供区趾蹼皮肤缺损的患者19例,设计以第四跖背动脉远端趾蹼交通支为蒂的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的患者1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16个月,平均9个月,13例皮瓣全部存活,感觉恢复理想,趾蹼外形较满意,供足行走功能良好。结论第四跖背皮瓣逆行转移很好地解决了第二足趾再造术后供区趾蹼皮肤缺损的修复问题,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供足的功能,减少了植皮后并发症,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郭松  王曦  李大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0):1180-1180
第一跖背皮瓣系是第一跖骨间隙背侧区的皮瓣[1]。我科自2002年至今利用第一跖背皮瓣修复各种手外伤及足部缺损病例23例,收到明显的效果,现总结体会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4岁。手外伤共17例,其中修复拇指缺损一期拇甲瓣再造供区创面的5例,手部皮肤缺损的共10例,虎口缺损的2例;足部局部缺损带蒂转移6例,其中足背外侧皮肤缺损的2例,足内侧缺损的1例,第一趾毁损伤的3例。1·2应用解剖第一跖背皮瓣也称第一趾蹼皮瓣,是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轴心,第一跖背动脉是足背动脉的延续,在第一、二跖骨间隙的浅…  相似文献   

13.
共解剖成人足背动脉100例(左49、右51),材料取自男尸40具,女尸8具,单侧下肢4侧(男2,性别不明2)。每例均详细解剖、作图和记录。结果如下: 足背动脉 典型的足背动脉起自胫前动脉,自踝关节前面的中点起,直行向第一跖骨间隙,分成足底深动脉和第一跖背动脉两终支;沿途发出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外踝前动脉、跗骨窦动脉、跗外侧动脉和弓形动脉。但有少数足背动脉不走向第一跖骨间隙,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趾背缺损4例,趾端缺损6例,趾腹缺损5例。切取面积2 cm×3 cm~4 cm×5 cm。供区行游离植皮。术后予抬高患肢、保暖、抗感染、抗痉挛、抗凝、镇痛等治疗,随访2~12个月。结果:术后15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无明显臃肿,无色素沉着,弹性好,患肢无跛行,穿鞋或行走均不受限制,对患者进行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评分),分值在80分以上。结论:第一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管解剖比较恒定,有良好的血运,是一种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莫家强 《当代医学》2014,(20):79-80
目的通过优化足部CTA技术,提高其对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辅助作用。方法对25例拇手指缺损拟行足趾组织移植再造拇手指术的病例术前应用64排双源螺旋CT进行双侧足部CTA检查,对图像进行MPR、MIP、VR后处理,分析第1跖背动脉走行,观察其解剖位置、分型及在趾蹼处分支情况。结果优化足部CTA技术能良好地显示第1跖背动脉走行,其中12例足部血管显示为A+,8例显示为A-,5例显示为B。结论通过优化足部CTA技术,可准确反映第1跖背动脉分型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对拇手指再造术前评估足部供区血供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带趾底动脉蒂的足趾游离移植拇手指再造术武警宁夏总队医院穆广态,梁定顺,康志学,刘金鹏,俞玮,周驱,李峰应用传统方法吻合足背动脉的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有许多优点。主要是可获得较长的血管蒂,所吻合的血管较粗大。但其缺点也不少,最主要的是解剖变异较大,给...  相似文献   

17.
为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修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乳胶成尸下肢标本,观测内侧楔骨、骰骨背侧骨膜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内侧楔骨血供来自跗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动脉终支以不同出现率,沿第一跖骨内侧至其中段穿入并与跖底动脉相吻合。跗外侧动脉分出骰骨骨膜血管,并分出第2~4跖背动脉,在跖骨颈处分出穿支与跖底动脉相吻合。结论以上述血管为蒂设计的内侧楔骨、骰骨骨膜瓣或骨膜软骨瓣,选择其中供区逆行修复跖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显微外科修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例经动脉内灌注红乳胶成尸下肢标本,观测内侧楔骨,骰骨背侧骨膜血管的来源,走行,分支及吻合,结果内侧楔骨血供来自跗内侧动脉,内踝前动脉,足底内侧动脉分支。动脉终支以不出现率,沿第一跖骨内侧至其中段穿入并与跖底动脉相吻合,跗外侧动脉分出骰骨骨膜血管,并分出第2~4跖背动脉,在跖骨颈处分穿支与跖底动脉相吻合,结论上术血管为蒂设计的内侧楔骨,骰骨骨  相似文献   

19.
解剖了成年男性40具尸体,40个下肢,共计120只足。对足背血管进行了调查统计。结合20例足第二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及带血管、神经、肌腱的复合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分析了手术成败的原因及注意点。 1.足背静脉弓距第二跖趾关节的直线距离多在2~4厘米(88.60%)。 2.大隐静脉在内踝前缘的外径多介于3~5毫米之间(92.24%);小隐静脉在外踝后、下缘交界处外径以2.2~3.0毫米多见(80.67%)。 3.足背动脉行程向外偏离正常位置者7只(5.83%);向内偏离正常位置者5只(4.17%);还有一足背动脉直接位于皮下脂肪层中。 4.足背动脉起点外径以3.0~3.8毫米多见(75.42%),于第一跖骨间隙近端外径多在2.0~2.9毫米之间(84.35%),足背动脉主干外径小于1毫米以及缺如者8只(6.67%)。 5.第一跖骨背动脉分三型,Ⅰ型58只(48.33%);Ⅱ型52只(43.33%);Ⅲ型10只(8.34%)。9例足二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中,Ⅰ型者5例,Ⅱ型者3例,Ⅲ型者1例。 6.对术前及术中的注意事项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系指伤员自体第二足趾一次游离下来移植于缺失的拇指部位,再造一个拇指。1966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与中山医院协作创用此法,为10位工人同志再造了拇指,获得良好效果。1969年国外也相继采用此法再造拇指。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