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总结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ECC)配合完成手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共15例胸外科患者应用ECC配合完成手术,气管肿瘤8例,纵隔巨大肿瘤3例,肺癌侵及血管4例。ECC方式:股动脉/股静脉插管5例,股动脉/右心房插管7例,升主动脉/右心房(或腔静脉)插管3例。结果死亡2例(13.3%):肺癌侵及血管行右全肺切除+上腔静脉置换术1例;纵隔巨大肿瘤压迫上腔静脉行肿瘤切除+上腔静脉置换术1例,术后均因广泛渗血、多器官衰竭死亡。术中股动脉/股静脉建立ECC失败1例。其余12例均在ECC配合下顺利完成疾病根治手术,获得成功,无1例ECC相关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随访5年生存率达83.3%。结论 E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支持技术,不仅能够广泛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也可应用于胸外科的气管肿瘤、纵隔巨大肿瘤、肺癌侵及血管等危重患者手术中。  相似文献   

2.
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附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的纵隔肿瘤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7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全组病例经胸骨止中切口或胸部后外侧切口入路,行纵隔肿瘤切除。其中9例行单纯肿瘤摘除,2例行肿瘤切除+上腔静脉置换,3例行无名静脉有心房转流,3例姑息性切除。结果全组病例近期均恢复良好,无同手术期死亡。随访6个月~10年,3例患者于术后2~3年因肿瘤转移死亡,1例患者术后1年因纵隔感染死于大咯血。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巨大纵隔肿瘤手术的入路选择及术中处理对于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术前应尽量明确肿块的主要接触面,手术切口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保证充分暴露术野。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总结16例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16例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下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14例,合并肺叶切除4例,肺楔形切除3例,心包部分切除2例。肿瘤无法切除仅行手术探查2例。结果:1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未愈,手术死亡1例。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1例,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1例,9例患者长期存活。结论:巨大纵隔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的风险和难度较大,术中麻醉的密切配合、手术切口的选择、各种手术方式的灵活应用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特点、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自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收治原发性气管肿瘤12例的治疗。结果 2例气管恶性肿瘤未治死亡1例,1例未手术单纯放疗,生存5个月。手术10例,气管开窗取瘤术2例,气管环形切除对端吻合7例。1例行气管内肿瘤刮除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本组病人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无切口感染及呼吸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经1—5年随诊,1例气管炎性肉芽肿病人失访,其余2例良性肿瘤均存活。7例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术后1年内死亡1例(行肿瘤刮除术),3年内死亡4例,3例存活,生存5年以上2例,死亡原因为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上常误诊误治。对长期刺激咳嗽,血丝痰、哮喘样发作而平喘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想到气管肿瘤的可能。气管内肿瘤的治疗首选方法为手术切除,以求解除气道梗阻,去除病灶,可明显提高疗效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手术的巨大纵隔瘤14例,结果肿瘤完全切除12例,部分残留2例,无手术死亡,认为巨大纵隔肿瘤的术前确诊有一定难度,X线,B超及CT仍为说要检查手段,麻醉时注意避免气管,血管受压引起的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术中注意控制出血,术后复张性肺水肿,左心衰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92年4月~2004年5月共手术治疗巨大纵隔肿瘤12例,肿瘤位于前纵隔8例,后纵隔4例,单侧开胸11例,双侧开胸1例。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3例,均行肿瘤全切除,痊愈出院11例,死亡1例,切除标本平均重2420g。  相似文献   

7.
气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旨在探讨气管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处理经验。方法 我们对24例气管肿瘤进行肿瘤切除,其中隆突切除、隆突重建3例;气管环行切除对端吻合12例;气管楔形切除2例;气管切开肿瘤摘除5例;喉裂开、气管肿瘤切除、硅橡胶T型管扩张治疗2例。结果 本组5例气管鳞癌术后分别存活5、4、3、1年及8个月;2例腺癌其中1例存活8个月,另1例术后1年肺转移;6例腺样囊性癌术后分别存活18、11、7、5、2和1.5年;2例甲状腺癌累及气管患者术后分别存活3、2.5年。5例良性肿瘤均健在。结论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螺旋CT三维成像对确定气管肿瘤范围有互补作用;(2)充分的术前呼吸道准备,是术中安全、术后顺利康复的保障;(3)气管肿瘤一旦确诊宜尽早手术,甲状腺癌累及喉、气管,行肿瘤切除后配合硅橡胶扩张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巨大纵隔瘤14例。结果肿瘤完全切除12例,部分残留2例。无手术死亡。认为巨大纵隔肿瘤的术前确诊有一定难度,X线、B超及CT仍为主要检查手段;麻醉时注意避免气管、血管受压引起的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术中注意控制出血;术后复张性肺水肿、左心衰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9.
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29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华富  陈铭伍  何巍  冯旭  廖寿合 《广西医学》2004,26(8):1115-1116
目的 总结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 2 9例巨大纵隔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男 16例、女 13例 ,年龄 10~ 6 8岁。肿瘤完整切除 2 6例、部分切除 3例 ,肿瘤重 1130~ 4 4 10g。结果 手术治愈出院 ,无手术死亡。结论 本病一经确诊 ,应尽早手术治疗 ,手术径路要达到充分显露 ,术中可分块切除或控制瘤蒂后整个切除 ,对侵及大血管者同期行血管成形术。术后需防治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行VATS切除纵隔肿瘤41例,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单肺通气,备开胸包,使用VATS技术切除前、中、后纵隔肿瘤。结果41例纵隔肿瘤中,39例顺利施行胸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胸,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术后发生一过性轻微Horner综合征,均为胸顶部神经源性肿瘤,术后予以神经营养治疗,随访1月后症状消失。无其他围术期并发症。结论在病例选择适当时,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 5 4例巨大甲状腺囊内结扎法手术切除 ,总结经验体会 ,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复习总结手术切除巨大甲状腺病历资料。结果 :术中喉返神经损伤 4例 ,气管痉挛 6例 ,左侧胸膜顶损伤 1例 ,甲状旁腺功能损伤 ,术后低钙抽搐 4例 ,甲状旁腺误切、术中切成薄片植入胸锁乳突肌 2例 ,术后 2例引流不畅 ,窒息 ,均行气管切开 ,死亡 1例。全组病人呼吸困难均获改善 ,声音恢复良好 34/36例 ,吞咽困难改善 46 /48例 ,经术后 1~ 2年随访 ,喉返神经损伤恢复 3/4例 ,甲状旁腺损伤恢复 2 /4例 ,术后甲状腺肿复发 1例 ,再次手术痊愈。结论 :囊内结扎法切除巨大甲状腺安全、可靠 ,切口暴露好 ,软化气管常规施行气管悬吊 ,必要时气管切开插管 ;常规引流 ,可把手术并发症降至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电视胸腔镜纵隔肿瘤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伟强  何建行 《广东医学》1997,18(5):301-302
自1994年6月一1996年8月,我科用电视胸腔镜行纵隔肿物手术门例。探查或大块组织活检7例、囊肿切除5例、神经纤维瘤切除3例、脂肪瘤1例、略胎瘤1例,手术效果满意。l资料与方法1.l临床资料:17例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6例;年龄13-75岁,平均40·5岁;右侧胸腔手术10例、左晚7例。7例为巨大纵隔肿瘤或术前胸片、LT检查怀疑恶性肿瘤,行活俭术,2例心包囊肿、3例支气管囊肿、神经纤维瘤3例、脂肪瘤1例、纵隔畸脑瘤1例。手术时间对一120分钟,术后胸液流量100-300Inl,除1例右上纵隔脂肪瘤术后短时间内胸液引流量多达800Inl,再次探查止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143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在胸腔镜下切除纵隔肿瘤1例,肿瘤活检及胸膜固定术1例;单纯肿瘤切除122例;肿瘤切除合并肺楔形切除8例,心包部分切除4例,无名静脉部分切除1例;将右位主动脉弓误诊为纵隔肿瘤而手术1例;肿瘤未能切除7例。结果术后死亡3例(死于呼吸衰竭2例,心肌梗死1例);出现脓胸2例,均治愈。术后病理诊断胸腺肿瘤62例(43.4%),其中恶性胸腺瘤12例;神经源性肿瘤37例(25.9%),畸胎瘤24例(16.8%),其他肿瘤20例(14.0%)。结论CT对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本病的常规检查。本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应注意围术期处理、切口选择,病变的探查要仔细,肿瘤应尽量切除但也不应勉强,术后应彻底止血。  相似文献   

14.
小儿纵隔、颈纵隔型淋巴管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纵隔、颈纵隔型淋巴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19例纵隔及颈纵隔型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颈纵隔型14例,瘤体均深入锁骨或胸骨到达纵隔内,纵隔型5例,瘤体位于前上或后纵隔内。所有病例均由病理证实。结果 14例颈纵隔型中,2例系先行颈部病灶切除,术后发现纵隔病灶而再次经胸手术;1例先经胸行囊肿切除,术后再次行颈部囊肿切除;10例经颈胸联合切口手术;1例放弃手术。5例纵隔型均侧胸人路手术。完整切除3例,其他病例行囊肿揭顶引流,部分切除,残留囊壁石炭酸烧灼。术中发现左肺发育不良1例,术中损伤无名静脉1例,术后复发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颈纵隔部位的肿瘤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切口的选择应遵循充分暴露、避免损伤的原则;术中不宜强求完整切除,残留囊腔敞向胸膜腔可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胸骨L形切除前纵隔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0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全麻单腔气管插管,胸部正中6-10cm切口,根据肿瘤的大小及部位,选取第2或第3肋间横断胸骨,直视下切除肿瘤。结果 有患者均经此切口完成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其中7例侵犯邻近肺组织予以肺部分切除,5例侵犯心包予以心包部分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10in(85~130min),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6~27个月),有1例死于心肌梗死。结论 经胸骨L形切121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在直视下完整切除前纵隔肿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巨大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对我院20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和术后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全部出院,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例恶性肿瘤患者2年后死亡,1例存活3年,其他4例恶性肿瘤患者和全部良性肿瘤患者至今健在,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巨大纵隔肿瘤一经确诊,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7.
范庆浩  徐持平 《浙江实用医学》2004,9(5):342-342,370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7例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肿瘤类别和部位、诊治手段及疗效.结果13例肿块完整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2例无法切除仅作活检术.术后住院死亡1例.结论小儿原发性纵隔肿瘤种类繁多,症状不典型,胸片及CT检查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一经确诊断需立即手术.良性肿瘤手术疗效良好,恶性、巨大肿瘤为外科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气管外科临床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气管外科的临床经验,包括手术切除重建、人工气管、经气管镜冷冻治疗和金属支架.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3年4月15例气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见的组织类型为腺癌4例,腺样囊性癌3例,良性瘤4例(3例混合瘤,1例平滑肌瘤);其次是鳞状细胞癌1例,类癌1例,无病理1例,外伤后狭窄1例.本组病例采用多种手术方法:1例应用碳素气管假体;1例应用带肌肉血管蒂的金属网管重建气管;1例经硬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9例气管节段切除,切除范围20~40mm,行端端吻合术;3例放金属支架.15例中6例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3例术后放疗,1例术后内镜激光治疗.术后吻合口裂开1例,导致纵隔炎、双侧肺炎死亡;局部复发1例.随访至2003年10月,12例患者仍存活.结论原发性恶性肿瘤和某些良性肿瘤需要大范围的气管节段切除.气管肿瘤的手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肿瘤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采用股-股体外循环技术成功救治严重呼吸道梗阻患者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3例经体外循环辅助下解除呼吸道梗阻手术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均通过右侧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其中1例为袖式气管切除,1例为气管内异物取出,另1例为压迫气管肿瘤切除。结果 3例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体外循环时间27~147 min,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通过体外循环解除严重呼吸道梗阻是可行的。围手术期保持呼吸道畅通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王晓彬  韩毅 《中国医刊》2012,47(11):79-81
目的 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2011年31例巨大纵隔肿瘤手术患者的治疗情况,除纵隔肿瘤切除外,包括心包部分切除6例,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5例,左无名静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上腔静脉及双侧无名静脉“Y”型血管置换2例,肺楔形切除7例,肺叶切除5例,全肺切除5例.结果 本组患者1例死于心力衰竭,余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9个月至8年,4例患者死于术后转移.结论 完全性切除辅以综合治疗能使大部分患者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