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批号冻干卡介苗接种婴儿免疫效果对比观察江苏省结核病防治所陈宗兰南京铁道医学院施丽英自推行扩大计划免疫(EPI)以来,“四苗”防病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肯定,卡介苗是“四苗”之一,随着接种率的不断提高,肺结核病的发病率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与粟粒性结核逐年下...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益彪  陈美淑 《现代医院》2010,10(12):151-152
目的了解汕头市龙湖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评价接种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2010年9月在汕头市龙湖区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并在我院做卡介苗接种效果监测的新生儿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0年新生儿接种率98.49%,接种后12周末PPD阳转率87.39%,卡痕率为89.95%,其中卡疤直径≥3 mm者1 554例,占47.35%,<3 mm者1 728例,占52.65%,卡疤平均直径为2.45 mm,结素反应平均直径6.59 mm,无卡疤者330例。有卡疤组PPD试验阳性率92.95%,无卡疤组PPD试验阳性率37.58%,两组PPD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5.78,p<0.005)。结论龙湖区卡介苗接种效果较好。但仍存在着不足之处,应加强学习,改进接种技术,保证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分析宣城市卡介苗接种效果,探讨提高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的相关方法。方法 2007~2009年、2011年期间随机抽取宣城市10个接种点的500名1岁以内健康婴儿,在接种卡介苗12w后,测量卡痕径值及进行BCG-PPD阳转试验。结果 500名婴儿的卡痕率为97.40%,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率87.80%;不同性别、城乡接种点的婴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不同接种月龄婴儿间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5,P=0.76)。卡痕径值≥4mm的婴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高于卡痕径值4mm的婴儿。结论宣城市卡介苗接种卡痕率、阳转率达到国家免疫规划要求,接种质量比较稳定。新生儿出生1个月后、3个月内接种卡介苗,对接种质量无明显影响。卡痕径值大小,对评价接种质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资料表明:结核病是当今全球潜在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重要措施.我国制定的儿童免疫程序规定.婴儿一出生可进行卡介苗接种,坦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婴儿漏过在产房接种卡介苗机会,并且早期接种技术较难掌握。现把我镇部分六个月内婴儿初种卡介苗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婴儿卡介苗(BCG)接种质量及效果,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市8县区中抽取1周岁以内且接种BCG 12周以上的健康婴儿,调查接种时间,测量卡痕径值、进行结核菌素(BCG-PPD)试验并观察结果。结果共调查800名婴儿卡痕率为97.00%,PPD试验阳性率80.13%;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后BCG接种时间(χ2=6.695,P=0.010)、卡痕直径(χ2=61.250,P=0.000)、住址不同(χ2=73.148,P=0.000)的PPD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0,P=0.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卡痕直径〈3 mm与≥3 mm的PPD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卡痕直径≥3 mm时接种更成功(OR=0.413,95%CI:0.263-0.649)。结论六安市卡介苗接种质量总体较好。卡痕直径、出生后接种时间,医务人员的接种技能是卡介苗接种效果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简便科学的卡介苗接种方法,我市经过二年先后对二所幼儿园、四所小学461名学生观察结果。说明不作结素试验直接接种卡介苗是安全的可行的。卡痕≥3mm436人,卡痕率94.58%,卡痕平均直径5.13±0.15mm,PPD≥5mm424人,阳转率91.97%,淋巴结反应率1.52%,强反应率4.34%。三例陈旧性肺门淋巴结核学生,经定期追踪,未发现病变复发或扩散。  相似文献   

7.
我市目前实施新生儿产科接种卡介苗,采取出生后1~3个月到属地接种点实施接种卡介苗。为了解和评价我市婴儿卡介苗接种质量,掌握儿童群体免疫状况,于2006年9月,抽取城乡15个预防接种点153名婴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后卡痕情况调查及PPD试验。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出生1~3月龄  相似文献   

8.
为考核冻干卡介苗(BCG)的质量,对上海市普陀区、江苏省南京市新生儿接种不同批号冻干BCG的临床反应及免疫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接种不同批号BCG后均无腋下淋巴结肿大等副反应;两地各组新生儿阳转率为98%~100%,不同地区新生儿接种同一批BCG,因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PPD)硬结平均直径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5537~10.951。P<001);而不同批号BCG之间由于活菌数不同,与对照BCG的PPD试验的硬结平均直径比较,差异也各不相同(t=0.142~4.054,P<0.05或>0.05);卡痕阳性率高于94.59%,PPD试验与卡痕反应判定的符合率为94.81%。  相似文献   

9.
1999年 10月 13日 8时至 16时 ,我市某乡卫生院在计划免疫按月接种时 ,1名新参加工作的助产士在不熟悉卡介苗接种知识的情况下 ,先后对 3名未满 3足月的婴儿每人皮下注射冻于稀释后的卡介苗 (批号 981117,效期 2 0 0 0 .2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 1ml (使用的是 1ml一次性注射器 ,估计实际注入体内大约为 0 8ml)。当接种完第 3名婴儿时被另一妇保医师发现 ,即报告市卫生防疫站。市卫生局为此专门成立了专家小组 ,并指派一名副主任医师专门负责处理此事。由于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正确 ,3名婴儿于接种后 4个月已完全痊愈 ,并经一…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自1957年在市结核病防治所开设卡介苗接种门诊以来,对接种婴儿的免疫效价考核工作延续至今已近50年,70年代还增加了3周岁,6周岁的维持率系统考查,直至1997年关于取消卡介苗复种制度的文件下达后,才逐步放弃维持率的观察,为了解最后阶段观察对象免疫维持状况,探讨取消复种与当前结核病疫情回升的形势是否有关,现将2002~2005年完成观察的有关数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将正常新生儿分成2组,对照组278例,实验组为300例,用改变菌液浓度来增加接种的有效卡介苗量。具体为对照组每支卡介苗溶解稀释时用0.5ml注射用水配制,取0.1ml菌液接种,每支卡介苗接种5人;实验组每支卡介苗溶解稀释时用0.75ml注射用水配制,取0.15ml菌液接种,每支卡介苗接种5人。将两组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卡介苗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实验组的方法保证了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有效量,从而提高了卡介苗接种后PPD的阳转率及卡疤成功率,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悦  王莉  尚彦萍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262-1262
自实施卡介苗免疫接种以来,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已大幅度减低,但其发病率仍高于其它传染病,而且时有暴发,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儿童人群危害更大。为掌握和评价我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探索更有效的结核病预防接种措施,为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辽宁省14个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资料以及接种卡介苗12周后新生儿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儿乙肝疫苗免疫的最佳时机。[方法]将孕期检测HBsAg、抗-HBc均为阴性的母亲所产的健康婴儿78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于出生后24 h内、3月龄时开始乙肝疫苗0,1,6月3针免疫,全程免疫后1、6、12、24个月时以RIA法检测抗-HBs滴度。[结果]3月龄时开始免疫组全程免疫后1、6、12、24个月时抗-HBs滴度均高于出生后24 h内免疫组。[结论]HBsAg、抗-HBc均为阴性的母亲所产的健康婴儿3月龄时开始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卡介苗接种后诱发颅内出血致二例婴儿死亡的个案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介苗接种后诱发颅内出血很少报道 ,现将我县 1992~1999年间在开展卡介苗婴儿常规免疫接种中遇到 2例因颅内出血死亡的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病例 1:患儿 ,雷某 ,男 ,畲族 ,1992年 6月 2 3日出生 ,足月顺产 ,母乳喂养 ,营养发育中等 ,住际会乡际会村黄科自然村 ,1992年 9月 9日上午时由父母抱到际会村卫生所进行预防接种 ,经体检无禁忌症左上臂接种卡介苗 0 1毫升 (批号 92 0 30 3,有效期 93年 3月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 ,5分钟后即咳嗽、呕吐 ,观察 2 0分钟后上述症状缓解抱离卫生所 ,回家路上 ,婴儿哭闹不休 ,脸色苍白 …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近年来筠连县皮内注射卡介苗 (PPD)的免疫率以及筠连县城区和农村儿童接种率有无差别。 2 0 0 1年 3~ 4月对筠连县筠连镇和距县城 40km的武德中华村 2 0 6名 0~ 7岁儿童进行了皮内注射后免疫反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随机抽查县城 (以下简称城区 ) ,以及距县城 40km的武德中华村 (以下简称农村 ) 0~ 7岁儿童各 10 3名。1 2 在被调查者左前臂掌侧中部用酒精消毒后作PPD试验 ,PPD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为 2 0 0 10 10 1— 1,有效期使用 )。 72h后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按照《计划免疫技术管…  相似文献   

17.
杨新燕 《工企医刊》2004,17(6):100-100
卡介苗接种到人体后可产生轻度肺外原发性结核感染,使机体对结核菌产生免疫力.多数经3个月~4个月方可结痂痊愈。笔者将1999年~2003年对4698例小儿有效接种卡介苗的临床实践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东莞市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莞市五个镇981名一周岁内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完3针5μg乙肝疫苗的婴儿作为监测对象,进行乙肝标志物血清学监测。结果981名监测对象中,抗-HBs阳转率达97.04%(952/981);HBsAg携带率为0.41%(4/981);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为93.83%;母亲HBsAg阴性婴儿的抗-HBs阳转率和GMT均高于母亲HBsAg阳性的婴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第1针及时接种与否、性别和出生体重间抗HBs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东莞市婴儿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完3针5Mg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达到较高水平,母亲HBsAg携带状况是婴儿乙肝疫苗抗-HBs阳转率和抗体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闵行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儿实施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特别是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及粟粒型肺结核的重要措施[1]。在我国的计划免疫工作中,卡介苗接种技术要求较高而操作难度较大,接种效果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对预防结核病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上海市闵行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通过对我区2005年2月所有4所产科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随访,评价医院卡介苗接种质量和免疫学效果,以便为促进我区卡介苗接种管理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5年2月在闵行区4所有产房的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闵行区中心医院、吴泾医院、浦江医院)出生,卡介苗接种后12周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怀柔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怀柔区2003~2006年新生儿接种卡介苗(BCG)效果,为预防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生儿12周BCG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转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420名新生儿进行BCG PPD试验12周阳转率监测,阳性373名,阳转率88.8%.有卡痕409名,卡痕率97.4%.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新生儿接种BCG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