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其主要功能为捕获、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B淋巴细胞,进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应答.有别于其他APC,DC最大特点是能够刺激初始型T细胞活化,在诱导机体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对DC在肿瘤抗原的识别、加工处理及递呈过程中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DC在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DC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显示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DC的生物学特性、抗肿瘤机制、DC疫苗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已知体内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细胞,比普通抗原呈递细胞强10~100余倍,它能在机体内外捕获抗原后,将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近年来,国际上对DC的研究进展很快.现将对DC的生物学特性、获得DC的方法、DC负载肿瘤抗原的途径、DC在妇科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癌细胞抗原致敏白介素-12(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杀伤肾癌细胞的效能及相关免疫机制。【方法】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IL-12基因修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DC;超声细胞破碎法提取肾癌细胞粗提抗原(Ag)致敏经IL-12转染的DC;ELISA法检测各组DCs和各组CTLs上清中IL-12、IFN-γ因子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各组DCs表面CD83、CD86、HLA-DR的表达;MTT法检测DC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及CTL免疫杀伤肾癌细胞的效能;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经IL-12基因修饰和抗原致敏后的DC高表达CD83和CD86分子分别为(65.9%±3.1%,92.8%±3.4%),分泌高水平IL-12(279.6±1.7)pg/mL及IFN-γ(892±31)pg/mL,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诱导激活的CTL上清中IFN-γ水平(1146±31)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CTL对肾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各对照组。【结论】经IL-12基因修饰和抗原致敏后的DC能有效地诱导CTL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其机制可能与IL-12基因修饰和抗原致敏活化了DC抗原提呈第二信号,促进了DC高分泌IL-12因子,激活了T淋巴细胞致使CTL分泌IFN-γ的能力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肾癌HSP70-PC体外诱导DC成熟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肾癌细胞株中纯化的HSP70-PC体外诱导DC成熟及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作用。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及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肾癌细胞HSP70-PC,体外致敏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变化,用DC体外诱导CTL产生,MTT法比较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HSP70-PC和TNF-α均能使DC高表达分化相关抗原CD1a、CD83、HLA—DR,肾癌细胞中纯化的HSP70-PC致敏的DC体外诱导的CTL对肾癌细胞有较高的杀伤活性。结论肾癌细胞中纯化的HSP70-PC能有效地诱导DC成熟,并使其具有活化针对肾癌细胞的特异性CTL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6.
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肿瘤杀伤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导致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而肿瘤的生物治疗因具有符合生理、高效和低毒的特点,已经成为手术、化疗、放疗外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式,有着巨大的治疗前景.免疫活性细胞的体内注射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肿瘤生物治疗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两者联合确保了一个高效和谐的免疫系统,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就DC-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抗原致敏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肾癌免疫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癌细胞抗原致敏白介素-12(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杀伤肾癌细胞的效能及相关免疫机制。【方法】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IL-12基因修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DC;超声细胞破碎法提取肾癌细胞粗提抗原(Ag)致敏经IL-12转染的DC;ELISA法检测各组DCs和各组CTLs上清中IL-12、IFN-γ因子的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各组DCs表面CD83、CD86、HLA-DR的表达;MTT法检测DC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及CTL免疫杀伤肾癌细胞的效能;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经IL-12基因修饰和抗原致敏后的DC高表达CD83和CD86分子分别为(65.9%±3.1%,92.8%±3.4%),分泌高水平IL-12(279.6±1.7)pg/mL及IFN-γ(892±31)pg/mL,刺激同源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诱导激活的CTL上清中IFN-γ水平(1146±31)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CTL对肾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各对照组。【结论】经IL-12基因修饰和抗原致敏后的DC能有效地诱导CTL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其机制可能与IL-12基因修饰和抗原致敏活化了DC抗原提呈第二信号,促进了DC高分泌IL-12因子,激活了T淋巴细胞致使CTL分泌IFN-γ的能力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在树突状细胞(DC)诱导抗肿瘤免疫杀伤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ELISA法分别测定经乳酸杆菌作用后的冻融宫颈癌抗原负载DC体外刺激T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与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噻唑蓝法(MTT法)测定乳酸杆菌冻融抗原致敏DC激活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单纯冻融抗原、单纯乳酸杆菌致敏DC比较,经乳酸杆菌作用后的冻融宫颈癌抗原负载DC在体外明显增强T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增加上清液中IL-12与IFN-γ的含量(P<0.05);与单纯冻融抗原、单纯乳酸杆菌致敏DC比较,乳酸杆菌明显增强冻融抗原致敏DC激活的CTL对宫颈癌Helm细胞的杀伤力(P<0.05),结论乳酸杆菌可以增强树突状细胞诱导的对宫颈癌细胞的肿瘤免疫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出现与发展,逐渐代替了以前单纯的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的免疫治疗.目前已有7种靶向治疗试剂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临床晚期转移性肾癌的治疗.这7种药物分别为: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西替尼、帕唑帕尼、贝伐单抗、依维莫司和坦斯莫司.有些新药尚在试验阶段.这些药物的作用原理主要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哺乳动物类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生长的目的.因此,治疗效果也取决于是否药物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或有效阻断mTOR通路.较比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本文就这些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肾癌在选取药物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腺病毒载体介导肾癌相关抗原G250(Ad-G250)基因转染制备树突状细胞(DC)瘤苗,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肾癌免疫效应。方法 自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单核细胞,将贴壁细胞分为3组(Ad-G250基因转染组、G250蛋白致敏组、未致敏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活化;在3组DC细胞中分别加入自体T淋巴细胞,获得3组不同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RT-PCR检测G250在DC细胞内的转录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志分子和G250抗原蛋白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3组CTL对不同靶细胞(肾癌细胞株786-0、肺癌细胞株A549)的杀伤活性。结果 Ad-G250高效转染DC,G250蛋白在DC内成功表达:采用RT-PCR成功在基因转染组DC中扩增出G250产物;Ad-G250转染的DC表面标志CD40、CD80、CD83、CD86、HLA-DR与其它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d-G250组明显高表达,表明Ad-G250基因转染组可上调DC表面标志表达;Ad-G250组诱导的CTL对G250阳性的786-0靶细胞有很好的细胞毒杀伤效应,此杀伤活性优于G250蛋白致敏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以腺病毒为载体介导抗原基因转染DC,并诱导特异的CTL,从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所诱导的CTL杀伤活性好于采用G250蛋白冲击致敏DC所诱导的CTL,有望成为一种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方法。此研究方法也说明了以G250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可能是肾透明细胞癌一种理想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观察其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GM-CSF及IL-4诱导DC产生,用TNF-A和PGE2促进其成熟,并用肺癌细胞系GLC-82可溶性抗原致敏.将成熟DC与自体LAK细胞混合培养(DC-LAK),用MTT法检测DC-LAK细胞及LA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系的杀伤作用.结果经GM-CSF、IL-4、TNF-A、PGE2作用后,细胞表达CD1a阳性率为71.0%,CD83 50.0%,CD14阳性率低于10.0%,高表达HLA-Ⅰ、HLA-Ⅱ和CD45,为典型的DC表型特征.DC-LAK和LAK细胞对4种肿瘤细胞(GLC-82,A549,moser和MCF-7)的杀伤率,前者为84.7%、66.9%、49.3%和56.0%,后者为43.5%、31.3%,45.0%和32.4%.结论成功的诱导出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及增强LAK细胞杀伤活性的DC. 相似文献
13.
CIK细胞和DC的免疫生物学特性及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1].CIK细胞在体内归巢于脾脏、淋巴结等,可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DC)是功能强大的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分布于除脑和睾丸以外身体各部的任何组织.DC通过受体的方式摄取外来抗原,并能与这些抗原表面的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结合,刺激初始型CD8 T细胞和CD4 T细胞活化.DC除了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外,还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B细胞的增殖,活化体液免疫应答[2].因此,将具有高效杀伤活性的CIK细胞和具有强大肿瘤抗原递呈能力的DC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本文就CIK细胞和DC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抗PD-L1抗体能否增强树突状细胞疫苗对小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H22肝癌细胞接种于C57BL/6J小鼠左侧腋窝皮下。5 d后,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抗PD-L1抗体治疗,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抗PD-L1抗体治疗,以及未治疗组。肿瘤接种后28 d,处死小鼠,提取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并分析其活性。通过测量肿瘤大小来判定抗肿瘤效应。[结果]与未治疗组相比,各治疗组T细胞活性显著增加,肿瘤生长明显受抑制。[结论]抗PD-L1抗体能够增强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小鼠肝癌的效果,可能于T细胞的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6.
CD3AK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以肿瘤免疫治疗为代表的肿瘤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后的最新模式。CD3AK(anti~CD3antibody induced activated killer cells)是指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以其存活时间长、外源性IL-2用量小, 相似文献
17.
CIK细胞免疫疗法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免疫治疗为肾癌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为进一步总结临床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的疗效、毒副作用,现将2001年9月~2005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CIK细胞治疗9例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基于HBV核心抗原CTL表位的治疗性多肽在体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基于表位的治疗性多肽抗原组分、结构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基于HBV抗原免疫优势性CTL、Th及B细胞表位的3种治疗性多肽候选疫苗分子,经Merrifield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并经HPLC纯化、鉴定。以BALB/c(H-2^d)纯系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体内免疫学功能研究。结果:所设计治疗性多肽分子可在体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CTL应答和适度的抗体反应。Th、B细胞表位的引入可增强CTL表位肽的效应。结论:提示在治疗性表位多肽疫苗的分子设计中,引入B-、Th表位可显著提高CTL表位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