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索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顺行或交腿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8例。结果:本组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部分小水泡形成:1例远端1cm真皮坏死,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远端3cm真皮坏死,深筋膜层仍存活。植皮后创面愈合。本组皮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行走功能好,无修复区溃疡。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切取.不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吻合血管,可重建感觉,皮瓣成活率高,是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创面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跟腱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按缺损面积大小应用腓肠神经经营皮瓣及矩形推进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跟腱外露16例,观察皮瓣成活率、感觉、外观等情况。结果16例患者15例皮瓣一期成活,创面顺利愈合,1例矩形推进皮瓣创缘坏死,创面裂开,经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后治愈。皮瓣感觉良好,4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稍显臃肿,跟腱无粘连,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对缺损面积4.0cm×5.0cm以内者可应用局部顺利推进皮瓣修复,缺损面积4.0cm×5.0cm以上者宜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3.
VSD结合多种皮瓣在小腿及足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小腿及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或合并开放性骨折的创面修复方法。方法根据病例创伤大、污染重的特点,一期均选用VSD负压吸引7~10d。待创面清洁后,选用腓肠肌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内踝上皮瓣、小腿内侧皮瓣或游离胸脐皮瓣等给予修复。结果仅有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后经过换药伤口愈合,其余病例创面均一期愈合,并且无发生深部感染或创伤性骨髓炎病例。结论VSD结合多种皮瓣在小腿及足部创伤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对30例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行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1-2个疗程,后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移位修复小腿中、下部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外露。结果:经VSD治疗后,坏死组织少,创面感染得到控制,移位修复后,无感染发生,30例全部成活,3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供区植皮完成成活。术后经过6个月-1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下肢负重、行走基本正常,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植提供良好条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后期良好修复创面,两者联合应用是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21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为主配合植皮的治疗方法进行局部创面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 cm×10 cm,最小8 cm×6 cm.结果 术后皮瓣血运良好,未见血管危象,19例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伴水泡形成,经清创换药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肌腱、骨骼外露均覆盖.随访3个月-3年,转移后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踝部、足跟部、足背侧中部近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及足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16例小腿及足踝区皮肤缺损。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皮瓣均成活,14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创面皮瓣下感染,换药后Ⅱ期愈合。随访1年,转移的皮瓣质地、色泽和功能恢复满意,无继发溃疡,耐磨损,感觉亦有相应的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血供丰富,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皮瓣位置可随意调整,最远可达足前中部,且对供区损伤较小,是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式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013年应用非恒定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式穿支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3例,术前应用多普勒大体测定各穿支位置,利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式供血特点,选择距创面直线距离最近的穿支点做为旋转点切取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术后23例皮瓣全部成活,经过6个月~2年随访,外观满意。结论非恒定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式穿支皮瓣不受蒂部位置艰制,切取灵活,是一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胡召云  陈武  谢贵杰 《安徽医学》2006,27(3):225-225,228
目的腓肠神经营养血液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性。方法对2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位修复。结果20例皮瓣,18例全部成活,2例远端部份坏死,18例获得随访,皮瓣成活良好,无破溃。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为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上接第225页)皮瓣转移后,小腿后侧创面应充分引流,尤其是蒂部旋转处,此外由于蒂部旋转后遗留一较大腔隙,常造成积血,影响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不同原因所致的小腿下段胫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皮瓣面积最小4cm×6cm,最大为10cm×18cm。结果术后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坏死,Ⅱ期植皮愈合。9例获6个月-2年随访.皮瓣质地、弹性良好,感觉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供良好,是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 根据创面大小, 在小腿后侧切取皮瓣, 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18 例, 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术后18例逆行皮瓣全部成活, 切取的最大皮瓣为10 .5 cm×16 .5 cm。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切取简便, 成活率高,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1.
崔邦胜  陈棉智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1-111,13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跟、踝部肌腱、骨外露创面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21例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的方法进行创面修复。结果本组21例术后皮瓣血运良好,19例成活,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诊6个月-1年,皮瓣质地、肤色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踝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骨与肌腱外露29例,其中,3例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结果除2例未吻合小隐静脉之皮瓣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均存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10例。结果10例皮瓣全部存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运可靠,皮瓣切取方便,为修复足跟、踝周及小腿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对18例足踝部缺损合并肌腱,骨骼外露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结果 18例中15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3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经1年以上随访观察。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利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利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15例。结果:15例创面愈合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操作简单,皮瓣面积大,成功率高,创伤小,足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比较困难,传统的小腿皮瓣、肌皮瓣、任意皮瓣修复范围有限,治疗时间长。游离皮瓣虽然可以修复较大创面,但由于个体差异、血管变异、创面感染以及手术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导致皮瓣坏死率较高,所以手术风险大。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远端创伤面效果满意。我院2001年4月-2005年6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此类皮瓣缺损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结合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VSD)修复小腿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外伤后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局部骨外露患者一期手术行清创+VSD负压引流术,二期手术予以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创面,同时使用VSD引流切口,术后维持负压1周。结果:术后5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与受瓣区结合良好,供瓣区植皮成活良好,创面一次性修复;1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坏死。随访2~11个月,平均5.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良好,局部无后期感染,骨折愈合良好,患者能够行走。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虽然增加了肌肉,但不影响皮瓣成活及创面修复,而且后期有利于骨折愈合,使用VSD有利于皮瓣成活,两者结合是修复小腿中下段骨外露创面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前足部皮瓣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7例前足皮瓣缺损者经彻底清创,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创面。术中注意皮瓣设计、切取及蒂部处理等细节问题。结果 7例全部成活,无软组织感染。2例皮瓣远端边缘愈合不良,经常规换药、理疗后愈合。术后平均随访7个月,患肢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前足皮瓣缺损理想方法之一,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3年5月,对19例足踝部及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0岁~60岁。皮瓣面积最大17cm×12cm,最小8cm×4cm。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一次修复,随访2月~1年,皮瓣外形、色泽、质地良好,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解剖恒定,操作简单,是修复足踝部及小腿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结合Grosse—Kempf交锁髓内钉(G—K钉)治疗小腿软组织缺损骨髓炎及感染创面、骨折,骨、肌腱外露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的18例患者资料。结果:18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骨折愈合;术后伤口一期愈合12例,6例伤口延期愈合,经换药最长时间2个月愈合。术后随访2年,患肢外观正常,不臃肿,患肢活动好,无截肢残疾的发生。提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加G—K钉综合方法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折造成的骨、肌腱等外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