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张景岳释义:"和方之制,和其不和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戴北山则具体解释为"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厉谓之和"。和法包括和解表里、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脏腑、调和寒热等多个方面,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机体恢复动态平衡的"中和"状态。  相似文献   

2.
和法探析     
和法最能集中反映中医学调整阴阳、恢复平衡的治疗法则。和法是治疗八法之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的是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化裁;广义是指凡体现兼顾调和之用意的方法和方剂。正如张介宾所言:“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笔者现以和法为主要治则的经典方剂,  相似文献   

3.
张景岳和法应用四宜析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盛斯  喻德福 《中医杂志》2002,43(12):948-948
张景岳在“古方八阵”之“附古方条序”中说:“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又在“新方八略”之“和略”卷首强调:“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于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贵  相似文献   

4.
<正> 桂枝汤的类属问题,古往今来,意见分歧,概括起来有三.一者认为桂放汤属"八法"中的"汗法"是辛温解表剂.其理由是仲景首创外感病六经辨证,将桂枝汤例为群方之冠,主治太阳中风证,此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也.二者认为桂枝汤是"八法"中的"和法"为调和营卫代表方剂.理由是卫者,阳也,营者,阴也,营卫不调,阴阳失衡而为病.桂枝汤能独任调和营卫之职而协调阴阳,故为"和剂",关氏遵《经方实验录》"桂枝汤直是一首补方"等诸家之论,提出无疑是一  相似文献   

5.
和法是中医临证八法之一,具有调和、和解、缓和等作用,可使气血调顺而病邪自去[1].和法原为治疗伤寒在半表半里之证而设,<医学心悟·论和法>曰:"夫伤寒之邪,在表为寒,在里为热,在半表半里,则为寒热交界之所.然有偏于表者则寒多,偏于里者则热多,而用药须与之相称,庶阴阳和平而邪气顿解."  相似文献   

6.
和法是中医临证八法之一,具有调和、和解、缓和等作用,可使气血调顺而病邪自去。和法原为治疗伤寒在半表半里之证而设,《医学心悟·论和法》曰:“夫伤寒之邪,在表为寒,在里为热,在半表半里,则为寒热交界之所。然有偏于表者则寒多,偏于里者则热多,而用药须与之相称,庶阴阳和平而邪气顿解。”  相似文献   

7.
滑永志  夏军权 《新中医》2014,46(6):243-244
和法是通过和解、调和的方法,使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从而达到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的治法。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病机特点是,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为关键,肝胃不和、肝脾不和多兼见,寒热虚实夹杂最常见。运用和法治疗,具体运用是调和脾胃升降,和其生克制化,调和寒热虚实,达到胃肠功能自和。  相似文献   

8.
<正>傍针刺法为《灵枢·官针》"十二刺"之一,是一种局部多针刺法,临床常用于治疗深而久居之痹,具有调和气血、激发阳气、除湿蠲痹、舒筋止痛等功效。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病在左者取之右,病在右者取之左。笔者在跟诊期间观察到远道取穴结合傍针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学习,现举一验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汗出证治十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调和营卫法 适用于太阳中风、营卫失和之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之证(第2条)。本证之汗出为“营弱卫强”,治宜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本方不仅适用于太阳中风证之汗出,举凡杂病之自汗出,属于此卫气不和也(第53条),皆可应用。2 化气行水法 适用于太阳病汗不如法、表邪入里、膀胱气化失调、蓄水于内之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汗出等(第71、73条)。本证之汗出既见于表邪未解,亦见未兼表者,以其水蓄内停、三焦气化失司、反渍肌腠而为汗出,其理如《灵枢·本脏篇》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此之谓也。治宜五苓散化气行水。  相似文献   

10.
总结杨文辉教授基于营卫理论针药结合治疗斑秃的临床经验。杨教授将斑秃划分为营气病和卫气病,认为卫气病者,病位在皮肤腠理,与肺肾相关;营气病者,病位在局部经络,与心、脾胃相关。病在皮肤、经络时依靠针灸治疗;脏腑、经络兼病者,则当针药并施。针灸方面,杨教授运用调和营卫针法治疗斑秃,其基本内容包括调营卫之本源、调营卫之虚实、调局部营卫之运行。中药方面,认为卫气病者可以中药外洗,选用疏风解表、通经活络之品;营气病者,病情较轻者中药外洗,病程日久者中药内服,以桂枝汤为底方,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1.
和法是一种调和的治疗方法,有解除寒热及调整脏腑偏盛偏衰的作用。和法原是治疗少阳病证的方法,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非发汗、清热、泻下等法所能解决,只宜“随其所而调之”的和法治疗.所以古人有“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解一法”的说法,后世医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和法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和法”,就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医圣张仲景善用和法 ,在《伤寒论》一书中体现“和”法的方剂甚多 ,主治颇广 ,可谓开后世和法之先河 ,为后世和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择其要者加以浅议 ,冀以窥其和法用药之端倪。1 解肌表 ,调和营卫 《伤寒论》1 3条云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出恶风 ,桂枝汤主之”。此为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治法。太阳统摄营卫而主一身之肌表 ,抗御病邪而为六经之藩篱。若风寒之邪侵表 ,太阳之经受邪 ,营弱卫强 ,营卫不和 ,乃致头痛、汗出、恶风、脉缓诸症 ,治以桂枝汤解肌祛风 ,调…  相似文献   

13.
全国著名老中医高金亮教授,在脾胃病的临床与科研方面均有着丰富经验和独到建树,构建了极具中医特色的脾胃病证诊疗体系,特别是对运用和法治疗脾胃病得悟颇深,认为和法为诸法之冠,调和为愈病之本,和法具有调和表里、上下、气血、三焦、脏腑等多病位和阴阳、寒热、虚实等多病性的作用,为中医学多靶点综合调整的范例,故具有中国医药学的鲜明特色。高教授善用和法治疗多种外感、内伤疾病,特别是脾胃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调和阴阳,重视阳气;调和气机,辛开苦降;调和气血,补散兼施;调和脏腑,寒热并用;温和消饮,补土治水。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优势显著。正确判断病因病机、辨清病位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及时诊治、遣方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卫气不固、营卫不和是本阶段的基本病机,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基础上,需辨清主要病位予以施治。病在喉核,多痰、瘀,应化痰祛瘀、软坚散结;病在肺者,多风、痰,需祛风化痰、疏利肺气;病在胃肠,多积、热,应消积清热、助运和降;病在肾者,多虚,宜调补肾气。若见兼夹,则需分清病邪、阴阳虚损之主次,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病与少阴病之间多有相兼及疑似。临床可见低热感冒而非麻黄汤证者,虚人自汗出而非桂枝汤证者;又有麻黄汤证误用清法而入少阴里者,少阴病恢复期而现太阳病症者。对《内经》和《伤寒论》相关条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找出其中异中之同:异者,太阳属表,少阴属里,同者,皆可有发热症状;同中之异——虽皆可有发热症状之同,但又具热有高低,脉有沉浮之异。其用药规律为:纯太阳病可选麻黄汤、桂枝汤,纯少阴病可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四逆辈;少阴病初得而兼低热症状者,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可选。  相似文献   

16.
腹满以腹部胀满为主症,病情有虚、实、寒、热之别,其中实证、热证多责之胃,虚证、寒证多责之脾。治疗时,虚者直补,实者宜下,实而兼寒者宜温下,实而兼热者则宜寒下。寒疝即阴寒性腹痛,《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可见,寒疝与现代所说之疝气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7.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此强调在治疗表里内外同病时,应查其内外之本末,辨其病势之盛衰,以定先后之治。仲景将这种“内外调治”的治疗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于外感热病治疗中,分别制定了先表后里、先里后表及表里同治的治法,千百年来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成为治疗外感病必须遵循的方法,现试析如下。1 先表后里 先表后里是指表里同病,先解其表,表解后再治其里的治疗方法。先表后里法又分表证兼里实和表证兼里虚两类。表…  相似文献   

18.
少阳病成因,不外本经受邪或他经传入两种,本经受邪多因素体虚弱、抗邪无力、外邪直接侵犯少阳而成,或邪从经入腑。少阳病治疗得法,多枢机畅利,表解里和而愈;若失治误治则每致传经,或伤津而入阳明之腑。此外,尚有变生结胸、痞证及气血耗伤见悸而惊者。历代医家之和解少阳剂总以仲景大、小柴胡汤为肇基,师其法而加减化裁,使其疏利三焦气机,透达邪热,配清热药、化痰和胃药、补气药、调和营卫药、泻下药等,配伍方法既不违背少阳病禁下的治疗原则,又符合少阳兼夹阳明热结的客观实际,是治疗少阳兼夹病证与和解方剂配伍方法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一线贯串比较完备地医学巨著。为使系统掌握《伤寒论》的治法,更好指导临床实践,现将《伤寒论》六经病治法概要如下: 一、太阳病篇治法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太阳之为病,多以解表为主,但因有经、腑、变证之不同,故治法亦有差异。 (一)调和营卫法 1.调和营卫,解肌祛风法:桂枝汤→主治太阳中风证。2.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升津液,舒筋脉法: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太阳中风兼项背强几几证。3.调  相似文献   

20.
成无己说:“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后世医家对和法系指小柴胡汤未有歧义。然而,若按“用疏通调和的药,解除少阳病邪或调和脏腑气血的方法”之义探讨,显然成氏所指当属狭义之和。至于广义之和,亦不乏阐释之人,如程钟龄说:“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知斯意者,则温热之治,瘟疫之方,时行痃疟皆从此推广之,不难应手而愈矣。”他认为和法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