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应用微波治疗仪选择剖腹产术后患者100例进行伤口表面照射,在照射期间患者反应良好,主动要求照射,普遍感觉伤口周围温热、止痛,临床观察具有消炎、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伤口愈合的功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剖腹产术后患者100例采用微波照射,对照组照射功率为20~40W.方法 :患者或医师持微波机探头在包扎伤口上,来回移动,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宜,每次照射20min,每天1次,4~7次为1个疗程,多数病例在术后8h开始照射,至拆线日治疗约4~7次.  相似文献   

2.
我院应用微波治疗仪选择剖腹产术后患者100例进行伤口表面照射,在照射期间患者反应良好,主动要求照射,普遍感觉伤口周围温热、止痛,临床观察具有消炎、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伤口愈合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切口缝合方式对急诊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外科医治的54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全层连续缝合)与对照组(分层间断缝合)两组。结果实验组采用的全层缝合组在开始缝合至手术结束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急诊腹部手术中,全层连续缝合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对手术耐受较差的患者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波理疗对减轻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疼痛及促进愈合的效果。方法160例剖宫产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0例与观察组80例。观察组于术后24h使用微波治疗仪照射腹部切口部位,2次/d,每次20min。对照组不使用微波照射。两组腹部切口常规清洁换药5~7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理疗能减轻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促进切口愈合,且使用方便、无创,易于患者接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切口感染是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 ,如处理不当 ,可成为经久不愈的窦道、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且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现将我院近三年Ⅲ类手术切口的预防感染措施总结如下 :以供同道们参考。1 资料与方法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共住院的Ⅲ类手术切口病人 395例 ,其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对540例Ⅲ类腹部手术,采用不同手术切口处理后愈合情况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540例腹部Ⅲ类切口患者中,222例患者进行切口清创后缝合,其中有192例切口甲级愈合,25例切口微红,5例切口感染(3.15%);318例单纯冲洗后缝合,172例甲级愈合,82例切口发红,64例切口感染(20.13%);两种方法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腹部Ⅲ类切口术中清创处理能显著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应用微波理疗的效果。方法将同期妇科腹部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后6h应用微波治疗仪照射切口部位并配合恰当的护理,对照组不采用微波理疗。两组术后腹部切口常规换药5~7d拆线,两组均排出心、肝、肾疾患、无低蛋白血症。结果两组切口疼痛程度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微波理疗可减轻患者切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在预防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诊疗的腹部切口为Ⅲ类手术切口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腹部Ⅲ类手术切口采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缝合,对照组采用普通丝线常规缝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8%,对照组为12%,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在预防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中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部小切口手术的伤口愈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采用腹部小切口手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此6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本院同期采用传统术式切除子宫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配合恰当的护理和腹部切口常规换药,两组均排除心、肝、肾疾患、无低蛋白血症。结果:两组切口疼痛程度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妇科手术后腹部切口微波理疗可减轻患者切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并在治疗后伤口愈合不良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包括破膜时间长、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程延长、贫血、手术及住院时间长、急诊手术、孕妇肥胖、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结论提高剖宫产手术操作技术,加强术后术后护理,合理运用预防性抗生素,及时发现切口的异常情况,尽早处理切口及二期缝合切口,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切口愈合不良、使腹部切口早期能够得到愈合。  相似文献   

12.
郭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05-106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联合微波理疗在产科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本院产科采用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的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为49例,治疗组为6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和愈合不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取合微波冶疗。结果:切口愈合不良类型研究显示,主要为3种类型,分别为脂肪液化、脂肪液化合并缝线反应和切口感染,两组患者治愈时间研究显示,对照组治愈时间为(7.76±2.88)d,治疗组治愈时间为(5.49±2.47)d,两组研究人群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显示治疗组总有效为96.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联合微波理疗在产科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临床疗效明确且恢复时间短,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一百多年以来,尽管外科和生物学获得了重大进展,感染仍然是外科实践中的重大挑战。外科手术后有相当数量的病人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感染,如伤口感染、腹腔内感染、肺部及泌尿系统的感染等。其中以伤口感染最为多见。为了减少术后伤口感染,探讨新的备皮方法,我们自1997年元月~1998年12月将传统的术前剃毛备皮法改为腹壁擦洗及毛发修剪法。并对两种备皮方法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床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较好处理方法.方法将我科自1998年11月~2005年11月期间腹部手术切口出现愈合不良15例采用切口清创后上糜蛋白酶针再进行切口固定方法,设为试验组;将同期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5例采用双氧水处理切口后用凡士林纱布条或利凡诺纱条引流,设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相同,全部治愈,但试验组治疗时间为3~5天,对照组治疗时间10~20天,两组治疗时间相差7~15天,有明显差异(P<0.01).试验组治疗过程只需一次清创后固定,不需反复换药,对照组需要每天或隔日换药,病人较痛苦,切口如较大需麻醉下清创缝合处理.结论试验组处理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方法显得更简单,快捷,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在腹部Ⅲ类切口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用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对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腹部手术Ⅲ类切口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常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肌层,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照组100例,常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肌层,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两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皮下脂肪>3cm的患者均给予减张缝合。结果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5%,乙级愈合率5%,丙级愈合率0%,没有一例切口敞开引流及切口裂开。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65%,乙级愈合率23%,丙级愈合率12%,实验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对预防外科腹部手术Ⅲ类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的预防效果肯定,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简便易行,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陈飞云  陈美红 《江西医药》2012,47(9):838-841
切口愈合存在愈合良好与不良两种情况.切口愈合不良包括脂肪液化、血肿形成、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及切口裂开等,最常见的为前面3种即脂肪液化、血肿形成、切口感染.切口延迟愈合也就是难愈性伤口,是一类与创伤部位和宿主有关的创面在期望的时间内不能正常愈合.发生切口愈合不良,一方面增加患者痛苦,另一方面增加医疗费用.为此,笔者就切口愈合不良的产生、处理作1综述.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9,(1):95-97
目的:比较不同腹部外科切口缝合技术对降低患者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率及其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12例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其将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实施分层连续缝合技术关闭腹腔,观察组患者实施全层间断缝合技术关闭腹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缝合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Ⅰ期、Ⅱ期和Ⅲ期)情况的差异,以及术后患者对切口缝合的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缝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切口缝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部外科切口全层间断缝合技术所需缝合时间短而快,且有效降低污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手术切口Ⅰ期的愈合,提高患者对切口缝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微波治疗对外科手术切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梨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8):152-152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对手术切口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343位综合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微波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微波治疗组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90.76%。结论微波治疗有利于手术切口愈合,且此方法简单、安全,患者舒适,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Ⅱ、Ⅲ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Ⅱ、Ⅲ类切口手术病历605份,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品种、疗程和时机等进行分析.结果 Ⅱ、Ⅲ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合理率为33.22%,疗程不适宜45.12%,时机不适宜43.64%,品种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