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肩胛上神经嵌压综合征52例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2例肩胛上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诊断要点为:后肩部疼痛、冈下肌及肩胛上切迹处压痛,患侧冈上、冈下肌萎缩,肩外展外旋力减弱。X线片发现肩胛上切迹患侧较健侧狭窄者,是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因及手术指征之一。17例经肩胛上横韧带切断减压及切进扩大术,其余封闭治疗。47例经5个月~12年随访,优良44例,一般2例,差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68例常规固定的成人肩胛骨标本中,测量喙突全长、肩胛上切迹上口间距等数据。结果:喙突全长为(33.89±4.78)mm,肩胛上切迹上口间距为(9.39±2.83)mm,喙突与关节盂所在平面所形成的角度平均为63.28°。可使用针刀切断肩胛上横韧带以松解肩胛上神经。结论:文章提供的相关数据和定位方法,可以提高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即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上切迹或冈盂切迹处受到嵌压后所引发的一组症状与体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后肩疼痛,严重时会出现冈上肌或冈下肌萎缩,对患者正常运动造成很大影响,经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确诊后,可对未出现占位性病变的首发病例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但对出现盂唇撕裂、切迹囊肿及占位性病变的患者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因其微创性,能够在术野清晰的情况下,更好地完成复杂度较高的肩胛上神经卡压手术。  相似文献   

4.
肩胛上神经感觉支分布与肩痛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具成人尸体的肩胛上神经皮支和关节支作解剖学观测。皮支分布于臂丰部前外侧区,其出现率为3.33±2.31%;上,下关节支分别与喙突和肩胛下横韧带紧贴,穿经肩胛上,下孔,分布至肩关囊后部和肩锁关节。感觉支比肌支更易受损伤而引发肩痛。为临床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肩胛上神经阻滞方法是采用Moore法,本院经过对肩胛上神经及其毗邻关系的解剖学研究,试以喙突下径路阻滞肩胛上神经用于临床,现总结如下。方法患者取坐位,背靠治疗椅,两臂自然下垂。在锁骨外端下方触及喙突,在喙突的内侧缘向下1.0cm处为进针点。常规消毒铺巾,垂直于肩胛骨(与矢状面平行)进针直达喙突根基底部。然后贴着骨面试探肩胛上切迹,滑过肩胛上切迹时有落空感,部分患者可伴有异感向肩部上臂放射,即示针尖已接近肩胛上神经(见图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颈椎病的X线表现,讨论颈椎病x线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研究180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颈椎增生180例、生理曲度改变120例、椎体间隙变窄86例、椎间孔变小及钩椎关节增生75例、前纵韧带骨化20例、后纵韧带骨化10例、项韧带钙化30例。结论颈椎病系一退行性变性疾病,x线主要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体及附件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及周围结缔组织退行性改变,临床上引起一系列神经、血管受压症状,x线分析必须通过颈椎多体位拍片综合考虑,必要时辅以CT、MRI等特殊检查。  相似文献   

7.
颈椎棘突增生硬化在X线上经常可以发现。我们收集200例有颈部疼痛的成人患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例中男116例,女84例。年龄25~70岁,平均47.5岁。临床症状主要有颈项疼痛,或伴有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发麻、高血压、头痛、眩晕等,短则数周,长达数年或数十年。1.2方法全部病例均摄颈椎正侧位片,观察椎体退行性  相似文献   

8.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患,轻者病人颈、肩、臂部疼痛或放射到头枕部,头晕、上肢麻木;严重者可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于四肢瘫痪。本文就28例颈椎病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文28例颈椎病患者,均系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男21例,女7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48.9岁。病例中分别有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推动脉型,常伴有头痛、头晕、颈肩臂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系列症状。经X线摄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弧度消失或变直甚至反曲现象,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缩小和推板的骨质增生[1],项韧带…  相似文献   

9.
从解剖学角度解析颈椎横突后结节为针刀靶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作用机制。方法31侧CSR患者,侧卧,针刀靶向横突后结节,松解其周围结构。治疗10 d后,复查患者症状、体征及颈椎X 线变化。解剖观察6 具12 侧成年尸体颈椎横突后结节周围结构与脊神经根的关系。结果治疗10 d 后,上肢麻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者占83.9%;臂丛神经牵拉和椎间孔挤压试验转阴率分别为84.2%和75.0%;X线检查显示,横突间距和椎间外孔纵距分别增宽5.24%和15.87%。尸体解剖发现,横突后结节位于脊神经根后外侧,其 前方和侧方主要为中、后斜角肌及肩胛提肌腱附着。部分起自前结节的中、后斜角肌及肩胛提肌腱,以及前斜角肌腱均跨越脊神经沟后合并到后结节。相邻后结节间有明显韧带连结。结论横突后结节为针刀靶点治疗CSR的作用机制可能是解除后结节周围的肌腱和韧带对神经根的压迫。  相似文献   

10.
1、对60侧上肢的肩胛上区作了大体解剖观察,测量了肩胛上血管及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上孔处的粗细,及肩胛上神经在绕岗盂切迹处的角度。2、观察了肩胛上横韧带的类型(水平型、纵置型及线型)。并观察了肩胛上血管、肩胛上神经及肩胛上横韧带三者的关系(血管、神经均在孔内者占23%;动、静脉在孔外,神经在孔内者占65%;动脉在外,静脉神经在孔内占10%,神经血管均在孔外者 1侧)。3、根据肩胛上区血管,神经的关系,推测了在肩胛运动时神经、血管的位置变化及紧张度的变化,并在尸体标本上试验了肩胛上血管、神经束与肩胛上孔的动态和静态的关系。确定了肩胛上血管、神经束除在上臂作横过躯干的内收运动时发生紧张外,还应特别注意到当上臂后伸并外旋时,可使肩胛上神经在上孔处成角,使其紧张度加大,这些血管、神经束紧张度的变化可能与某些肩痛有关。4、对比以前作者的观察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治疗某些肩痛的外科手术治疗设想.  相似文献   

11.
李波 《中华医护杂志》2007,4(6):500-500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肩胂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32例病程3mo-3a的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15例采用局部封闭治疗,17例采取后,入路切断肩胛上横韧带松解肩胛上神经的手术方法。观察患者术后症状、肌力、肌肉萎缩的恢复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13例,有效3例。结论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明确,要依据不同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们就1994年8月以来收治的7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病例的诊疗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7例中均为男性,年龄42~76岁(平均52.4岁)。临床表现:2例表现为神经根症状为主,肩背、手指放射痛,活动不灵,手指麻木;4例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病变节段以下,四肢不同程度瘫痪,感觉减退或消失,病理反射( ),排尿功能亦有障碍。1例合并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X线检查:后纵韧带骨化呈局限型2例,节段型4例,连续型1例。CT检查测量:批管横断面狭窄率(骨化组织厚度/椎体后缘中点与格弓内缘中点之距离XI00%)16.3~52.7%,平均33.4%…  相似文献   

13.
移位肩胛颈骨折的手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WJ  Liang XJ  Cheng DG  Lu XY  Zhang L  Li H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3):1615-161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肩胛颈骨折的入路和固定方法。方法对14例肩盂下缘向内严重重叠移位的肩胛颈骨折患者,采用府卧位后入路施术,置入钢板螺钉分别固定肩胛冈和腋缘的方法治疗。本组左侧肢体9例,右5例;均为新鲜的肩胛颈骨折,骨折线走向:起于肩胛上切迹,经过肩胛冈,止于腋缘盂下2—4cm,平均3cm;肩盂下缘向内重叠移位的程度2—4cm,平均3cm。按Miller等的分型:均为Ⅱ-B型肩胛骨骨折。手术指征为肩盂下缘向内重叠移位的程度大于1cm。伤后至手术的时间:3—10d。结果14例手术过程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的病例,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拍X线平片,显示骨折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标准,肩盂倾斜角度正常。全部病例骨折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4周-8周,平均6周。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术后1—7年,平均3.5年。未见肩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异位骨化、肩峰撞击征等并发症。按Hardegger的评定标准评价:优8例,良4例,可2例。结论肩盂下缘向内严重重叠移位的肩胛颈骨折,直接影响上肢的功能,应手术治疗。肩胛冈和腋缘形态规整骨质较坚硬,适合放置植入物。俯卧位后入路施术容易复位和固定骨折,钢板螺钉应分别固定肩胛冈和腋缘,手术既恢复了肩胛骨解剖学形态和三角形的力学结构,又固定牢靠,是治疗肩胛颈骨折较佳的固定方法。可早期行肩关节功能煅炼,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解剖一具成年女尸标本中,去除皮肤及浅筋膜及深层肌肉后,暴露冈上窝深层骨面,发现其双侧肩胛上动脉走行出现变异。正常情况,肩胛上动脉起始于甲状颈干或锁骨下动脉,向后走行于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经肩胛切迹行于冈上肌、冈下肌与肩胛骨之间,并与旋肩胛动脉形成吻合支[1]。肩胛上神经起自臂丛的上干,向后走行经肩胛上切迹进入冈上窝,继而伴随肩胛上动脉转入冈下窝,分布于冈上肌、冈下肌和肩关节[2]。此变异现象较为少见,为积累解剖资料,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局部封闭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2 2~ 46岁 ,病程 3个月~ 6年。其中 ,有颈肩部长期固定体位劳动或不良姿势史 8例 ,经常性落枕史 3例 ,外伤史 1例。干受压型 :下干受压 ,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酸痛 ,不适 ,无力 ,怕冷 ,手部麻木 ,前臂内侧针刺感减退 ,大、小鱼际萎缩 ;上干受压 ,主要表现为肩外展、屈肘无力 ,但被动活动正常 ,上臂外侧针刺感减退。肩胛背神经受压型 :主要表现为颈部不适 ,疼痛向背部放射 ,颈4~ 5横突或肩胛内上角处有明显压痛 ,并有放射性痛麻感。常有落枕史。血管受压型 :头晕头痛 ,面部麻木 ,肢体无力 ,双手…  相似文献   

16.
项韧带钙化在诊断颈椎病中的价值探讨(附47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对近 10年来有项韧带钙化颈椎病 4 77例的 X线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77例中男性 2 60例 ,女性 2 17例 ,年龄 3 7~ 87岁 ,平均年龄 62岁。上肢麻木感觉异常、肌肉萎缩 2 3 9例 ,眩晕、恶心、呕吐 14 2例 ,颈项疼痛、不适 89例 ,痉挛性截瘫 7例。1.2  X线检查及结果 全部病例均摄有颈椎侧位片和双斜位片 ,项韧带钙化可为点状、斑点状、条索状 ,4 0 3例为项韧带钙化相对应椎间隙和 /或椎间孔变窄 ,占 84 .5% ;3 4例项韧带钙化相对应椎间隙和椎间孔正常 ,但有其它椎体、椎间隙和 /或椎间孔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肩胛提肌损伤是颈肩背部疼痛常见的病症之一。多因突然动作造成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背部不适、酸胀、疼痛,影响肩胛骨的活动。本病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颈椎病、肩周炎等。我院从1994年起共诊治肩胛提肌损伤的  相似文献   

18.
肩胛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60侧福尔马林灌注尸体的肩胛上神经行程、分支以及与三个固定点的关系(起点、肩胛上切迹、冈盂切迹)。根据尸体摹拟观察,讨论分析了冈下肌萎缩症,肩周痛与肩胛上神经在二个固定点受损伤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并为此提出了治疗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26-28+33
目的 探讨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功能、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针灸治疗,研究组进行肩岬上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炎症因子指标和Melle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评分、CRP、IL-6、TNF-α、IL-8水平和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针灸疗法,肩岬上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不仅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可降低炎症因子指标和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氟骨症并发腰椎后纵韧带骨化8例报告刘元伟,刘美玲,王一品(滨州市附属医院放射科,滨州市256603莒南县路镇医院)后纵韧带骨化1960年由Tsukimoto首先报告[1],1964年Terayama正式命名为后纵韧带骨化(OPLL)[2].此后在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