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时的心源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预后不良,住院死亡率高达80%~100%,溶栓治疗不能改善重度泵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早期梗死相关动脉重建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可提高生存率,但必须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因急性心肌梗塞而住院的心源性休克发病率为10—15%,显然是因心肌损害、少数为乳突肌突然断裂或穿孔所致。其中左室心肌梗塞为35—75%,其次是大面积梗塞、主动脉逆流、冠状动脉侧枝通路的重建、或冠脉移植术。近10年来对心源性休克的预防是早期治疗,若发病3小时开始治疗的,其发病率为4%,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多见于起病后效小时内,早期鉴定高危险病例并予以积极治疗(急诊外科手术、冠脉成形术、机械性循环辅助等),可能提高存活率。顺序入院的5839例AMI,入院后共371例(6.4%)发生心源性休克。其中入院时无心衰者共3465例(59%),入院后共89例(2.6%)发生心源性休克,占全部休克的24%(89/371例);从入院至休克平均4.4日(3小时至16日),66%休克发生于入院24h后。入院时无心衰的AMI患者发生休克的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最为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心源性休克又是AMI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是由于大量坏死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显著下降,而导致的休克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诊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指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力衰竭导致终末器官低灌注状态,主要依靠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数十年来心源性休克发病率没有改变,但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发病率降低,病死率降低至50%左右。临床上早期正确诊断心源性休克是前提,尽快冠脉血管重建术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术和冠脉搭桥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积极有效的药物支持治疗是基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最广泛应用的有效机械辅助支持手段,以及其他机械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指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力衰竭导致终末器官低灌注状态,主要依靠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数十年来心源性休克发病率没有改变,但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发病率降低,病死率降低至50%左右。临床上早期正确诊断心源性休克是前提,尽快冠脉血管重建术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术和冠脉搭桥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积极有效的药物支持治疗是基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最广泛应用的有效机械辅助支持手段,以及其他机械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 ,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在定义、发生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9.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及有效治疗方法的应用,其住院病死率已有所下降,本文就AMI并发C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资料为我院2001年8月~2002年4月间急诊科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者共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2~68岁。经过积极救治及严密监护后,均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死后并发心源性休克通常与高死亡率相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可提高生存率,但最佳血运重建策略仍存在争议.现探讨心肌梗死相关性心源性休克血运重建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本文观察早期冠状动脉再通及其他辅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AMI伴心源性休克的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除外1例合并心室间隔穿孔。其余16例患者分为药物组5例,仅应用药物治疗;介入组11例接受溶栓,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行支架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介入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后根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进一步分为再通组与未再通组。对药物组和介入组,再通组和未再通组住院期间病死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药物组患者住院期间全部死亡,病死率100%。介入组患者4例死亡,病死率36%,较药物组明显降低(P<0.01)。介入组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未再通组(TIMI0~Ⅰ级)4例,3例死亡,病死率75%,再通组(TIMIⅡ~Ⅲ级)7例,死亡1例,病死率14%,与未再通组比较病死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早期冠状动脉再通,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呼吸等治疗将有效地降低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心源性休克(CS)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血管活性药物、机械循环支持、早期血运重建等措施广泛应用于AMI合并CS的急诊救治,但AMI合并CS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本文主要探讨近年来AMI合并CS的临床诊治进展。  相似文献   

14.
急性右室、左室下壁梗塞伴发心源性休克时的肺毛楔压,不能作为常规评价左室功能的指标。此时肺毛楔压无显著升高是原发性右室功能低下的结果,可能掩盖同时并存的严重左室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5.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尽管接受了急诊血运重建、机械循环辅助支持及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心源性休克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且病人预后差,疾病负担重,是心血管领域的急危重症,因而对此类危重病人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心源性休克诊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最佳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32例,给予所有患者机械通气(主要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和药物治疗,详细记录患者入院时和接受药物治疗后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和尿量。结果患者治疗后主要指标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通过机械通气和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能明显控制患者病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临床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单纯西医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选择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除常规治疗外,选择生脉注射液治疗,可提升患者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救处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40例,均给予急救处理。结果 40例患者抢救成功36例,抢救成功率为9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抢救能否成功关键是早期诊断,并且给予不同原因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抢救。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华琦 《心脏杂志》2008,20(5):596-59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收集我院1995年2005年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按照是否有心源性休克分为两组。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化验指标、危险因素、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休克组年龄显著高于非休克组[(70±9)岁vs(63±12)岁,P<0.01];两组间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WBC和电解质水平无显著差异;休克组吸烟者明显少于非休克组(19%vs52%,P<0.01),其他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休克组心律失常和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病死率明显高于非休克组(83%vs8%,P<0.01)。结论高龄是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关键因素之一,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情况更为凶险,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诊护理经验,为今后的急诊护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选择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6例,将3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抢救期间实施积极的急诊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抢救期间提供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在抢救时实施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