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动脉瘤的患者,将其2D-DSA和3D-DSA的动脉瘤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常规2 D脑血管造影比较,3D-DSA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结论 3D-DSA的重建图像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栓塞治疗中,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比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分别采用3D-CTA与3D-DS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手术结果显示。颅内动脉瘤共47个,3D-DSA检测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检出敏感度100%;3D-CTA检出动脉瘤46个(其中误诊1个),漏诊2个,检出敏感度95.7%(45/47)。结论3D-CTA与3D-DSA检查对诊断颅内动脉肿瘤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均可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3D-DSA双容积重建的单模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经血管内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随访的137例患者的临床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资料。结果137例患者中共152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多发颅内动脉瘤患者15例。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其中117个颅内动脉瘤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35个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随访发现动脉瘤完全闭塞123个(80.9%),瘤颈残留17个(11.2%),瘤腔残留12个(7.9%)。结论基于3D-DSA双容积重建的单模融合技术能够更好发现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残留或复发,并能排除金属伪影的干扰,提供更直观、清晰的重建影像,在DSA随访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6,(2):195-197
目的评估平板探测器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上疑似颅内动脉瘤和其它脑血管病在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中发现或疑似脑动脉瘤的58例患者,均常规位造影(2D-DSA)后即行旋转采集,将旋转数据传送到3D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处理,分析动脉瘤检出情况、瘤体及瘤颈显示情况、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比较3D-DSA技术与2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有无差异。结果2D-DSA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89%、75.00%;3D-DSA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0%,2D-DSA与3D-DSA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DSA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率高于2D-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DSA显示的信息量优于2D-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DSA可提高颅内动脉瘤检查的灵敏度、诊断率和信息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 DSA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通过常规DSA造影筛选出54例可疑动脉瘤患者,对可疑动脉瘤患者进行3D DSA造影,同时通过3D血管图像明确动脉瘤的形态、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度及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反复回放3D动脉瘤的图像,确定栓塞动脉瘤的最佳工作角度。最后手术者在确定最佳的工作角度上进行动脉瘤栓塞,用微导丝带上微导管超选择至动脉瘤体的中外1/3处,撤出微导丝,通过微导管释放弹簧圈而达到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结果:3D DSA明确诊断和栓塞了55个动脉瘤。结论:3D DSA较常规DSA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结合常规DSA造影,3D DSA造影在动脉瘤诊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D-DSA在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普通DSA组和3D-DSA组.结果 3D-DSA组检查准确率、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关系、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均明显高于普通D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率、瘤颈和载瘤动脉的显示均较准确,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学创新》2019,(33):165-169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9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本院行介入手术治疗,且在进行介入治疗前同时进行常规DSA检查及3D-DSA检查。分析颅内动脉瘤手术确诊情况;比较常规DSA及3D-DSA检出颅内动脉瘤情况、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比较常规DSA及3D-DSA检查在载瘤血管跟瘤颈间的关系、动脉瘤形态方面的显示情况。结果:本研究69例患者共检查出动脉瘤81个,其中后交通动脉29个(35.8%)、前交通动脉23个(28.4%)、大脑中动脉10个(12.3%)、大脑前动脉6个(7.4%)、颈内动脉6个(7.4%)、基底动脉5个(6.2%)、小脑后下动脉2个(2.5%);常规DSA检出动脉瘤72个,3D-DSA检出动脉瘤81个,81个动脉瘤当中,动脉瘤瘤体直径>5 mm时,常规DSA跟3D-DSA均能全部检出,但当动脉瘤瘤体直径<5 mm时,3D-DSA的检出率高于常规DSA(P<0.05);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常规DSA(P<0.05);3D-DSA检查在载瘤血管跟瘤颈间的关系、动脉瘤形态方面的显示情况均优于常规DSA(P<0.05);本研究69例患者中,仅有1例(1.4%)在进行检查的过程当中出现轻微的对比剂反应,其余68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并未发生与检查有关的任何并发症。结论:在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术前检查诊断时,使用3D-DSA能够提高微小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检出率,且在颅内动脉瘤方面的检查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在载瘤血管跟瘤颈间的关系、动脉瘤形态方面有显著的显示优势,从而为介入治疗提供最佳的角度;且安全性高,不会出现对比剂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比颅内动脉瘤行早期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我院在2010年12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中26例行动脉瘤夹闭术,24例行血管内栓塞术。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费用、完全闭塞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观察两种术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GOS和m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夹闭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显著低于栓塞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的完全闭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并发症如短暂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破入脑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术可以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术式,疗效显著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栓塞治疗方法,积极入院宣教,手术前后进行合适的护理,合理出院指导。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配合后,提高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达到使患者接受治疗,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源64层DECTA对颅内微小动脉瘤(IMA)(直径≤3 mm)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DSA或手术证实,并在1周内行DECTA及DSA检查的 37个颅内微小动脉瘤.结果 DECTA检出34个,假阳性1个,漏诊4个,3D-DSA检出 36个,假阳性 0个,漏诊 1个.以DSA为标准,DECTA检出微小动脉瘤(IM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100%、91.9%.VE显示:动脉瘤清楚显示弓形隆起且内壁清晰者22个(含2个钙斑),可见弓形隆起并内壁不光滑者15个(含9个软斑,6个钙斑),规则的钙斑在VE上内壁显示可以是光滑的隆起,与无斑块者内壁区分欠佳,无斑块者和软斑者在VE上内壁显示和MIP的血管外壁形态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ECTA在颅内微小动脉瘤(IMA)的检出率与DSA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之其无创性,故在临床服务中价值更高,VE显示动脉瘤内壁的膨出部分及破口受软斑和钙斑的影响很大,如果内壁光滑或规则钙斑,可以看到光滑的隆起膨出部分,如果内有纤维斑、脂肪斑及不规则钙斑,则可显示隆起内壁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13.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某部位的动脉管壁局限性扩大的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以囊性动脉瘤最为常见,其它还有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等,多见于成年人,多于40-60岁之间发病^[1],仅仅2%动脉瘤见于儿童。颅内动脉瘤是引发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原因^[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预后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38例根据手术距发病时间分为早期组(手术据距发病时间≤3d,n=48)、间期组(4d≤手术距发病时间≤14d,n=48)和延期组(手术距发病时间≥15d,n=42)。3组均获得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3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1年生存率和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SF-36)评分。结果间期组术后肢体活动障碍发生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早期组和延期组(P0.05)。间期组1年生存率低于早期组和延期组(χ~2=5.03、4.53,P0.05),治疗后生存质量得分亦低于早期组和延期组(P0.05)。治疗后3组生存质量得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早期和延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可减少术后肢体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64排3D-CTA、2D-DSA及3D-DSA对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筛选31例疑似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完整的3D-CTA、2D-DSA、3D-DSA及手术资料。比较3D-CTA、2D-DSA、3D-DSA对颅内动脉瘤检查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及其对颅内动脉瘤形态及瘤颈的显示情况。结果 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3D-DSA共检出35枚颅内动脉瘤,3D-CTA及2D-DSA均检出34枚颅内动脉瘤。3D-CTA检查动脉瘤的灵敏度为97.06%,特异度为88.89%。三种检查手段的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显示3D-CTA与3D-DSA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2D-DSA。3D-DSA及3D-CTA均能良好显示检出动脉瘤的几何形态及动脉瘤瘤颈情况,效果明显优于2D-DSA(P〈0.05)。结论利用3D-CTA可安全、有效地检查颅内动脉瘤,其检查效果优于2D-DSA,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检查及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手段。对于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且3D-CTA阴性的患者,可推荐进一步行3D-DSA检查。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详细周密的术前准备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精心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微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2008年6月~2009年4月35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防治各种并发症,做到系统性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病因,动脉瘤第一次破裂后,死亡率高达30%,且反复出血者病死率达70%以上.从2004年1月~2010年8月,我院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共36例,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使用PHILIPS Allura Xper FD20血管造影机对疑有颅内血管病变的25例患者进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检查,通过遮盖表面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三维重建方法进行颅内血管重建.结果通过3D-DSA检查24例患者确诊为颅内动脉瘤(26个动脉瘤),1例确认为后交通动脉起始端壶腹样膨大.在3D-DSA检查中25例患者病变血管的位置清晰可见,24例患者26个动脉瘤的形态、瘤颈尺寸、与相邻血管间的关系均可清晰显示或测量.结论 3D-DSA技术在颅内动脉造影中可作为一个重要手段,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