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指导家长正确掌握脑瘫患儿综合康复中的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方法根据脑瘫儿童的分型及不同的发育年龄阶段,制定详细的日常护理,康复指导计划及功能康复训练方法。从头部、躯干的控制,坐位、站立及行走的控制,双手的协调运动;通过家长正确娴熟的手技,帮助脑瘫患儿进行康复训练,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活动,防止畸形发生,促进正常姿势反射的产生。结果通过正确的日常护理和功能康复训练使脑瘫患儿获得部分功能康复和日常生活的自理。结论家长正确有日常护理,功能训练及积极参与,是脑瘫患儿获得良好康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A型肉毒毒素治疗小儿脑瘫中的肢体功能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瘫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对92例脑瘫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药物宣教及肢体功能康复指导。结果: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脑瘫患儿均能配合注射,患儿及其家长掌握康复训练的正确方法。结论:通过康复指导,患儿及其家长能主动配合治疗与进行康复训练,使患儿症状减轻,缩短康复时间,减少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康复训练指导对脑瘫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采取以集体授课为主、单个指导为辅的方式对患儿家长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并鼓励其阅读有关脑瘫康复的书籍.结果大多数患儿家长掌握了简单的家庭训练方法,如仰卧位抬头、翻身训练、坐位训练、四爬位姿势等.结论让患儿家长了解脑瘫的病因、症状及家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配合治疗师的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本组主要通过对脑瘫患儿系统化的康复护理,包括运动及语言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指导家长掌握一些康复护理训练的基本知识,对患儿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治疗。结果:大部分脑瘫患儿的肌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智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家长对脑瘫康复治疗树立了信心。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训练及家庭康复指导,使脑瘫患儿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手足徐动型脑瘫的运动疗效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功能恢复的运动训练方法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采用静态姿势和动态姿势控制,头部控制能力、分离运动,平衡协调运动,肌力和肌张力改善及感觉统合等训练方法,结合指导家庭康复训练,做好心理护理等护理工作。结果显效8例(26.7%),有效11例(36.7%),进步10例(33.3%),无效1例(3.3%)。结论正确规范的早期治疗是脑瘫功能恢复的关键,合理的训练方法和精心护理是脑瘫功能恢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42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组由固定家长陪伴患儿治疗全过程,对患儿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康复医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环境优化及家庭康复方法培训。对照组因经济及其他因素放弃康复或间断康复,未采取家庭康复环境优化措施。两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 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MFM-88 总百分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强化腰腹肌训练对脑瘫的康复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出生后1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及行为异常等[1].由于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在脑瘫患儿四肢表现得最为直观和充分,故目前的康复训练多注重四肢异常姿势的纠正及异常反射模式的控制,而针对躯干肌群的控制训练强度不够、方法单一,不能有效达到较好康复目标.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腰腹肌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平衡协调能力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晓丽  钟晨 《护理与康复》2013,12(8):775-777
总结对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家长的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内容包括心理指导、睡眠护理、穿脱衣护理、喂养姿势、运动训练、言语训练及癫痫护理。脑瘫患儿经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3月后,康复总有效率0~1岁为75.0%、2~3岁为82.4%、4~6岁为100.0%、>6岁为75.0%。  相似文献   

9.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脑瘫是儿科常见但治疗时感到棘手的疾病,主要造成患儿躯体移动障碍。本文探讨了脑瘫康复护理方法,包括:加强基础护理;康复训练指导;心理护理。同时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长掌握基本的康复训练知识,将训练内容贯穿于患儿生活当中,将不断巩固训练效果,提高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使患儿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观察配戴踝足矫形器(AFO)的脑瘫患儿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效果,根据患儿异常姿势和运动障碍选择适宜的运动训练方法。指导家长正确配戴AFO方法和步骤,并定期检查和运动评估,以了解使用效果及病情变化,为更换适宜的矫形器提供依据。本组患儿经过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后,83例患者中58%现已完全脱掉支具,畸形肢体已逐渐改善;42%的患者仍在继续穿戴。  相似文献   

11.
卢亦鲁 《中国康复》2002,17(2):110-110
目前脑瘫评估内容较多 ,主要包括肌张力测定 ,原始反射的测定 ,自动反应的测定以及各类随意活动的检测 ,这些对专科康复机构和专业人员制订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 ,评价康复训练效果十分必要[1] ,但按照我国的国情 ,大量脑瘫患儿散居在农村 ,他们没有机会去专业康复机构接受康复 ,因此为脑瘫患儿的家长设计一类简单扼要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图 ,有利于指导开展家庭康复。笔者根据自己在国外康复医学进修时所学的知识 ,结合在脑瘫患儿诊治和康复中的体会 ,设计了脑瘫运动功能评价雷达图 ,用于家庭康复 ,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雷达图的设计 …  相似文献   

12.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性瘫痪患儿的常见症状,影响患儿康复训练进度及生活社交能力。本文通过了解脑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评定,为脑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和康复训练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康复治疗,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对抱患儿姿势、康复训练方法、按摩方法、饮食护理、心理和教育护理等家庭护理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以通过家庭中的亲情、轻松的气氛和游戏形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使患儿易于接受,提高了患儿及其家长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促进脑瘫患儿康复,最大程度上回归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分析脑瘫患儿放弃治疗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0例在本院门诊确诊的脑瘫惠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病的预后(36%)、经济承受能力(32%)、心理与社会压力(14%)等是脑瘫患儿得不到正规治疗和继续治疗的主要原因.提出做好脑瘫患儿家长的思想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态,参与家庭康复培训等对策.结论 应用家庭康复训练模式对脑瘫患儿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康复治疗,较易得到患儿家属的支持和主动配合,脑瘫患儿的功能改善效果满意,既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又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对提高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8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Bobath、Vojta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综合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综合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综合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010208康复训练在痉挛性脑瘫治疗中的应用/崔莉华刀齐鲁护理杂志一扣的,以(勿一86一87目的:总结康复训练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经验。方法:根据脑瘫治疗康复一手术一康复的模式对“例痉挛性脑瘫患儿于手术前后进行了康复训练。结果:通过手术及康复训练,多数患儿肌力恢复,关节被动范围加大,运动功能改善。结论:治疗痉挛性脑瘫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手术、药物等治疗,术前术后系统、正确的康复训练也至关重要。表3参2(原文摘要)。10209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肌力恢复影响的临床观察/王晓霞…//南方护理学报一2000,7(3)一39~40 为了探讨康复护理对脑…  相似文献   

17.
王春  吴敏  李蔷  陈祥菲  员国俊 《护理学报》2009,16(18):59-60
总结60例佩戴硬踝足矫形器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及护理经验.在治疗师和医生的指导下,对配戴硬踝足矫形器的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综合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根据患儿异常姿态和运动障碍选择适宜的运动、物理和中医康复训练方法,对患儿进行综合系统的康复训练.根据患儿和家属的心理状态,行积极的心理护理,使其配合康复训练,指导家长正确佩戴硬踝足矫形器的方法和步骤.并定期检查和做运动评估,为更换适宜的矫形器提供依据.本组患儿经过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后挛缩状态有明显改善,有效和显效患儿共47例.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 (脑瘫 )儿童不可能每天都得到治疗师的训练,这就决定了家庭日常生活护理及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指导 大多数脑瘫患儿就诊时已出现异常姿势,如挛缩、非对称姿势等,因此治疗同时应配合日常生活护理。 1.1脑瘫儿童抱法痉挛型患儿可采用骑跨式抱法,使患儿双臂前伸,髋关节及双膝弯曲,扶住头,面对面抱起靠近家长身体,双臂围住家长颈部,把患儿双腿分开,骑跨于腰部两侧。这种抱法有利于缓解双下肢的痉挛。徐动型患儿适合端坐位抱法:让患儿双上肢及双下肢靠拢屈曲,呈四肢对称屈曲状,家长再把患儿面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及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家长对脑瘫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患儿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率和配合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关节活动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康复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儿家长对康复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患儿对康复训练的配合度,促进康复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压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的60例脑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在1~3个月内,以门诊康复训练为主,并逐渐培训家长参与康复训练;4~6个月以家长在家庭中对患儿进行康复为主,并由专业人员定期指导,期间采用针刺、按摩等方法改善患儿的症状。分别于康复训练第1个月末、第3个月末和第6个月末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情况评价。结果第3个月末有效率高于第1个月末(P〈0.05),第6个月末的有效率高于第3个月末(P〈0.05)。结论家庭康复可以维持和巩固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