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亚洲发达国家日本急救医学的现状和进展,包括危重医疗转运系统的组织和结构、院外救护系统和医院分级、对院外救护提供者进行各种救护水平的训练和教育等。供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2.
医学领域一门新兴学科-急救医学正在崛起,院外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外急救具有突发性。时效性和综合性的明显特点,院外急救的管理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从更新观念,构筑体系与完善制度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当今,由于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大中型城市都先后设立了创伤急救系统,使得创伤病人特别是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外救护,转送及住院治疗均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创伤病人的各种急救系统仍有许多不平衡的方面,文中阐述了国外有关创务病人的院前救护,转送及住院治疗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蔚百彦 《现代医院》2003,3(3):43-44
<正> 加强急救医疗工作的管理,迅速建立急救网络体系,逐步完善“急诊医疗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提高医疗保障快速反应能力和急、危、重伤病员救治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外急救医疗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加大力度对现有的和将要发展的急救网络和院外医疗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尽可能做到院外急救电话、服务模式、装  相似文献   

5.
院外急救是急诊工作的前沿,随着农村医院院外急救次数的增多,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大幅度提升。文章从农村医院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出发,提出了减少和杜绝院外急救医疗纠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今,由于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大中型城市都先后设立了创伤急救系统,使得创伤病人特别是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外救护、转送及住院治疗均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创伤病人的各种急救系统仍有许多不平衡的方面。文中阐述了国外有关创伤病人的院前救护、转送及住院治疗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我院是一家年门急诊量达14万人次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毗邻高速公路的人口,是各类交通事故的首选救治医院。创伤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祸伤的救护成为急救医学的重要课题。我院急救医学科在2007年11月成功救治了2批车祸外伤病员,现就抢救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和无线网络通信等先进技术,探索120急救、现场抢救、转运的新手段、新方法,提高院外急救、现场抢救和医疗监护下转送病人的成功率。方法编程采集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输出的数据与波形,通过GPRS/EDGE或CDMA移动网络将救护车上病人的监护信息及时传送到医院,实时、远程监控病人生命体症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病人情况进行自动评分。同时,车内救护人员可以与医院沟通交流,可以接入医院信息系统查看患者以往的诊疗信息。结果在广州市儿童医院成功开发了一套120移动急救临床信息系统,实现了120救护车上病人监护信息的采集、传输及历史诊疗信息的查询,实现了120救护车上病人的远程监控、医学智能评分及趋势分析,实现了院内专家远程指导现场医护人员抢救病人。结论120移动急救临床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丰富对120救护车上病人的抢救、治疗、监控手段,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急救医学作为一门边缘性独立学科,近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急救体系不完善、急救功能不清晰、急救人才缺乏系统培养以及急救专业工作的风险大、待遇低等因素严重影响到急救医学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对病员生命健康的呵护。为此,完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加强急救人才培养和管理将有利于急救科学的发展,更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0.
杨翊清  周勤学 《智慧健康》2022,(21):13-16+20
目的 了解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现况与紧急情景救护意愿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8年1~6月开展本调查,应用自编高中生急救现状调查问卷,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对湖州地区5家中学680名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得分(5.18±0.718)分;88.6%~96.8%的高中生参与急救知识培训和普及态度较积极。参加紧急情境救护意愿受到是否参加过急救培训、兴趣和急救知识分数影响。结论 湖州地区高中生急救知识掌握情况自评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具有高急救知识评分的高中生,有更高的意愿参与紧急情境救护及救护普及培训,这种意愿同时受到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急救灾难医学最新发展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急救、灾难医学兴起的背景急救、灾难医学或灾害医学(DisasterMedicine)是近二十年来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门学科。它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越来越多在医院外突发的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事故,提出迫切的医疗需求这一背景下产生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发展由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渗透,使人类互相交往、彼此密切的深度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在现场救护医学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急救医学(ModernEmergencyMedicine),它又凭借高科技的…  相似文献   

12.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急救中心(以下简称急救中心)系广州市“120”急救医疗网络成员单位。中心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承担机场地区发生的各类紧急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护;为机场出入港旅客、航空公司机组人员、机场工作人员提供医疗急救、医疗保健、临时留验、医学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以及参与机场范围内传染病防制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中国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李宗浩作者单位:100031北京急救中心(一)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十分重视发展急救医学事业,纷纷建立急救医疗服务系统和开展急救医学的研究工作,急救医学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对传统的急救机构,急救工作...  相似文献   

14.
各地     
北京急救分级分类救护启动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实施急救分级分类救护的办法》,明确院前急救调度机构对受理的院前急救服务需求进行调度分类分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力量在施救现场根据伤病情对急救服务对象进行现场分级,并依据现场分级的类别,与院内急救相衔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加,交通事故、暴力事件及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愈来愈常见,自然灾害也愈来愈频发,致残的事件逐年上升,创伤已成为常常威胁人体生命的主要因素,创伤救护也已成为应急救护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急救医学一直是被忽略的学科,尤其在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最近,毗邻学校发生两件事:第一件是一位58岁的教授,白天搬家时劳累。夜10时胸部闷痛,校医务室值班医生诊断为肋间神经痛,给了几片去痛片,3小时后这位教授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第二件是一名学生服敌敌畏,校医务室未做任何处理即转至5公里外的一家医院,从发现服毒至医院开始洗胃历时将近一个小时,终因抢救时间晚而死亡。随着当代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心脑血管性疾病以及意外伤亡的发生率上升,逐步形成了以院外急救为主的急救医学,而学校保健站是急救网络的第一线——院外急救。据了解,目前学校医务室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医务人员的急症诊疗技能水  相似文献   

17.
GSM/GPS在急救指挥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北京急救中心的新“120”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将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在急救工作中,提高了急救调度工作的效率,从而大大缩短了急救时间,使急救调度工作更加严谨、准确、智能化。本文着重介绍在“120”急救调度指挥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及该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完整结合。1 系统的立意、构思和功能实现 本系统采用 GSM/GPS(数字移动网络/综合卫星定位系统)技术,集电话通讯、救护车辆导航、调度功能于一体,专门  相似文献   

18.
急救指挥调度机构的功能及建设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危、重伤病员的紧急医疗救护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无论是日常急救医疗服务,还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紧急医学救援,都不是依靠某一个机构就能够完成的,其不仅决定于事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行动、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及时、有效,还与交通、通讯、公安、社保、消防、旅游等社会各方面密切相关。因此,一个统一、协调、权威、灵敏、高效的急救指挥调度机构,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速度、高效率地抢救发生在家庭和灾害现场的各种急、危、重病员,是各级急救站的中心任务。上海市的院外急救在近几年发生了四个方面的变化: 一、建立健全了急救机构,形成了院外急救网。原来的救护大队改名为市医疗救护中心站(市红十字急救中心),急救分站从原来的11个,发展到20个,实现了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提高院外急救护理质量的新举措。方法建立了新的院外急救护理表格(新建表格组)并与传统病房一般护理表格(传统表格组)书写院外记录进行书写时间和质量对照,并经统计学计量处理。结果新建表格组与传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建表格组护士记录所需时间和书写质量优于传统表格组,提高了院外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