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神经元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变性疾病,包括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原发性侧索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延髓麻痹.5年来,我们以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本病4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均属运动神经元变性,而影响脊髓前角细胞或锥体束运动系统。主要表现为部分肌肉萎缩、无力及肌束颤动等症状,本病虽然少见,但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此病属中医痿躄范畴。张景岳认为“痿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雪飞 《河北中医》2007,29(2):177-180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病变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受损的一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分型:若病变以下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若病变以上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若上、下级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则称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本病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缓慢加重,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  相似文献   

4.
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神经元病是指病变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受损的一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分型:若病变以下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若病变以上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若上、下级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 则称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 .本病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缓慢加重,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进行性肌萎缩、无力、肌张力高、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一般无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5.
针刺与推拿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始举 《新中医》1998,30(8):24-25
针刺与推拿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李始举主题词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医疗法针刺疗法推拿中药疗法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为病变累及随意运动神经系统内皮层脊髓束及α运动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导致极度肌无力和肌萎缩的一种疾病。该症自1986年首先由Charcot...  相似文献   

6.
肌萎灵注射液治疗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动神经元病是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变性疾病,包括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多年来,我们从奇经论治,采用“扶元起痿,养荣生肌”治疗方法,运用肌萎灵注射液配合肌萎灵胶囊对本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2001年2月-2003年1月852例住院患者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疾病,属中医“痿证”范畴,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作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2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通过病人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结果的记录,阐明了中西药物治疗本病的机理及本病的发病原因、预后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疾病,属中医“瘘证”范畴,临床无特效治疗方法。作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2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从奇经论治运动神经元病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吴以岭 《中医杂志》2001,42(6):325-328
运动神经元病系指选择性损害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元和锥体束的慢性变性疾病,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属中医瘘症范畴。提出了从奇经论治运动神经元病的见解,结合五脏分证、三焦分治,既继承了传统中医理论,又未囿于成说。  相似文献   

9.
针灸配合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钢辉  陈治忠 《新中医》2000,32(8):27-28
运动神经元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慢性变性疾病 ,包括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原发性侧索硬化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延髓麻痹。 5年来 ,我们以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本病 45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①起病隐匿 ,进展缓慢 ;②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多无感觉障碍 ;③肌电图证实为神经源性损害 ;④脑脊液检查、颈椎X线摄片和颈段脊髓核磁共振检查排除脊髓压迫或其他疾病。1 2 一般资料  45例中 ,男 32例 ,女 1 3例 ;年龄 2 0~ 2 9岁 1 2例 ,30~ 39岁 2 2例 ,40~ 49岁 5例 ,5 0~ 5 9岁 4例 …  相似文献   

10.
顾明昌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红梅  靳淼  史云峰 《中医杂志》2006,47(11):825-825,827
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系统或某一部分的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将运动神经元疾病分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进行性延髓麻痹等。本病属中医学“痿证”、“颤证”、“喉痹”等范畴。顾明昌教授擅长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医治神经精神系统疑难和难治疾病,疗效肯定。在近年的临床中采取中医药治疗本病,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芪茸颗粒联合太乙神针灸法对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脾肾阳虚型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脾肾亏虚型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均给予芪茸颗粒口服,联合太乙神针灸法治疗。结果和治疗前基线水平相比,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评分、ALSFRS-R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芪茸颗粒联合太乙神针疗法通过补肾固脾、调和阴阳、通经活络,可以明显改善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脾肾阳虚型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原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特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与锥体束征不同的组合.本病对患者身体及其精神上都是极具破坏力的神经变性疾病.但由于运动神经元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西医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手段.本病临床一般分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进行性肌萎缩、进行性延髓麻痹及原发性侧索硬化等4型.  相似文献   

13.
痿证的病因病机历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痿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肢体筋脉迟缓,手足痿软无力,足不任地,手不能举,甚至肌肉削脱的一种病证。属于现代医学的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脊髓性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脊髓空洞症、腓骨肌萎缩症、小儿麻痹后遗症、重症肌无力等。  相似文献   

14.
<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 Latreral Sclerosis,ALS),又称渐冻人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运动神经元退行性疾病,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见类型,占运动神经元病的80%以上,本病临床上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和锥体束病理征阳性,一般无认知、智能和感觉障碍。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及方法。该病归属于中医学"痿证"的范畴,中医药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现将赵  相似文献   

15.
略谈肝主疏泄与肌萎缩情志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谈肝主疏泄与肌萎缩情志病的关系陈金亮,周顺林,吴相锋(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050091)肌萎缩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疾病,而是所患疾病出现的一个临床症状,常见肌萎缩疾病,而且后果严重的为运动神经元病。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  相似文献   

16.
运动神经元疾病所致的肌萎缩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症等,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疑准病症,被人们称之为“不是癌症的癌症”。因其病变主要累及大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一般不侵犯感觉神经系统,故统称运动神经元病。其发病原因尚未明了,有几种学说。有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讨论的运动神经元病变均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型,中医诊断为痿证。笔者近年来主要采用针灸配合推拿进行治疗的是以上、下运动神经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在明确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定义的基础上,综述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特点、现有西医治疗方法,并从中医药的角度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认识和针灸治疗现状进行总结与展望。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属于病因未明的疑难杂症,预后不良;现代医学暂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西药品种相对单一,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多;中医运用针灸辨证论治,经济安全,具有优势。结论:针灸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吴国凤  任飞  张硕 《中国针灸》2000,20(7):400-400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均属运动神经元变性,影响脊髓前角细胞或锥体束运动系统,主要表现为部分肌肉萎缩无力及肌束颤动等症状,亦属中医“痿证”范畴。笔者采用传统的烧山火手法临床治疗本病15例。1 临床资料  本病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7年。2 治疗方法21 取穴 常选用以下4组穴位:①百会、脾俞、肾俞、命门、太溪;②膻中、关元、气海、三阴交;③大椎、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④风池、手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22 操作手法 每次选1组穴,在患侧所选穴位皮肤消毒,毫针刺…  相似文献   

20.
运动神经元病系指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元和椎体束的慢性疾病 ,主要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进行性延髓麻痹、原发性侧索硬化症等。中医无此病名 ,据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肌萎缩、肌无力 ,应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目前 ,西医对此病治疗无明显疗效 ,而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由于本病为慢性隐匿起病 ,主要表现为肢体的痿废不用 ,故就其证测其因 ,对病因病机认识 ,多从虚论。1 .1 奇经亏损 ,八脉失养 吴以岭[1] 以为 ,奇经八脉对十二经、经别、络脉起着广泛的联系作用 ,并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