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又称Gelineau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本病早在1880年Gelineau首先记述并命名,临床特点以睡眠发作、猝倒症、睡眠瘫痪及睡眠幻觉为主要表现,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诊治3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少见的青少年期起病、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以10-20岁多见,临床上以睡眠发作、猝倒症、睡瘫症及睡眠幻觉为主要表现,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本院1995-2002年共收治18例该病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睡眠疾病,人群患病率为0.02%~0.18%,无性别差异,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04%,常于青少年期起病并可终生患病。此病常以睡眠发作、猝倒症、睡眠瘫痪及睡眠幻觉为典型临床表现,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但临床大多是以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不分地点和场合的白日过度嗜睡为主要主诉。  相似文献   

4.
乔雨晨  张本园 《护理研究》2010,(6):1688-1689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困扰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控制的病理性睡眠、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和睡眠幻觉4大主征为特点,但仅有10%的发作性睡病病人具有四联症的全部症状。发病高峰是青少年时期,男性的患病率稍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家族性发作性睡病2例黑龙江省医院魏今波,邵晓群,关卫黑龙江省德都县公安局技术科法医刘义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少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有家族史的更少见。此种病人往往以猝倒或站立睡眠跌伤而急诊就医,现将2例家族性发作性睡病报告如下。例1,男性,62岁,农民。35...  相似文献   

6.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睡眠疾病,人群患病率为0.02%~0.18%[1],无性别差异,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04%[2],常于青少年期起病并可终生患病.此病常以睡眠发作、猝倒症、睡眠瘫痪及睡眠幻觉为典型临床表现,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但临床大多是以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不分地点和场合的白日过度嗜睡为主要主诉.因此,临床上常与嗜睡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过度嗜睡、癫痫等难以鉴别.本睡眠中心从2007年9月-2009年6月运用美国泰科公司Sandman睡眠监测仪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及白天多次睡眠潜伏试验(MSLT),睡眠分期参照Rechtschaffen and kales标准手工分期作为客观诊断,符合2005年颁布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2版(ICSD-2)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标准[3]的有15例病人.现将临床监测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潘集阳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3913-3914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指在白天出现不可控制的发作性短暂性睡眠,常伴有猝倒发作、睡眠瘫痪、睡眠幻觉等.该病最早由Gelineau于1880年首次报道,其患病率约为0.002%~0.16%[1],无明显性别差异.该病从儿童早期到老年期均可发病,以15~25岁为发病高峰,可长期困扰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到生活的各方面,严重者可酿成意外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发作性睡病9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来我院就诊的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文献报道是否一致,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睡眠医学门诊自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发作性睡病9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发作性睡病相关著作的描述,对其临床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所观察的发作性睡眠患者的性别比例与国外的研究基本一致,发病年龄较国外偏小,四联症的发生几率与国外报道相似。结论发作性睡病常见的腿软,情绪变化,夜间睡眠紊乱等,可能与REM睡眠增多,神经-内分泌功能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方法应用专业量表对350例脑卒中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障碍、睡眠结构紊乱、日间过度睡眠、发作性睡病等;女性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女性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总体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入睡困难、早醒、睡眠维持障碍、睡眠结构紊乱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日间过度睡眠、发作性睡病及其他类型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0.
对80例慢性失眠、日间嗜睡和睡中行为异常患的全夜多道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和多次睡眠潜伏期检查(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结果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2例慢性失眠患非快速眼球运动期(nonrapid eye movements,NREM)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深睡和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时间比例下降或缺失,证实为心理生理性失眠;另11例慢性失眠的PSC显示睡眠时间和睡眠结构正常,证实为认知错误性睡眠。15例日间嗜睡患MSLT显示,13例的NREM睡眠潜伏期小于5min,其中9例伴有2次以上的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提前出现,证实为发作性睡病;另2例MSLT正常,除外发作性睡病。17例睡中憋醒疑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的PSC显示憋醒前无呼吸暂停,结合临床诊断为神经症。5例睡中肢体抽动或突然坐起活动患,发现3例为周期性肢体运动,2例为夜间癫痫发作。提示全夜PSC监测和MSLT对神经科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疾患的评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长期困扰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1] .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控制的病理性睡眠、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和睡眠幻觉4大主征为特点,但仅有10%的发作性睡病病人具有四联症的全部症状.发病高峰是青少年时期,男性的患病率稍高于女性[2].通常于10岁~30岁起病,很少在5岁以前或50岁以后起病[3].按发病时间划分,起病于青春期前,属早发型发作性睡病[4,5],在青春期后起病,称为晚发型发作性睡病.本病病因仍不清楚,缺乏有效治疗.目前对于晚发型发作性睡病的报道罕见.我院于2009年2月5日收治1例52岁的晚发型发作性睡病病人.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对某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就诊的发作性睡病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发作性睡病者中14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77.8%,该病易误诊为癫痫、特发性睡眠过多症、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Kleine-Levin综合征、缺血性脊髓病、低血糖、精神分裂症等。结论误诊原因主要是发作性睡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及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因此对过度睡眠原因不明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把握疾病特点,必要时进行睡眠监测、小睡试验等相关检查,以减少该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13.
发作性睡病,又称发作性嗜睡症,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上,发作性睡病以经典的四联征为特点,即日间过度睡眠伴有不可抗拒的睡意;猝倒(突发性肌张力丧失);入睡性幻觉;睡瘫症。患者很少有四联征同时存在,通常表现为其中的一或几种。发作性嗜睡症分为两型,一是伴发猝倒的发作性睡病,二是不伴发猝倒的发作性睡病,两者在基因背景上有所不同,故以此作为分类依据。研究表明,该病与下丘脑分泌素和改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表型共同相关。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多种睡眠潜伏期实验(MSLT)和多导睡眠描记法(polysomnography),以及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水平。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治疗和中药治疗。本文主要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对80例慢性失眠、日间嗜睡和睡中行为异常患者的全夜多道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和多次睡眠潜伏期检查(multiplesleeplatencytest,MSLT)结果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2例慢性失眠患者非快速眼球运动期(nonrapideyemovements,NREM)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深睡和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时间比例下降或缺失,证实为心理生理性失眠;另11例慢性失眠者的PSG显示睡眠时间和睡眠结构正常,证实为认知错误性睡眠。15例日间嗜睡患者MSLT显示,13例的NREM睡眠潜伏期小于5min,其中9例伴有2次以上的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提前出现,证实为发作性睡病;另2例MSLT正常,除外发作性睡病。17例睡中憋醒疑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PSG显示憋醒前无呼吸暂停,结合临床诊断为神经症。5例睡中肢体抽动或突然坐起活动患者,发现3例为周期性肢体运动,2例为夜间癫痫发作。提示全夜PSG监测和MSLT对神经科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疾患的评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对初诊为OSAS的100例进行详细临床调查分析和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初诊正确者83例,准确率83%,其中2例为心力衰竭、发作性睡病合并OSAS;17例经相关检查排除OSAS,分别确诊为夜间惊恐发作、夜间癫痫发作、周期性肢体运动和发作性睡病等神经精神和睡眠障碍疾患.误诊率17%.结论:重视OSAS的鉴别诊断,详细采集病史并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是正确诊断OSAS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白天出现病理性睡眠,伴有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和入睡性幻觉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该病多在13~30岁左右起病,症状严重可影响日间学习、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目前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探讨发作性睡病的有效治疗。现将我科自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期间诊治的20例住院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临床少见,往往造成误诊误治。笔者1984~1998年间收治的6例均误诊,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1例;年龄5~12岁,平均9岁。病程1.5~6个月。根据白天出现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伴有或不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而确诊。1.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表现发作性睡眠与猝倒各3例;随病程进展,全部病例均有发作性睡眠和猝倒,无睡眠麻痹及入睡前幻觉,1例伴有夜间睡眠不安,4例学习成绩下降。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1.3 辅助检查 6例血、尿、粪常规及血电解质、血糖均正常。…  相似文献   

18.
张轩  薛蓉 《临床荟萃》2016,31(12):1291
睡眠障碍是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日间嗜睡、失眠、异态睡眠、发作性睡病、昼夜节律紊乱、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及睡眠呼吸障碍。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神经生物学因素及社会心理学因素。本文就卒中后睡眠结构变化、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流行病学及其病理生理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睡眠疾病,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思睡、突发猝倒、睡眠麻痹和睡前幻觉等。发作性睡病常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其发病时临床症状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发作性睡病发病率低,临床识别率不高,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精神类疾病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发作性睡病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7例儿童发作性睡病误诊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7例中误诊为癫痫4例、病毒性脑炎2例、痣症1例,全部患儿睡眠脑电图监测显示平均睡眠潜伏期均<5 min,至少2次直接进入快速眼动期睡眠,予口服盐酸派醋甲酯治疗.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误诊原因为对本病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