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细胞株裸鼠肝转移模型 ,研究复方参七汤对裸鼠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对 2 4只BAL B/ C裸鼠 ,经脾脏注入指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 (低分化腺癌 )细胞悬液 (L s174 t) 0 .1ml,含细胞数 1× 10 6个 ,切除脾脏 ,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12只。实验组每天喂以含 0 .6 ml/ 2 0 g体重复方参七汤颗粒饲料 ,对照组裸鼠喂以颗粒饲料 ,记录裸鼠体重、神志、摄食。喂养 3周后 ,抽取各组裸鼠心脏血后处死 ,观察腹腔内肿瘤生长情况 ,检查肝转移癌灶数目 ,挖出各个癌结节并称重。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 (SP)方法检测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nm2 3H1- NDPK表达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 ,检测裸鼠血中 CK2 0 m RNA表达。结果 :(1)建立人结肠癌细胞株裸鼠肝转移模型 ,肝转移率 10 0 %。病理组织学证实肝转移癌细胞具有人结肠癌 (低分化腺癌 )特征。 (2 )实验组裸鼠实验前后体重增长 4 .12± 0 .5 3g,明显高于对照组 3.2 1± 0 .5 9g(P<0 .0 5 )。 (3)实验组裸鼠肝转移癌结节的数目 2 .4 2± 0 .99个 ,明显低于对照组 4 .17± 1.99个 (P<0 .0 5 )。(4 )实验组裸鼠肝转移癌重 6 3.6 7± 2 1.2 9m g,明显低于对照组 94 .32± 37.86 m g(P<0 .0 5 )。 (5 )实验组裸鼠肝转移癌重 /肝重  相似文献   

2.
人参皂甙Rg3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 Rg3 ( Rg3 )抑制裸鼠原位种植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移植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雌性裸鼠 15只 ,随机分为 Rg3组、环磷酰胺 ( CTX)组和对照组 ,分别用 Rg3、CTX及对照剂连续灌胃 5 6d,处死后病理标本用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Rg3组瘤重 ( 0 .84± 0 .2 6g)低于对照组( 1.2 0± 0 .2 4g,P=0 .0 5 ) ,CTX组瘤重 ( 0 .75± 0 .2 3 g)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免疫组化显示 ,Rg3组的微血管密度 ( 16.68± 8.0 0 )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Rg3抑制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移植瘤生长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其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生长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消痰散结方对胃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人低分化胃腺癌SGC -790 1完整组织块裸鼠原位种植 ,建立胃癌转移模型。种植后 1周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对照组 ,0 2mL)、5 -FU (5 -FU组 ,0 2mL ,6 0mg/kg w)、消痰散结方 (消方组 ,0 2mL ,2 5g/kg d ,)、 5 -Fu与消方联合应用 (5 -FU +消方组 )腹腔注射 ,5 -Fu每周 1次 ,余每天 1次 ,连续 3周。于第 1 2周处死动物 ,测定原位肿瘤体积、瘤重、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 ,观察肿瘤肝、腹膜及其它脏器转移及腹水情况。结果 对照组、 5 -FU组、消方组、 5 -FU +消方组瘤重分别为 (2 2 6± 0 78) g、 (1 1 0± 0 96 ) g、(0 6 3± 0 4 1 ) g、 (0 6 1± 0 4 9) g ;抑瘤率分别为 0 %、 4 9 3%、 72 0 %、 75 0 % ;MVD分别为 (1 5 2± 3 3)、 (1 1 5± 1 6 )、 (5 7± 2 1 )、 (4 5± 1 3) ;肝转移率分别为 75 0 %、 4 1 7%、 2 5 0 %、 1 6 7% ;消方组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与 5 -Fu组相比 ,消方组和 5 -FU +消方组在瘤重、抑瘤率、MVD亦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肝转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消痰散结方对体内胃癌的生长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且与化疗药物联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其机理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鉴定选择性噬菌体多肽phage2 0是否具有抗胃癌肝高转移细胞XGC9811-L肝转移的作用。方法 采用胃浆膜下裸鼠原位接种转移模型 ,观察phage2 0对胃癌细胞XGC9811-L肝转移能力的影响。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 (phage2 0孵育组 12只 ) ,对照组 (XGC9811-L组 12只、M13wt孵育组 12只 ) ,原位接种后 10天、5周解剖裸鼠 ,观察肝转移率、转移瘤的数目及原发瘤的体积。结果 在原位接种后 10天 ,各组未发现肝转移灶 ,接种后5周phage2 0孵育组、XGC9811-L未孵育组、M13孵育组肝转移率分别为 :2 0 % ,10 0 % ,80 % ;肝转移灶的数目为 0 ,9.5± 2 .8,7.1± 4 .71;原发瘤的体积为 0 .6 5± 0 .4 32 ,0 .5 2 8± 0 .2 96 ,0 .5 82± 0 .348。与对照组相比phage2 0孵育组的肝转移率和转移灶的数目明显减少 ,P <0 .0 5 ,但在原发瘤的体积方面 3者间无显著差别 P >0 .0 5。结论 phage2 0可抑制胃癌肝高转移潜能细胞XGC9811-L肝转移能力 ,但对其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胆囊运动功能及其与糖尿病程之间的关系。方法 :糖尿病患者 36例 ,分为 A组 (病程大于 5年 ) 18例 ,B组 (病程 5年以下 ) 18例 ,及 C组 (对照组 ) 2 0例。 B超测定空腹和脂肪餐后胆囊容量 ,计算胆囊排空指数 ,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空腹和餐后胆囊容量 ,A组 (2 0 .6 7± 5.6 9ml和 11.6 1± 4 .93ml)与对照组 (17.0 3± 3.2 2和 6 .6 1± 2 .15ml)比较 ,P<0 .0 2和 P<0 .0 0 1。B组 (19.96± 4 .96 ml和 8.56± 2 .77ml)与对照组比较 ,P<0 .0 5和 P<0 .0 2。 A,B两组间比较无差异 ,P>0 .0 5。胆囊排空指数 (gallbladder ejection fraction,GBEF) ,A组 (4 5%± 10 .0 8% )与对照组 (6 1.72 %±7.75% )比较 ,P<0 .0 0 1。 B组 (57.37%± 7.15% )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A,B两组间比较 P<0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胆囊容量增加 ,GBEF降低 ,尤以病程超过 5年组明显。胆囊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 ,自主神经病变可能为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严彬  孙脊峰 《医学争鸣》2002,23(12):1118-1120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 2 R) ,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 T细胞亚群 (CD3+ ,CD4 + ,CD8+ )及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 (RBC-C3b 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RBC- ICR)试验 .结果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 s IL - 2 R明显高于对照组 [(398± 12 2 ) vs(2 0 2± 84 ) pm ol· L- 1 ,P<0 .0 1],T细胞亚群 CD3+ ,CD4 + ,CD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0 .5 0± 0 .0 8) vs(0 .71±0 .0 7) ,(0 .2 6± 0 .0 7) vs(0 .36± 0 .0 7) ,(0 .2 2± 0 .0 5 ) vs(0 .31± 0 .0 6 ) ,P<0 .0 1,CD4 + / CD8+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12± 0 .2 2 ) vs (1.32± 0 .30 ) ,P<0 .0 5 ],RBC- C3b R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14 .5 %± 3.7% ) vs(2 1.4 %± 2 .3% ) ,P<0 .0 1],RBC- IC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17.8%±5 .2 % ) vs(8.8%± 2 .1% ) ,P<0 .0 1].结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并参与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三羧氨基喹啉 ( Linom ide)对人口腔癌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探讨其抗血管生成作用与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建立人舌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观察 Linom ide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L inomide治疗组和对照组荷瘤裸鼠的肿瘤微血管密度 ( MV D)的变化 ,采用 ELISA方法检测Linom ide对巨噬细胞分泌促血管因子 TN F- α及血管抑制因子 G M- CSF功能的影响。结果 :10 0 m g/ kg· d- 1、50mg/ kg· d- 1Linom ide腹腔注射组、对照组裸鼠瘤重分别为 ( 0 .4 7± 0 .2 5) g、( 0 .92± 0 .30 ) g、( 1.75± 0 .38) g,治疗组瘤重明显降低 ( P<0 .0 1)。治疗组瘤组织 M VD明显减低 ,与对照组相比 ,50 m g/ kg· d- 1和 10 0 m g/ kg· d- 1Linom ide治疗组的 MV D分别减少了 38.2 %和 57.8%。 Linom ide治疗组腹腔巨噬细胞分泌 TN F-α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受到明显抑制 ( P<0 .0 5)。 L inom ide体外处理小鼠巨噬细胞系 RA W 2 6 4.7也可明显抑制其分泌 TN F-α的水平 ( P <0 .0 5) ,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Linom ide可有效抑制人舌鳞状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降低肿瘤微血管密度 ,抑制巨噬细胞分泌 T NF-α可能是其一个重要的抗血管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癌症患者血浆和组织浸液凝血酶调节蛋白 (TM)的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 ELISA法检测 188例癌症患者血浆 TM和 2 4例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组织浸液的 TM浓度。结果 :癌症患者血浆 TM水平[(33.4 7± 14 .2 5 ) μg/ L]明显高于对照组 [(2 0 .4 0± 7.2 2 ) μg/ L,P<0 .0 1],癌症转移组 [(4 1.6 8± 16 .96 ) μg/ L]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术后组患者 TM[(18.4 5± 9.96 ) μg/ L]比术前组 TM[(2 8.2 9± 11.74 ) μg/ L]明显回落 (P<0 .0 1) ,术后复发转移组 TM水平 [(34.5 0± 12 .5 7) μg/ L]明显增加。肺癌、胃癌和胰腺癌三种转移性癌均明显高于各自的非转移性癌 (P<0 .0 5~ 0 .0 1) ,而非转移的胃癌、胰腺癌、食道癌、大肠癌和喉癌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 .0 5 )。癌组织浸液 TM[(6 47.71± 317.5 1) μg/ L]显著低于其邻近正常组织 [(14 5 5 .6 3± 772 .2 2 ) μg/ L,P<0 .0 1],而其血浆 TM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癌症患者血浆 TM水平升高与癌的扩散转移有关 ,其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进展和转移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杨丽  孙广运  余得水   《四川医学》2020,41(5):449-453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作为佐剂用于腹横筋膜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拟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于全麻诱导后行双侧腹横筋膜阻滞,其中试验组予以右美托咪定1μg/kg联合0. 5%罗哌卡因20mL,对照组予以0. 5%罗哌卡因20mL,于术后6h、术后1d、术后3d以及术后7d对所有患者进行谵妄(CAM-C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比较,试验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31±0. 38) mg vs.(1. 04±0. 36) mg,(1. 08±0. 39) g vs.(0. 89±0. 33) g,P<0. 05)],术后6h、术后1day谵妄发生率显著降低[(13. 50%vs.1. 75%,15. 25%vs.3. 51%,P<0. 05)],术后3day及术后7day谵妄发生率减少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佐剂用于腹横筋膜阻滞能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并能减少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短期内(术后6h~1day)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啶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接收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3.24±3.09)min、睁眼时间(18.01±3.03)min及拔管时间(22.07±3.22)min,麻醉指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4.57±3.12)、(19.87±3.33)、(24.65±3.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呛咳率及躁动率44.44%、40.00%均少于对照组11.11%及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啶的麻醉苏醒质量较高,可作为有效麻醉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手术治疗的12例孤立性细支气管肺泡癌进行临床分析。在诊断方面,X线检查无明显特征性,CT检查可了解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经皮肺穿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病理分型,分泌型1例;非分泌型9例;低分化型2例;经随访,后者预后欠佳。治疗上均应手术切除,对于低分化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则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肺组织。  相似文献   

12.
报告7.674例胃镜病理活检中发现的40例粘液细胞癌。本组胃癌占同期胃镜检出胃癌(285例)的14%,女性多于男性(21:19),平均年龄46.3岁,较同期其它类型胃癌年轻10岁之多。内窥镜下常表现为糜烂和溃疡,诊断正确率为62.5%。病理组织学见不同病例或同一病例的粘液细胞癌形态不完全一致,粘液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其粘液性质的异质性,11例呈酸性粘液,6例中性粘液,23例混合性粘液。对粘液细胞癌的组织发生、病理学鉴别诊断及其癌前病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1360例贲门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发现76例切缘残端癌,发生率为5.59%,上残端癌最常见,占81.58%。切除的肿瘤上、下正常组织愈短,残端癌的发生率也愈高。其五年生存率与无残端癌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关于这一事实的机理将在本文中论述。  相似文献   

14.
225例老年食管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贲门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8年间在我科收治的2206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其中高龄组(〉70岁)225例,非高龄组1981例,并比较两组的术前伴发病患病率,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3年生存率.结果:高龄组术前伴发病患病率高于非高龄组(P〈0.01),高龄组病理恶性程度低(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龄组高于非高龄组(P〈0.01),死亡率及3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并非手术禁忌症,避免扩大根治术,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合酶在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与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食管鳞癌、胃癌及结肠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含量。蛋白含量用酚试剂检测。结果 :食管鳞癌、胃癌及结肠癌组织中NOS含量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粘膜组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肠癌组织中NOS含量显著高于食管鳞癌和胃癌组织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食管鳞癌与胃癌组织中的NO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肠癌的DukesD ,C期与DukesA ,B期之间NOS含量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DukesD与C及DukesA与B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NOS的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胃癌及结肠癌的形成有关。在结肠癌组织中NOS含量明显增高 ,这可能与肠腔内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诱导结肠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因残胃部癌、贲门部癌或食管部癌再次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86例按肿瘤部位浸润范围归纳为 6类 ,施行不同手术方式。①残胃部癌 13例 ,9例施行了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 ;②残胃贲门部癌 4 6例 ,3 8例施行了全胃贲门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空肠吻合 ;③贲门部癌 8例 ,直径小于 3cm ,施行贲门部食管胃局部切除、食管残胃胸内吻合 ;④食管下段部癌 11例 ,施行食管下段及胃贲门部切除、空肠或结肠代食管术 ;⑤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段部癌 7例 ,5例施行了全食管切除、结肠代食管术 ;⑥全胃切除食管空肠襻式吻合术后食管中段部癌 1例 ,施行食管大部切除 ,倒转近端空肠襻代食管 ,食管空肠弓上吻合、空肠空肠吻合。结果  72例再次手术切除了肿瘤 ,手术切除率 83 .7%。术后 2例分别死于结肠坏死和呼吸衰竭。术后吻合口瘘 3例 ,吻合口狭窄 6例 ,切口感染 7例 ,脓胸 3例 ,膈下感染 3例 ,剖胸止血 1例 ,结肠坏死 1例。随访 1989~ 1999年 5 5例切除病人 ,术后平均寿命超过 2年。结论 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残胃部癌、贲门部癌或食管部癌仍应采用积极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选用合适手术方式 ,注重手术质量 ,是提高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74例青年肺癌进行临床分析,并以185例老年肺癌作对照,显示青年肺癌中未分化癌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且恶性度高,转移早,发展快,愈后差,应力争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对97例乳腺癌、21例乳腺良性病变和96例其它恶性肿瘤ICLs进行了研究,发现ICLs有两种类型,A型ICLs含有分泌物,B型不合分泌物。乳腺癌ICLs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和其它恶性肿瘤(p<0.005),提示ICLs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和确定淋巴结转移癌的乳腺原发灶。并对ICLs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王飞  徐晶晶  朱士俊 《黑龙江医学》2017,(12):1185-1186
目的观察导管内癌(intraductal carcinoma)组织形态及发病年龄分析,探讨两者关系。方法收集33例确诊导管内癌标本,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形态导管内癌形态特征,并进行发病年龄统计。结果 33例导管内癌中,乳头型2例(6.1%),低乳头型4例(12.1%),筛状型4例(12.1%),粉刺型8例(24.2%),实性型15例(45.5%)。结论导管内癌可有不同的形态特征。SMA、P63联合应用,对观察导管内癌是否出现微浸润有重要意义。导管内癌在各年龄组中的发生率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盆腔淋巴切除术加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对11例子宫颈癌患者和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切除术加广泛子宫切除术,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1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68.5±23.3]min,术中出血量(185.0±24.6)ml,淋巴结切除数目(27.5±4.6)个.术后尿潴留2例,输尿管阴道瘘1例.14例患者均在术后随访中,未发现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盆腔淋巴切除术加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安全、可行,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