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雷公藤多甙对小鼠生育的影响及肉苁蓉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时间和剂量的雷公藤多甙(GTW)对昆明小鼠怀孕率的影响及肉苁蓉干预和停用GTW后的自愈倾向。方法:将90只成年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CMC)溶液;GTW各组分别给予45.0、30.0、22.5、15.0、7.5mg/(kg·d)GTW混悬液;肉苁蓉各组分别给予30.0、7.5mg/(kg·d)GTW混悬液;停药组给予30.0mg/(kg·d)GTW混悬液。以上各组先灌胃20d,20d后与成年雌鼠1∶2合笼7d。第28d起GTW各组按原剂量继续给药;肉苁蓉各组给原剂量GTW混悬液的同时分别给10.0、2.5g/(kg·d)肉苁蓉煎液;停药组停GTW,改为1%CMC溶液。20d后再次合笼7d。每次合笼后观察雌鼠怀孕率。结果:随着GTW给药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雌鼠怀孕率呈下降趋势。GTW45.0mg/(kg·d)组给药40d后怀孕率降为0%(P<0.01)。肉苁蓉10.0g/(kg·d)组怀孕率由20d时的25%上升到40d时的55%。停药组怀孕率由25%上升到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TW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肉苁蓉可以改善GTW对雄鼠生殖系统的抑制作用,提高雌鼠的怀孕率。停用GTW20d,怀孕率可以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维生素E(VE)对青春期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暴露致雄性大鼠生殖毒性的干预作用以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35日龄雄性SD大鼠(体重96~122 g)随机分为对照组(玉米油),低[10 mg/(kg·d)]、中[100 mg/(kg·d)]、高[500 mg/(kg·d)]DEHP组,以及VE干预组[(500 mg/(kg·d)DEHP+100 mg/(kg·d)VE],各组给予相应食物30 d。在染毒干预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睾丸组织氧化应激指标、附睾尾部精子参数、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凋亡相关靶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DEHP组血清中FSH、LH和T水平明显降低,精子运动参数VAP、VCL明显降低,SOD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Bak、Bax基因表达和Bax/Bcl-2基因表达比值显著升高,细胞色素C mRNA表达及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均0.05);高DEHP组MDA含量[(3.32±0.87)nmol/mg pro vs(2.13±0.49)nmol/mg pro]明显升高,精子运动参数VAP、VCL、VSL、STR、LIN、WOR均明显降低(P0.05)。与高DEHP组比较,VE干预组的LH和T水平明显升高;VAP、VSL、VCL、STR和WOB明显升高;SOD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Bak、Bax基因表达和Bax/Bcl-2基因表达比值显著降低;细胞色素C、Caspase-3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均0.05)。结论:青春期DEHP暴露可抑制生殖激素分泌或释放,导致雄性大鼠睾丸组织氧化损伤,激活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也可导致附睾精子质量下降;而VE对DEHP所诱导的雄性生殖毒性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3.
羟基脲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具有潜在的生殖毒性,而荒漠肉苁蓉作为一种对生殖系统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已经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本文曼在评价荒漠肉蕊簧水提液对羟基脲造成的睾丸毒性的缓解作用。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除了正常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上午灌胃羟基脲(400mg kg^-1体重)造模,而治疗组小鼠每天下午灌胃荒漠肉苁蓉水提液(剂量分别为1.5,3.0和6.0g生药公斤体重),连续4周。结果发现羟基脲组小鼠出现严重的睾丸组织损伤,体重下降(P〈0.01,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P〈0.01),而荒漠肉苁蓉水提液可以缓解羟基脲造成的生精小管细胞退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清性激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强精片对不育模型SD大鼠精液质量及Fas/Fas L通路的影响。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与雷公藤多甙片(GTW)灌胃造模组50只,灌胃3周后两组各取10只进行模型验证。证明模型成功后,将40只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强精片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GTW 20 mg/(kg·d)、GTW 20 mg/(kg·d)+强精片58 mg/(kg·d)、GTW 20 mg/(kg·d)+强精片105 mg/(kg·d)、GTW 20 mg/(kg·d)+强精片233 mg/(kg·d)),灌胃4周后取血处死,检测精液质量及睾丸组织Fas L凋亡因子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精子浓度[(10.94±3.58)×10~6/ml]、活力[(9.31±5.79)%]、活率[(24.03±6.93)%]降低明显,与空白组[(71.99±9.72)×10~6/ml]比较差异显著(P0.01);强精片各组在用药4周后精子浓度、活力、活率均有提高,其中强精片高[(59.66±4.53)×10~6/ml、(35.45±5.21)%、(61.97±9.75)%]、中剂量组[(40.89±4.90×10~6/ml、(24.41±4.79)%、(60.06±10.62)%]与模型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并降低模型大鼠睾丸内凋亡因子Fas L表达(P0.05或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可能通过上调Fas/Fas L信号通路,诱导生精细胞凋亡,导致精子浓度、活力、活动率等指标降低,造成不育。而中药强精片可能通过降低睾丸内Fas L凋亡因子表达,提高大鼠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5.
Notch1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胚胎期暴露诱导子代SD大鼠发生尿道下裂,检测Notch1在尿道下裂胎鼠与正常胎鼠生殖结节(GT)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在DBP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作用。方法:SD孕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妊娠(GD)14~18 d,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DBP 800 mg/(kg.d)和大豆油2 ml/(kg.d)灌胃,孕第19天剖宫产后记录雄性胎鼠出生体重(BW)、肛门和生殖器之间的距离(AGD)及尿道下裂发生率。取DBP组中发生尿道下裂的雄性胎鼠和对照组中的雄性胎鼠,分为尿道下裂组与对照组,提取生殖结节,用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析Notch1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子代雄性胎鼠体重为(4.40±0.30)g,对照组为(6.11±0.40)g,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AGD为(2.17±0.18)mm,对照组为(3.28±0.16)mm,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尿道下裂发生率为42.9%。Notch1在尿道下裂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671±0.021,正常对照组为1.327±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主要定位于生殖结节上皮细胞,尿道下裂组染色强度明显弱于对照组。结论:染毒期间DBP对雄性子鼠有明显毒性作用,改变了生殖结节中Notch1的表达,可能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导致尿道下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补肾益精汤对大鼠精子线粒体呼吸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并从基因水平分析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00 只SD 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 组)、雷公藤多苷组(B 组)、生理盐水组(C 组)、左卡尼汀组(D组)及补肾益精汤组(E 组),每组20 只。A 组大鼠每日灌胃生理盐水 [1 mL/(kg · d)],B、C、D、E 组每日灌胃雷公藤多苷 [20 mg/(kg · d)],共21 d,处死A、B 两组大鼠,然后C 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1 mL/(kg · d)],D 组每日灌胃左卡尼汀[50 mg/(kg · d)],E 组每日灌胃补肾益精汤[3 g/(kg · d)],共35 d,处死C、D、E 三组大鼠。获取各组大鼠精液标本,检测精液精子运动参数、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及精子细胞ATP 含量,同时检测各组精子细胞特异性钙通道CatSper1基因含量,分析E 组RCR、ATP 分别与CatSper1 RNA 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与A 组比较,B 组的精子密度、a+b 级百分率及存活率均明显下降(P <0.01)。与C 组比较,D 组、E 组a+b 级精子百分率明显提高(P <0.01)。RCR、ATP 含量及CatSper1 RNA 均提高。D、E 组的精子RCR 分别为(4.39±0.42 vs 5.15±0.39)μmol · min-1 · g-1,ATP 含量分别为(4.02±0.50 vs 5.82±0.40)μg/g,CatSper1 RNA 分别为(2.18±0.28 vs 2.64±0.28)ng/μ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E 组大鼠的RCR、ATP 含量与CatSper1 RNA 均呈正相关(r =0.912、0.893,P < 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成功制备弱精子症大鼠模型;补肾益精汤可明显提高弱精症大鼠的精子活动力,增加其精子呼吸功能及能量代谢,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特异性钙通道CatSper1 RNA 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胚胎期暴露导致SD大鼠尿道下裂发生的动物模型,观察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尿道下裂与正常大鼠生殖结节中的差异表达,探讨其在DBP致大鼠尿道下裂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SD孕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妊娠14~18 d(GD14~18)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DBP 800 mg/(kg·d)和大豆油2 ml/d灌胃,GD19剖宫产后统计子鼠数、雄性子鼠出生体质量(BW)及肛门生殖器距离(AGD)、尿道下裂发生率,取两组雄性子鼠生殖结节,运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galectin-3的表达.结果 尿道下裂仅实验组发生,发生率为40%,每窝子鼠数、雄性子鼠BW及AGD/BW在实验组分别为(8.90±1.25)只、(5.12±0.24)g、(0.57±0.03)mm/g,在对照组分别为(13.20±1.46)只、(6.72±0.42)g、(0.66±0.07)m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在尿道下裂组的相对表达量为0.603±0.014(n=10),正常对照组为0.851±0.015(n=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主要定位于生殖结节上皮细胞,尿道下裂组染色强度明显弱于对照组.结论 染毒期间DBP对雄性子鼠有明显毒性作用,改变了生殖结节中galectin-3的表达,影响了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及尿生殖褶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五子衍宗丸对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体重为200~220 g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黄精赞育胶囊组),五子衍宗丸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灌服雷公藤多苷[30 mg/(kg.d)],连续8周,制备少弱精子症模型。造模结束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10 ml/(kg.d)],对照组给予黄精赞育胶囊溶液[3.01 g/(kg.d)],五子衍宗丸各组分别给予水提液,低剂量组[2.30 g生药/(kg.d)],中剂量组[4.60 g生药/(kg.d)],高剂量组[9.20 g生药/(kg.d)],连续30 d。末次给药后30 min,采用荧光流式细胞技术(JC-1染色)测定精子MMP水平(JC-1+%),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精子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MMP:JC-1+%和强度分别为:正常组70.80±4.92、4 360±945;模型组33.77±6.19、1 4685±496;对照组56.34±10.35、3 277±895;五子衍宗丸低剂量组40.80±10.40、2 016±767;中剂量组59.40±6.51、3 897±643;高剂量组60.71±7.81、3 371±6467。造模各组大鼠精子线粒体JC-1+%及强度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连续给药30 d后,给药各组均能明显提高精子MMP,增加JC-1+%,除低剂量组外,其他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精子线粒体超微结构:雷公藤造模后,精子外膜松散、变性,线粒体肿胀、大小不一、线粒体膜不完整,轴丝结构不清或出现断裂。给予五子衍宗丸30 d后,精子外膜及线粒体膜结构完整,减少线粒体肿胀,轴丝及微管结构基本正常。结论:雷公藤多苷能降低精子MMP水平,破坏线粒体的结构。五子衍宗丸能明显提高少弱精子症模型大鼠精子MMP水平,减轻精子线粒体结构损伤。保护精子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是五子衍宗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Sprague Dawley(SD)大鼠空气细颗粒物(PM2.5)长期暴露模型,研究PM2.5长期暴露对SD大鼠生殖功能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45只SD大鼠(80~94 g,28日龄)随机分配成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组[2μg/(100 g·d)],高剂量组[16μg/(100 g·d)]。每天分别给予0.9%的生理盐水或PM2.5颗粒,连续暴露60 d,最后一次暴露24 h后各实验组选取10只与正常雌鼠合笼,统计雌鼠受孕率,剩余实验鼠取材,进行精子计数和畸形率测定、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测以及睾丸组织Connexin43蛋白表达检测。结果:与对照组雌鼠受孕率(100%)相比,PM2.5暴露组正常雌鼠受孕率(高剂量组50%,低剂量组70%)明显降低,精子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生精小管结构紊乱,管腔精子数减少,部分次级精母细胞脱落至管腔。睾丸组织中Connexin43蛋白表达下降,血睾屏障破坏。结论:汽车尾气来源PM2.5长期暴露影响SD大鼠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骨疏康颗粒(GSK)对去卵巢(OVX)小鼠的体重、血清骨代谢指标和组织形态学的作用,进一步阐述GSK延缓OVX小鼠骨量丢失的药理学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 J小鼠去卵巢造模后,一周内给予GSK灌胃3个月:低[2 g/(kg·d)]、中[4 g/(kg·d)]、高[8 g/(kg·d)]。干预期间,分别在1、2、3月内,称量各组小鼠体重。实验结束后,采集各组小鼠血液检测骨吸收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的水平和骨生成指标: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的水平;同时,阿尔新蓝染色观察腰椎骨量变化。结果 GSK干预1、2、3个月后,小鼠体重未见明显的变化。GSK干预3月后小鼠血清中β-CTX的表达水平下降;骨生成指标PINP、ALP和OCN水平升高。GSK干预后OVX小鼠腰椎的骨量增加、腰椎结构相关参数优化。结论 GSK同时调控OVX小鼠的骨吸收和骨生成指标的表达,延缓OVX诱导的骨量丢失,提高OVX小鼠的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用中医滋补肾阴、温补肾阳、健脾、补肾健脾治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否会引起骨骼、骨骼肌中SDF-1水平的变化,从而扩展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医学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将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症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和福善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P、TRACP及骨骼、骨骼肌中SDF-1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P和TRACP水平均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各治疗组均比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以福善美组降低最为明显,其次为补肾健脾组。②模型组大鼠的骨骼和骨骼肌SDF-1水平均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阳组、福善美组大鼠骨组织SDF-1水平显著降低(P<0.01),健脾组、补肾阴组也降低(P<0.05),福善美组、健脾组大鼠的骨骼肌SDF-1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骨骼、骨骼肌中SDF-1水平的升高有关。②补肾阴、补肾阳、健脾和补肾健脾法可以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骨骼肌中SDF-1的水平,从而对骨质疏松症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伐地那非对肾阳虚、肾阴虚及肝气郁结型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E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肾阳虚型ED(44例)、肾阴虚型ED(41例)、肝气郁结型ED(39例),所有患者每天服用伐地那非5 mg,总疗程为8周。结果:伐地那非能显著提高各型ED患者的勃起功能问卷-5(IIEF-5)和勃起质量表(EQS)评分,且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伐地那非显著提高肾阳虚和肾阴虚型ED患者性交成功百分率(P<0.01),肝气郁结型ED在治疗后性交成功百分率也有明显提高(P<0.05);伐地那非还能显著提高各型ED患者阴茎勃起硬度,3组治疗后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1.82%、73.17%、43.59%。结论:伐地那非对肾阳虚和肾阴虚型ED患者疗效优于肝气郁结型ED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雷公藤多甙(GTW)、甲睾酮、壮骨伸筋胶囊3种药物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一氧化氮合酶(NOS)亚型eNOS和nNOS的影响,探讨3种药物对雄性SD大鼠睾丸功能的作用与一氧化氮(NO)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5组,每组9只,每天分别给予各组GTW[10mg/(kg·d)]、甲睾酮[2mg/(kg·d)]、壮骨伸筋胶囊[0.3g/(kg·d)]、蒸馏水加吐温80(对照组I组)和蒸馏水(对照组II),共4周。第5周末,应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3种药物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NOS阳性细胞数目的影响。结果用药后与对照II组相比,GTW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nNOS和e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甲睾酮组n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而eNOS变化不大;壮骨伸筋胶囊组eNOS和nNOS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结论雷公藤多甙通过对eNOS和nNOS的抑制而减少NO产生,进而影响生精过程。壮骨伸筋胶囊通过对eNOS和nNOS的促进而增加NO的合成,使其在增强性功能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医证型与尿动力学参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医证型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152例BPH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肾阴不足、肾阳虚弱、瘀阻水道、脾气虚弱、肺热气郁、湿热下注、痰浊郁结七型,均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152例BPH患者中,肾阳虚弱型71例(46.71%),瘀阻水道型40例(26.31%),肾阴不足型14例(9.21%)。膀胱出口梗阻为III~VI度肾阳虚弱型有58例,瘀阻水道型有38例,其中严重梗阻(V~VI)26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极弱中(n=12),肾阳虚弱型4例,占33.33%(4/12),瘀阻水道型7例,占58.33%(7/12);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弱者中(n=48),肾阳虚弱型为27例,占56.25%(27/48),瘀阻水道型17例,占35.42%(17/48)。结论:BPH中医各辨证分型与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逼尿肌收缩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为中医证型的量化和客观化提供相应的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州市高校男生慢性前列腺炎(CP)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4所高校男生1682例,统计561例CP男生的中医证型分布频率,并比较CP男生不同年龄、专业、居住区、生源地、经济状况、与同学关系、学业成绩中医证型的发生率。结果:单一证型占32.98%,湿热证、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肾阳虚损证的发生率分别为63.28%、47.59%、39.39%和33.69%。16~18岁组、19~21岁组、≥22岁组之间血瘀型和肝肾阴虚型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医学专业组血瘀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组(P<0.05),南方组湿热型、肝肾阴虚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北方组(P<0.05或P<0.01),乡镇组、县城组、市区组之间湿热型及肝肾阴虚型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经济情况较差组、一般组、较好组之间湿热型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同学关系较差组、一般组、较好组之间肝肾阴虚型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广州市高校CP男生的中医证型多见由基本证型组成的复合证,湿热型、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肾阳虚损型4个主证的发生率与专业、年龄、居住区、生源地、经济状况和同学关系融洽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式研究分析促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康复的中药使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科学文献等数据库近20年关于OVCF术后应用中药的文献,经筛选提取后建数据库。运用数据可视化、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分析纳入中药的使用频次和药物组合规律。结果经严格筛选得到相关文献95篇,纳入76个不同处方,含127种中药。其中频次最高的中药为当归、熟地黄、杜仲、骨碎补、黄芪、续断、淫羊藿、茯苓、山药、牛膝、白芍、山茱萸、川芎,"四气"分类中最多为温性药。"五味"中频次最高为:甘味药、苦味药、辛味药。归经分类以归肝经、肾经、脾经最多。功效分类以补阳药、活血化瘀药、补气药、滋阴药、补血药为主。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关联规则分析2种药的关联有6条,3种中药的关联有4条。高频药物关联网络分析得到3个强关联。结论中药促进OVCF术后康复多使用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多归于肝、脾、肾三经,药性味多甘、苦、辛味与温性;药物之间配伍的原则总体以"补虚化瘀"为核心,兼以滋阴、壮阳、补气活血、祛瘀止痛等。  相似文献   

17.
310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证候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术后不同阶段的证候规律。方法:对310例前列腺增生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术后证候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术后第1、3、5d的主要证候分别为湿热夹瘀、湿热夹瘀和气滞血瘀兼肾阴不足,其他证候类型包括气滞血瘀、湿热内蕴、中气不足、肾阴虚、肾阳虚以及各种兼证。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的证候演变有一定规律,术后早期以实证为主,后期逐渐向虚证转化,各个证型多兼夹为病,气滞血瘀为各个阶段的最常见兼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染料木黄酮(GEN)对去势(OVX)小鼠脾细胞凋亡、凋亡基因Fas、FasL及雌激素受体(ER)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GEN对OVX小鼠脾细胞的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Fas、FasL及ERα、ERβ mRNA的表达。结果OVX+GEN组与青年组相比,脾细胞凋亡率在GEN两个高浓度(37.0、92.5μmol/L)时都显著增高(P均<0.05);而Fas基因表达在GEN 92.5μmol/L时显著增高(P<0.05),FasL基因表达在GEN两个高浓度均显著高于青年组(P均<0.05);与OVX空白组相比,GEN最高浓度(92.5μmol/L)时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Fas、FasL基因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均<0.05)。ERα、ERβ基因的表达随GEN浓度增加而呈增加趋势,在GEN最高浓度(92.5μmol/L)时显著高于OVX空白组(ERα:P<0.05;ERβ:P<0.01)。结论高浓度GEN致脾细胞凋亡,与上调凋亡促进基因Fas、FasL基因表达有关。低浓度GEN可能逆转OVX小鼠脾细胞凋亡。高浓度GEN增加ERα、ERβ基因表达。GEN对脾细胞凋亡、ERs表达的调节可能不完全通过ER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利生精丸是否具有抗生殖细胞凋亡及影响Fas/FasL的表达作用,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清利生精丸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男性不育的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昆明小鼠,经膀胱注射大肠埃希菌建立动物感染模型,观察15d后随机分为5组(10只/组):模型组(不治疗)、大剂量(22.5g/ml)、中剂量(13.5g/ml)、小剂量(4.50g/ml)3个清利生精丸治疗组、呋喃坦啶西药治疗组,编码依次为MN、MTa、MTb、MTc、MTd组;另取10只同样小鼠膀胱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编码为CT)。各治疗组连续灌胃药液10d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测定生殖细胞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和同时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MN组生殖细胞凋亡率(57.44%)与CT组(28.54%)、MTa组(30.11%)、MTb组(28.5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MN组生殖细胞凋亡率与MTc组(46.54%)和MTd组(43.41%)比较,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MN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T、清利生精丸各治疗组和MT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MN组小鼠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其他各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实验雄性小鼠感染大肠埃希菌后,可导致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增加,Fas/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上升;清利生精丸通过降低Fas/FasL蛋白的表达,降低生殖细胞的凋亡率,提高生殖能力,可作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性不育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