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头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液体外渗率、输液速度未达标率、静脉通道延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够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输液效果,并缩短穿刺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4G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静脉输液的应用情况。方法将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24G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静脉炎、静脉渗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观察组的静脉炎、静脉渗漏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患者使用24G留置针穿刺于前臂静脉采用改进的穿刺和固定法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在消化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为长期静脉输液或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良好的穿刺途径,提高浅静脉的利用率。方法选择老年静脉输液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果实验组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局部渗漏、肿胀率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周敷料更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在消化科老年慢性病患者中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提高穿刺成功率,输液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提高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价对采取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选择该院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下,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采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质量,穿刺成功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作用与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1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6例,运用一般穿刺针进行输液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穿刺例次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穿刺例次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是减轻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穿刺痛苦的重要途径,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实施细心的护理,防止感染、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住院输液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10%、79.3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老年糖尿病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能有效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其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内科》2017,(4)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静脉化疗的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SF-36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的化疗中,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输液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PICC相当,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和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602例脑血管病患者经合理选择血管、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正确的穿刺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透气粘膏固定,并用无菌纱布覆盖。对照组采用透明的无茼贴膜固定。结果两组患者均穿刺成功。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留置时间长(P〈0.05),浸润、静脉炎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合理选择血管度安排输液顺序、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及正确的穿刺部位和方法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保证;透气粘膏固定。并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消毒穿刺部位可降低浸润、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优点。方法对心血管内科78例危重患者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进行输液治疗。结果观察78例患者,3例穿刺失败。一次穿刺成功率达94.87%,全部患者无穿刺并发症。结论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输液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固定牢固,不易脱出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静脉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内科》2020,(3)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仪在肾内科水肿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肾性水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需要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管状况进行评定,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的血管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留置针穿刺法进行外周静脉穿刺,观察组患者在血管成像仪照射显影引导下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管成像仪照射显影引导下进行外周静脉穿刺,能显著提高肾性水肿患者静脉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化疗的67例首发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经PICC导管进行化疗;对照组36例,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4个周期后,测量并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局部皮肤、血管等状况。结果两组化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臂围增粗、皮色改变、自觉不适症状、疼痛和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穿刺点感染和皮温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没有影响,能够降低老年患者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相应护理降低糖尿病患者因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行留置针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静脉穿刺输液治疗。结果静脉留置针可降低患者穿刺痛苦,在执行相关护理后,其并发症较对照组无明显上升。结论静脉留置针可有效缓解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要减少糖尿病人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应该加强使用期间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按时更换无菌透明薄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实施静脉输液护理的策略,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n=37)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7)实施预防性护理。比较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堵管率2.7%、皮下血肿发生率5.4%、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满意度分别(93.59±3.20)分、(94.17±2.00)分及(95.18±1.69)分。对照组堵管率5.4%、静脉炎发生率2.7%、药液外渗率5.4%、皮下血肿发生率8.1%、感染率2.7%、输液前、输液中及输液后满意度分别(80.49±3.15)分、(75.88±2.02)分及(74.28±3.50)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期间,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预防静脉炎、药液外渗、穿刺部位感染等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儿内科收治的78例患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将所有患儿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3%VS 30.8%),试验组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儿内科进行静脉留置针的患儿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夏季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1-05~2011-09需要进行静脉穿刺的患儿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观察组将小儿静脉留置针置于4℃环境中,对照组将小儿静脉留置针置于室温下(32~38℃),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穿刺送管。结果两组的一次穿刺送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小儿静脉留置针置于4℃环境中可提高夏季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成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儿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罗凤英  劳可娟  何永丽  罗小珍 《内科》2013,(2):180-180,174
目的探讨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盐酸利多卡因湿敷的-临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200例需行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输液穿刺方法,实验组在穿刺前10min用盐酸利多卡因湿敷穿刺部位,10min后除去敷料擦干皮肤后按常规留置针输液穿刺方法进行穿刺。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叭);实验组的家属满意度(98.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利多卡因湿敷能减轻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其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静脉管道的通畅,便于随时用药,避免反复穿刺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我们2004-01/2005-02对167例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经临床应用观察,操作简单,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输注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输液,浅静脉留置针,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增添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浅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情况、突发心脏疾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浅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率、突发心脏疾病发生率[(3.1±0.6)天、(45.7%)、(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0.6)天、(85.7%)、(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应用护理干预于输注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中,可有效增加静脉留置针时间、降低静脉炎及突发心脏疾病发生率,使得甘露醇更好地发挥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颜玲珠 《山东医药》2010,50(2):57-57
老年患者病种多,病情复杂,变化快。应用静脉留置针既能减轻护士工作量,又能满足及时输液抢救的需要。然而选用何种型号静脉留置针,既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又能保护血管,国内少见报道。2005年12月-2007年12月,我们对比观察了20、24号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逆向穿刺针与传统顺向穿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00例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逆向穿刺留置针静脉推注麻醉剂,对照组则采用传统顺向穿刺留置针。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麻醉药注射2min后的镇静评分、肠镜检查中病人出现躁动时的镇静评分、留置针使用中有无药液渗漏,检查前后病人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在无痛肠镜检查中镇静评级在2~5级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麻醉后对照组MAP、HR、SPO_2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无痛肠镜检查中使用逆向穿刺静脉留置针推注麻醉剂能提高老年病人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