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将出生时正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 ,训练组小儿从出生开始就在医生指导下 ,由家长对其进行体操和功能操的训练。两组小儿均在生后 1、3、6、9、12、18、2 4、30、36月时做精神发育单项指标的评估 ,训练组小儿同时接受训练指导。在 12、2 4、36月时 ,对两组小儿进行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的测试。结果两组小儿在 12、2 4、36月时 ,训练组小儿的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训练组小儿通过精神发育单项指标的月龄均较对照组提前 ,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早期教育对0~3岁小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9,他引:27  
目的:研究早期教育对0-3岁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出生的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小儿从出生开始就在医生指导下,由家长对其进行体操和功能操的训练。两组小儿均在生后1,3,6,9,12,18,24,30,36月时来医院进行体检检查及做精神发育单项指标的评估,训练组小儿还要接受训练指导。在12,24,36月时,对两组小儿进行Ga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的测试。结果:两组小儿在12,24,36月时,体格发育指标无差异。训练组小儿在12,24,36月时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在24,36月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小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方案,对41名早产儿(早产组)和37名足月新生儿(足月组)同时进行早期干预,即从出生到24个月,在医生指导下,由家长每天按计划具体实施,两组定期进行体格发育评估.结果两组小儿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在出生时、3个月龄时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6个月龄以后3项指标在两组小儿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使其尽快赶上足月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方案 ,对 4 1名早产儿(早产组 )和 37名足月新生儿 (足月组 )同时进行早期干预 ,即从出生到 2 4个月 ,在医生指导下 ,由家长每天按计划具体实施 ,两组定期进行体格发育评估。结果 :两组小儿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在出生时、3个月龄时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1) ,6个月龄以后 3项指标在两组小儿间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 ,使其尽快赶上足月儿。  相似文献   

5.
早期教育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目的:研究早期教育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早期教育方案,实验组自胎儿5个月时实行胎教 ,小儿出生后在医生指导下,由家长按计划对其每天进行训练,另设对照组,在小儿1、2、4、6、9、12月时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价,在12月龄时,对两组小儿进行盖塞尔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对两组小儿进行感知觉、大运动、精细运用、语言等单项指标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实验组小儿通过的平均月龄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12月龄时,实验组小儿和智能发育年龄(DA)及智能发育商(DQ)高于对照组,除大运动外,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儿的心理及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6.
王广宁 《现代医院》2005,5(11):96-98
目的研究营养、积极诱导等因素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所采集的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体重和身高上,母乳喂养组优于人工喂养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大运动、语言、精细动作的发育商积极诱导训练组高于对照组,各单项指标通过平均月龄研究组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母乳喂养、积极诱导训练有利于小儿心理、生理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婴儿抚触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综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坚持婴儿抚触的30例早产儿做为研究组,背景资料相似的因各种原因未坚持做婴儿抚触的33例早产儿做为对照组,进行纵向观察,使用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在纠正月龄6、12、24月龄时评估两组婴幼儿智能发育情况。 结果 纠正月龄6月龄时评估:两组大运动,适应能力两个能区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精细动作、语言、社交行为3个能区DQ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纠正月龄12月龄时评估:两组在大运动能区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研究组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4个能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纠正月龄24月龄时评估:研究组小儿在五大能区DQ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坚持规范的婴儿抚触可提高早产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8.
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的效果,寻求有效的可行的早期干预方法。方法:把高危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计划采用一对一智能发育评估及训练指导,个体化早教方案的制定、亲子活动、健康教育等综合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按儿保常规进行系统管理,1岁时对两组小儿进行智力发育评估、体格发育测量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小儿的体重、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商和总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大动作、语言发育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本研究设计的早期干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早期干预对儿童发育和行为的长期影响。方法抽取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在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建卡的正常孕妇140名,按奇偶数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名,两组儿童均接受系统保健。早期干预组自胎儿5个月至婴儿1岁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实施早教训练,1~3岁期间提供家长训练手册由家长在家中训练,对照组不接受早期训练指导。在两组儿童1岁及3岁时进行体格测量和Gesell发育水平评估,在两组儿童7岁时进行体格测量、WISC-R测试,以及行为问题评估,分别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岁、3岁和7岁时,两组儿童的体格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岁时早期干预组小儿在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及应人能等4个能区的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3岁时早期干预组小儿在言语能及应人能等2个能区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7岁时两组儿童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两组男童的学习问题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干预组好于对照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两组男童的违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干预组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可能对儿童的心理行为产生长期积极影响,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有积极的作用,但对儿童智能发育是否有长期影响、影响有多大,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早期系统干预对婴儿智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系统早期干预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系统化管理的婴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实验组从婴儿出生开始即进行小儿发育训练指导,医生指导家长对婴儿实行早期系统干预,在小儿3、6、9个月时来医院进行发育商(DST)测定。对照组仅在3、6、9个月时进行发育商测定,未进行小儿发育训练指导。将两组测定的数据应用SPSS WIN8.0进行处理。「结果」两组差异显著,6、9个月的发育商,均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婴幼儿期早期教育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长期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 140名正常孕妇随机分为早教组和对照组,早教组自胎儿5月至婴儿1岁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实施早教训练,1~3岁期间提供家长训练手册由家长在家中训练。7岁时对两组儿童进行行为问题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估。 【结果】 两组男童的学习因子和违纪因子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早教组表现优于对照组;两组男童的其它因子得分和女童的所有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教育可能对学龄儿童的心理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早期教育对儿童智能发育长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婴幼儿期早期教育对儿童智能发育的长期影响。[方法]将140名正常孕妇随机分为早教组和对照组,早教组自胎儿5月至婴儿1岁期间在医生指导下实施早教训练,1~3岁期间提供家长训练手册由家长在家中训练。1岁和3岁时使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测试,7岁时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进行测试。[结果]1岁和3岁时早教组儿童的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儿童。7岁时两组儿童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发育,但未发现对学龄儿童存在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气质特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和气质干预方式及效果,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方法:应用小婴儿气质问卷、婴儿气质问卷和幼儿气质评估表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儿童进行气质测评。干预组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和气质干预,干预1年后与对照组儿童进行气质比较。结果:1年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适应性、情绪本质、坚持性等3个气质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D型气质减少(P<0.05)。结论:早期教育和气质干预可以促进婴幼儿气质良好发展,不同气质特点婴幼儿应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早期教育对困难型气质幼儿发展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早期教育对困难型气质幼儿发展的影响,为儿童的优育、优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正常儿童中气质为困难型幼儿以随机兼自愿的原则分为早教组和对照组,早教组由医生和幼师直接教育训练小儿及改善父母认识、态度的方式来实施,对照组仅进行常规体检。一年后对两组小儿进行气质、发育商、社会生活能力的检测。[结果]教育组小儿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五方面的发育商均有显著提高,其中适应性、精细动作、语言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个人社交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教育组与对照组在持久性、节律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注意分散度、情绪本质、反应阈等六个气质纬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社会能力方面早教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困难型气质幼儿的智能及社会生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早期教育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早期教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早期教育方案,实验组自胎儿5个月时实行胎教,小儿出生后在医生指导下,由家长按计划对其每天进行训练,另设对照组,定期进行体格发育及精神发育评估,血红蛋白检查,疾病和睡眠等情况监测。在1岁时对两组小儿进行盖塞尔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两组小儿1岁时,体格发育指标无差异,实验组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及天数低于对照组,睡眠情况好于对照组,发育年龄(DA)及发育商(DQ)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教育可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并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增进睡眠。  相似文献   

16.
儿童早期发展科学干预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干预活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用随机抽样原则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儿童均自出生后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常规生长发育监测和精神发育评估指导;同时,实验组儿童还自胎儿5个月开始,实施该院自行设计、符合婴幼儿早期发展特点和发育规律的科学训练方案至婴儿期。两组儿童均在1岁和3岁时采用盖瑟尔(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其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结果:体格发育指标在1岁和3岁时两组儿童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发育年龄(DA)及发育商(DQ)在1岁时,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岁时实验组发育年龄(DA)和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言语能区和应人能区2个能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干预活动可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发育,并可产生深远的长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早期智能发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儿童智能发育干预模式,探索父母早期智能开发指导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来儿童保健门诊的0~1岁婴儿,分干预组(65人)和对照组(62人)。对干预组小儿实施早期智能开发指导,两组均参加儿童保健常规定期监测和指导。测定基线和终末时(训练8个月)小儿的体格发育指标和发育商(developmentalquotient,DQ)。【结果】基线和终末凋查时两组小儿的身高、体重、头围评价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终末调查时干预组的D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采用的干预方案简单易行,易被家长接受。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幼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