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轶琛  白跃宏 《中国康复》2013,28(2):146-148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hroniclumbarparaspinalcompartmentsyndrome,CCS)是引起慢性下背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多名学者对其从解剖、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根据所查文献对该病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下腰痛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 6 5例 ,男 31例 ,女 34例 ,年龄 18~ 6 6岁 ,慢性腰痛时间 2~ 4 2年 ,平均 19年。诊断采用竖脊肌内压测定 ,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结果 :6 5例患者术后经 1~ 2 8个月、平均 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 ,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 ,5 7例消失 ,8例缓解。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 6min内统计结果分别为 (1.4± 0 .1)、(2 4 .9± 1.5 )和 (1.8± 0 .2 )kPa ,术后分别为 (0 .9± 0 .1)、(2 1.6± 1.6 )和 (0 .9± 0 .1)kPa(P <0 .0 5 )。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 (0 .17± 0 .0 2 )kHz和 (0 .0 9± 0 .0 1)kHz(P <0 .0 5 )。结论 :采用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和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该疾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背景:端粒的长度与细胞老化、永生化、痛变有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端粒长度变化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中的意义.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7/2008-0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对象:25份竖脊肌组织标本取自2007-05/09,年龄29-49岁,平均(34.7±12.6)岁,其中10份为正常人标本,15份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标本,根据年龄正常标本分为30-37岁和38-45岁2个对照组;非正常标本分为29~34岁、35~43岁和44~49岁组,每组5例.方法:取各组标本提取DNA,采用Southen Blotting杂交技术,测量各组标本竖脊肌组织骨骼肌细胞端粒长度.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竖脊肌组织与jF常组织端粒酶长度.结果: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明显比正常人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44~49岁组最短,29~34岁组其次.结论:端粒的异常状态参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变的过程中,端粒长度明显变短,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4.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跃  白跃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140-142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 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 back pain,compartment 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 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 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backpain,compartment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治疗以及骨骼肌病理变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和介绍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骨骼肌的病理变化.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院收治的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 3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7年.方法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价.选择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微进针点,用自行设计的带有侧孔及微压力感受装置的测压针,直接刺入竖脊肌内,分别测量竖脊肌内的静息压、运动中压和运动后6 min以内的压力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症状,步行能力,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超声多普勒腰骶部血流的改变及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运动后的改变.结果术后下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术前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 min以内分别为(1.4±0.1),(24.9±1.5)和(1.8±0.2)kPa,术后分别为(0.9±0.1),(21.6±1.6)和(0.9±0.1)kPa(t值分别为2.04,2.32,3.21,P<0.05或0.01).竖脊肌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灶状萎缩和坏死,电镜表现为散在性的骨骼肌纤维排列紊乱,多处骨骼肌纤维变性.超声多普勒结果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相似文献   

7.
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目前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治疗以及骨骼肌病理变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和介绍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骨骼肌的病理变化。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院收治的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3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7年。方法: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价。选择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微进针点,用自行设计的带有侧孔及微压力感受装置的测压针,直接刺入竖脊肌内,分别测量竖脊肌内的静息压、运动中压和运动后6min以内的压力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症状,步行能力,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超声多普勒腰骶部血流的改变及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运动后的改变。结果:术后下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177;0.5)&;#176;和(7&;#177;0.7)&;#176;。术前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以内分别为(1.4&;#177;0.1),(24.9&;#177;1.5)和(1.8&;#177;0.2)kPa,术后分别为(0.9&;#177;0.1),(21.6&;#177;1.6)和(0.9&;#177;0.1)kPa(t值分别为2.04,2.32,3.2l,P&;lt;0.05或0.01)。竖脊肌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灶状萎缩和坏死,电镜表现为散在性的骨骼肌纤维排列紊乱,多处骨骼肌纤维变性。超声多普勒结果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比目鱼肌损伤后的肌纤维病理改变及再生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4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20周龄新西兰白兔102只,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9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80mmHg压迫3d组、120mmHg压迫3d组、80mmHg压迫14d组、120mmHg压迫14d组,24只/组。②实验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按其对应的压力强度和压迫时间建立骨筋膜间隔压力模型,采用充气式血压计袖带于每只兔的右小腿给予间断、重复性的压迫,2次/d,2h/次,中间休息30min。③实验评估:压迫试验结束后1,7,14,28d,选取比目鱼肌损伤最重区域制作标本,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肌纤维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骨骼肌细胞坏死纤维化面积。结果:10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变化:80mmHg压迫3d组、120mmHg压迫3d组解除压迫后1d,骨骼肌局灶坏死,基底膜完整;解除压迫后7d大量肌卫星细胞增殖,可见肌管融合;解除压迫后14d骨骼肌恢复较完全,仅少量纤维化;至解除压迫后28d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区别。80mmHg压迫14d组、120mmHg压迫14d组解除压迫后1d,大面积肌纤维坏死与间质纤维化,基底膜大部分崩解,可见肌卫星细胞增殖;解除压迫后7d于残存基底膜附近可见片灶状卫星细胞增殖;解除压迫后14d肌卫星细胞已停止大量增殖;解除压迫后28d仍可见大面积纤维化,且面积已趋稳定。②骨骼肌细胞坏死纤维化程度:正常对照组骨骼肌细胞坏死纤维化面积为(1.0±0.5)%。压迫试验结束后1d,120mmHg压迫3d组骨骼肌细胞坏死纤维化面积明显高于80mmHg压迫3d组(P<0.05);压迫试验结束后7,14d,两组基本相似,至28d均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压迫试验结束后各时间点120mmHg压迫14d组骨骼肌细胞坏死纤维化面积均明显高于80mmHg压迫14d组(P<0.05)。③骨骼肌内压力情况:骨骼肌内压的变化与血压计压力呈正比,血压计压力为80,120mmHg时,骨骼肌内压分别为(45.5±1.0),(68.3±2.1)mmHg。结论:当压迫时间较短、损伤较轻、基底膜完整时,比目鱼肌可完全恢复;当压迫时间较长、损伤较重、基底膜崩解时,比目鱼肌恢复较差。提示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比目鱼肌损伤后,其恢复与压力强度和压迫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9.
2001年7月~2002年9月,我院最先采用腰骶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33例,经术后护理、腰腹肌功能锻炼及有效的出院指导,确保了手术疗效,患者的腰痛症状、步行能力和腰部的前屈、后伸活动度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对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致下背痛患者手术疗效的评定作用。 方法采用CODI对CCS致下背痛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评定,并将其结果与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CCS致下背痛患者术后CODI评定优良率为92.68%,CRMDQ评定优良率为92.68%,CODI术前评分为(34.25±19.05)分,术后评分为(20.87±18.14)分;CRMDQ术前评分为(7.66±5.48)分,术后评分为(3.76±3.99)分,2种评定方法均提示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ODI与CRMDQ间的一致性较好,采用CODI评定CCS致下背痛患者手术疗效具有简便、准确、稳定等特点,可作为术后疗效评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顾向军 《护理与康复》2004,3(4):234-236
筋膜间隔综合征是创伤严重合并症之一。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隔室内的进行性病变,其主要原因是骨筋膜间隔区内容积恒定,当内容物体积增加时,压力增高,以致于其内的神经、血管、肌肉组织受压,引起进行性缺血坏死,并进展到肝肾损害、低蛋白血症、休克、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要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关键是护理人员严密观察,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杜春艳  栾敏  赵萍  赵振寰 《护理研究》2009,(12):3206-3209
从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制、特点、诊断、防治、开腹减压术指证、术后护理等方面介绍了腹腔间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腹腔间室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春艳  栾敏  赵萍  赵振寰 《护理研究》2009,23(35):3206-3209
从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制、特点、诊断、防治、开腹减压术指证、术后护理等方面介绍了腹腔间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clinical aspects and monito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kedly elevate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s will result in predictable hemodynamic consequences related to compromised venous return. When the hemodynamic abnormalities are associated with organ dysfunction of failure, patients suffer from the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t-risk patients should be routinely monitored for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and a multidisciplinary care paradigm should be established. Vigorous resuscitation of both surgical and medical patients highly correlates with IAH and ACS risk. Vigilance, prompt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for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will reduce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Future challenges include altering resuscita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ascites formation, earlier diagnosis of organ dysfunction, and intra-organ monitoring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法. 方法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临床检查、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方法诊断为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者39例,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18~66岁,平均40.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5.5年.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2d开始进行腰、腹肌功能训练. 结果治疗后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 min以内,统计结果分别为(6.6±0.7),(160.3±11.15)和(6.9±0.8)mmHg[术前分别为(11.1±0.7),(188.1±12.08)和(14.1±1.2)mmHg],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0.02)和(0.09±0.01)kHz. 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腰、腹肌康复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