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backpain,compartment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跃  白跃宏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140-142
目的:综合分析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慢性腰痛,诊断”,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 2000-06/2005-07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文献,检索词“chronic,low back pain,compartment syndrome,diagnosi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有关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临床诊断方面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36篇相关文献,其中26篇文章符合要求,排除10篇,其中4篇系重复同一研究。 资料综合:目前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腰痛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临床症状与体征。②实验室检查:均属非特异性。③影像学检查。④超声多普勒检查。⑤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⑥近红外线分光镜检查。⑦骨骼肌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⑧其他:如肌电图检查、骨密度测定等,但均为非特异性。 结论:目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是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主要标准,同时,一些无创性、无痛性检查如近红外线分光镜等已运用于诊断,但应用仍有限,而且现在依然缺乏有助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端粒的长度与细胞老化、永生化、痛变有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端粒长度变化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中的意义.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7/2008-0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对象:25份竖脊肌组织标本取自2007-05/09,年龄29-49岁,平均(34.7±12.6)岁,其中10份为正常人标本,15份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标本,根据年龄正常标本分为30-37岁和38-45岁2个对照组;非正常标本分为29~34岁、35~43岁和44~49岁组,每组5例.方法:取各组标本提取DNA,采用Southen Blotting杂交技术,测量各组标本竖脊肌组织骨骼肌细胞端粒长度.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竖脊肌组织与jF常组织端粒酶长度.结果: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明显比正常人竖脊肌细胞平均端粒长度短,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44~49岁组最短,29~34岁组其次.结论:端粒的异常状态参与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在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病变的过程中,端粒长度明显变短,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4.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下腰痛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 6 5例 ,男 31例 ,女 34例 ,年龄 18~ 6 6岁 ,慢性腰痛时间 2~ 4 2年 ,平均 19年。诊断采用竖脊肌内压测定 ,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结果 :6 5例患者术后经 1~ 2 8个月、平均 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 ,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 ,5 7例消失 ,8例缓解。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 6min内统计结果分别为 (1.4± 0 .1)、(2 4 .9± 1.5 )和 (1.8± 0 .2 )kPa ,术后分别为 (0 .9± 0 .1)、(2 1.6± 1.6 )和 (0 .9± 0 .1)kPa(P <0 .0 5 )。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 (0 .17± 0 .0 2 )kHz和 (0 .0 9± 0 .0 1)kHz(P <0 .0 5 )。结论 :采用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和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该疾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影响下腰痛治疗效果的原因很多,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术后的运动疗法,对患者术后腰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9年。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结果:58例患者术后经1~28个月,平均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55例,缓解3例。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内分别为(1.4±0.1),(24.9±1.5)和(1.8±0.2)kPa,术后分别为0.9±0.1),(21.6±1.6)和0.9±0.1)kPa,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2.04,2.32,3.21,P<0.05或0.01)。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0.02)kHz和(0.09±0.01)kHz(P<0.05)。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影响下腰痛治疗效果的原因很多,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术后的运动疗法,对患者术后腰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9年。治疗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结果:58例患者术后经1~28个月,平均1、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55例,缓解3例。术前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内分别为(1.4&;#177;0.1),(24、9&;#177;1.5)和(1.8&;#177;0.2)kPa.术后分别为(0.9&;#177;0、1),(21.6&;#177;1.6)和(0.9&;#177;0.1)kPa,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2.04,2.32,3.21,P&;lt;0.05或0、01)。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177;0.02)kHzR(o、09&;#177;0.01)kHz(P&;lt;0.05)。结论: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及术后竖脊肌功能训练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法. 方法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临床检查、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方法诊断为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者39例,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18~66岁,平均40.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5.5年.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2d开始进行腰、腹肌功能训练. 结果治疗后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 min以内,统计结果分别为(6.6±0.7),(160.3±11.15)和(6.9±0.8)mmHg[术前分别为(11.1±0.7),(188.1±12.08)和(14.1±1.2)mmHg],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多普勒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最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较术前分别增加(0.17±0.02)和(0.09±0.01)kHz. 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腰、腹肌康复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瘤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监护16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2001年7月-2002年9月,我院最先采用腰骶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33例,经术后护理、腰腹肌功能锻炼及有效的出院指导,确保了手术疗效,患者的腰痛症状、步行能力和腰部的前屈、后伸活动度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下腰痛症状与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下腰痛存在的相关性,旨在进一步阐述下腰痛的可能病因。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2-01/2004-04的文章,检索词为“backpain,human cytomegalovirus,viru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http://www.wanfangdata.com.cn/1998-01/2004-12的文章,检索词为“腰痛、人巨细胞病毒”,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腰痛的病因学研究。②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疼痛的相关研究。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重复研究。③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81篇巨细胞病毒感梁与下腰痛相关文献,其中25篇符合标准,排除的其余文章系同一类的重复性研究、较陈旧的及综述文献。资料综合:①下腰痛简介:成年人中60%~80%有下腰痛史,但85%的下腰痛原因不明,临床上不能针对病因开展有效治疗,由此导致5%~10%的下腰痛转为慢性或致残,因而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Muneshige等指出病毒感染理论是揭开慢性局部疼痛之谜有吸引力的假说。②人巨细胞病毒简介:成年人群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非常普遍,其抗体阳性率为40%~100%。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类型分为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和症状性感染。③人巨细胞病毒可能引起下腰痛的途径:有先天性感染、围生期感染和后天性感染;试验研究显示许多脊柱结构,包括韧带、平面关节、椎骨骨膜、椎骨周围的肌肉和筋膜、血管、纤维环和脊神经根病变可导致下腰痛。结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下腰痛可能具有相关性,但其确切关系尚待进一步观察验证。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诊断、治疗以及骨骼肌病理变化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和介绍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骨骼肌的病理变化.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本院收治的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8~66岁,平均42 3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27年.方法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术后进行腰、腹肌功能锻炼并进行疗效评价.选择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微进针点,用自行设计的带有侧孔及微压力感受装置的测压针,直接刺入竖脊肌内,分别测量竖脊肌内的静息压、运动中压和运动后6 min以内的压力改变.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症状,步行能力,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超声多普勒腰骶部血流的改变及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运动后的改变.结果术后下腰痛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15±0.5)°和(7±0.7)°术前腰骶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息、运动中和运动后6 min以内分别为(1.4±0.1),(24.9±1.5)和(1.8±0.2)kPa,术后分别为(0.9±0.1),(21.6±1.6)和(0.9±0.1)kPa(t值分别为2.04,2.32,3.21,P<0.05或0.01).竖脊肌病理改变为退行性变、灶状萎缩和坏死,电镜表现为散在性的骨骼肌纤维排列紊乱,多处骨骼肌纤维变性.超声多普勒结果表明腰骶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