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修复颅骨缺损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国内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的体外保存方法。
方法:主要选择近十余年来国内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献,按贮存颅骨瓣所须温度条件、保存方法、优越性进行归纳及总结。
结果: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体外保存方法多样,组织相容性好,愈后满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结论: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简便、安全,可依据自身贮存设备条件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国内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的体外保存方法。方法:主要选择近十余年来国内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文献,按贮存颅骨瓣所须温度条件、保存方法、优越性进行归纳及总结。结果: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体外保存方法多样,组织相容性好,愈后满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结论:自体颅骨瓣体外保存简便、安全,可依据自身贮存设备条件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3.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缺损可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常见额部、额颞顶部及颞顶部。笔者总结2003年以来我院以自体颅骨对颅骨缺损进行修复20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2例,年龄20-45(平均36)岁。颅骨缺损均为颅脑损伤致硬膜下血肿手术去除颅骨瓣降压所致,其中缺损部位行硬脑膜减张缝合的19例。颅骨缺损部位:额部4例,额颞顶部13例,颞顶部3例,颅骨缺损面积4 cm×4 cm-10 cm×8 cm。 相似文献
4.
自体骨移植修补颅骨缺损的材料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骨及组织工程技术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5—01/2006—02和proQuest1995—01/2006—0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cranial bone graft,autologous bone flap,calvarial bone graft,autogenous bone graft,autograft,autotransplant,bone autograft,tissue—engineered bone repair,autologous bone,craniotomy defect repair.cranioplasty。”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
资料选择:筛除以上资料中非颅骨缺损的、非自体骨移植的、非自体骨组织修复的研究,剩余结果通过手工及光盘检索全文。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88篇文献,内容涉及颅骨成型术、颅骨缺损、自体游离骨瓣、颅骨重建.颅骨修补、骨移植材料、组织工程等。删除重复文献55篇,纳入33篇。
资料综合:修补材料与方法的选择是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成败的关键。自体骨移植材料修补颅骨缺损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随着组织工程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颅骨骨移植向一体化骨整复方向发展。自体骨移植材料的应用进展:①常用自体游离骨瓣:包括胫骨、颅盖骨、肋软骨和肋骨.肩胛骨和胸骨和髂骨。②自体骨移植材料的选择:自体颅骨瓣为首选的修补材料.必要时可联合应用肋骨.髂骨修补缺损。③组织工程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大体可分为3个步骤:采集供体组织和分离成骨细胞;利用CT扫描资料构建基于图像分析设计组织工程支架:在预制的聚合体支架上种植细胞并移植于缺损区。
结论:自体骨移植因无免疫反应.易于与受区骨整合.是颅骨重建的优先选择材料之一:组织工程技术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体骨移植修补颅骨缺损的材料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骨及组织工程技术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5-01/2006-02和ProQuest1995-01/2006-0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cranialbonegraft,autologousboneflap,calvarialbonegraft,autogenousbonegraft,autograft,autotransplant,boneautograft,tissue-engineeredbonerepair,autologousbone,craniotomydefectrepair,cranioplasty。”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筛除以上资料中非颅骨缺损的、非自体骨移植的、非自体骨组织修复的研究,剩余结果通过手工及光盘检索全文。资料提炼:共检索到88篇文献,内容涉及颅骨成型术、颅骨缺损、自体游离骨瓣、颅骨重建、颅骨修补、骨移植材料、组织工程等。删除重复文献55篇,纳入33篇。资料综合:修补材料与方法的选择是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成败的关键。自体骨移植材料修补颅骨缺损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随着组织工程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颅骨骨移植向一体化骨整复方向发展。自体骨移植材料的应用进展:①常用自体游离骨瓣:包括胫骨、颅盖骨、肋软骨和肋骨、肩胛骨和胸骨和髂骨。②自体骨移植材料的选择:自体颅骨瓣为首选的修补材料,必要时可联合应用肋骨、髂骨修补缺损。③组织工程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大体可分为3个步骤:采集供体组织和分离成骨细胞;利用CT扫描资料构建基于图像分析设计组织工程支架;在预制的聚合体支架上种植细胞并移植于缺损区。结论:自体骨移植因无免疫反应,易于与受区骨整合,是颅骨重建的优先选择材料之一。组织工程技术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颅骨缺损修复材料的选择及其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修复颅骨缺损各种生物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颅骨替代物.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9-01/2009-12有关生物材料应用于颅骨缺损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组织工程,颅骨缺损,生物材料".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4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传统的非降解生物假体仅可作为颅骨缺损的填充材料.随着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合成生物材料相继出现.目前国内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有有机玻璃、硅橡胶、钛网、高分子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分别存在着易老化、易破损、不易塑形或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其中以钛网、高分子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特性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利用自体细胞和支架完成颅骨缺损的修复是当前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结论:虽然钛网、高分子复合材料是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颅骨修补材料,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颅骨缺损修复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8.
自体成肌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自体成肌细胞在神经再生室中的作用,探讨其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8在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九室完成。①成年Wistar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②切除大鼠右坐骨神经6mm,断端分别套入硅胶管,使神经两断端在硅胶管内相距13mm。③成肌细胞组:快速分离骨骼肌成肌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增殖,按1&;#215;10^9 L^-1细胞浓度与细胞外基质凝胶混合,植入神经再生室内;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神经再生室内植入细胞外基质凝胶;生理盐水组:神经再生室内植入生理盐水。④术后4,8,12周进行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腓肠肌湿重、神经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结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平均达98.01%。②大体观察: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和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均可见再生神经。外形似正常神经,直径较正常的神经干细,成肌细胞组略粗于细胞外魑质凝胶组:生理盐水组导管内无再生神经通过间隙。③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8,12周,成肌细胞组显著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8周:-71.788&;#177;3.569,-76.986&;#177;2.266;12周:-61.847&;#177;2.914.-69.527&;#177;1.765;P均〈0.01)。④电生理检查: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明显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腓肠肌肌电图呈部分失神经电位表现,生理盐水组则为完全失神经电位。⑤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成肌细胞组明显好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⑥组织学检查:术后12周,成肌细胞组、细胞外基质凝胶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密集,神经导管交界处无瘢痕,成肌细胞组的再生神经纤维多且直径较粗大,排列更为规则。⑦透射电镜观察:成肌细胞组和细胞外基质凝胶组均见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⑧再生神经纤维图像分析:术后12周,在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纤维有效面积、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及髓鞘厚度等指标上成肌细胞组均优于细胞外基质凝胶组。
结论:自体成肌细胞能够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可以作为种子细胞应用于外周神经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藻酸钙凝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颅骨极量缺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背景:课题组前期已经发现藻酸盐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能在体内形成软骨,并能稳定分泌Ⅱ型胶原。目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观察藻酸钙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修复大鼠颅骨极量缺损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配对对照观察实验,2004-01/2008-02在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将1.2%藻酸钠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混匀后滴入氯化钙溶液,制备藻酸钙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方法:SD大鼠24只,在其颅骨两侧各做一直径5mm的极量全层骨缺损,随机植入藻酸钙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实验侧)及无细胞的藻酸钙凝胶(对照侧)。在术后4周和8周分别处死12只动物,取缺损植入处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X射线检测成骨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及改良Masson三色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同时进行Ⅰ型和Ⅲ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24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X射线检测发现,与对照侧相比,实验侧缺损的边缘有明显钙化密度增高表现。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显示藻酸钙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中形成的组织呈现出交织状骨组织学特征,新骨量多而且结构酷似成熟骨。结论:藻酸钙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能用于修复颅骨极量骨缺损。 相似文献
10.
背景:自体髂骨移植一直被认为是骨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其来源有限。目的:验证应用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结合骨碎补总黄酮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80只雄性SD大鼠建立双侧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骨修复材料+骨碎补总黄酮组采用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结合骨碎补总黄酮灌胃修复大鼠颅骨缺损:骨修复材料+去离子水组采用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结合去离子水灌胃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羟基磷灰石+去离子水组采用羟基磷灰石结合去离子水灌胃修复大鼠颅骨缺损,1次/d,持续8周。于建模后2,4,8周取颅骨标本进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羟基磷灰石组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速度较慢;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组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较羟基磷灰石组快,利于血管及纤维组织长入;骨碎补总黄酮灌胃可以促进血管及纤维组织长入材料,促进成骨。与羟基磷灰石相比,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结合骨碎补总黄酮修复大鼠颅骨缺损,可促进新骨形成,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背景:羟基磷灰石是骨组织工程公认的骨修复替代材料,而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与天然骨更为相似的结构特征。目的:介绍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特点,了解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Nano-hydroxyapatite,bone defects,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纳米羟基磷灰石,骨缺损,骨组织工程"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骨缺损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与一种或两种以上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研究,以及骨组织工程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研究的文章。最终纳入2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促进新骨形成,且新骨形成量大,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骨引导性。与天然或非天然材料复合,克服了自身脆性和弱的机械性等缺点,可以加速骨界面愈合。目前研究证实纳米羟基磷灰石在骨缺损的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将有助于骨缺损的治疗,制备出特定功能的纳米仿生智能材料将是骨组织修复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背景:羟基磷灰石是骨组织工程公认的骨修复替代材料,而纳米羟基磷灰石具有与天然骨更为相似的结构特征。目的:介绍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特点,了解其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Nano-hydroxyapatite,bone defects,bone tissue engineering"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纳米羟基磷灰石,骨缺损,骨组织工程"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骨缺损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与一种或两种以上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研究,以及骨组织工程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研究的文章。最终纳入2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促进新骨形成,且新骨形成量大,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骨引导性。与天然或非天然材料复合,克服了自身脆性和弱的机械性等缺点,可以加速骨界面愈合。目前研究证实纳米羟基磷灰石在骨缺损的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将有助于骨缺损的治疗,制备出特定功能的纳米仿生智能材料将是骨组织修复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及随访情况。方法对5例足跟或外踝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结果 5例患者除1例部分坏死,其余均完全成活。经过6~12个月的随访,患者的皮瓣质地色泽良好,厚薄均匀,足部外观功能恢复较好,供区愈合良好。足跟部创面痛觉、触觉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解剖恒定、不牺牲重要血管及不需要吻合血管、切取方便、技术容易掌握、修复范围较广、皮瓣较薄等优点,是修复踝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镍钛记忆合金具有记忆性、耐磨性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与常规牵张成骨在截骨方式、生物力学上存在着不同.建立犬下颌骨矩形缺损的动物模型,探讨不同截骨方式下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的牵张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10/12在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成年雄性Beagle犬8只,体质量12~14 kg.②实验过程:双侧下颌骨体制造1.5 cm×1.0 cm矩形缺损,并在近中形成相应大小的骨传送盘.左侧骨传送盘行颊舌侧全层截骨术,右侧骨传送盘行保留部分松质骨的皮质切开术,置入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③评估:于术后1,4,7 d及9周拍摄X射线片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比双侧牵张区新骨生成情况.结果:8只犬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所有动物术后创口无感染,愈合良好.②X射线检查:见右侧即骨皮质切开侧术后骨传送盘逐渐向缺损区移动,于术后7 d基本占据骨缺损区;左侧即颊舌侧全层截骨侧术后1 d骨传送盘已移位,术后7 d骨传送盘完全离开缺损区.③组织学检查:见9周后右侧牵张区形成新生骨质,符合膜内成骨,传送盘与近中牵张区形成骨性连接;左侧由于骨传松盘离开缺损区,牵张区与缺损区形成一较大的凹陷,未见明显新骨形成.结论:采用保留部分松质骨的骨皮质切开术的截骨方式可成功建立犬下颌骨矩形缺损牵张成骨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口腔修复合金材料的理化特性及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常用的口腔修复体金属有贵金属(合金)和镍铬合金、钻铬合金、钛(钛合金)等.材料的耐腐蚀性是临床医师选择合金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金属腐蚀分为化学、电化学和物理腐蚀等3类.影响微生物在材料表面黏附最为关键的是材料表面粗糙度和个体口腔卫生习惯.文章对口腔修复合金材料的种类、耐腐蚀性、粗糙度的影响以及过敏性和毒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希望研究出性能更为优良的口腔修复合金材料.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几年外周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被重视,但并未见应用其修复软骨缺损的报道。目的:将动员后外周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复合后注入关节腔内,探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干细胞因子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2月龄兔,取外周血后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细胞培养。以透明质酸钠为细胞载体材料,将它与第3代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制成细胞混悬液。于3月龄兔双膝关节股骨内外髁负重区制造软骨缺损区,随机选取10只以左膝为实验组,术后1周关节腔内注射含透明质酸钠的细胞悬液0.5mL,右膝为透明质酸钠对照组,注射透明质酸钠0.5mL,其余5只作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周1次,连续3次。治疗后12周时处死取材,观察缺损处修复情况、新生组织类型及有无免疫反应。结果与结论:①兔外周血中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来源的形态相似,能够进行原代培养。②膝关节内注射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的混悬液后未见红肿等现象发生,关节活动良好。③治疗后12周时,实验组部分缺损区基本被软骨样组织填满,表面较平整光滑。但部分边界尚可见,浅层纤维化较明显。实验组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透明质酸钠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说明动员后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的混悬液短期内对关节软骨缺损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几年外周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被重视,但并未见应用其修复软骨缺损的报道.目的:将动员后外周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复合后注入关节腔内,探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干细胞因子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2月龄兔,取外周血后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细胞培养.以透明质酸钠为细胞载体材料,将它与第3代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制成细胞混悬液.于3月龄兔双膝关节股骨内外髁负重区制造软骨缺损区,随机选取10只以左膝为实验组,术后1周关节腔内注射含透明质酸钠的细胞悬液0.5 mL,右膝为透明质酸钠对照组,注射透明质酸钠0.5 mL,其余5只作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周1次,连续3次.治疗后12周时处死取材,观察缺损处修复情况、新生组织类型及有无免疫反应.结果与结论:①兔外周血中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来源的形态相似,能够进行原代培养.②膝关节内注射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的混悬液后未见红肿等现象发生,关节活动良好.③治疗后12周时,实验组部分缺损区基本被软骨样组织填满,表面较平整光滑.但部分边界尚可见,浅层纤维化较明显.实验组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透明质酸钠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说明动员后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的混悬液短期内对关节软骨缺损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虽然生物源性和无机源性骨组织替代材料各自的引导新骨再生的能力都得到证实,但目前就生物源性与无机骨组织替代材料对于颌骨缺损病理改变的骨增量和成骨效果有无差异尚无定论.目的:对比观察无机源性与生物源性骨组织替代材料在骨缺损再生修复中引导骨组织再生的能力与特点及差异.方法:建立成年新西兰兔颅顶骨洞型骨缺损模型,前方和后方洞型骨缺损区分别采用无机源性与生物源性骨粉填充并用胶原生物膜覆盖,保留硬脑膜面与海奥胶原膜双层膜之间的血凝块.于术后12,16,24周通过X射线观察分析骨缺损区组织修复状况.结果与结论:术后12,16,24周生物源性骨粉组和无机源性骨粉组新生骨量随时间增加明显上升,且生物源性骨粉组新生骨量均明显多于无机源性骨粉组新生骨量(P ≤ 0.05).结果说明无机源性与生物源性骨粉均可起到引导新骨再生完全修复骨缺损的作用,但生物源性骨粉修复骨缺损效果优于无机源性骨粉. 相似文献
19.
背景: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中加入β-磷酸三钙可调控其降解速率和强度,加载骨形态发生蛋白可增强材料的诱导成骨能力。目的:检验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材料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作兔左侧桡骨12mm缺损模型,随机分4组,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材料、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缓释材料、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材料,并设置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时,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材料组、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缓释材料组、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组骨缺损都得到较好修复,其中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组骨缺损修复效果最佳(P<0.05),空白对照组骨缺损未修复。表明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材料可很好修复兔节段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20.
100例应用负压密封引流技术(VSD)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患者,经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全部治愈,无一例感染。术后保持有效负压及引流管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是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