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特发性局灶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患儿的整体睡眠结构参数并与无癫痫的对照组比较,探讨睡眠结构与癫痫的相互关系.方法对癫痫组和对照组共47人行多导睡眠图检查(polysomnography,PSG)并分析其结果.47例中18例为特发性局灶性癫痫(idiopathic partial epilepsy,IPE),13例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 IGE).16例为对照组,年龄及性别均与癫痫组相匹配.结果结果显示IPE组总记录时间增加(P<0.05)而IGE组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4期睡眠减少.IGE组整个睡眠期的效率降低(P<0.05)全部睡眠时间均减少 (P<0.05).结论特发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IGE组的睡眠质量下降,而IFE组显示较多的睡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给予特发性全面性癫痫患者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确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特发性全面性癫痫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丙戊酸治疗,观察组接受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发作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频率为(7.02±1.04)次/月,低于对照组的(8.79±1.13)次/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2/47),低于对照组的34.04%(1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特发性全面性癫痫效果显著,可降低发作频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局灶性癫痫患儿接受维生素B6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95例局灶性癫痫患儿分为两组。在常规干预及维生素B6治疗基础上,研究组48例接受左乙拉西坦递增治疗,常规组47例行丙戊酸钠递增治疗,均口服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脑电活动、睡眠结构及脑神经递质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1个月末、2个月末有效控制率及头晕、易激惹、心烦等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3个月末,研究组有效控制率、5-HT、GABA、REM、深睡眠期占比均较常规组高,θ波功率、棘波指数、Ach、Glu及浅睡眠期占比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递增疗法联合维生素B6可有效调节局灶性癫痫患儿脑电活动和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患儿睡眠结构,且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发性癫痫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特发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将来我院进行各项检查的76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我们为这两组儿童分别进行多导睡眠记录和单光子断层扫描,观察两组儿童在睡眠时的局部区域的脑血流情况及睡眠结构。结果:经过观察,对照组儿童在睡眠时的脑区域血流量明显多于研究组患儿的脑区域血流量,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两组儿童的睡眠结构进行观察时发现,对照组儿童的浅睡眠S1、S2期的睡眠时间明显短于研究组患儿;对照组儿童的浅睡眠S3、S4期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患儿;而在深睡眠潜伏期,对照组儿童的睡眠时间明显短于研究组患儿,在深睡眠期,对照组儿童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患儿。对照组儿童的睡眠结构明显优于研究组患儿的睡眠结构。结论:特发性癫痫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特发性全身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 IGE)患者丘脑组织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ytl aspartate, NAA)、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代谢物质的变化,探讨其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10例诊断明确的IGE患者,分别采集双侧丘脑的质子波谱,对NAA、Cr、Cho进行半定量分析,并用NHS3量表对病情程度进行量化评分,观察NAA/(Cr Cho)值与癫痫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IGE组双侧丘脑NAA/Cr明显减少, NAA/(Cr Cho)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双侧NAA/(Cr Cho)值与NHS3量表评分呈负相关(左侧:r=-0.644, P=0.022;右侧:r=-0.733, P=0.008) .结论 IGE患者丘脑神经元丧失及胶质细胞增生可能是其共同的病理特征;NAA/(Cr Cho)值下降与病情程度相平行;磁共振质子波谱能早期、准确地反映IGE患者发作造成的脑损伤,NHS3量表评分与NAA/(Cr Cho)值能一致反映痫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癫痫儿童伴睡眠障碍的睡眠结构特点及睡眠干预对癫痫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3例癫痫伴有睡眠障碍的患儿(观察组,主要表现为睡眠中肢体抖动、夜间癫痫发作后睡眠不宁、睡眠中易惊、入睡困难、反复觉醒和睡眠呼吸暂停)和25例正常对照儿(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脑电监测;分析夜间睡眠结构,并对睡眠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患儿实施3个月的综合睡眠干预,通过规范作息时间、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睡眠咨询,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鼓励患儿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及行为矫正,改善睡眠状况。对干预前后的睡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睡眠效率下降,深睡期(非快速眼动Ⅲ~Ⅳ期睡眠)时间缩短,非快速眼动Ⅳ期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快速眼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均减少,总觉醒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3个月综合睡眠干预后,患儿睡眠潜伏期、总觉醒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儿应进行睡眠情况评价,对伴有睡眠障碍的患儿实施睡眠干预,应作为癫痫治疗及护理的一部分,有效改善睡眠障碍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原发全面性癫痫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原发全面性癫痫(idiopathic generalized epilepsy,IGE)患者的脑部常规磁共振成像常难以发现异常显示。文中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观察IGE患者的脑微观的异常结构,探讨其对IGE的神经病理生理学发生机制的意义。方法30例IGE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用1.5Tesla MR扫描仪行DTI数据采集。分别计算平均弥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采用SPM2软件对2组受试者的MD和FA图进行随机效应分析的两样本t检验,观察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校正后的MD值及FA值有显著性改变(P<0.01)的脑区。结果与正常人相比,IGE患者双侧丘脑、颞叶、岛叶、枕叶及中脑等脑区MD值降低。内侧前额叶MD值升高。双侧丘脑及双侧扣带回后部FA值升高。双侧内侧前额叶、双侧颞叶等区域FA值降低。结论DTI是一种敏感的影像学技术,可发现IGE患者脑内广泛的微观结构异常区域,可用于癫痫脑网络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对原发全面性癫痫病理生理学发生机制的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下发作的原发性癫痫患儿的睡眠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33例临床下发作的原发性癫痫患儿与40例正常对照组的24 h动态脑电图及眼动图数据并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癫痫患儿睡眠结构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癫痫组较对照组浅睡期时间、快动眼睡眠(REM期)潜伏期、睡眠觉醒次数等明显增加,而深睡期时间减少,睡眠质量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提示棘波个数及夜间觉醒次数最终纳入回归方程(P<0.05),说明棘波个数及觉醒次数可能是睡眠结构紊乱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下放电的癫痫儿童睡眠效率降低,睡眠质量下降;临床下痫样放电与睡眠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4~9岁癫痫患儿睡眠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泽淑  张洁  江志  陈波  杨理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2):2536-2538
目的了解4~9岁癫痫患儿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6月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的53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癫痫患儿平均睡眠时间为(8.88±0.77)h,健康儿童平均睡眠时间为(9.84±0.6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习惯问卷中,癫痫患儿总平均分为(47.58±3.18)分,健康儿童总平均分为(42.83±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项睡眠习惯评分比较,癫痫患儿与健康儿童在睡觉抵触、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情况、睡眠焦虑、夜醒情况、白天嗜睡6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癫痫组中,总平均分以睡眠中发作为主、发作形式为全面性发作及智能发育落后的患儿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问题是癫痫患儿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应加强睡眠健康教育,对癫痫患儿睡眠情况进行早期监测与指导,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癫痫伴睡眠癫痫电持续状态患儿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癫痫伴睡眠癫痫电持续状态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儿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前脑电图检测显示,所有患儿脑电图均为ESES表现,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睡眠结构大致正常。治疗后脑电图显示,试验组16例(88.89%)脑电图治疗有效高于对照组12例(66.67%)(P<0.05)。结论:对癫痫伴睡眠癫痫电持续患儿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或可能症状性学龄期癫痫儿童的睡眠问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对54例学龄期(7~12周岁)原发性和可能症状性癫痫儿童及54例性别、年龄严格匹配的学龄期健康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癫痫组在CSHQ总分及8个层面中的6个(睡眠抵触、入睡潜伏期、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白天嗜睡)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癫痫组中,不同年龄段CSHQ总分及睡眠抵触、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4个层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在CSHQ总分及除入睡潜伏期层面的其他层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作频率CSHQ总分及除睡眠呼吸障碍层面的其他层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作类型CSHQ总分和睡眠抵触、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白天嗜睡4个层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作时间段CSHQ总分及睡眠抵触、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夜醒层面5个层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治疗组和多药治疗组CSHQ总分和入睡潜伏期、夜醒、异态睡眠、白天嗜睡4个层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控制与否、发作频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段、抗癫痫药物种类是CSHQ总分或其某些层面分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癫痫患儿较健康儿童更易出现睡眠问题,其睡眠问题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老年癫痫的临床特征。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0 0例 60岁以上癫痫病人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③结果  1 0 0例老年癫痫病人中 ,全身性癫痫 1 7例 (占 1 7% ) ,部分性癫痫 76例 (占 76 % ) ,癫痫类型不确定者 7例 (占 7% )。在 1 7例全身性癫痫病人中有 1 3例呈特发性癫痫 ,76例部分性癫痫病人均呈症状性癫痫。症状性部分性癫痫 (SPE)可起病于任何年龄 (1~ 77岁 ) ,早期发病者 (年龄 <2 0岁 )在癫痫发作控制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较差 ;晚期发病者 (年龄 >50岁 )多没有癫痫家族史 ,其中有近一半的病人过去有脑血管病和头部外伤史。在患有特发性全身性癫痫的 1 3例病人中有 1 1例早期起病 ,其中 35 %的病人有癫痫家族史 ,尽管发作次数不多 ,但有 1 0例病人在 50岁后仍有癫痫发作 ,其中 6例在 50岁左右时病情恶化。④结论 绝大多数晚发性癫痫为SPE ,其预后相对较好。特发性全身性癫痫多预后良好 ,但有些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癫痫发作频率有增加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对特发性癫痫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单药治疗对特发性癫痫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定期门诊随访,用药前、用药后3个月、6个月分别采集25例特发性癫痫患儿(癫痫组)及21例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CD3、CD4、CD8及ICAM-I。结果癫痫患儿用药前IgA[(0.75±0.42)g/L]、IgG[(7.74±2.65)g/L]、ICAM-1(38.07±12.87)、CD8(19.61±5.52)含量升高,CD3(40.27±9.66)、CD4(20.63±8.97)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IgM[(1.10±0.50)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3个月后IgA[(0.29±0.18)g/L]、IgG[(6.66±1.84)g/L]、CD8(16.27±6.53)下降,CD3(50.55±13.35)升高,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6个月后IgA[(0.25±0.13)g/L]、IgG[(6.07±1.46)g/L]、CD8(14.22±4.76)、ICAM-1(29.83±10.84)下降,CD4(26.58±9.76)升高,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gM与正常对照组及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用药3个月与6个月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特发性癫痫患儿用药前即存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在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可改善癫痫患儿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4.
文家伦  廖建湘  陈彦  陈黎 《海南医学》2011,22(15):78-81
目的探讨Gastaut型特发性儿童枕叶癫痫(COE-G)的临床特点、脑电图及预后情况。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10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确诊为COE-G的13例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做EEG检查,随诊分析其预后情况,并进行临床特点总结及脑电图资料分析。结果发病年龄中位数为8.7岁,男6例,女7例,临床特征为较频繁的日间视觉症状,常有头眼偏斜及偏头痛症状。患儿均有日间发作,1例夜间也有发作。初级视幻觉9例(69.2%),失明或视力模糊7例(53.8%),头痛5例(38.5%),继发强直阵挛发作3例(23.1%)。发作间期脑电图显示枕区为主的后头部高幅棘波、棘慢波放电,单侧或双侧枕区出现,左右可不同步,常为闭眼诱发,睁眼抑制;伴同侧后颞区棘波活动4例(30.1%),弥漫性棘波放电1例(7.7%)。发作期脑电图为一侧枕区或后颞区起源的低幅棘波节律持续发放,波幅渐增高并向同侧前头部或对侧后头部扩散。大部分单药治疗有效,部分需要联合用药。11例(84.6%)惊厥缓解,其中一半在青春期晚期终止药物。2例对多种抗癫痫药物反应不佳,1例有轻度认知障碍。结论 COE-G起病较晚,具较确切特征表现,日间视觉症状突出,大多发作频繁,脑电图以枕区棘波放电为特点,抗癫痫药物控制效果较好,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15.
In a previous study we reported difficulty with expressive language and visuoperceptual ability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epilepsy and otherwise normal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tudy analysed speech and language dysfunction for each individual in relation to epilepsy variables, ear preference, and intelligence in these children and described their auditory function. Twenty 6-year-old children with epilepsy (14 females, 6 males; mean age 6:5 y, range 6 y–6 y 11 mo) and 30 reference children without epilepsy (18 females, 12 males; mean age 6:5 y, range 6 y–6 y 11 mo) were assessed for language and auditory ability. Low scores for the children with epilepsy were analysed with respect to speech-language domains, type of epilepsy, site of epileptiform activity, intelligence, and language laterality. Auditory attention, perception, discrimination, and ear preference were measured with a dichotic listening test, and group comparisons were performed. Children with left-sided partial epilepsy had extensive language dysfunction. Most children with partial epilepsy had phonological dysfunction. Language dysfunction was also found in children with generalized and unclassified epilepsies. The children with epilepsy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worse than the reference children in auditory attention, perception of vowels and discrimination of consonants for the right ear and had more left ear advantage for vowels, indicating undeveloped language laterality.  相似文献   

16.
任新燕  葛永红 《医学综述》2014,20(18):3409-3410
目的探讨熄风胶囊治疗小儿良性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良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熄风胶囊治疗组(30例)采用熄风胶囊治疗,卡马西平治疗组(30例)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脑电图局灶放电情况以及脑电图痫样放电频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20,P>0.05),局灶性放电频数及局灶性放电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1.71,1.78,P<0.05);两组患儿清醒、快波睡眠以及慢波睡眠的脑电图痫样放电频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熄风胶囊治疗组较卡马西平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采用熄风胶囊治疗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对临床发作的控制程度与卡马西平相似,但脑电图痫样放电频度改善程度优于卡马西平。  相似文献   

17.
刘清华 《中外医疗》2016,(16):143-144
目的:探析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采取苯巴比妥联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53%与对照组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oCA评分(27.5±1.2)分与对照组(21.4±1.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效果显著,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