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复眩晕青年人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眩晕青年人椎动脉发育差异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多普勒检查特点。方法:选择65例1年内反复发作眩晕〉2次并%45岁的青年人为眩晕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2组被检者双侧椎动脉内径、收缩期最高流速及每分血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眩晕组中右侧椎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同侧,两侧椎动脉内径、收缩期最高流速及血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椎动脉收缩期最高流速左侧〉右侧(P<0.05)。结论:反复发作眩晕青年人中右侧椎动脉狭窄检出率较高,双侧椎动脉均较窄细;其双侧椎动脉供血不平衡可能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病例,女,57岁。主因阵发性头晕3年,加重20天入院。入院后行血管造影检查,示右椎动脉超源于右颈总动脉(图1)、右椎动脉超始处狭窄,右侧颈内动脉狭窄,左侧颈总动脉狭窄。行右椎动脉超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术后彩超检查,右椎动脉超源异常(图2),右椎动脉支架膨胀良好,右侧颈内动脉、左侧颈总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狭窄性眩晕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文明  李泽宇 《临床荟萃》2008,23(5):345-346
眩晕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为临床常见症状[1],根据1981 Mangat统计报告有80余种疾病可引起眩晕症状,其中以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及眼科疾病常见[2].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检测椎动脉诊断头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子怡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02-260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头晕患者行椎动脉检测的结果及诊断价值。方法:运用二维图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0例头晕患者进行椎动脉血管、血流频谱分析,并与30例正常组比较。结果:(1)椎动脉硬化致供血不足103例(51%);(2)颈椎病致椎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改变组60例(30%);(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血供紊乱21例(10%);(4)血流动力学未改变16例(8%)。本组资料表明血管内径、管壁厚度、流速、血流量对椎动脉疾病诊断有帮助,而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对鉴别作用不大。结论:结合临床,彩色多普勒的椎动脉检查对头晕患者病因的鉴别诊断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椎动脉走行、供血情况与眩晕症状的关系。对100例无原发病的眩晕患者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其椎动脉颅外段检测。结果表明椎动脉出现异常改变者72例,其中25~45岁者35例中有19例出现异常,46~65岁的65例中有53例出现异常。椎动脉单侧均匀狭窄20例,椎动脉于C4进入横突孔者11例13支血管,椎动脉内膜增厚、粗糙且血流参数提示供血不足者42例。说明对不明原因眩晕的患者常规做椎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椎动脉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CDFI联合TCCD对椎-基底动脉全程进行检测,旨在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评价此技术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高低频超声联合使用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检测结果,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在椎动脉起始段病变检测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经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42例,均常规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Kappa检验评价联合应用高低频率超声检查与DSA对VA起始段狭窄诊断的一致性。结果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病变显示管腔迂曲,伴有动脉硬化可见血管内膜增厚,回声增强,有小的斑块形成;彩色多普勒表现为椎动脉内血流变细;频谱多普勒显示狭窄近段血流速度增高,远段流速减低。椎动脉闭塞表现为无彩色血流显示。联合应用高低频率超声检查诊断为椎动脉起始段轻度狭窄25例(59.5%),中重度狭窄14例(33.3%),闭塞3例(7.1%),其中3例轻度狭窄患者、1例中重度狭窄患者为应用低频凸阵探头后发现。血管造影诊断为椎动脉起始段轻度狭窄26例,中重度狭窄14例,闭塞2例。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与血管造影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检测一致性较好(κ=0.77>0.75)。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可作为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在诊断未致狭窄的椎动脉发育不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TCCS检查发现颅内段椎动脉收缩期频谱图形异常的患者,再行椎动脉颅外段的超声检查。最后经磁共振颈部血管成像(增强)检查作为金标准进行证实。结果:19例患者颅外段椎动脉频谱图形与颅内段一致,收缩峰时(SPT)延长(>120 ms),收缩期第二峰(S2)圆钝、宽大,峰时大于对侧;管径呈均匀性细小,内径为正常值下限。结论:TCCS与颈部CDFI结合能准确检出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是诊断椎动脉病变的一种经济、实用、较为可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资料和方法 正常组60例,男女各半,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病例组系鼻喉科、神经科因眩晕就诊患者30例,病史一般为1~3年,最长者8年。男18例,女12例,年龄20~70岁,平均52岁。经X线检查有颈椎肥大、骨质增生14例,经颅多普勒检查8例示脑动脉供血不足,其中4例经血管减影造影、2例核磁共振证实为脑梗死。 仪器采用Diasonics V.M.S Aloka SSD—2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频率10MHz和7.5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2007年10月,笔者对我院骨科、循环科、神经内科、急诊科的以眩晕为主诉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动态椎动脉超声检查,共确诊314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走行变异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椎动脉走行变异患者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检测,从1161例颈椎病中筛选出113例椎动脉走行变异患者,对变异侧内径和血流参数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椎动脉走行变异其变异侧椎动脉超声表现为:管径较窄,PI和RI较高,流速较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走行变异是一种理想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变异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732例疑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椎动脉管腔结构、血管走行、血流信号等变化。结果在可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检出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589例,异常率为21.6%。其中椎动脉起源异常6例,椎动脉颈段入横突孔位置高240例,椎动脉发育不良520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椎动脉颅外段的管壁管腔结构、血管走行及椎动脉内的血流信号,从而为临床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长期以来主要依赖有创的动脉内血管造影术明确诊断。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的应用,使无创、定量检测椎动脉血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小凸阵探头在椎动脉起始段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比较高频线阵探头、小凸阵探头对椎动脉起始段的检测结果 ,探讨小凸阵探头在椎动脉起始段超声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使用高频线阵探头(4.0~10.0 MHz)和小凸阵探头(4.0~11.0 MHz)对80例受检者的160个椎动脉起始部进行针对检查,并对结果 对照观察.结果 高频线阵探头、小凸阵探头对椎动脉起始段的显示率分别为80.62%,96.25%.小凸阵探头对椎动脉起始段的显示率明显高于高频线阵探头.结论 小凸阵探头具有体积小、频率高、视野宽、操作灵活的优点,非常适合于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病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低频联合超声对椎动脉颅外段病变的诊断价值,并与CT血管造影术(CTA)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83例患者166支椎动脉行超声和CTA检查,结果进行Kappa检验检测其一致性。结果高低频联合超声检出正常椎动脉31支,单纯走行迂曲4支,有细小斑块68支,血管狭窄42支,完全闭塞21支,其中伴有走行迂曲64支;CTA检查示正常椎动脉23支,单纯走行迂曲3支,有细小斑块78支,血管狭窄46支,完全闭塞16支,其中伴有走行迂曲65支。Kappa检验示超声与CTA对椎动脉病变的检测一致性较好(K=0.754)。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诊断管腔轻度狭窄19支,中度狭窄11支,重度狭窄12支,闭塞21支;CTA诊断轻度狭窄22支,中度狭窄8支,重度狭窄16支,闭塞16支,正常1支。Kappa检验示超声与CTA对不同程度的椎动脉病变检测一致性较好(K=0.768)。结论高低频联合超声诊断椎动脉病变方法简便,准确性较高,可作为椎动脉病变的重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对评估椎动脉走行及供血情况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椎动脉走行、供血情况与眩晕症状的关系。对100例无原发病的眩晕患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其椎动脉颅外段检测。结果表明椎动脉出现异常改变72例,其中25—45岁35例中有19例出现异常,46—65岁的65例中有53例出现异常。椎动脉单侧均匀狭窄20例,椎动脉于G进入横突孔11例13支血管,椎动脉内膜增厚、粗糙且血流参数提示供血不足42例。说明对不明原因眩晕的患常规做椎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椎动脉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飞行员正向加速度( +Gz)耐力不良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发育异常的关系.方法 根据114 例歼击机飞行员在+Gz 作用下的训练结果,将训练合格者设为耐力正常组,训练异常者设为耐力不良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比较两组飞行员的椎动脉发育异常情况.结果 +Gz耐力不良组椎动脉发育异常(包括椎动脉走行异常和发育不良)发生率高于+Gz 耐力正常组(36.0% vs.10.9%,28.0% vs.6.3%,P 均<0.05);双侧走行变异者+Gz 耐力不良发生率(87.5%)高于单侧变异者(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走行变异的椎间段血管阻力指数(RI)增高,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降低(P 均<0.05);而发育不良的椎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发育正常者,发育不良椎动脉RI 增高,PSV 和平均流速(Vm)降低(P 均<0.05).结论 飞行员+Gz 耐力不良者椎动脉变异发生率较高,椎动脉变异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与+Gz 耐力不良的发生有关.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增加到招收飞行员的体检项目中,减少因+Gz 耐力不良而引发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颅外段椎动脉狭窄和发育不良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椎动脉狭窄或发育不良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检测结果,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两种方法检测椎动脉狭窄或椎动脉发育不良的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狭窄与DS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然而在检测椎动脉发育不良时,两种方法一致性差。结论:虽然DSA是诊断椎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狭窄疾病诊断方面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推荐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椎动脉狭窄疾病的初次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诊断治疗中运用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的观察组对象是2020年3月—2021年1月期间内我院收治的40例中老年颈性眩晕患者,本研究对照组是同期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与病例组年龄相仿、同居住地的40例中老年人.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椎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