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PDA腕带识别降低输液错误的效果。方法将本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PDA腕带识别的所有输液患者27 093例设为观察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常规识别方式的所有输液患者13 129例设为对照组,将两组输液错误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输液错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PDA腕带识别能有效减少输液错误,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儿科住院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腕带佩戴情况进行现状调查,了解住院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分析腕带佩戴缺陷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而降低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确保护理安全。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对比,品管圈活动前腕带缺陷率为35.63%,品管圈活动后腕带缺陷率为7.59%,腕带佩戴率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住院部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管理工具,能有效降低住院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规范腕带佩戴,提高护理人员腕带核对意识,从而最大程度保证患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杨智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8):39-39
儿科输液的特点是每组输液量小、组数多。由于输入过程中环节多、交接多,因此潜在的漏输、少输、输液未完错误拔针等护理隐患较多。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准确、有序的进行,减少护患纠纷。我科于2006年1月起对每一位患儿的输液卡进行数字编号管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住院患儿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儿科护理差错的发生也多与静脉输液有关.因此,保障患儿的输液安全是儿科护理管理的重点,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护患纠纷的重要环节[1].2008年3月-2009年2月我院儿科采用警示性输液吊牌加强输液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科患儿年龄小,大多数患儿不会或不能正确地表达,不能有效地与护士沟通,只能接受护士被动的识别;儿科病房的环境嘈杂、家长多,患儿的姓名会出现同名同姓或同音,家长容易误答[1],易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落实查对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保护士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保障儿科门诊输液安全,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 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中应用门诊输液患者管理系统.结果 2009年8-11月共完成输液15 212例次,未发生一例错输液体事故,实现了护理工作实时和量化的管理.结论 门诊输液患者管理系统,营造和谐的输液环境,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建立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输液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无线输液管理系统、开展预约输液、配备生物安全柜,优化门诊输液流程.记录优化输液流程后护理差错、平均输液等待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并与2010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优化输液流程前后护理差错、平均输液等待时间和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儿科门诊输液流程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为患儿及家属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组长负责制在儿科输液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基于输液流程将儿科输液室分为三个区域:治疗区、注射区、输液区,每区设组长1名,制定组长岗位职责,并对组长负责制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比较组长负责制实施前后儿科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护理纠纷投诉发生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施组长负责制前输液室护理安全不良事件1例,护理纠纷投诉2例,实施后未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护理纠纷投诉1件,较实施前下降50%,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较前提高.结论 组长负责制能够保证儿科输液室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急诊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满意度以及舒适度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穿刺过程中患儿疼痛哭闹,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外渗等舒适度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3.3%)高于对照组(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输液中采用个性化及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模式,其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很关键的一项基础操作。患儿常对此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而拒绝输液,不能很好地配合护士,大大降低了一次性输液成功率,也会引起患儿家长对护士的不满,极大地影响了护士的工作效率。针对这种情况,选择我科患儿220例,分析干预组患儿的心理需要和特点,据此进行护理干预,寻求有效的干预方法。现报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灯N型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提高了早产儿、新生儿、肥胖儿、危重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减轻患儿的痛苦,使输液技术更快捷、准确、安全,为危重患儿积极有效的救治提供了方便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儿科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在输液前和输液中心理舒适及配合护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输液中,可提高患儿心理舒适度,增强其配合意识,对于患儿顺利输液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通过移动护士工作站(PDA)输液流程安全管理软件的设计,监控输液流程的规范性,杜绝静脉输液护理差错。[方法]用PDA先进技术设计输液流程安全管理软件,建立PDA护理药典库,药典库与医嘱相关联,建立输液核对程序,建立输液医嘱的提醒程序,建立输液巡视程序,建立身份识别系统程序。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应用PDA输液流程安全管理软件的满意度。[结果]PDA输液流程安全管理软件的应用,使静脉输液差错下降30%,护士对输液流程安全管理软件表示满意。[结论]PDA输液流程安全管理软件的应用能有效监控输液流程,规范护士行为。 相似文献
17.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输液中的一大难题忽007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儿科病房采用静脉留置针对314例婴幼儿进行静脉穿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输液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赞美性语言在儿科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5月在本院门急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输液护理基础上增加使用赞美性语言以加强在输液过程中与患儿以及患儿家属的沟通,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穿刺成功率分别为4.5%和91.5%,与对照组的10.5%和8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儿科护理的特殊性,赞美性语言应用于儿科输液中,可提高患儿心理舒适度从而增加其配合度,还能缓解家长紧张、焦虑情绪,创造和谐氛围并同时可卸下护士自身思想包袱,提高穿刺成功率及降低纠纷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戚虹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2(1):55-56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上最常用的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儿科用药的特殊性及近年来儿科药物治疗的规范化,对许多药物给药的次数、速度、速率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仍用输液器输液,输液速度靠人工调节,在儿科由于患儿情况的特殊性,使得药物输入速度很难精确控制,常常不是过快就是过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曾使用过茂菲氏滴管内用针头代滴头,编制过定时定量输液滴数表,均没能精确控制输液速度。2000年我科将微量注射泵应用于临床,解决了小儿用药的次数、速度和速率准确性的问题,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制小夹板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25-25
留置针的应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但小儿胆怯、好动、不配合,输液部位多在腕关节或踝关节附近选取手背、足背浅静脉网中任意一条分支。常使输液不畅通,由于反复穿刺给患儿增加痛苦,以往有人曾用纸板、压舌板或棉杆代替夹板使用,因这些东西不灵活,不能因关节的位置改变而变形,对四肢活动不利,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