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树突状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CCR6、CCR7在COPD大鼠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方法:选用2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COPD模型组(10只),采用两次气道内注入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和连续被动吸烟4周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第28天处死两组大鼠。取大鼠肺脏组织用石蜡包埋HE染色以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BALF及外周血中CCR6、CCR7的含量。结果:COPD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差,体重显著减轻模型组(242.31±14.71)g,对照组(324.18±12.89)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BALF中CCR6含量在COPD模型组(105.81±2.73)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3.57±5.51)ng/L,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CR7的含量在COPD模型组(10.40±3.07)ng/L低于正常对照组(41.73±7.40)ng/L,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大鼠外周血中CCR6含量模型组(264.89±45.34)ng/L,对照组(311.12±29.78)ng/L、CCR7含量模型组(73.77±29.71)ng/L,对照组(56.42±15.30)ng/L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OPD大鼠肺组织病理符合人COPD特征性病理改变,提示COP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树突状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6在COPD大鼠肺部明显增多,而成熟树突状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COPD大鼠肺部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J-1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J-1、PTEN蛋白在150例浸润性乳腺癌和5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浸润性乳腺癌DJ-1的阳性率61.3%显著高于乳腺正常组织8.0%(P0.05),PTEN的阳性率20.7%显著低于乳腺正常组织96.0%(P0.05)。DJ-1、PTEN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DJ-1蛋白表达与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DJ-1阳性的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细胞数约33%与DJ-1阴性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细胞数约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年无瘤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方面,DJ-1表达阴性者高于阳性者(P0.05);PTEN表达阳性者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DJ-1表达增高,同时PTEN表达下降,统计学分析两者呈负相关。DJ-1高表达、PTEN低表达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参与调控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三阴性乳腺癌及11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情况,比较Livin在2种乳腺癌中表达差异。结果 Livin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8.0%,在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Livi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均0.05),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Livin的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Livin在三阴性乳腺癌异常表达更为显著,提示Livin的表达可能作为评估三阴性乳腺癌浸润进展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汉族、藏族、回族乳腺癌患者中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汉族、藏族、回族各30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CXCL12和CXCR4表达情况,结合术后Ki-67、EGFR结果,分析CXCL12和CXCR4表达与患者Ki-67、EGFR、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CXCL12、CXCR4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均0. 05),但汉、藏、回族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XCL12、CXCR4表达阳性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 CXCL12、CXCR4表达与Ki-67、EGFR阳性表达、TNM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 05),与病理学分级无关(P均 0. 05)。结论青海地区汉族、藏族、回族乳腺癌患者间CXCL12、CXCR4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而CXCL12、CXCR4表达情况与乳腺癌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合理预测乳腺癌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分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于个体病理特征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将乳腺癌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e receptor,P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同时表达阴性定义为三阴性乳腺癌。并采用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7例乳腺癌患者,发病患者中位就诊时间30 d(0~3600 d),中位年龄50岁(25~83岁),平均肿瘤直径2.02 cm(0.3~6.5 cm),平均淋巴结转移数为4.0个(0~25个)。研究中ER阴性157例(37.7%),PR阴性198例(47.5%),HER2阴性193例(46.3%),三阴型55例(13.2%),非三阴型362例(86.8%),三阴型患者和非三阴型患者在发病时间、淋巴结转移、乳头浸润、病理分型、TNM分期和病理组织分级中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分型与发病时间、病理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三阴型乳腺癌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其针对乳腺癌的精准的病理分类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就诊且经病理诊断确诊的10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比较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及非转移患者的病灶边缘超声特征(毛刺征、回声、血流速度、肿瘤最大径、钙化灶)。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91%(40/44),特异度87.93%(51/58),准确率89.22%(91/102),阳性预测值85.11%(40/47),阴性预测值92.73%(51/5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速度、肿瘤最大径均大于非转移组,且毛刺征阳性率(54.55%)高于腋窝淋巴结非转移组(25.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回声情况、钙化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高,且超声检查显示血流速度高、肿瘤最大径大、毛刺征为阳性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三阴性乳腺癌及非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0例三阴性乳腺癌及11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的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组乳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情况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PTEN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37.7%(49/130),在非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50.9%(57/112),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阴性乳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腋下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均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均0.05)。在非三阴性乳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家族史、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均0.05)。结论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PTEN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低表达更为显著,提示PTEN的表达可能成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浸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采用术前乳腺B超和乳腺MRI联合诊断在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汕头市潮阳区人民医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在根治术治疗前分别对其施以乳腺B超和乳腺MRI检查,同时将手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标准,判断术前乳腺B超和乳腺MRI联合检查法在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60例患者手术病理检查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23例(38.33%),患者术前乳腺B超联合乳腺MRI检查的结果和手术病理检查的符合率高达91.30%(21/23),比单一乳腺B超亦或者是乳腺MRI检查法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乳腺癌疾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评估,乳腺B超和乳腺MRI均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将两者进行合理联用后,可显著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CCR.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100例NSCLC和16例癌旁组织中CCR5的表达。结果:CCR5在NSCLC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1%VS25%,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的表达(89.3%VS47.7%,p〈0.05),且与NSCLC的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CCR5在NSCLC中有过表达现象,过表达CCR.5可作为反映NSCLC细胞转移能力和临床分期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片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4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研究组47例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人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CD4+Th17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CCR3表达百分率及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结果治疗后2组ALT、TBil及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HA、LN、Ⅳ-C、PCⅢ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降低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判断。方法:54例均系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术中注射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SLN)并活检,后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本组54例乳腺癌中,检出SLN49例,检出率为90.74%(49/54)。24例SLN阳性患者中,ALND阳性16例,ALND阴性8例;25例SLN阴性患者中,ALND阳性3例,ALND阴性22例。准确率为93.88%(46/49),灵敏度为88.89%(24/27),假阴性率为11.11%(3/27)。SLN检出率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显著相关(P<0.05)。结论:亚甲蓝染色法SLNB技术临床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12.
冯龙  赵国强  马云云  李敏  马晶  靳静  崔英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1):3012-3017
目的:探讨穿心莲对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5的影响以及对CXCR4,CCR5启动子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志愿者口服含穿心莲内酯的穿心莲胶囊后,采集人外周静脉血并分离CD4+T淋巴细胞,RT-PCR、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ing检测服药前后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XCR4,CCR5的表达;采用报告基因技术,中药穿心莲提取物给大鼠灌胃后采集含药血清,将含药血清作用于转染有CXCR4,CCR5启动子载体的H9细胞株,检测穿心莲对CXCR4,CCR5启动子的影响.结果:健康志愿者口服穿心莲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XCR4,CCR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服药前显著降低;并且穿心莲能够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细胞CXCR4,CCR5启动子活性.结论:穿心莲能够降低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CXCR4和CCR5的表达,具有潜在的抗HIV-1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乳腺疾病患者血清钙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及纤维腺瘤、乳腺癌患者血清钙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偶氮胂法检测乳腺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钙值。结果轻度乳腺增生患者血清钙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中度及重度乳腺增生、纤维腺瘤患者血清钙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不同期别的乳腺癌患者,其血清钙含量随期别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清钙降低可能导致或促进乳腺癌的发生,血清钙含量测定在乳腺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观察 TM4SF3 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分析 TM4SF3 的表达和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 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2007–2010 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医院 82 例临床资料完整的三阴性乳 腺癌患者的 TM4SF3 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卡方检验和 Kaplan–Meier 法分析 TM4SF3 在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和临床特征和肿 瘤进展时间的关系。结果: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TM4SF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有关, 而与年龄、肿瘤大小,Ki–67 均无关。TM4SF 蛋白高表达患者的肿瘤进展时间比低表达组短。结论:TM4SF3 在三阴性乳 腺癌患者体内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TM4SF3 可能参与了三阴性乳腺 癌的转移和进展,并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78例癌旁(距癌组织边缘≥5cm)乳腺组织正常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取癌细胞制成石蜡标本组织切片,对照组取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制成石蜡标本组织切片,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BCRP的表达情况,探讨BCRP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并分析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观察组BCRP阳性率为53.8%(4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9/78);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BCRP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存时间与临床分期、肿物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临床分期、肿物大小、淋巴结转移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结论:BCR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提示BCRP可能是一种能预测乳腺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判断化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中Survivin和VEGF-C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因素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52/83)和58%(48/83),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Survivin和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中Survivin和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602,P<0.05)。结论 Survivin和VEGF-C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人趋化因子受体5(CCR5)基因启动子区序列在缺氧条件下的表达.方法:构建CCR5基因启动子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入MDA-MB-435细胞中,检测分析其双萤光素酶活性.结果:CCR5基因启动子区的pGL3重组质粒在缺氧条件下的MDA-MB-435细胞中能表现出明显的萤光素酶海性.结论:CCR5基因启动区序列中存在缺氧诱导CCR5基因转录的主要上调元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蛋白激酶Cζ(PKC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探讨PKCζ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及52例乳腺癌组织中PKCζ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和转移性的关系。结果 PKCζ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乳腺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导管内癌(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浸润性导管癌(P<0.05)。结论 PKCζ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PKCζ可能作为一种诱导因子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三阴方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纳入三阴性乳腺癌中药暴露组(三阴方参与治疗)患者156例,非暴露组(无三阴方参与治疗)患者192例。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无病生存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结果 (1)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中药暴露组、非暴露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08%、92.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中药暴露组、非暴露组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8.08%、89.0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分期(P0.001)、是否有中药干预(P0.001)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其中中药干预是保护因素[HR=0.191(95%CI:0.083~0.443)],转移淋巴结分期是危险因素,且分级越高复发转移风险越高;发病年龄、病理分级、肿块大小、Ki-67阳性百分比、病理类型及有无接受新辅助化疗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中药三阴方对三阴性乳腺癌有辅助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转移淋巴结分期是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服用中药三阴方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蛋白Ki-67和p53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及其对判定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7例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并对Ki-67和p53的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7例乳腺癌患者,蛋白Ki-67阳性385例(92.3%),蛋白p53阳性155例(37.2%),三阴型56例(13.4%),非三阴型361例(86.6%)。蛋白Ki-67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分型有关(P均<0.05),而与发病时间、淋巴结转移、乳头浸润、TNM分期、病理组织分级、发病年龄、是否绝经、发病部位和直径等因素无关。在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病理组织中,蛋白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和p5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