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对化疗后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化疗后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每个患者接受DC与CIK细胞治疗至少2个疗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健康者和48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及DC联合CIK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比值。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数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及CD4+/CD8+比值较化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化疗前后CD8+均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DC与CIK细胞回输后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均高于回输前,CD8+低于回输前,但CD3+、CD4+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免疫力降低,应用DC与CIK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HBV DNA阳性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33例HBV DNA阳性肝硬化患者给予CIK细胞治疗,在体外培养前后以及回输体内后检测CD3+、CD3+CD4+、CD3+CD8+、CD3+CD56+、CD25+细胞以及mDC和pDC.比较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及肝脏功能的变化.结果 培养结束以及回输体内后,CD3+细胞、CD3+CD8+细胞、CD3+CD56+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升高,mDC和pDC在回输后也明显增高.12例患者HBV DNA阴转,4例患者拷贝数下降大于2个log.在14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10例阴转,2例出现HBeAb转换.肝脏功能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结论 CIK细胞可明显提高免疫效应细胞数量,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毒副作用低,对患者伤害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学     
070350心理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苗天爱…//护理学杂志.-2006,21(23).-6~8将67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进行长春地辛(VDS)方案辅助化疗及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34例)仅进行VDS方案辅助化疗。测定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D4+活性较化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干预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辅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研究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协同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3年1月-6月104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DC、CIK细胞培养,7~14 d后回输患者体内,观察治疗期不良反应症状及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评估治疗后病情缓解情况。结果治疗期低热5例,乏力3例,皮疹1例,无其他任何不良反应症状;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3+、CD4+及自然杀伤细胞百分比上升,CD8+细胞百分比下降,生活质量指标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可测量病灶患者治疗后部分缓解18例,稳定42例,进展8例,客观缓解率为26.5%,疾病稳定率为88.2%。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可以修复患者免疫系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可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免疫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晚期食管癌患者当中,免疫化疗对外周血免疫细胞所引起的变化情况。方法晚期食管癌患者48例,分为单独化疗组、化疗+长期免疫治疗组、化疗+短期大剂量免疫治疗组三组,治疗前后测定CD3+CD8+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亚群、CD4+CD25+Treg细胞和NK细胞,化疗前后相关免疫细胞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治疗组间相关免疫细胞变化情况的区别。结果单独化疗组、化疗+长期免疫治疗组、化疗+短期大剂量免疫治疗组三组间CD3+CD8+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比例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前后患者CD4+CD25++Treg(高表达CD25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下降(P<0.05);CD4+CD25+Treg细胞比例在单独化疗组(P=0.035)和化疗联合长期免疫治疗组(P=0.039)中,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三组间治疗前后CD4+CD25+Treg上升比例、CD4+CD25++Treg下降比例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别,其相关P值分别为P=0.86,P=0.14。结论免疫化疗在晚期食管癌治疗的过程中在改善免疫状态方面不优于单独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化疗后接受CIK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集其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经体外扩增培养CIK细胞进行回输,隔天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及生活质量(QOL)改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数、CD4+/CD8+比例及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CD8+T细胞数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善率为69.6% (P <0.05).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可增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成为其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异体CIK联合血浆置换临床治疗肝癌的效应和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细胞因子诱导成CIK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病例均给予内科综合支持治疗情况下,随机分为异体CIK细胞治疗组和异体CIK+血浆置换治疗组。应用ELISA法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血浆中IFN-γ、IL-4、IL-10、TGF-β、VEGF的浓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二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CD3+和CD4+细胞比例、CD4+/CD8+比值、CD8+细胞比例;比较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结果二组异体CIK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均上调,异体CIK+血浆置换治疗组免疫上调显著,与同时下调IL-4、IL-10和TGF-β、VEGF的血浆浓度有关(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治疗后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8+细胞比例下降,以异体CIK+血浆置换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PFS长于单纯异体CIK细胞治疗组(P0.05),OS无延长(P0.05);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异体CIK细胞治疗组(P0.01)。结论通过应用异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血浆置换方案,可抑制和清除免疫抑制性细胞和免疫抑制因子,上调CIK细胞免疫效应及数量,可抑制原发性肝癌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患者CIK细胞治疗56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CIK细胞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分析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探讨CIK细胞治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在CIK细胞治疗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静脉采集得到血标本后进行培养增殖,于培养14 d后回输给患者,检测CIK细胞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按QOL的指标对食欲、睡眠、疲乏在治疗前后进行计分,并在治疗中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对56例肿瘤患者CIK细胞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都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CD8+细胞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加;治疗后的食欲、睡眠、疲乏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的食欲、睡眠、疲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IK细胞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并对CIK细胞治疗前后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增强患者信心,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接受DC‐CIK细胞共培养免疫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15例癌症患者在接受DC‐CIK细胞共培养免疫治疗中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静脉滴注DC‐CIK细胞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本组7例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例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4例患者出现低热。结论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静脉滴注DC‐CIK细胞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是保证CIK细胞数量和质量的关键,也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射频消融(RFA)及TACE序贯RFA联合CIK细胞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TACE序贯RFA后联合CIK细胞治疗27例(研究组),TACE序贯RFA治疗34例(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肿瘤大小、血清AFP及CD3+、CD4+、CD8+、CD4+/CD8+,治疗后评估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缓解率(85.2%)高于对照组(61.8%)(P<0.05):研究组AFP降为正常者占84.2%,高于对照组(52.0%)(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研究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TACE序贯RFA后联合CIK细胞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TACE序贯RFA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4例拟行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CD3+、CD4+和NK细胞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干预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配合纽曼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与白介素-2(IL-2)联合治疗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临床纳入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30例作为治疗组,均给予CIK细胞联合IL-2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另外,研究纳入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组CIK细胞T亚群水平、NK细胞及杀伤活性等疗效指标;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CD3~+、CD4~+、CD4~+/CD8~+、CD19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CD3-/16~+56~+、杀伤活性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16~+56~+、杀伤活性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LT、AS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CIK联合白介素-2,同时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此外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射频消融术后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43例肝细胞癌患者治疗前和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比例以及CD4+/CD8+值。结果行射频消融术并接受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NK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同时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5)。结论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提高射频消融后肝细胞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HBVDNA阳性肝硬化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33例HBVDNA阳性肝硬化患者给予CIK细胞治疗,在体外培养前后以及回输体内后检测CD3 、CD3 CD4 、CD3 CD8 、CD3 CD56 、CD25 细胞以及mDC和pDC。比较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及肝脏功能的变化。结果培养结束以及回输体内后,CD3 细胞、CD3 CD8 细胞、CD3 CD56 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升高,mDC和pDC在回输后也明显增高。12例患者HBVDNA阴转,4例患者拷贝数下降大于2个log。在14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10例阴转,2例出现HBeAb转换。肝脏功能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结论CIK细胞可明显提高免疫效应细胞数量,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毒副作用低,对患者伤害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IL-2治疗老年人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9例老年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细胞数为(2-3)×109个,回输后应用IL-2 100万U/day,皮下注射,第1-10天。28天为1个疗程,共完成了64个周期的自体CIK细胞输注。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肿瘤相关生物学指标、影像学特征、疾病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变化。结果表明,7例接受8个周期的CIK细胞输注的患者和2例接受4个周期的输注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β2微球蛋白、LDH水平显著下降(p0.05)。所有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8例达完全缓解,1例完成8周期的CIK细胞输注后曾一度达良好的部分缓解,但因上呼吸道感染并发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和淋巴瘤持续进展而死亡。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IL-2治疗老年人B细胞性恶性淋巴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肺癌病人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的护理规范.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2010年10月接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139例肺癌病人从护患沟通、心理护理、标本采集、CIK细胞悬液回输和输注后病情观查等环节的经验.结果 13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接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后有1例出现发热,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将8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术后研究组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评级中A、B级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或消除肿瘤负荷,解除肿瘤免疫抑制因素,利于机体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自体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输注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采集20例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重组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细胞数为(2-3)×109个,回输后第1-10天应用IL-2 100万单位/天,皮下注射。28天为1个疗程,共完成了136个周期的自体CIK细胞输注。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合肿瘤相关生物学指标、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表明,14例接受8个疗程的CIK细胞输注,6例接受4个疗程的输注,回输后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β2微球蛋白、LDH水平显著下降(p0.05)。所有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11例达完全缓解,7例达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结论:自体CIK细胞输注可提高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IK过继免疫治疗对手术后肺癌患者T细胞及其活化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型CD3、CD4、CD8和及其活化抗原标志CD69、CD25、HLA-DR。结果肺癌患者CD3^+、CD^+、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患者CD69、CD3^+/HLA-DR^+、CD4^+/CD2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经CIK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都升高,其中CD4^+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CD8^+细胞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CD69、CD3^+/HLA-DR^+均升高(P〈0.05),CD4^+/CD25^+在治疗后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IK过继免疫治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岩具有促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影响。方法:42例M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化疗组20例,给予合适的化疗方案;联合组22例,除接受合适的化疗外,还给予DC/CIK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比例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YS评分2.09,瘤细胞15.56%,β2微球蛋白11.36 mg/L,血清M蛋白26.58 g/L;24 h尿液轻链9.86 mg和肌酐120.33μmol/L,而化疗组上述指标检测分别为:2.66.28.22%、17.52 mg/L,36.26 g/L、14.76mg和200.19μmol/L(P值均0.05)。联合组CD4~+CD25~+/CD4~+细胞数为3.54%,CD4~+CD25~+FoxP3~+/CD4~+CD25~+比值为15.20%,均明显低于化疗组4.68%和27.55%(P0.05)。结论:DC/CIK免疫治疗可使CD4~+CD25~+Treg细胞活化增强,配合化疗可进一步清除残存的肿瘤细胞,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