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发育支持对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发育支持,对两组患儿随访至产后42d,分别于患儿出生时、出院时及产后42d应用新生儿智力发育指数(MDI)量表、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对两组患儿智力发育、神经行为及心理运动发育进行评定,并记录两组患儿产后42d体重增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头围、身长、体重增长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出院时、产后42d时MDI评分、NBNA评分、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发育支持可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有利于早产儿神经功能及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发展性照顾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发育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的NICU早产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发展性照顾护理。比较2组的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体格发育指标及每日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体格发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地促进了早产儿的智力发育、心理运动发育和体格发育,延长了早产儿的睡眠时间,确保了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并在护理前15min和护理过程中检测早产儿的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分别于出生后第3、15及30天,比较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时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袋鼠式护理前15min和护理过程中心率和呼吸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在护理过程中血氧饱和度较护理前15min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间点间的MDI和PDI评分有差别(F=11.587,P0.001)。两组患儿MDI和PDI以及神经行为发育评分、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时间点神经行为发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头围、体质量及身长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提高早产儿的神经测评分数,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和体格发育,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刺激干预联合吞咽治疗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对其神经心理行为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164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丰富环境刺激干预联合吞咽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干预后神经行为、智能发育、体格发育和喂养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第15,28天的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DI和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第28天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和体质量增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丰富环境刺激干预联合吞咽治疗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心理行为,促进智力发育和体格发育,降低喂养不耐受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儿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泉州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早产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给与发展性照顾护理。观察2组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情况、体格发育情况以及睡眠时间。结果:2组早产儿接受护理前智力发育指数以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指数以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接受护理前各项体格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早产儿的各项体格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接受护理前睡眠时间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早产儿的睡眠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改善早产儿的睡眠,促进早产儿智能以及体能的发育,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马利英  范文燕 《全科护理》2021,19(22):3105-3107
目的:探讨早期听觉刺激干预联合穴位按摩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新生儿科收治的88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早产儿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早期听觉刺激干预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智能发育及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恢复至正常出生体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42 d体重、身高、头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及神经行为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听觉刺激干预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神经智能发育,有利于患儿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干预管理在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脑损伤高危儿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干预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发育(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体格发育、智力发育[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采用运动发育指数(PDI)]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Gesell评分、体格发育、MDI评分及P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系统干预管理,有利于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及脑损伤后遗症的纠正,加强其体格发育,促进患儿智力与运动发育。  相似文献   

8.
盛蕾 《护士进修杂志》2013,(23):2177-2179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婴儿期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早产儿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儿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评估,观察其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发育商(TMQ)。在出生时和1岁时采用《0~6岁dxJk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查其发育月龄(DA)评分和发育商(DQ)。DA评分包括适应性、精细动作、大运动、语言、社会行为五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GMQ、FMQ、TMQ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岁时与出生时的DA评分和DQ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早产儿运动发育水平,促进神经行为及智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MCHB模式下的家长参与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IMCHB模式下的家长参与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智力发育情况[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情况[采用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体格发育情况(包括身长、体重、头围)及神经功能[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表(NBNA)]。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DI、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身长、体重、头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MCHB模式下的家长参与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智力发育水平,提高患儿心理运动发育指标,促进其体格正常发育,改善患儿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出院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出院指导,干预组给予早期综合干预.观察两组早产儿出生时、出生3、6、12个月的体重、身长和头围等体格发育状况;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分别于出生6、12个月测评两组智力发育及心理运动发育.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和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生6、12个月后体重、身长和头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出生12个月MDI和PD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出生12个月脑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降低其智力低下和脑瘫发生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发展性照顾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护理应用价值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NICU的7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发展性照顾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每日睡眠时间、每日喂奶量、达正常体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第7d,两组MDI、PD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第14d、30d研究组MDI、PD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施行发展性照顾,能为患儿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促进体格及智力的正常发育,显著改善早产儿预后及生存质量,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并发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出生后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发育支持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对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期间并发症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BNA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围、身长、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消化不良、肺部感染、低血糖、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育支持护理可有效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展及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体格发育、母亲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体格发育、神经发育、母亲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体重、身长、头长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智力发展指数(MDI)、运动发展指数(P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母亲心理状态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母亲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延续性护理中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体格发育以及神经发育状况,患儿母亲的心理状态也明显好转,可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刺激配合腹部按摩对高危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和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将高危极低出生体重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应用丰富环境刺激配合腹部按摩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情况、神经发育情况、胃肠功能状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观察组体重、身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1),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心理发展指数(MDI)、心理运动发展指数(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儿呕吐例数、腹胀例数、每日排便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1),家属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应用丰富环境刺激配合腹部按摩对高危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体格发育状况、神经发育状况、胃肠功能,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精细化护理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HIE患儿9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基于循证理念的精细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体格发育、智力发育、神经发育、运动功能变化等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6个月后体重、身高、神经发育评分及MDI,PDI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粪吸入综合症、营养疾病发生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精细化护理能明显促进HIE患儿体格、智力及神经发育,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订详细的出院计划.对2组早产儿在出生后纠正胎龄3,6,12个月时监测身高、体质量等体格检查并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定心理行为的发展.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纠正胎龄的3,6,12个月时身高、体质量和智力发展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出院计划模式在早产儿中的运用有利于早产儿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7.
王晓辉 《全科护理》2021,19(2):236-238
目的:探讨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1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早产儿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对两组患儿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技能、患儿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口腔运动干预、抚触、床旁智护指导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42 d时体重、身高、头围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3个月、6个月后智力发育指数(MDI)评分、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床旁一对一指导可提高产妇早产儿护理技能,从而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后早产儿及母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医院出生的9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48例和对照组(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44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出院指导、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等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角色适应能力、早产儿体格发育、神经行为[采用中国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结果:随访12个月,两组早产儿母亲角色认同、照顾行为、亲子依附得分及总分高于出院时(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两组早产儿身高、体重、头围优于出院时(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12个月,两组NBNA各维度得分高于出院时(P<0.05,P<0.01),且观察组NBNA中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一般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微信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早产儿母亲角色适应能力,促进早产儿体格与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9.
翁铭娜  刘柯伶 《全科护理》2016,(32):3383-3385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和行为发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4例早产儿按照家长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干预,比较两组12个月时的体格发育、神经行为发育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时的大运动、精细运动、社交行为等神经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12个月时的神经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减少神经后遗症的发生,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新生儿儿科收治的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3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191)及对照组(n=191)。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性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早期抚触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12个月,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及干预3、6个月后体质量、身长、头围、增长情况。同时应用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及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对2组患儿智能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3、6个月后体质量、头围、身长增长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6、9、12个月后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6、9、12个月后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会行为评分及神经行为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抚触能有效促进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智能发育及神经心理发育,有利于改善患儿远期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