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加纳米银敷料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3月Ⅱ度烧伤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对照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他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生成情况。结果治疗组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的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瘢痕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98,P<0.05);治疗组外用rhEGF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EGF加纳米银敷料治疗Ⅱ度烧伤能加快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rhFGF与rhEGF分期使用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杏  谭美云  熊爱兵  廖毅  何晓川  郭力 《中国药房》2010,(28):2656-2657
目的:观察分期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FGF)与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同一患者4处深度相同、部位相应的创面进行自身对照,4处创面分别标记为A、B、C、D,2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共80个创面,相应归为A、B、C、D组:A组创面采用rhEGF治疗,B组创面采用rhFGF治疗,C组创面先使用rhFGF,10d后使用rhEGF治疗,D组创面为0.9%氯化钠对照组。观察创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创面愈合质量,以及全身和局部反应。结果:A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8.20±1.67)d,B组为(19.15±2.01)d,C组为(16.45±1.57)d,D组为(23.65±2.41)d。A、B、C组的平均愈合时间较D组短,C组的平均愈合时间较A、B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B、C组的平均愈合质量比D组好。各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结论:分期使用rhFGF和rhEGF能有效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和修复,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在治疗深Ⅱ度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rhEGF),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90%、100%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6.7%)(P<0.05).结论 rhEGF有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作用,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Ⅱ°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67例Ⅱ°烧伤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rhEGF溶液,对照组使用1%磺胺嘧啶银霜,观察两组伤口变化、愈合时间、分泌物细菌培养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rhEGF溶液于浅Ⅱ°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平均缩短约2~3天,深II°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约4~5天,二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rhEGF溶液对创面有明显的促愈合作用.但在影响创面结痂,创面渗出和创面感染例数、创面细菌检出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rhEGF溶液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朱稚丹  周建华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2):1969-1971
目的:观察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发病早期应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注射液(Lipo-PGE_1)治疗对QTc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6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29)。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PGE_1,疗程3周;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记录每例患者入院后用药前和用药后第1,2,3,12,24 h和d3的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cd。结果:入院后给药前测定QTcd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87.2±125)vs(86.9±11.3)ms,P>0.05],前壁与下壁梗死之间QTcd差异无显著性[(87.2±12.5)vs (86.7±12.1)ms,P>0.05]。治疗组在用Lipo-PGE_12 h时QTcd较对照组开始显著降低[(78.5±12.6)vs(87.8±13.6)ms,P<0.05],24h起QTcd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66.3±11.3)vs(88.1±13.2)ms,P<0.01]。治疗组有8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在应用Lipo-PGE_12h后7例消失。结论:Lipo-PGE_1在AMI发病早期应用可降低QTcd,从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减少AMI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何洪彬 《河北医药》2009,31(18):2430-243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加纳米银纱布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后期残余创面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用纳米银敷料换药)和治疗组20例(用rhEGF加纳米银纱布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预后瘢痕轻。结论rhEGF加纳米银纱布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能加速残余创面愈合,有效减轻后期瘢痕增生挛缩。  相似文献   

7.
面部深Ⅱ度烧伤82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湿润烧伤膏(MEBO)与磺胺嘧啶银(SD-Ag)对深II度面部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面部深Ⅱ度新鲜烧伤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创面采用MEBO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SD-Ag治疗,观察两组止痛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痛苦轻,止痛效果好(P〈0.01)创面愈合快[(21.0±3.7)/(25.5±3.2)d,P〈0.05],瘢痕发生率低(27%/68%,P〈0.05)。结论面部深Ⅱ度烧伤选用MEBO治疗明显优于SD-Ag。  相似文献   

8.
刘哲伟  苏开新  陈军  姚建  李辉 《天津医药》2014,(12):1213-1215
目的 研究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创面外敷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躯干及四肢Ⅱ度烧伤患者68例,年龄1~65岁,烧伤面积5%~62%总身体表面积(TBSA),将每例患者的其中一处深Ⅱ度创面平均划分为A、B 2个部分(治疗组和对照组),确保其创面深度一致。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制成富含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组用富含血小板血浆凝胶敷于创面,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霜治疗。比较2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更换最内层药用纱布的次数、换药次数、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同时监测患者在研究期间实验室检测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6.5±3.1)d vs(19.5±3.8)d],第14、17天治疗组愈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2周内外敷料渗湿纱布层数[(20.6±1.7)层vs(23.3±5.9)层]、炎性反应发生率(7.4%vs19.1%)、平均换药次数[(7.2±1.1)次vs(9.2±1.4)次]、内层纱布更换次数[(2.3±0.6)次vs(5.3±1.3)次]均低于对照组。2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PRP创面外敷,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换药次数,促进创面愈合。采用PRP可安全可靠地治疗深Ⅱ度烧伤。  相似文献   

9.
陈万安  王峰  张灵 《安徽医药》2003,7(4):258-259
目的 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晚期迁延不愈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rhEGF对 6 7例烧伤残余创面进行局部治疗 ,采用自身对照法。 (对照药物 :0 9%生理盐水 ) ,以创面愈合为指标 ,与对照组平行比较。结果 rhEGF用于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 ,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较对照组缩短约 15d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rhEGF能促进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治疗烧伤创面的多中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治疗烧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rhEGF治疗各类烧伤 30 2例 (男性 2 13例 ,女性 89例 ,年龄 33a±s 11a) ,其中试验组 (双盲自身对照 ) 190例 ,开放组112例 ,在常规治疗 ( 1%磺胺嘧啶银霜 )基础上 ,局部喷涂rhEGF或安慰剂。结果 :rhEGF用于浅Ⅱ度、深Ⅱ度、供皮区、残余创面 ,试验组较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提前 2 ,3,3,6d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rhEGF对烧伤创面具有明显的促进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混悬液治疗特殊部位烧伤的效果。方法将70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清创后治疗组外用磺胺嘧啶银与bFGF混悬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暴露疗法。结果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浅Ⅱ度烧伤为(9±1.67)d,深Ⅱ度烧伤为(16±1.79)d;对照组浅Ⅱ度烧伤为(11±1.11)d,深Ⅱ度烧伤为(20±1.7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与bFGF混悬液能够促进特殊部位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苯妥英锌治疗烧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烧伤部位的面积和深度相近的 19例Ⅱ度烧伤患者 ,分为两组 ,分别用苯妥英锌和磺胺嘧啶银的软膏 (2 5 % )外用治疗 ,观察创面肿胀程度、发炎、创面结痂、局部疼痛以及创面愈合时间 ,并进行烧伤后创面组织学检查。结果 :苯妥英锌组创面的渗出比对照组少 ,疼痛明显减轻 (P <0 .0 5 ) ,创面细菌的转阴率 1wk后为 30 % (对照组为 33.3% ) ,创面愈合时间为 16.1± 2 .8d(对照组为 16.8± 2 .7d) ,创面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苯妥英锌对Ⅱ度烧伤的治疗优于磺胺嘧啶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重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对Ⅱ°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67例Ⅱ°烧伤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rhEGF溶液,对照组使用1%磺胺嘧啶银霜,观察两组伤口变化、愈合时间、分泌物细菌培养及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rhEGF溶液于浅Ⅱ°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平均缩短约2~3天,深Ⅱ°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的4~5天,二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rhEGF溶液对创面有明显的促愈合作用。但在影响创面结痂、创面渗出和创面感染例数、创面细菌检出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rhEGF溶液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富硒温泉水浸浴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烧伤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用温泉水浸浴,水温以患者感舒适为宜,浸浴频率为1次/d,每次30min。对照组用普通温水浸浴,方法同上。观察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其中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为(7.1±1.6)d,对照组为(8.2±3.1)d;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为(18.2±3.3)d,对照组为(20.4±2.2)d;III度烧伤残余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为(35.6±6.1)d,对照组为(48.7±7.9)d。2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刚愈合创面浸浴治疗后瘢痕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关节活动良好,经温泉水浸浴的患者瘢痕较平软,对关节功能影响较小。结论富硒温泉水浸浴能够有效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重组生长激素(rhGH)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同期住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分二组进行观察研究治疗组患者32例,予以烧伤常规处理+rhGH治疗;对照组28例,仅给予烧伤常规处理.结果治疗组患者刃厚皮供区较对照组提前1.4d愈合,P.0.01;治疗组深Ⅱ.度创面较对照组提前5.4d愈合,P.0.05;治疗组用药后8天血清白蛋白浓度(40.5±11.3)g/L高于对照组同期血清白蛋白水平(32.4±16.8)g/L,P.0.01;用药后5d血糖值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rhGH能促进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清白蛋白合成,加快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溶痂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效果。方法 SD大鼠70只用热液烧伤的方法(75℃、8 s)制成背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烧伤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只)。对照组( C组):创面局部外用不含rhGM-CSF的凝胶基质,实验组( E组):创面局部外用rhGM-CSF凝胶(100μg/10 g)。分别于制创后1、3、5、7、10、14和21 d观察2组动物创面情况并摄像,记录创面溶痂时间;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不同时相点的溶痂率;并于不同的时相点取创面组织, 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及修复情况。结果从烧伤后第5天起各时相点,实验组大鼠创面溶痂率与对照组表现出差异;实验组创面溶痂时间为(10.73±2.47)d较对照组(14.26±2.65)d显著缩短(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6.21±1.27)d和(18.05±1.36)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外源性rhGM-CSF的应用可促进深II度烧伤创面溶痂,从而促进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ADM)包扎治疗烧烫伤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采用ADM包扎治疗(观察组)和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治疗(对照组)的烧烫伤Ⅱ度创面各50例。比较两组在换药后疼痛、换药次数、预后瘢痕增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0~Ⅰ级疼痛入院时22例(44%),治疗后48例(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0~Ⅰ级疼痛入院时23例(46%),治疗后20例(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0~Ⅰ级疼痛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后皮肤颜色比对照组颜色更浅、弹性更好。半年后创面瘢痕形成有明显差异( P<0.01)。结论 ADM治疗烧烫伤Ⅱ度创面具有止痛快、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生劳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康丽烧伤膏对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大白兔制成 18%Ⅱ度烧伤模型 ,观察康丽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情况以及对肉体组织生长、体重的影响 ,并以麻油作对照。结果 伤后第 10d康丽烧伤膏治疗组有 1只创面愈合 ,第 2 0d ,6只创面愈合 ,占 85 .8% (6 / 7) ,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 8.6 % (2 / 7) ,并有增长体重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作用 (P <0 .0 5 )。结论 康丽烧伤膏有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和增加体重及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素钠乳膏治疗小面积看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肝素钠乳膏治疗1%-5%总烧伤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55例(肝素治疗组),同期保痂治疗1%~5%总烧伤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50例(碘伏治疗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质量情况。治愈患者经过3个月~1年随诊,了解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肝素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5±2.2)d,碘伏治疗组愈合时间为(22.5±3.6)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治疗组瘢痕增生情况较碘伏治疗组明显减轻或无瘢痕增生。结论肝素钠乳膏可促进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自制八湿膏治疗小面积烧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有效对照,与目前医院门诊普遍使用的3%庆大霉素液进行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观察、总结340例患者,其中本组180例,对照组160例。结果本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2.8d(对照组19.6d)(P<0.05),深Ⅱ度及残余创面愈合后,本组11%瘢痕增生明显(对照组为76%)(P<0.01),局部外用无毒副作用,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结论八湿膏治疗小面积烧伤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价廉、取材广,配制及使用简便,是一种较理想的小面积烧伤创面外用药,值得在医院门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