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其对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做电烧伤大鼠模型,制备电烧伤大鼠血清,同时制备正常大鼠血清作为对照。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大鼠血清和电烧伤大鼠血清中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 Flt-1含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和电烧伤血清组,ELISA法检测2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和s Flt-1含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烧伤血清组、正常血清+阻断剂组和烧伤血清+阻断剂组。取培养3 h、6 h的THP-1细胞,加入单层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行单核-内皮细胞黏附检测。结果:大鼠电烧伤后血清VEGF水平较正常大鼠显著增加,s Flt-1水平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电烧伤血清诱导THP-1细胞分泌VEGF,s Flt-1水平随之减少。电烧伤血清可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s Flt-1可抑制电烧伤血清诱导的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结论: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单核细胞分泌VEGF,从而促进单核-内皮细胞黏附。阻断VEGF的生物学效应,可有效抑制单核-内皮细胞的黏附。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免疫荧光技术,通过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的F-actin和VE-cadherin的细胞定位和结构变化,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LPS对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方法将EVC304细胞以1×108/L接种在微孔小皿上,培养至单层铺满皿底开始实验.对VE-cadherin的观察分为正常组、VE-cadherin一抗阴性对照组和LPSl00、200、300、400、500μg/L刺激组.LPS各组先用不同浓度的LPS直接刺激细胞30min,PBS洗3次,2%多聚甲醛固定20min,加一抗(Goatpolyclonall∶100)4℃2h,而后加VE-cadherin荧光二抗(Rabbit-Anti-Goat-FITCl∶200)4℃1h,PBS洗3次共10min(避光);对F-actin观察组,先用2%的多聚甲醛、0.5%TritonX-100混合PBS液固定和膜打孔20min、洗涤,罗丹明-鬼笔环肽(2×103U/L)染色40min,PBS洗3次,最后用NikonTE300荧光倒置显微镜镜检,Kodak200胶卷照相.结果[HTSS〗1.VE-cadherin的变化正常组可见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处染色轮廓清晰,可见膜内侧有较弱的染色,胞浆无染色;低浓度的LPS(100、200μg/L)对VE-cadherln的细胞分布没有明显影响;300、400、500μg/LLPS组可看到细胞间紧密连接处染色明显减少,部分视野细胞回缩,有明显的细胞间隙形成,膜内侧有较强的染色;一抗阴性对照组没有染色.2.F-actin的变化正常组F-actin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周边,分布均匀、排列整齐,细胞间连接紧密,没有间隙形成;低浓度的LPS(100、200μg/L)对F-actin的分布及重组没有明显影响;高浓度的LPS(300、400、500μg/L)刺激后,内皮细胞周边的F-actin基本消失,出现明显的应力纤维(变粗、变短、紊乱,排列呈明显的极向分布),可见伪足,并伴随细胞间缝隙形成.讨论LPS(脂多糖)是内毒素的活性成分,作用于细胞的机制很复杂,此前众多学者对LPS作用于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LPS直接对内皮细胞刺激的情况下,真正从形态学的角度着手的很少.本实验从形态学入手,结果表明,LPS在体外高浓度的(大于300μg/L)直接刺激下,引起骨架蛋白的重组和细胞内的重新分布,具体表现为F-actin排列紊乱,可见伪足,进而细胞间隙形成VE-cadherin染色部分缺失是细胞间隙形成的直接证据.结论高浓度的LPS(大于300μg/L)通过某种途径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可影响F-actin和VE-cadherin的重组和细胞内分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鼠烧伤血清对内皮屏障功能的影响及Rho激酶特异抑制剂Y - 2 76 32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按实验分组分别用大鼠对照血清、烧伤血清、Y - 2 76 32单独处理或联合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超微结构 ,罗丹明 -鬼笔毒环肽荧光染色观察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改变。通过检测荧光标记白蛋白透过内皮单层的通量分析内皮单层通透性 ,以通透系数Pa表示。结果 :正常内皮细胞生长良好 ,表面有许多凹陷和微绒毛 ,细胞侧面的突起细而长 ,与相邻细胞侧面的小突起相互融合 ,紧密连接。烧伤血清刺激 6h ,细胞表面微绒毛被波浪状皱纹取代 ,细胞侧面突起变短 ,细胞间出现缝隙。正常内皮细胞F -actin主要分布在细胞周边 ,形成周边肌动蛋白丝带 ,在融合的内皮细胞单层 ,周边肌动蛋白丝带相互连接成网状。烧伤血清刺激后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 ,出现应力纤维 ,同时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模糊 ,内皮单层对白蛋白通透性增高。烧伤血清刺激 6h后 ,加Y - 2 76 32孵育 4 5min ,细胞表面微绒毛与波浪状皱纹并存 ,细胞侧面突起细长 ,与相邻细胞相互融合 ,连接紧密。周边肌动蛋白丝带清晰 ,应力纤维消失。内皮单层Pa值虽较单纯烧伤组低 14 16 % ,但P >0 0 5。细胞用Y - 2 76 32预处理 1h后再用烧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和内皮细胞钙依赖性粘附素(VE-cadherin)的细胞定位和结构变化,从形态学的角度阐述LPS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选用VE-cadherin的特异性抗体,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不同浓度LPS刺激下VE-cadherin的胞膜定位和结构的变化;选用F-actin的特异性结合物鬼笔环肽进行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浓度LPS刺激下F-actin细胞定位和结构的变化。结果:正常状态下VE-cadherin位于内皮细胞间连接处,染色轮廓清晰光滑,细胞间无明显缝隙。较高浓度LPS刺激后可看到细胞间连接处染色减少,呈锯齿状,部分视野细胞回缩,有明显的细胞间隙形成。正常组F-actin主要分布在细胞的周边以及胞核周围,分布均匀、排列整齐。较高浓度LPS刺激后,内皮细胞周边的F-actin基本消失,出现明显的应力纤维(变粗、变短、紊乱,排列呈明显的极向分布),可见丝状和板状伪足。结论:高浓度的LPS(大于300μg/L)作用于内皮细胞,可影响F-actin和VE-cadherin的结构重组和细胞内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对烧伤大鼠血清诱导的肺血管内皮细胞(PMVEC)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 方法42只SD大鼠(6~8周龄)中,随机选取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n=15)和烧伤组(n=15),烧伤组大鼠于95 ℃热水浸浴背部18 s造成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假伤组大鼠于37 ℃水浴中浸浴背部18 s模拟致伤。伤后6、12、24、48、72 h,烧伤组随机分别取3只大鼠,腹主动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CAM-1含量,假伤组大鼠行相同检测。取剩下的12只大鼠(6~8周龄)中的6只,按前述方法造成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伤后24 h制备烧伤大鼠血清;剩下的6只大鼠不作处理,制备健康大鼠血清。切取10只出生3 d的SD大鼠的肺外边缘组织,组织块法培养大鼠PMVEC,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细胞培养2、6 d后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术对原代培养7 d的细胞进行细胞鉴定。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第4代PMVEC进行实验,将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设3个复孔):对照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体积分数10%健康大鼠血清),二甲基亚砜(DMSO)+烧伤血清组、γ-分泌酶抑制剂(GSI)+烧伤血清组(分别加入3 μL/mL DMSO、75 μmol/L GSI,培养24 h后,加入体积分数10%烧伤大鼠血清刺激培养24 h),ELISA法检测PMVEC上清中ICAM-1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PMVEC中ICAM-1的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ICAM-1蛋白表达水平,计算相对蛋白表达量;检测PMVEC的细胞黏附能力。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 结果(1)烧伤组大鼠伤后6、12、24、48、72 h血清中的ICAM-1含量分别为(19.77±3.03)、(22.09±3.65)、(22.44±4.04)、(25.40±2.51)、(26.37±3.07) pg/mL,显著高于假伤组的[(10.60±1.51)、(11.03±1.95)、(10.87±0.89)、(9.30±0.89)、(10.93±1.22) pg/m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9、4.466、3.181、10.490、8.097,P<0.05)。(2)原代细胞培养2 d后可见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移出,生长较慢;培养6 d后可见细胞融合,细胞呈铺路石样生长。对原代培养7 d的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显示CD31阳性细胞占98.6%,确定为PMVEC。(3)血清刺激培养24 h后,对照组,DMSO+烧伤血清组、GSI+烧伤血清组细胞上清中ICAM-1含量分别为1.21±0.25、2.16±0.12、3.07 ±0.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2,P<0.05);与对照组比较,DMSO+烧伤血清组和GSI+烧伤血清组细胞上清中ICAM-1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77、8.274,P<0.05);GSI+烧伤血清组细胞上清中ICAM-1含量明显高于DMSO+烧伤血清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7,P<0.05)。(4)血清刺激培养24 h后,对照组,DMSO+烧伤血清组、GSI+烧伤血清组PMVEC中ICAM-1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 582±143、3 453±204、4 559±41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84,P<0.05);与对照组比较,DMSO+烧伤血清组、GSI+烧伤血清组细胞中ICAM-1含量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56、7.817,P<0.05);GSI+烧伤血清组ICAM-1含量明显高于DMSO+烧伤血清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9,P<0.05)。(5)血清刺激培养24 h后,对照组、DMSO+烧伤血清组、GSI+烧伤血清组的ICAM-1/GAPDH比值分别为0.74±0.08、1.07±0.08、1.38±0.28,3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6,P<0.05); DMSO+烧伤血清组和GSI+烧伤血清组的ICAM-1/GAPDH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82、6.990,P<0.05);GSI+烧伤血清组ICAM-1/GAPDH比值明显高于DMSO+烧伤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0,P<0.05)。(6)PMVEC与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共培养2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DMSO+烧伤血清组、GSI+烧伤血清组细胞黏附的细胞数呈递增趋势,3组的细胞数分别为(152.00±21.07)、(265.33±36.83)、(345.67±30.66)个,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09,P<0.05);DMSO+烧伤血清组和GSI+烧伤血清组黏附的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6、9.016,P<0.05);GSI+烧伤血清组黏附的细胞数明显高于DMSO+烧伤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3,P<0.05)。 结论大鼠烧伤后血清中的ICAM-1含量明显上升,烧伤大鼠血清刺激PMVEC可以导致细胞内ICAM-1含量以及分泌到上清中的ICAM-1含量增加,应用GSI阻断Notch信号通路可以增加ICAM-1的产生及表达,可增加PMVEC对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的黏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硫化氢(H2S)对重度烧伤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丙二酫(MDA)含量变化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应用H2S后血清中TNF-α及MDA含量变化在烧伤创面及机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H2S的供体,将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烧伤组(n=48)、H2S干预组(n=48)、正常对照组(n=24)。每组又分为6个时相点,单纯烧伤组与H2S干预组各时相点8只大鼠,正常对照组各时相点4只。H2S干预组定时每日1次腹腔注射NaHS(56μmol/kg),5d干预完成后与单纯烧伤组均建立SD大鼠重度烧伤模型,正常对照组假烫做参照对比,分别于伤后2h、6h、12h、24h、48h、96h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及MDA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单纯烧伤组和H2S干预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2.50%、4.17%,感染率分别为22.91%、10.4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烧伤组和H2S干预组血清中TNF-α及MDA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5)。与单纯烧伤组相比,H2S干预组血清TNF-α及MDA含量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H2S干预能降低重度烧伤大鼠血清中TNF-α及MDA含量,对重度烧伤大鼠组织和器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严重烧伤后胃肠运动功能改变及肠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方法正常对照组大鼠麻醉后脱毛不烫伤,烧伤组制备30%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依照伤后时相点的不同分为伤后2h、6h、12h、24h、48、72h组,按时相点检测炭末推进率,观察严重烧伤后胃肠运动功能的改变;按时相点取材结肠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观察严重烧伤后肠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改变。结果伤后不同时相点,炭末推进率较正常对照组(74.20±4.28)%均显著降低,伤后6h最低为(38.52±3.93)%,黏膜下肌层平滑肌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伤后6h表达的阳性单位值较正常对照组(25.11±5.65)明显下降,伤后24h表达的阳性单位值最低(10.56±2.68),并持续到伤后72h且黏膜下肌层平滑肌组织明显增生,而肠壁组织平滑肌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胃肠运动功能明显抑制;严重烧伤可引起肠道黏膜下层平滑肌细胞表型的改变,伤后胃肠运动功能抑制可能是由于肠道黏膜下层平滑肌细胞发生表型转化,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可能在大鼠严重烧伤后起下调炎症反应及保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丛上细胞的变化。方法:以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制备急性EAE大鼠模型,以扫描电镜观察各实验组丛上细胞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丛上细胞较少,胞体扁平或长杆状,伪足体积大、数目少,放射状分布于胞体周围。EAE发病前组丛上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增多,胞体较丰满,伪足多且分布规律,丝状伪足和扁铲样结构分别位于胞体的两侧。EAE发病组丛上细胞显著增多,胞体呈球形,表面可见泡球样结构,伪足以丝状为主,数量少且分布不规律。结论:EAE发病前就有循环中的免疫细胞从脉络丛进入CSF,丛上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可能与EAE的脑室周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无血清培养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影响的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无血清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后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情况。 方法:采用酶消贴壁培养法获得雄性SD大鼠脂肪干细胞,传代培养至第3代。实验组细胞无血清培养24 h,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L-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然后应用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基培养3周。 结果与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经体外培养可呈多角形或梭形贴壁生长,并能稳定传代。传代后大鼠脂肪干细胞极低表达细胞表面标志CD31。大鼠脂肪干细胞定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呈鹅卵石样,CD31阳性表达明显上升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诱导后大鼠脂肪干细胞能够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在基质胶上形成2D小管样结构,其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结果证实无血清培养可促进体外大鼠脂肪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度烧伤大鼠血清刺激后巨噬细胞Notch1蛋白表达变化,及其细胞分泌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伤组、烧伤24 h组和烧伤7 d组,每组8只。烧伤组SD大鼠造成约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分别于伤后24 h、7 d收集血清;假伤组大鼠用37℃水浴,水浴后24 h取其血清作为对照。用上述各组血清制成20%培养液,刺激小鼠源巨噬细胞系RAW264.7,分别于加入血清刺激后即刻和刺激4、8、12、24、48 h后收取细胞及其上清液。另外用含20%假伤血清+脂多糖(100 ng/m L)培养液刺激巨噬细胞,于相同时间点收样。Western Blot检测各时间点巨噬细胞中Notch1蛋白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咐试验检测刺激24 h后培养上清液中IL-6及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 (1)假伤组血清刺激后即刻和刺激4、8、12、24、48 h后,Notch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2)烧伤24 h组血清刺激后,Notch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并随时间延长而达高峰;(3)烧伤7 d组血清刺激后,Notch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与假伤组血清刺激结果类似;(4)假伤组血清+脂多糖混合刺激后,Notch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5)烧伤24 h组血清及假伤组血清+脂多糖,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假伤组血清及烧伤7 d组血清。结论烧伤血清刺激下的巨噬细胞Notch1信号被激活,IL-6及TNF-α分泌能力增强,且这种激活可被脂多糖刺激所模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MT)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n=12)、单纯烧伤组(n=12)和FMT干预组(n=12)。单纯烧伤组和FMT干预组大鼠制作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正常组大鼠不致伤。单纯烧伤组、FMT干预组大鼠伤后即刻腹腔注射平衡盐溶液40 mL/kg补液复苏。收集正常组大鼠新鲜粪便10 g,制成粪便滤液。伤后1 h,对FMT干预组大鼠进行粪便滤液灌胃(10 mL/kg),间隔12 h后再次给予相同剂量粪便滤液灌胃;正常组、单纯烧伤组大鼠在相同时相点均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分别于伤后24、72 h,取伤后各组大鼠结肠内新鲜粪便各1 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属水平,即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取制备好的大鼠血浆,采用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葡聚糖通透性实验检测3组大鼠肠道通透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水平;分别取伤后24、72 h 3组大鼠的末端回肠组织约1 cm,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肠黏膜组织形态结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1)3组大鼠在伤后24、72 h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单纯烧伤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分别为(2.76±0.15)、(3.27±0.40)、(2.33±0.33)、(7.06±0.49)、(6.42±0.50) LogN/g,FMT干预组大鼠分别为(3.18±0.16)、(4.52±0.58)、(2.92±0.28)、(6.14±0.47)、(5.28±0.43) LogN/g;伤后72 h,单纯烧伤组大鼠肠道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分别为(3.16±0.19)、(3.79±0.42)、(2.64±0.43)、(6.34±0.56)、(5.56±0.61) LogN/g,FMT干预组大鼠分别为(3.53±0.25)、(5.50±0.32)、(3.26±0.39)、(5.37±0.70)、(4.10±0.85) LogN/g,FMT干预组双歧杆菌、脆弱拟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单纯烧伤组,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低于单纯烧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伤后24 h,正常组、单纯烧伤组和FMT干预组大鼠肠道通透性分别为0.94±0.16、2.39±0.37、1.58±0.33,伤后72 h,正常组、单纯烧伤组和FMT干预组大鼠肠道通透性分别为0.94±0.17、1.88±0.57、1.21±0.24,2个时相点3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092、7.064,P<0.05);与单纯烧伤组比较,FMT干预组伤后24、72 h大鼠肠道通透性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71、2.664,P<0.05)。(3)伤后24、72 h,3组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IL-6、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FMT干预组大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分别为(0.93±0.13) U/mL、(3.54±0.78) μmol/L,伤后72 h分别为(0.55±1.15)U/mL、(2.58±0.51)μmol/L,均明显低于单纯烧伤组伤后24 h[(1.28±0.18)U/mL、(4.83±0.57) μmol/L]、伤后72 h[(0.86±0.21)U/mL、(4.13±0.55)μmol/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72 h,与单纯烧伤组比较,FMT干预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伤后24、72 h,正常组大鼠肠黏膜上皮均完整,无炎症细胞浸润;伤后24 h,FMT干预组大鼠肠黏膜绒毛稍变短、排列略紊乱,散在上皮细胞破坏、黏膜脱落,有炎症细胞浸润,较单纯烧伤组相比较肠黏膜损伤减轻。伤后72 h,FMT干预组大鼠肠黏膜上皮基本完整,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肠黏膜修复较单纯烧伤组相比更为明显。 结论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可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肠道屏障功能损害,FMT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炎症反应,起到保护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G-63细胞自分泌可溶性纤连蛋白(FN)在细胞形态维持中的作用。方法:将培养24 h MG-63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更换新鲜培养基组(不含自分泌可溶性FN)、更换培养MG-63细胞24 h的条件培养基组(含自分泌可溶性FN)和更换添加FN的新鲜培养基组(添加FN),在0.5 h、1 h和2 h观察细胞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新鲜和条件培养基中可溶性FN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细胞微丝骨架和不溶性FN的分布变化。结果:检测新鲜和条件培养基可溶性FN浓度结果表明,条件培养基中可溶性FN含量明显高于新鲜培养基(P0.01);与对照组相比,不含自分泌可溶性FN组细胞0.5 h时回缩明显,由梭形变成圆形,1 h时开始重新铺展,2 h时形态恢复明显;含自分泌可溶性FN组和添加FN组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观察细胞微丝骨架和不溶性FN分布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不含自分泌可溶性FN组细胞0.5 h时应力纤维解聚,细胞外纤丝状FN明显减少。结论:细胞自分泌可溶性FN可能通过参与调节不溶性FN和微丝骨架的重构,参与细胞形态调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烧伤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大鼠64只随机分成2组:电烧伤组(56只)和对照组(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伤后1d,3d,7d和14d的创周组织中VEGF的表达.采用ELISA方法测定烧伤后2h,6h,12h,24h血清ET-1的浓度.结果 伤后各个时间点创周组织VEGF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VEGF表达在伤后第7天达到峰值.血清ET-1浓度显著升高,2h即明显高于正常值,6h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伤后24h仍明显高于正常.结论 电烧伤后VEGF和ET-1的表达均显著升高,这二种变化可能参与烧伤后微血管通透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对ECV304细胞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体外培养中划痕损伤后ECV304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细胞划痕损伤模型中应用显微电视电脑图像处理系统定量测定不同浓度(0、5、10、15 μg/L)bFGF引起的ECV304细胞迁移的变化,用光镜与扫描电镜观察bFGF引起的迁移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与不加bFGF的对照组比较,低浓度(5 μg/L)时bFGF对ECV304细胞的迁移呈促进作用;高浓度时(15 μg/L)呈抑制作用。迁移细胞表面有众多丝状伪足。结论: bFGF对体外培养的ECV304细胞的迁移有双相调节作用,低浓度时(5 μg/L)促进细胞迁移,高浓度时(15 μg/L)抑制细胞迁移。迁移细胞表面伪足丰富,以丝状伪足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大鼠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SD大鼠双侧腹股沟脂肪组织,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纯化大鼠ADSCs,取第3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行成脂成骨诱导分化鉴定;ADSCs传代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胎牛血清组(正常培养组)、10%正常大鼠血清组,10%烧伤大鼠血清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的生长曲线.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生长周期、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分离培养的ADSCs传至第3代时形态规则,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培养的ADSCs均表达CD29、CD90、CD105,阳性率分别为88.6%、99.7%、92.8%,而CD31、CD34、CD45阳性率分别为4.4%、4.7%、3.3%;经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成脂分化.MTT法检测结果显示:10%烧伤大鼠血清组细胞增殖较快,各时间点吸光度值(A值)明显高于10%胎牛血清组及10%正常大鼠血清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培养1周后10%烧伤大鼠血清组、10%正常大鼠血清组、10%胎牛血清组ADSCs 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2.20±5.13)%、(83.50±4.74)%、(90.20±6.37)%;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1.40±2.84)%、(12.50±1.96)%和(8.60±1.31)%,10%烧伤大鼠血清组ADSCs G1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10%正常大鼠血清组、10%胎牛血清组(t=2.39、4.86;P <0.05);10%烧伤大鼠血清组ADSCs S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10%正常大鼠血清组、10%胎牛血清组(=5.54,7.93;P<0.01).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10%烧伤大鼠血清组VEGF的表达明显上调,Caspase-3表达显著下调与10%正常大鼠血清组、10%胎牛血清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烧伤大鼠血清可明显促进ADSCs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发生、促进ADSCs的分泌功能,严重烧伤后可望移植ADSCs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对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下的ECV304细胞(ECV304)表达人血小板/T细胞活化抗原1(PTA1)和释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①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观察血小板与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的ECV304细胞孵育前后PTA1的表达②用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与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的ECV304细胞孵育前后PDGF的量。结果:①血小板与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24h、48h)的ECV304细胞孵育后PTA1表达的百分率(6.32%、4.13%)明显低于对照组(15.51%、5.64%)(P<0.05)。②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ECV304细胞8h、24h、48h释放PDGF的量(1593、2625、2175ng/L)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235、405、133.5ng/L)差异显著(P<0.01)。③血小板与妊高征患者血清刺激的ECV304细胞孵育后,24h、48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DGF-B的量又进一步增加(3266、2360ng/L),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ECV304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黏附可能是通过PTA1分子发挥作用的,同时导致了PDGF的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人体内皮细胞系细胞株(ECV304)细胞低氧模型的建立条件及其形态学特点.方法 培养ECV304细胞,将培养箱内通入5%CO:-95%N2混合气体(氧分压为18.3 mmHg)并培养ECV304细胞12h、24h,使用MTT法、酸脱氢酶试剂盒(LDH)活力测定及细胞骨架染色对低氧细胞模型鉴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临床及动物实验证实脑溢安能促进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脑溢安血清对体外缺氧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分离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移入厌氧培养箱培养18 h建立缺氧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血清组及含脑溢安血清组。正常组为同一批正常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模型组将正常培养的细胞放入厌氧培养箱内培养18 h;正常血清对照组细胞在培养液中加5%正常血清后,放入厌氧培养箱中培养18 h;脑溢安血清组细胞在培养液中加5%脑溢安血清后,放入厌氧培养箱内培养18 h。 结果与结论:缺氧培养使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存活数量减少,其表达的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增强,而脑溢安血清能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存活数量,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水平(P < 0.05)。说明脑溢安血清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对缺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新生鼠高氧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复苏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95%氧气7d天制备新生大鼠高氧急性肺损伤模型。动物模型制备后,将4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入含1×105MSCs的PBS)20只,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入等量的PBS)20只。以正常新生大鼠作为空白组20只。注入细胞后24h各组处死10只,48h各组处死10只,取肺脏切片、检测湿干重比值(W/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结果 24h、48h实验组病理切片损伤均较对照组减轻;24h实验组W/D及MP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48h实验组W/D及MP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新生鼠高氧急性肺损伤可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波辐照致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内质网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取培养3~4代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辐照各组。1.分别采用10mW/cm2,30mW/cm2、50mW/cm2微波辐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辐照时间均为6min。于照射后24h收集细胞。2.细胞被暴露于30mW/cm2微波6 min,继续培养1 h、3 h或24 h之后,内皮细胞被收集,对照组于24 h结束实验。以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鬼笔环肽染色法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的变化,评价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分子钙网蛋白(CRT)、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蛋白表达,评价微波辐照是否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结果内皮细胞凋亡率的量效研究发现,微波辐照之后,10mW/cm2、30mW/cm2、50mW/cm2照射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4±0.15)%、(2.72±0.96)%、(2.62±0.34)%,与对照组(0.88±0.32)%比较差异显著(P0.05)。时效研究则发现,30mW/cm2照射后1h、3h和2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2±0.15)%,(1.49±0.54)%和(1.85±0.45)%。与对照组(1.10%±0.28)%比较,照射后1h组差异不显著(P0.05),照射后3h组和24h组差异显著(P0.05);内质网应激分子的检测发现,30mW组CRT、GRP78、CHOP的蛋白表达分别较对照组升高124%,76%,256%。50mW组CHOP的蛋白表达分别较对照组升高52%,189%。与对照组相比,30mW组CRT、GRP78、CHOP GRP78、及50mW组GRP78、CHOP表达差异显著(P0.05)。10mW组CRT、GRP78、CHOP及50mW组CRT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内皮细胞表现出很少的肌动蛋白纤维。内皮细胞暴露于微波引起的丝状肌动蛋白应力纤维数量的急剧增加。最大应力纤维的形成发生在内皮细胞受到照射后3h或照射功率为30mW。结论微波辐照可诱导严重内质网应激反应,造成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