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32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15个,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12个,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2个,载瘤动脉闭塞治疗3个。结果动脉瘤致密栓塞22个,大部栓塞7个,载瘤动脉闭塞后不显影3个。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严重血管痉挛1例。随访1~72个月,恢复良好25例,轻残1例,重残1例,死亡3例。结论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处理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选择介入技术及正确处理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问栓塞治疗的175例病人,181个动脉瘤的方法和效果。181个动脉瘤中,破裂动脉瘤163个,未破裂动脉瘤18个。按Hunt-Hess分级:0级18例,Ⅰ级16例,Ⅱ级57例,Ⅲ级46例,Ⅳ级30例,Ⅴ级8例。结果181个动脉瘤,使用弹簧圈栓塞172个,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01个,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40个,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28个,双导管技术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3个;单纯支架栓塞9个。其中165个动脉瘤达到致密栓塞,无瘤颈残留,大部分栓塞7例,9个单纯支架栓塞的动脉瘤术后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显影,但显影明显变淡。术后恢复良好169例,重残2例,死亡4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病人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手术技巧的掌握,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间栓塞治疗40例41个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40例病人术前均行头部CT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按Hunter-Hess分级,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16例,Ⅳ级6例。结果41个动脉瘤均行弹簧圈栓塞,其中36个动脉瘤达到致密栓塞,4个大部栓塞,1例病人因术中破裂栓塞失败而改为急诊手术治疗。40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36例,重残3例,死亡1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熟练掌握微导管技术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可脱性弹簧图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可脱性弹簧圈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方法 32例颅内动脉瘤患均采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N)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行动脉瘤囊内栓塞治疗。结果 32例中成功栓塞30例,1例椎基动脉瘤术后并发脑血管弃挛死亡,另1例栓塞过程中发生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 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机械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是目前较理想的动脉瘤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治疗的20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顶端10例、大脑后动脉2例、小脑后下动脉4例、椎动脉动脉4例;12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90%~94%栓塞6例,≥95%栓塞14例。本组术后死亡2例。1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3~24个月,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病例;12例患者复查CT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瘤复发;13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中残,1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结论血管内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完全栓塞16例,瘤颈残余1例,部分栓塞1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血栓形成1例、弹簧圈脱落1例;术后发生血管痉挛1例、脑积水1例。出院后随访1年,DSA复查未见动脉瘤复发。15例恢复良好,1例生活自理,1例重残,1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部分需支架辅助。术前CTA、DSA的正确评估、术中熟练操作能改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选择、时机、术中术后的处理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其中20例为多发动脉瘤)共246个颅内动脉瘤分别采用显微手术治疗(121例127个)和血管内栓塞治疗(104例119个),采用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O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总结颅内动脉瘤治疗的经验和教训。结果显微手术组预后良好104例(86.0%),中残8例(6.6%),重残6例(5.0%),植物生存1例(0.8%),死亡2例(1.6%)。血管内栓塞组预后良好87例(83.7%),中残7例(6.7%),重残4例(3.8%),植物生存1例(1.0%),死亡5例(4.8%),术中因微导管插管困难致手术失败3例(2.9%)(改行显微手术后治愈)。结论显微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相互补充,临床应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术者经验及患者意愿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架和/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直径〈3.0mm)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应用支架和威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22例(28个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18个,未破裂动脉瘤10个;支架辅助栓塞20个,球囊辅助3个,支架和球囊辅助4个,单纯支架治疗1个)。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21个,次全栓塞6个,部分栓塞1个。术中无动脉瘤破裂,术后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恢复良好21例,重残1例;8例(11个动脉瘤)行DSA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5例行CTA复查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支架和,或球囊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早期治疗策略.方法 34例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动脉瘤不同特点和患者情况,急诊或早期选择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或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术进行个性化治疗.结果 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12例,预后良好8例,预后良好率为66.7%,轻残2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无死亡病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22例,预后良好16例,预后良好率为72.7%,轻残3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1例,2组预后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循环破裂脑动脉瘤,根据不同情况个性化选择治疗方案,采取急诊或早期开颅显微夹闭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提高良好预后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的疗效和长期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3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4例,覆膜支架治疗15例,载瘤动脉闭塞术13例。结果单纯弹簧圈完全栓塞1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完全栓塞7例,覆膜支架11例,载瘤动脉闭塞13例,总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达到56.9%;单纯弹簧圈近完全栓塞17例,支架辅助弹簧圈近完全栓塞6例,覆膜支架4例,总术后即刻近完全栓塞率37.5%;单纯弹簧圈不完全栓塞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不完全栓塞1例,总术后即刻不完全栓塞率5.6%。随访6~72个月,平均随访24.2个月,所有患者无再出血。围手术期总的并发症率为9.7%,无死亡病例。不同血管内治疗方法对动脉瘤复发率的比较发现,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比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动脉瘤患者复发率高。总的复发率是23.6%。再次用血管内成功治疗14例复发动脉瘤。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安全有效,远期复发率较高,应加强随访观察。根据动脉瘤部位及形态特点,合理采用相应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微型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经DSA确诊的颅内微型动脉瘤(直径〈3mm)21例(22枚)中,1例放弃外科治疗;9例行开颅手术.其中动脉瘤夹闭5例,包裹3例(1例电凝动脉瘤后动脉瘤消失),孤立载瘤动脉(颈内动脉)1例;11例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例小脑上动脉瘤采用NBCA胶栓塞,10例(11枚动脉瘤)采用微弹簧圈栓塞,其中采用瘤颈成型技术6例(支架辅助2例,双导管技术3例,导丝辅助技术1例)。结果行开颅手术的9例中,死亡1例,治愈4例,好转2例,残废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行血管内治疗手术的11例中,死亡1例,治愈7例,好转1例,残废2例。血管内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结论3D—DSA是诊断颅内微型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方法,手术和栓塞治疗的风险均较高,但采用适当的技术仍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多发性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16例多发性颅内动脉瘤(共38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6个动脉瘤在前循环,2例病人分别有1个动脉瘤在后循环。根据Hunt—Hess评分,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结果15例病人一次性将所有动脉瘤栓塞,1例仅栓塞责任动脉瘤,未能栓塞的动脉瘤二期手术夹闭。无死亡病例,临床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无再出血;预后按GOS评分,良好11例,轻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多发性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明确后应尽早治疗责任动脉瘤;然后再根据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原则,选择性栓塞其它未破裂动脉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57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夹闭术治疗291例,血管内栓塞术治疗266例;另外,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对aSAH患者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开颅夹闭术组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46.7%,91/291)与血管内栓塞术组(53.3%,104/266)无显著差异(P>0.05);脑室内出血和急性脑积水对两种治疗方式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Meta分析共纳入符合要求文献9篇包含5 093例患者,其中开颅夹闭术组3 340例,血管内栓塞术组1 612例。两组治疗方法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优势比(OR)=0.84;95%可信区间(CI)为0.64~1.12;P=0.24]。对于存在脑室内出血的aSAH患者,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几率明显降低(OR=0.56;95% CI为0.35~0.90;P=0.02)。结论 对于存在脑室内出血的aSAH患者,建议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58例颅内多发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夹闭49例,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手术联合栓塞治疗2例。结果 58例病人中,恢复良好45例,轻残7例,重残3例,死亡3例。结论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内栓塞均是治疗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可靠且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附30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30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显微手术治疗234例,GOS评分5分204例,4分16例,3分10例,1分4例(均死亡)。血管内栓塞治疗41例,GOS评分均为5分。30例确诊后转院或放弃治疗。130例随访3月~2年,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 对于颅内动脉瘤应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和患者自身情况及手术者的经验,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时机,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效果与技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经血管内栓塞治疗25例(计29枚)颅内微小动脉瘤(瘤体最大长径:2-3mm15枚、1.6-1.9mm14枚),其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0枚,球囊辅助栓塞10枚,支架辅助栓塞7枚,单纯支架覆盖瘤颈2枚。结果29枚动脉瘤术后即刻致密栓塞13枚,占44.8%。出院时按改良GOS评分评估预后,25例患者中恢复正常18例、良好2例、一般2例、差1例、死亡2例。23例患者随访6个月~4年,无再出血病例;19例(21枚动脉瘤)复查造影,其中2例(2枚)复发(给予补充致密栓塞),2例(2枚)行单纯支架覆盖瘤颈的患者见动脉瘤已闭塞。结论血管内治疗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微导管头端合理塑形与技术操作规范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3例脑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手术治疗70例,血管内治疗53例。结果手术治疗70例中,病灶完全切除61例;小部分残留患者9例,其中7例行伽玛刀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59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栓塞治疗53例中,一次完全栓塞21例;分次完全栓塞25例;小部分残留7例,行伽玛刀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2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48例,中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手术是脑AVM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既可以单独用于治疗,又可以作为显微手术重要辅助手段;病灶体积较大、位置在功能区或结构复杂的脑AVM常需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破裂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12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早期(3d之内)经受了显微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126例患者共135个动脉瘤中,130个行瘤颈夹闭术,5个行动脉瘤包裹术,术中动脉瘤破裂21例。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分评定手术疗效,恢复良好106例;4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8例重度病残,生活不能自理;3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结论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颅内动脉瘤早期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颅内动脉瘤破裂一经确诊,在条件允许下应尽早手术夹闭动脉瘤,早期手术能减少再出血,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诊治分析(附18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ACHS)的临床特点,CT、MRI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182例ACHS患者采取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69例,过度通气 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113例。结果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9例中,死亡20例,重残10例,中残9例,恢复良好30例;过度通气 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13例中,死亡23例,重残14例,中残23例,恢复良好53例。结论对于ACHS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效地控制颅内压增高,建立足够的换气和循环通道,改善脑灌注压,是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